宏观经济学的框架.doc
《宏观经济学的框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宏观经济学的框架.doc(3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宏观经济学的框架IS商品市场均衡分析货币市场均衡分析古典主义的分析短期:经济的波动和政策ADIS-LM的框架分析LM理论体系的展开凯恩斯主义的分析AS宏观经济指 标宏观经济模型的微观基础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微观基础长期:经济增长理论货币主义理性预期学 派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新凯恩义主义价格刚性 宏观经济学研究了两个大的问题,一个是经济波动的问题,一个是经济增长问题。针对这两个大问题的分析,存在着三大强有力的分析工具:第一个是IS-LM模型,第二个是AD-AS模型,第三个是预期。在研究经济的波动问题时,其侧重点是研究短期和中期内各个经济总量如何随宏观经济政策及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而变化,其中短期内的研究
2、无须考虑预期,而中期内总产出的动态调整就需要考虑预期的不断调整,正是因为预期在中期内可以随时间而不断调整,才会有两大模型的不断调整(注意两大模型就指IS-LM、AD-AS,二者的变化有着紧密的逻辑关系),才会有中期内产出恢复到自然产出、失业率恢复自然失业率的说法。因此,在中期内分析经济总量的变化时,三大工具都应用上了。由此,我们也理解了宏观经济研究的第一个大问题波动,所谓波动,是指经济总量由于宏观经济政策及形势的变化而改变原有均衡,及其经济总量随时间而发生动态调整的过程。到此,宏观经济学短期和中期的研究任务就完成了。 再谈宏观经济研究的第二个大问题经济的增长。经济增长是宏观经济学在长期内研究的
3、问题,经济增长重点研究了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率到底主要由什么来决定?什么因素能够支撑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是什么因素导致了各个国家经济增长有如此大的差异?研究这些问题的目的正是为了对我国的长远发展起指导作用,什么因素才能使我国经济增长率长期保持在较高水平呢?在宏观经济学的经济增长问题的研究中就试图给出了一些答案,对我国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如储蓄率和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不同影响,其中技术进步才能真正维持一个国家长期较高的增长率对我国是有现实意义的,至少激励我们要重视高科技和高技术含量产业的发展,增强我国的国际竞争力。当然,在研究经济增长问题时,出现了许多的模型,如哈罗德多马、新古典增长等,这些模型本
4、身都是为了说明改变和支持经济增长的因素究竟是什么。明确了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及其这些因素对增长是如何影响的,宏观经济学的第二个大问题就算是明晰了。 以上就是对如何把握宏观经济学框架的一点看法,掌握了这个框架,就能使我们对宏观经济学的基础理论在自己的头脑中形成清清楚楚的一条线,这样就不容易将所学的东西迅速忘掉。当然,在这个大框架下有许多的细节问题,若有不清楚的细节的问题,一定要扎扎实实地去看书,只有扎实地去看书,才可能有自己的一些体会。对宏观经济学框架的认识也同样是建立在扎实看书的基础上的,看了书再加上自己的思考自然就会有对整个框架体系的认识。 不同于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在宏观把握上比微观经济学
5、重要,一定要在整体上掌握框架。 由于宏观经济学每章每节都比较分明,所以在框架制作上采取了不同于微观经济学的方法,选择直接表明每章节的重点、难点、考点。第十二章 国民收入核算考点、难点分析1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以社会总体的经济行为及其后果为研究对象,研究的是整个社会的经济活动(而微观经济学以个体经济活动参与者,如个人、厂商、行业等为研究对象),采用总量分析法,国民收入是进行宏观分析的关键。现代西方宏观经济学是在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1936年出版后才正式成为一门独立的理论经济学分支学科。微观经济学的结论不一定适用于宏观经济学。例如,降低工资对单个厂商而言,可以减少成本,增加利润,进而扩大生
6、产,增加工人,但如果每个厂商都降低工人工资,社会总体的消费会因收入的减少而下降,总需求的下降最终导致生产和就业的减少。2GDP与GNP国内生产总值(GDP)为一国或地区内所拥有的生产要素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国民生产总值(GNP)为一国或地区的国民所拥有的全部生产要素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前者是一个地域概念,后者是一个国民概念。两者的关系是:GNPGDP(本国生产要素在其他国家获得的收入(投资利润、劳务收入)外国居民从本国获得的收入)。西方大多数国家都采用GDP为国民收入核算的基础,例如,美国在1991年后也采用了GDP作为
7、核算基础。3国民收入核算的两种方法:支出法和收入法对国民收入(以GDP为例)的核算可用生产法、支出法和收入法,后两者较为常用。其核算的理论基础是总产出等于总收入,总产出等于总支出。注:收入法中的工资、利息、租金是最典型的要素收入。工资中还需要包括所得税、社会保险税;利息是指提供资金给企业使用而产生的利息,所以需要剔除政府公债利息和消费信贷利息;租金包括租赁收入、专利和版权的收入等。利润是税前利润,包括公司所得税、红利、未分配利润等。企业转移支付包括对非营利组织的慈善捐款和消费者呆账;间接税包括货物税、销售税、周转税等。以上用支付法和收入法对GDP的核算,同样适用于GNP。4与国民收入相关的几个
8、概念在西方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中,实际上包括如下五个总量:国内生产总值(GDP)、国内生产净值(NDP)、国民收入(NI)、个人收入(PI)和个人可支配收入(DPI)5国民收入的基本公式值得一提的是公式中的Y可以表示不同的含义,如GNP、NDP、NI等等,适用于不同情况的分析,但不论Y代表哪一种国民收入概念,只要其他变量的意义和Y一致,储蓄投资恒等式总成立。6名义GDP和实际GDP实际GDP名义GDPGDP折算指数7潜在国内生产总值潜在国内生产总值指利用现有一切可利用资源所能生产的产品和劳务的最大值。它不是一个实际产出量。一般认为只有在充分就业时,才有可能实现潜在国内生产总值。而实际产出和潜在国内
9、生产总值的差额,称为国内生产总值缺口。第十三章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考点、难点分析现代西方宏观经济学的奠基人凯恩斯学说的中心内容就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凯恩斯主义的全部理论涉及四个市场:产品市场、货币市场、劳动市场和国际市场。仅包括产品市场的理论称为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1均衡产出与非计划存货投资均衡产出是指和总需求相等的产出,在两部门经济中,总需求由居民消费和企业投资构成,于是均衡产出可用公式表示为:。、分别代表计划消费、计划投资数量,而不是国民收入构成公式中实际发生的消费和投资。非计划存货投资是指实际产出与均衡产出间的差额。2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3几种关于消费函数的理论(历年真题中在选择题中
10、出现过)(1)绝对收入假说。凯恩斯在通论中提出,消费支出和收入之间有稳定的函数关系,消费函数若假设为,其中0,01,、分别是当期消费和收入,为边际消费倾向。但凯恩斯提出,边际消费倾向随收入Y的增加而递减。平均消费倾向也随着收入的增加而有递减趋势。(2) 相对收入假说。由美国经济学家杜森贝里(J.S.Duesenberry)在收入、储蓄的消费行为理论中提出。在指出凯恩斯的错误假设的基础上,杜森贝里提出消费并不取决于现期绝对收入水平,而是取决于相对收入水平,即相对于其他人的收入水平和相对于本人历史上最高的收入水平。根据相对收入假设,杜森贝里认为:人们的消费会相互影响,有攀比倾向,即“示范效应”,人
11、们的消费不决定于其绝对收入水平,而决定于同别人相比的相对收入水平。消费有习惯性,某期消费不仅受当期收入的影响,而且受过去所达到的最高收入和最高消费的影响。消费具有不可逆性,即所谓“棘轮效应”。(3)生命周期假说。由莫迪里安尼(F.Modiglian)提出,认为人的一生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参加工作,第二阶段纯消费而无收入,用第一阶段的储蓄来弥补第二阶段的消费。这样,个人可支配收入和财富的边际消费倾向取决于该消费者的年龄。它表明当收入相对于一生平均收入高(低)时,储蓄是高(低)的;它同时指出总储蓄取决于经济增长率及人口的年龄分布变量。(4)永久收入假说。由弗里德曼(M.Friedman)提出,
12、认为消费者的消费支出主要不是由他的现期收入决定,而是由他的永久收入决定。所谓永久收入是指消费者可以预计到的长期收入。永久收入大致可以根据观察到的若干年收入的数值之加权平均数计得,距现在的时间越近,权数越大;反之,则越小。根据这种理论,政府想通过增减税收来影响总需求的政策是不能奏效的,因为人们减税而增加的收入,并不会立即用来增加消费。上述生命周期假说和永久收入假说有联系也有区别。就区别而言,前者偏重对储蓄动机的分析,从而提出以财富作为消费函数之变量的重要理由;而永久收入假说则偏重于个人如何预测自己未来收入问题。就联系而言,不管二者强调重点有何差别,它们都体现一个基本思想:单个消费者是前向预期决策
13、者,因而在如下几点上都是相同的:消费不只同现期收入相联系,而是以一生或永久的收入作为消费决策的依据。一次性暂时收入变化引起的消费支出变动甚小,即其边际消费倾向很低,甚至近于零,但来自永久收入变动的消费倾向很大,甚至接近于1。当政府想用税收政策影响消费时,如果减税或增税只是临时性的,则消费者并不会受到很大影响,只有永久性税收变动,政策才会有明显效果。4国民收入的决定及变动(1)两部门经济。(2)三部门经济。(3)四部门经济。5乘数原理及各种乘数(1)乘数原理。前提假设(某年真题有出现):社会中存在闲置资源。投资和储蓄的决定相互独立。货币供应量的增加适应支出增加的需要。内容:假如一国增加(或减小)
14、一笔投资以表示,那么由此引起的国民收入增加量(或减小量)以表示是这笔投资的若干倍,即=,其中称为投资乘数。其原因是,各经济部门是相互关联的,某一部门的一笔投资不仅会增加本部门的收入,而且会在国民经济其他部门中引起连锁反应,从而增加这些部门的投资与收入。(2)投资乘数()。(3)政府购买支出乘数()。(4)税收乘数()。(5)政府转移支付乘数()。政府转移支付乘数和税收乘数的绝对值相同,但符号相反。 (6)平衡预算乘数。指政府收入和支出同时以相等数量增加或减小时国民收入变动对政府收入变动的比率。假设政府购买和税收各增加同一数量即时,无论在定量税还是比例税下,平衡预算乘数均为1。(历年真题中在选择
15、题中出现过)特别注意:有很多教材和复习资料认为:税收乘数;政府转移支付乘数。平衡预算乘数,在比例税下小于1。其实这是不正确的。正确的公式应该是:税收乘数;政府转移支付乘数;平衡预算乘数,即无论在定量税还是比例税下,平衡预算乘数均为1。具体可参见:(1)The New Palgrave:A Dictionary of Economics(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英文版(或中文译本)。由英国剑桥大学三一学院的约翰伊特韦尔、美国哈佛大学的默里米尔盖特和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彼得纽曼三位经济学家主编。(2)简单的证明参见论述题第1题:试证明平衡预算乘数等于1。第十四章 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
16、考点、难点分析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关系如下:产品市场总产出增加,货币需求增加,如果货币供给不变,利率上升,进而影响投资支出。凯恩斯经济学的重要特征就是认为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都不是相互独立的,货币对经济非中性。1投资的决定决定投资的因素有很多,主要的因素有实际利率水平、预期收益率和投资风险等。投资被视为外生变量参与总需求的决定,但一项投资是否可行,首先要对成本和收益进行比较。由于用于投资的资金多半来源于外借,利息可视为其成本,而预期利润率可视作收益。当前者小于后者时,投资是可行的,当投资预期利润率固定时,投资需求就与利率成反向变动关系,这种关系称为投资函数,可写作。一般而言,假定投资需求与利率存
17、在线性关系,即。其中,为自主投资,为利率对投资需求的影响系数。2资本边际效率及资本边际效率曲线3投资边际效率与投资边际效率曲线资本是存量概念,投资则是流量概念,相当于本期资本对上期资本的改变值。当利率下降时,若每个企业都增加投资,资本品供给价格或重置成本R就会上涨,在相同预期收益情况下,r就会缩小。这个缩小了的r就是投资边际效率。由于投资边际效率小于资本边际效率,因此,投资边际效率曲线比资本边际效率曲线陡峭。它更精确地反映了投资和利率间存在的反方向关系。托宾的“q”说。美国经济学家詹姆斯托宾还提出了股票价格会影响企业投资的理论。企业的市场价值与重置成本之比,可以作为衡量要不要进行新投资的标准,
18、托宾称此比率为“q”。其中市场价值就是这个企业的股票的市价总额,它等于每股的价格乘以总股数。重置成本是指建造这个企业所需成本。q1时,说明买旧的企业比新建设便宜,于是就不会有投资。相反,q1时,说明新建设企业比较便宜,因此会有新投资。这是区别于凯恩斯理论的一种投资需求理论。4IS曲线(1)IS曲线的含义及推导。(2)IS曲线的斜率。(3)IS曲线的移动。5利率的决定(1)货币需求函数。(2)货币供给。(3)货币供求均衡与利率的决定。6LM曲线(1)LM曲线的含义及推导。(2)LM曲线的斜率。注意两个区域(3)LM曲线的移动。流动性陷阱:在凯恩斯区域,LM为水平状态,货币投机需求无限。此时采取扩
19、张性货币政策,不能降低利率,不能增加收入,货币政策无效,而财政政策极为有效。凯恩斯认为,20世纪30年代的情况就是如此。相反,利率上升到很高水平,货币投机需求为零。导致IS右移的扩张性财政政策只会增加利率,而导致LM右移的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则会极有效。这符合古典学派以及货币主义的观点,被称为古典区域。7ISLM分析(1)商品市场和货币的一般均衡。在IS曲线上,有一系列使商品市场均衡的利率及收入组合点;在LM曲线上,有一系列使货币市场均衡的利率及收入组合点。IS曲线与LM曲线交于一点,在该点上,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其数值可通过解IS与LM的联立方程得到。(2)两个市场的失衡及调整。当收
20、入与利率组合点位于IS曲线左下方,投资大于储蓄,即IS,有超额产品需求,从而导致收入上升,组合点右移;当收入与利率组合点位于IS曲线右上方,IS,有超额产品供给,从而导致收入下降,组合点会左移。当收入与利率组合点位于LM曲线左上方时,货币需求小于货币供给,即LM,有超额货币供给,从而导致利率下降,提高货币需求,组合点会下移;当收入与利率组合点位于LM曲线右下方时,LM,有超额货币需求,从而导致利率上升,抑制货币需求,组合点会上升。这四种调整使不均衡组合点最终趋向均衡利率与均衡收入。(3)两个市场一般均衡的调整。若IS曲线和LM曲线移动时,均衡收入和均衡利率都会发生变动。8凯恩斯的国民收入决定理
21、论框架平均消费倾向APC消费倾向边际消费倾向凯收恩入斯决的定国理民论消费(C) 由此求投资乘数收入流动性偏好(L) 交易动机(由m1满足)(LL1L2) 预防动机(由m1满足)利率(r) 投机动机(由m2满足) 投资(I) 货币数量(m=m1m2)预期收益(R)资本边际效率(MEC)重置成本或资产的供给价格(1)国民收入决定于消费和投资。(2)消费由消费倾向和收入决定。(3)消费倾向比较稳定。(4)投资由利率和资本边际效率决定,投资与利率成反方向变动关系,与资本边际效率成正方向变动关系。(5)利率决定于流动偏好与货币数量。(6)资本边际效率由预期收益和资本资产的供给价格或者说重置成本决定。第十
22、五章 宏观经济政策分析考点、难点分析(一)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影响1财政政策2货币政策3总结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影响如下表所示。 政策种类对利率的影响对消费的影响对投资的影响对GDP的影响财政政策(减少所得税)上 升增 加减 少增 加财政政策(增加政府开支,包括政府购买和转移支付)上 升增 加减 少增 加财政政策(投资津贴)上 升增 加增 加增 加货币政策(扩大货币供给)下 降增 加增 加增 加(二)财政政策效果1财政政策效果的IS-LM图形分析 从IS-LM模型看,财政政策效果的大小是指政府收支变化(包括变动税收、政府购买和转移支付等)使IS变动对国民收入变动产生的影响。显然,从IS和LM图
23、形看,这种影响的大小,随IS曲线和LM曲线的斜率不同而有所区别。在LM曲线不变时,IS曲线斜率的绝对值越大,即IS曲线越陡峭,则移动IS曲线时收入变化就越大,即财政政策效果越大。反之,IS曲线越平坦,则IS曲线移动时收入变化就越小,即财政政策效果越小。在IS曲线的斜率不变时,财政政策效果又随LM曲线斜率不同而不同。LM斜率越大,即LM曲线越陡,则移动IS曲线时收入变动就越小,即财政政策效果就越小,反之,LM越平坦,则财政政策效果就越大。2财政政策乘数在实际货币供给量不变时,政府收支的变化能使国民收入变动多少,比方说增加一美元的政府购买能使国民收入增加多少,用公式表示是:式中,为边际消费倾向;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宏观经济学 框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