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计算机”教学设计.doc
《“认识计算机”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认识计算机”教学设计.doc(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 实施有效教学“认识计算机”教学设计洪泽县岔河中学 陈中海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有效性是指教师遵循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在课堂教学规定的时间内,能够合理运用教材,采取恰当的教学方式方法,营造健康和谐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促进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获取信息技术知识,同时培养学生创新地使用信息技术的精神和实践能力,形成良好的信息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教学。信息技术课堂本身教学时间就不多,一星期为一节课,所以必须在最小的单位时间内优化课堂教学时间管理,充分发挥教学时间的综合效用,以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信息技术课堂教
2、学过程中,要努力争取在课堂内达成大部分教学目标。新苏教版信息技术教材的编写,体现了江苏省义务教育信息技术教育课程指导纲要精神,体现了信息技术课程的基本理念:一、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让学生在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的过程中,掌握信息技术,感受信息文化。二、关照全体学生。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主选择和自我设计。三、强调问题解决。倡导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创新实践,在实践中创新,在创新中实践。四、注重交流与合作。在交流与合作的过程中共享思路,激发灵感,反思自我。五、既注重技术深度和广度的把握,又关注技术应用与信息文化理念的表达。下面就根据我校学生、学校的实际情况就苏教版认识计算机这一节教材的处
3、理提出自己的设计思路。信息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如果遵循旧的教学模式:教师讲一节课,学生练一节课,实践证明,效果并不好。经过多年教学实践探索,我运用“建构主义”教学思想和陶行知的“小先生制”教学理论指导教学,运用“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大胆开放课堂,指导学生整合学习资源,运用网络技术,以小组协作方式来完成学习任务,并及时评价学生的成果。让学生在开放、宽松的情境中,自愿愉快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精神。一、教材分析二、教学指导思想(建构主义)三、教学模式(任务驱动)四、教学过程(开放型、小组协作学习)五、资源整合(文化知识、计算机网络技术、社交能力等)六、教学成果评价(成果展示并评价、“
4、小老师”评述)七、教师总结八、教学延伸(自选“研究性学习”课题)一、教材分析本节是新苏教版初中信息技术上册第二单元第一节的内容,本节内容对应于纲要中的“信息存储与管理”的有关部分,是计算机基础知识中的重点内容。教材的结构由计算机的发展简史、计算机的组成和计算机的处理信息的过程组成。属于计算机应用的基础篇,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可以让学生对计算机软硬件的知识有更综合的认识,消除学生对计算机的神秘感,为以后的学习做好铺垫。(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计算机的发展简史,(2)了解计算机软硬件知识(3)了解容量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4)了解常见外存储器的特点。(5)学会查看硬件的配置信息(6
5、)理解计算机的工作原理。(7)了解计算机硬件与软件的关系。2、过程与方法本节课采用自主学习、体验学习、模拟学习、探究学习、竞赛学习、合作学习、任务驱动等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观察、思考、交流、讨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和处理信息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感受知识的价值(2)通过小组协作和竞赛研究活动,鼓励学生交流、讨论、探究,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竞争参与意识和研究探索的精神,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二)教学重点难点由于这节课是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的计算机原理篇,学生对计算机硬件知识了解有限,所以把本课的教学重点设置为计算机硬件设备的组成及各部件的名称与实物的对应
6、。难点设置为主机中各部件的名称及作用。(三)学情分析我校是一所农村中学,由于县城学校及周边名校层层选拔,学生的基础及学习习惯较差(我镇原小学六年级共有120多名学生,而升入我校七年级就读的只有44名学生)。学生对计算机基础的知识的认识存在较大差异,尽管学生在小学接触过电脑,但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他们一般对计算机硬件知识不是概念模糊,就是一知半解,并且大多数上过小学信息技术课的学生都认为,来机房就是“玩”,而初中老师不可能让他们立刻扭转“玩”的思想认识。因此,我们设计教学过程一定要新颖有趣,并且课前要详细考虑教学的每个环节,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工作,制定好学生的任务和学习目标,吸引每位学生的注意力
7、并能让学生实现自主性学习。二、教学指导思想(建构主义)信息技术课是一门集知识和技能于一体、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要求学生既要学好理论知识,又要掌握实际操作技能。同时信息技术课内容更新很快,又要求学生具有自主积极学习的能力。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他人(教师、学习伙伴、网络工具等)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方式获得的。建构既是对新知识意义的建构,同时又包含对原有经验的改造和重组。 建构主义教学设计原则强调:学生的学习活动必须与大的任务或问题相结合;以探索问题来激发和维持学习者学习的兴趣和动机;创建宽松真实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带着任务
8、和问题去学习;学生拥有学习的主动权,教师是引导者,不断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同时也是学生的学习伙伴。三、 教学模式(任务驱动)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来指导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我们会发现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很适合这一课程的教与学。“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的出发点是:抓住信息技术学科特点,以信息处理为核心,以学生为主体对象,改变传统的“老师教、学生学”的教学模式,以完成和实现“任务”为线索,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整合信息于学科的学习应用中的能力,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带动学生创新能力、自学能力、理论联系实践能力的提高,增强学生独立意识和团体协作精神。对于认识计算机这一节的教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认识 计算机 教学 设计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