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村一大调研报告.doc
《一村一大调研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村一大调研报告.doc(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村情报告)六广村村情报告六广村地理位置优越,毗邻镇政府,靠岷江,道路宽敞但是路面条件较差,交通便利;全村共有11个居民小组,有居民2111人,常住人口约2200人左右,耕地面积总为57亩,属于中型村落;平岗村党支部共有党员76人,预备党员3人,每年将发展5人左右。 一、在贯彻执行镇党委、政府工作部署方面 季河村村认真贯彻执行镇党委、政府重大决策和重要工作部署。凡党委、政府安排布置的工作,平岗村村委会结合本村的实际,及时研究、制定贯彻落实措施,确保了各项工作的落实。二、党组织建设方面 平岗村党组织为充分发挥基层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的先锋模范作用,在2010年春节期间组织部分基层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
2、组建一支巡逻队,为平岗村997户村民保驾护航。到目前为止,平岗村已发展新党员3人。村党组织以现代远程教育系统为载体,定期组织党员干部学习,到目前为止已组织了5次。三、三务公开方面1、对2010年一季度村事务、财务按时进行公开。2、不断完善社区党务、财务、社务公开制度。上半年,向群众公开党务2次、政务3次、财务1次,公开率达100%。四、农村四大基础工程工作为保证农村四大基础工作的全面完成,季河村村委会按着党委政府的要求和步骤,扎实推进四大基础工程工作。首先,季河村利用村老年协会、宣传资料、年画等宣传资料大力组织宣传。同时组织村委会干部、镇挂村干部、大学生志愿者深入农户家中加大四大基础工程的宣传
3、和摸底调查工作,保证了村、组议事委员会成员和公共服务与社会管理实施项目是由农户一户一张表推荐和填写的。村委会按时对四大基础工程推进情况和公示表进行了公示。现我村的村级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工作项目内容已全面确定,已进入项目资金申请阶段。五、做好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为响应县委县政府,镇党委政府号召,季河村开展了声势浩大的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进入2010年,社区两委党员干部以身作则,带头投入到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当中,在四月初村委会全体干部、各组组长深入到平岗村的辖区内,认真检查和安排部署林盘卫生整治工作。目前,在村委会的努力下,新文路面卫生、农村居民院落卫生环境变化较大。六、调解和维稳工作我村村委
4、会切实抓好“平安”创建和人民调解委员会工作,到目前为止共协调村民纠纷 13 起。充分做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切实维护了平岗村的稳定。在人大会议期间和世博会开幕期间,村委会做好了虞红英、杨玉林的稳定工作,保证了无人上访和闹事。七、其他工作一是做好严禁乱搭乱建和非法用地行为发生的工作;二是做好农村低保及五保户管理工作和民政对象救助工作;三是做好镇党委政府临时交办的各项事件;(调研文章)抓好村庄整治促进新农村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新形势下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是改变我国农村落后面貌的根本途径,是系统解决“三农”问题的综合举措
5、。本文结合百家观点和我镇实际,提出初浅认识,以求抛砖引玉,群策群力,促进我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序发展。一、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本质是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十六届五中全会关于“十一五”规划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党中央在我国正处于城镇化发展的关键时期,在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思想指导下,提出的符合我国国情,城乡统筹发展的城镇化发展模式。其内涵的完整表述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其核心就是要从根本上实现农民生产、生活、就业方式的提升,使其能同等享受改革开放、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物质、精神和政治文明。“有中国特色的农村”,不是简单的“盖洋楼”或追求规划上的原汁原味。它的特
6、质在于形式和内容、人和自然的高度和谐统一,核心在于它总有与当时社会经济条件相一致的公共服务设施。从另外一个角度讲,我们现实的农村与今天的社会经济条件不相协调,公共设施、公共服务严重溃乏。因此,我们追求和建设的不仅是一个建筑形式有地方文化特色,更是在企求建设一个公共服务设施完善和适于生产、生活的新农村、新社区。“可持续发展的农村”,其目标是:通过生态设计、生态建筑、绿色生产、可再生能源的使用、公共交通导向、社区建设等等,把工业化式的城市化所带来的生态、社会和文化不良影响降至最低。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主体是农民,核心在“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是一个相当长时期的战略任务,涉及到农村、农民、农业的
7、方方面面,需要城市和工业的反哺,需要社会各界的积极支持和广泛参与,既要统筹各方资金大力改善农村的基础配套设施,更需要政府各部门政策扶持。(一)必须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谁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是农民?是政府?还是其他社会力量?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城里人设想的新农村,还是农民实际需要的新农村?这些问题在行动之前,必须做出肯定的回答。(二)必须抓好环境整治 在目前农村随处可以看到“室内现代化,室外脏乱差”、“只见新屋不见新村”的现象。垃圾随意堆放,蚊虫、苍蝇满天飞;沟渠堵塞污水四溢;房前屋后,柴草乱放;以路为场(晒场),沿街为市,秩序混乱;柴草为能源,炊烟更袅袅;公共设施破烂,无人
8、维护修缮;杂草丛生,绿化、美化无人问津。总之,绝大多数乡村,由于缺乏有效的组织管理和资金投入,农民居住、生活环境相当差,怎一个脏乱差了得。因此,新村建设必须先从最易收到实效的以治理脏乱差为主的环境整治入手。一是三清,即清沟排水、清垃圾、清路障。以村、组为单位,农民投工,集体出资清运,定点堆放,作无害化处理;农民以户为单位,对房前屋后的卫生进行清理,大力开展清洁卫生运动。二是五改,即改水、改厕、改圈、改灶、改垃圾堆放。“五改”资金实行政府出一点,农民自筹一点,社会赞助一点予以解决。水的问题,有条件的改用自来水,条件稍差的至少要用井水;圈、灶改造应一并进行,垃圾问题,以定点修建垃圾池为主,专人清运
9、。三是四通,即路通、水通、电通、信息通。四通是现代人享受文明的必备条件,相对发达地区通达情况较好,落后地区、山地区通达任务较重。四是四化,即绿化、美化、香化、亮化。“四化”属于环境整治较高阶段。与农村调整产业结构相结合,鼓励农户利用房前、屋后、路边、沟边闲地、荒地发展经济林木;以政策作引导鼓励承包荒山、荒坡、荒滩大搞绿化工作,提高绿化率;以规划作引导,抓好路边、沟边、交通要道口、人口聚集地的绿化、美化工作,努力做到沟端路直树成行,房前屋后无荒地,重点抓好中心村、聚居点的绿化、美化。亮化工作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应逐步推行。(三)必须提高农民素质,树立新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内容之一,就是要培育
10、“新人”。要通过教育、培训、感化多种手段,运用各种形式和载体,大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提升文化,塑文明之“魂”。从良好卫生习惯的培养到乐于助人、团结友爱、睦邻友好、和谐相处、互学互进、共同富裕的和谐境界,全面提高农民文化、精神素质,树起社会主义的文明新风,培育“新人”。1、抓好阵地建设。规范完善村两委办公室和党、团员活动室,建好集图书室、阅览室、文体活动室于一体的文化大院,办好文化宣传栏。2、抓载体建设。抓好业余文化演出队、红白喜事服务队建设,唱响主旋律,移风易俗树新风;办好各类节庆、节典,广泛开展群众文化活动。3、抓培训。以提高技能、转变观念为核心,抓好各类培训教育,促进农民的二次就业。4、抓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一村一大 调研 报告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