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七单元教案.doc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七单元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七单元教案.doc(2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七单元 珍惜教材分析: 本单元以“珍惜”为主题编排了可爱的中国古诗两首城市的标识吾腰千钱爷爷的毡靴五篇文章,通过对这些文章的学习,使学生知道我们身边有很多值得珍惜的事物:平静的生活,亲密的友情,甚至繁华都市中的一抹绿色,爷爷穿了很久的破毡靴当然有的人也“珍惜”金钱和财富。每个人珍惜的东西虽然不同,但是拥有了这份情感,我们对生活就多了一种感动,对生命就多了一份理解,对这个世界也就多了一份关爱。在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懂得珍惜,理解珍惜,学会珍惜。教学目标:指导学生自读自悟,在反复品读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抓注重点词语,从各个角度交流各自的阅读感受。体会文章的丰富内涵,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多进
2、行感情朗读,积累语言。培养学生的浏览阅读能力,把握文章大意和中心。教学重难点: 在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懂得珍惜,理解珍惜,学会珍惜。课时分配: 可爱的中国 2课时 古诗二首 2课时 城市的标识 2课时 吾腰千钱 1课时 爷爷的毡靴 1课时 综合活动 3课时课题:可爱的中国教学内容:教材分析: 方志敏同志1923年入党,“两条半枪闹革命”。1935年1月24日,在北上抗日途中,由于叛徒的出卖,方志敏同志在皖浙赣交界的陇首村被捕,坚贞不屈,拒不投降。在敌人的监狱里,方志敏用敌人让他写“供词”的纸笔,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写下了传世之作清贫和可爱的中国等,成为教育后代的生动教材。教学方法:教具准备:课
3、件、搜集方志敏及旧中国的资料。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设计: 一、激趣导入: 1、我们的祖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的国家,近些年来,祖国的变化日新月异,作为炎黄子孙,我们无比骄傲和自豪。同学们,如果让你来形容自己的祖国,你会用怎样的词语来形容? 2、学生说。(如:亲爱的祖国、伟大的祖国、腾飞的祖国等) 3、人们常常把祖国比作母亲,你觉得这位母亲可爱吗?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课文可爱的中国。二、出示目标。三、检查预习。 1、通过课前的预习,你觉得哪些字词大家容易出错,想提醒大家注意? 蹂躏、刻不容缓、日新月异、肃清、瘟疫、愚昧等,注意读音,字形、词义。 2、词语
4、解释: 蹂躏:践踏,比喻用暴力欺压、侮辱、侵害。 刻不容缓:片刻也不能拖延,形容形势紧迫。 辽远:很远,遥远。 日新月异:每天每月都有新的变化,形容进步发展很快。 3、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4、这篇课文是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之一的方志敏在狱中,关于作者和当时的背景,你有哪些了解?(师适当补充) 方志敏,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之一,无产阶级革命家。积极参加“五四”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1922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4年加入中国党,参与创建江西的中国共产党、团组织。曾任江西省农民协会秘书长、主席,领导农民运动。参与创建赣东北革命根据地和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军。1934年,率部北上抗日,被国民党军
5、队逮捕入狱,1935年8月6日,英勇就义。在狱中,他受尽酷刑,写下了可爱的中国、清贫等文章。可爱的中国曾由鲁迅先生代为保存,解放后公开发表。 5、学生质疑(祖国为什么可爱?祖国母亲为什么哭泣?)带着问题阅读课文。 四、探究新知。 (一)讲读第1-3自然段: 1、指读第一自然段,说说从这一段中你感受到了什么?(感到作者激动的心情) 2、再读,你是从哪感受到了?(感叹句、陈述句、反问句,标点符号给了你启示)你能通过朗读来表达吗? 3、刚才有同学提出这样一个问题“祖国母亲为什么会哭泣?”你能找到答案吗? 4、从母亲的哭诉中你感受到了什么?(母亲的伤心、我们的内疚)你是从哪些句子中感受到的?(重点指导
6、接连4个“难道”开头的并列句式)这句话该怎样读才能表达出母亲的心情?谁来读? 5、面对母亲的哭诉,我们感到深深的内疚,能把这种感受读出来吗?怎样理解“我们不能怪母亲好哭残暴的蹂躏。” 6、作为儿女,怎样才能解救自己的母亲呢?(刻不容缓,不是而是)指读,从中感受到什么?(热爱祖国,远大的抱负) 7、有感情的朗读1-3自然段。 (二)讲读第4自然段: 1、自由朗读,从这一段中你了解到了什么? 中国的历史:长城、运河,感受到中华民族伟大无比的创造力 中国的现状:江山破碎、国弊民穷、帝国主义侵略、汉奸卖国贼 中国的未来:代替 前途光明;民族可以无愧色地立在人类面前;祖国母亲也会美丽的装饰起来,与世界上
7、各位母亲平等的携手。 2、再读这一段,你能体会出作者的心情吗?(对祖国明天的美好愿望,充满了自信) 3、把你的理解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三)讲读第5自然段: 1、齐读,从这一段中你读出了什么? 2、指名说,师点拨。(表达了无比的信心, 强烈的爱国之情) 3、全班有感情的齐读。 五、拓展延伸。 1、学习了课文,你有什么想说的?你的心情怎样? 2、这篇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3、作为炎黄子孙,我们能为祖国母亲做些什么?六、达标检测。1.比一比,组词。溃( ) 蹂( ) 哭( ) 瘟( ) 鸦( ) 贵( ) 揉( ) 器( ) 温( ) 讶( ) 2.按要求改写句子。、(1)这个故事使我感
8、动流泪。(改成反问句)(2)花开了。(扩句)(3)梅花兴奋地说:“我是中国人,我怎么能忘掉祖国的语言呢?”(改为陈述句)七、总结全文。通过学习课文可爱的中国,你觉得这位母亲可爱吗?下去后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作业设计: 1、摘录课文中的佳词佳句。 2、写写自己学完课文后最深的感受。板书设计:教后反思:第二课时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设计: 一、激趣导入。二、出示目标。三、检查预习。 1、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2、完成课后思考题: 1)“朋友”指的是谁?方志敏对朋友抒发了怎样的情怀? 2)课文是怎样描述中国“目前”景况和“将来”的景象的? 四、探究新知。 1、课文中有许多语句特别震撼人心,找一找,试
9、着背一背。 2、学生找出震撼自己的句子,交流。 3、尝试背诵。五、拓展延伸。推荐阅读可爱的中国一书。 六、达标检测。 、想象:在写可爱的中国时,狱中的方志敏会是怎样的心情?你能想象到吗? 2、学生发挥想象,交流。 3、指名学生说,共同评议。 4、把你想象到的方志敏的心理活动写下来。七、总结全文。是的,许许多多像方志敏一样的革命志士,他们用自己宝贵的生命和热血保卫了我们伟大的祖国,才使得我们伟大的祖国有了今天这样的容颜,才使我们的祖国变得如此可爱,让我们携起手来,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吧!让我们向所有为了中华民族独立而流血牺牲的先烈们致敬,向所有为了中华民族的崛起而努力奋斗的爱国者致敬吧!全体起立,
10、敬礼!作业设计: 1、写摘录笔记。 2、背诵课文中震撼人心的句子。 3、完成小练笔。板书设计: 教后反思:课题:古诗二首教学内容:教材分析: 古诗二首借景抒情,同是描述与友人依依惜别的场面。别董大表达了作者对朋友的劝慰和激励,送元二使安西则流露出作者内心对朋友的不舍与担忧。教学方法:教具准备:收集送别诗。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设计: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你们还记得赠汪伦这首诗吗?谁来背一背? 2这首诗的作者李白为什么写这首诗。(因为李白要回家乡去了,汪伦很舍不得他,亲自来送他,李白很感激汪伦) 3从古到今,人们在离别的时候总是特别的难过。今天,让我
11、们一起回到唐朝去,再次见证一段深厚的友谊吧。(板书课题) 下面让我们欣赏高适的别董大。二、出示目标。三、检查预习。1.简介作者和写作背景。2.指名朗读古诗。四、探究新知。 1、学生自由反复诵读全诗。 2、通过刚才的读,大家已经知道,这是一首(送别诗)。 (1)写的是谁在哪里送别谁?(明确:高适在塞外送别董大) (2)高适是谁?(高适是唐代诗人。字达夫,渤海蓨(tio),今天的河北省景县人。因为官至散骑常侍,所以又称高常侍。他的诗大多反映边塞生活,诗情奔放。作品集为高常侍集。) (3)董大?多奇怪的名字啊?谁能说说呢?(唐玄宗时著名的琴客董庭兰。在兄弟中排行第一,故称“董大”。) (4)我记得这
12、样的称呼在王维的一首古诗中也出现过? (5)这首诗是送元二使安西,这里的“元二”就是?(明确:在家中排行第二,所以称他为元二。) 3、读了这首诗,你读懂了什么?前两句写的是当时分别时的环境。 (1)读了诗以后,你了解到他们是在怎样的环境中分别的?看图,想象一下,此情此景,你的感受如何?(学生自由发言)(板书:荒寒凄凉的环境)。 (2)现在先让我们来看一下古诗的前两句,读一读。(请学生读个别读,小组读,集体读。) 失意流落,好友分别,本身就是人生两大憾事,而天空亦不作美呀,细细读读前两句,你觉得那些景物最能反衬出当时的心情的?你能来把它划出来吗?(黄云、白日、北风、雁、雪。) (3)黄云?白云、
13、乌云大家听得多了,这里怎么是黄云?你读读诗,猜猜看,这到底是什么原因? (4)读这句诗,突出“千里”;再读这句诗,突出“曛”。个别试读,男生试读,女生试读,全班试读。 (5)同学们,在这样的环境中,你注意到这只大雁了吗?大雁在这样的环境中奋力高飞(读重音),它会怎么想,对自己会怎么说?诗人高适也看到了这只雁,他又有什么想法,又有什么感触呢?(是啊!这如果不是诗人内心的郁积喷薄而出,如何能把临别赠语说得如此体贴入微,如此坚定不移。它不仅仅是在对董大说,其实也在对自己说。) 4、“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话说得多么响亮,多么有力啊!这就是高适在临行前对董大说的赠言。 (1)从哪里可以看出
14、是高适对董大说的?(明确:是从“君”字中看出的,因为“君”在诗中就是您,指董大。) (2)好友分别,难分难舍,董大的心情一定糟糕到了极点了,而真正的朋友这时候最应该怎么办?(安慰,鼓励。) (3)读一读,应该用怎样的语气劝慰朋友?五、拓展延伸。1.如果你是董大,你会说一些什么呢?(小组说说) 2.感情升华: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你从中得到什么启迪?学生自由讨论赏析(董大是个人才,但暂时无人赏识,只要他不沉沦,不灰心,振作起来,他就会走出一条阳光大道来的。让我们祝福他吧。那样凄苦难耐的黄昏,诗人却能勃发出如此昂扬的豪情来,确实让人佩服。)(板书:豪情昂扬)六、达标检测。1.同桌交流字词
15、及诗句的含义。2.背诵古诗。七、总结全文: 古诗词是一尊巨大的,丰富的宝库,可以通过它们穿越时空,了解当时的人事,感受诗人的情怀,学习做人的道理。课下应大量阅读。作业设计: 1、有感情地背诵古诗。体会诗句表达的不同情感。 2、背诵自己喜欢的送别诗。板书设计:教后反思:第二课时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设计: 一、激趣导入。1、师:同学们,你们还记得赠汪伦这首诗吗?谁来背一背?(生背诵赠汪伦)2、师:谁来说说这首诗的作者李白为什么写这首诗。(因为李白要回家乡去了,汪伦很舍不得他,亲自来送他,李白很感激汪伦)3、师:从古到今,人们在离别的时候总是特别的难过。今天,让我们一起回到唐朝去,再次见证一段
16、深厚的友谊吧。4、师板书课题。(送元二使安西)二、出示目标。三、检查预习。1.有感情地背诵别董大。2.指名朗读送元二使安西,简介作者。四、探究新知。一)对比阅读,感悟诗蕴 是啊,人生自古伤离别。送别主题的古诗我们学过的还有很多,老师今天随手也抄了几首,与大家共同欣赏。(出示古诗:送元二使安西、赠汪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请同学们比较一下,看看这些古诗之间有什么相同与不同的地方? 1、学生比较,指名汇报。 2、同是送别之诗,这些诗又各有什么特色?自己思考,然后在小组内交流讨论。 3、汇报交流。 4、小结:这些古诗,同是写对好友的别情,然而描写的景物不同,抒发的情感也不同。这些诗中,有的以歌相送
17、,有的以目相送,有的以酒相送,有的以话相送。下面,我们再一起欣赏送元二使安西。 二)学习送元二使安西 1、解题 学生读读题目 送元二/使安西 送:送别元二:王维的好朋友 使:出使 安西:安西都护府 2:王维的好朋友是元二,在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李白送别的故人是谁啊?(孟浩然) 3、谁再来介绍一下作者王维的生平呢?(王维 701-761),字摩洁,蒲州(今山西永济县)人。通音乐,工书画。唐代著名诗人。 4、自由读,交流读懂的内容 渭城朝雨浥轻尘:渭城(字眼,点明地点):秦时咸阳城,汉改渭城,在长安西北,渭水北岸。朝(字眼,点明时间):早上(同朝辞白帝彩云间)浥:湿润(注意字型)轻尘:尘埃(注
18、意“尘”字的“小”没有勾)解释:渭城早上的雨湿润了道路上的尘埃。 客舍青青柳色新:客舍:旅店。新:焕然一新。解释:旅店外的绿柳被雨水冲洗得焕然一新。师小结:这一句诗都是描写作者当时所看到的景物。 劝君更尽一杯酒:劝:请。君:对人的尊称,表示“你”的意思。更尽:再饮完。解释:请你再喝完一杯酒。师:从这句诗中,你看见了什么?感受到什么?(王维和元二喝了好几杯酒却还没离开,看出他们依依不舍) 西出阳关无故人:西:向西行走。故人:老朋友。阳关:在今甘肃省敦煌县西南,是古代通西域的要道。解释:等你西行出了阳关就再也没有一个交情深厚的老朋友了。师小结:从这一句诗你体会到什么?(诗人与好朋友的依依惜别之情)
19、 5多诵读,悟诗情 (1)复习诵读方法。 刚才我们学习了古诗,了解了古诗的大意,接下来请同学带上感情,把这首古诗读一读,能背诵的同学就背下来。 学完古诗,应该做什么呢?(多诵读,悟诗情)谁还记得诵读古诗的方法有几种?(小组读、轮诵、叠诵、表演读、唱诵) (2)现在,就请你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以四人小组为单位,有感情地朗读这首古诗。 (3)汇报:哪个小组愿意有感情地读一读这首古诗? (4)让我们一起有感情地读一读这首诗。 五、拓展延伸。 你们还记得以前学过的送别诗吗?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六、达标检测。 比比谁的反应快 1_, 客舍青青
20、柳色新。 2使:_。 3浥这个字读_。 4柳树的颜色是_。 5古诗前两句是写景还是写送别的? 6这首古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同学们反应都很快, 有兴趣的下课后自己出几道题目考考自己的好朋友。 七、总结全文。 一首简短的古诗, 往往包含着诗人的不同感情, 希望同学们课后能自己找几首古诗来反复诵读, 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作业设计: 1、有感情地背诵古诗。体会诗句表达的不同情感。2、背诵自己喜欢的送别诗。板书设计:教后反思:课题:城市的标识教学内容:教材分析: 所谓标识,是指用来辨认识别事物的标志.作者在本文中把树当做一座城市的标识,其作用是表达对现代化城市树木的珍爱,提醒和号召人们要自觉保护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北师大 小学语文 六年级 下册 单元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