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中八年级物理导学案第六章 熟悉而陌生的力导学案 .doc





《二中八年级物理导学案第六章 熟悉而陌生的力导学案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中八年级物理导学案第六章 熟悉而陌生的力导学案 .doc(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第六章 熟悉而陌生的力 导学案 第一节 力一、学习目标:1.知道什么是力?2.物体间力的作用有什么特点?3.知道力的作用效果有哪些?二、重点:力的概念 难点:.物体间力的作用特点三、 预习导学 阅读课本101页,分析图,6-1(a)(d)四幅表现力的图片1. (a)运动员 举 杠铃 (b)大象 压 跷跷板 (c)渔翁 拉 渔网 (d)推土机 推 土 物体1 作用 物体2 四、合作研讨(一)、力是什么 1.在物理学中,通常将物体之间的推、拉、提、压、排斥、吸引等现象都叫做力的作用。 物体1对物体2有力的作用,叫施力物体,物体2受到物体1的作用力叫做受力物体。(a)图中运动员对杠铃 向上举。所以
2、,运动员用了力,是施力物体,杠铃受到了力,所以杠铃是受力物体。 请同学们依次分析(b)(c)(d)图中的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2、力用字母_ 表示。3、物理学当中的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4、上面的例子似乎说明,两个物体有力的作用时总要互相接触,不互相接触有没有力的作用呢? 请看书P101页分析 图6-1(e)、(f) 图片。然后自己根据桌面上的条形磁铁和大头针,还有直尺和纸屑等实验器材,同桌同学合作,动手模仿书上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从(e)图我们可以看出,同名的磁极相互靠近但不接触时,会互相排斥;(f)图摩擦后的塑胶棒会吸引小纸屑。它们之间有没有力的作用?(2)从以上实验我们可以总结出,物
3、体间有力的作用的时候,物体不一定要互相接触。 (3) 同学们能根据桌上的器材设计其他实验吗?(二)、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实验1.请利用桌面上的气球,左手把一个黄色的气球固定在桌面上,右手用另外一个红色的气球向下压左手的气球?看到了什么现象?请写出来。当右手的气球压左手的气球时,可以看到左手的气球变扁了,此时施力物体是:_ 受力物体是:_,同时,右手的气球也会变扁,此时,施力物体是:_ 受力物体是:_ 实验2.手轻轻用力向下拍桌子,手有什么感觉?请写出来。手的感觉:_。想一想,手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手用力向下拍桌子时,施力物体是:_ 受力物体是:_,同时手会感到 _ , 说明手也受到桌子向上的力的
4、作用,这个力是桌子给手的,这时施力物体是:_ 受力物体是:_实验3.用左手拍右手,有什么感觉?右手感到:_。当左手拍右手时,施力物体是:_ 受力物体是:_ 此时左手也会有麻的感觉,说明右手也对左手有力的作用,此时:施力物体是:_ 受力物体是:_实验4.用手拉弹簧,手有什么感觉?手的感觉: 手拉弹簧时,施力物体是:_ 受力物体是:_ 同时 ,手会有_ 的感觉,此时,施力物体是:_ 受力物体是:_实验5.用力向上提起书包时,施力物体是:_ 受力物体是:_ 同时手有_的感觉,此时,施力物体是:_ 受力物体是:_ 成功体验:上述几个实验表明:甲物体对乙物体施力时,乙物体对甲物体也_,因此,力的作用是_
5、的。归纳总结:物体间力的作用是_ 。一个物体施力的同时,它也受到另一个物体对它的力的作用,因此,一个施力物体同时又是一个_ _物体。小组讨论:同学们玩过滑冰鞋吗?一个同学在玩滑冰鞋的时候,用力推了一下墙,他反而后退,为什么?(三) 、力的作用效果学生小组探究1、用手挤气球、捏矿泉水瓶。可以看到,气球变_,矿泉水瓶变 _;由此可以得出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举几个日常生活中类似的例子吧。我的例子是:_。2、拉弓时,弓变弯了,形状发生了改变。3.看图6-4回答下列问题:(1)足球运动员踢球前后,足球所处状态有何变化? 踢球前,足球是_状态,被踢后,力使球变成_。(2)守门员接住球前后,足球的状态有何
6、变化? 接住球前,足球是_状态,被接住后,力使球变成_。(3)足球运动员带球进行突破的时候,球的速度怎么变?(4)足球运动员用头顶球时,可以使球改变运动的_。加油站力的作用效果: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简称形变),也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五、 当堂检测1、小明背书包上学,书包受到的力的施力物体是_ 受力物体是_ 。对肩膀来说,肩膀会有被往下压得感觉,这时,施力物体是_, 受力物体是_ 。2、只要有力存在,就一定( )A 只有一个物体存在 B 至少有两个物体存在C 只有受力物体存在 D 只有施力物体存在3、下列四种情景,力的作用效果属于改变物体形状的是( )4、在跳板跳水这项运动中,运动
7、员对跳板施力的同时,也受到跳板对她的作用力,但这两个力的作用效果却不同,前者主要是改变了跳板的_,后者主要是改变了运动员的_。5说明力的作用是_,又说明力的作用可以_。6、俗话说:“一个巴掌拍不响”,这句话用下列哪个说法最能说明力的现象( )A一个巴掌的力太小 B一个物体也能产生力的作用C人不会只有一个巴掌 D一个物体不能产生力耳朵相互作用7、根据力的作用效果可以感知力的存在。以下事例中可以说明力能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是( )A压力使矿泉水瓶变瘪 B压力使网球拍变形 C拉力使弹簧伸长 D力把足球踢出去。8、以下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几种现象:(1)人坐沙发,沙发凹陷。(2)篮球撞在篮板上被弹了回去(
8、3)用力握小球,球变瘪了(4)一阵风把地面上的灰尘吹得漫天飞舞。在这些现象中,物体因受力而改变运动状态的是( )A.(1)(2) B(2)(3) C(3)(4) D(2)(4)9、坐船时,划浆使船前进,使船前进的力是哪个物体给的?( )A.船浆对水的作用力 B.水对船浆的作用力C.船浆对船的作用力 D .人对船的作用力 第二节 怎样描述力 导学案一、学习目标: 1. 了解力的三要素。2. 了解力的单位。3. 能用力的示意图描述力。 二、重点:了解力的三要素. 难点:能用力的示意图描述力.三、 预习导学 复习巩固:1. 什么是物理学上所说的力? ,力一般用_表示。2.力的作用可以产生哪些效果?
9、阅读课本105、106页四、合作研讨(一) 力的三要素活动1:实验探究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1、让一个同学上来,尝试用大小不同或方向不同或作用在距离门轴不同位置上的力拉门,观察产生的效果是否相同?用控制变量法说明(1)力的大小不变、力的方向不变,而力的_发生变化时,力产生的效果不同。(2)力的大小不变、力的作用位置不变、而力的_改变,力产生的效果不同。(3)力的作用位置不变、力的方向不变,而力的_改变,力产生的效果也不同。2. 你还能说出哪些力的三要素影响作用效果的例子? 探究活动1:用大小不同的力以同样的方式试着使尺子弯曲 用力小时,尺子弯曲程度_,用力大时,尺子弯曲程度_(选填“大”
10、或“小”) 此实验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_有关。探究活动2:用大约同样的力作用在尺子的同一个位置使尺子发生形变。 向下压尺子,尺子会向_ 发生形变。向上压尺子,尺子会向_ 发生形变(选填上或下) 此实验说明: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_有关。探究活动3: 1.将手指放在尺子上端的A处,很_使尺子发生形变。2.将手指放在尺子下端的B处,很_使尺子发生形变。此实验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还跟力的_有关。填一填: 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有三个,它们是力的_、_和_,我们把它们叫做力的三要素(二)、力的单位活动2:阅读课本P106内容,完成下列内容。1.在物理学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_,用符号_表示,这个名
11、称是为了纪念英国科学家_而命名的。感受实验1:用手托起两个钩码的力为1N感受实验2: 托起你的物理课本,估测一下这个力约为_N2.用手托起两个鸡蛋的力约为_N。你还知道哪些力的大小?(三)、力的示意图活动3:用大小是2 N的拉力拉着木块在桌面上向右移动,怎样用图简单地把拉力的三要素表示出来?请尝试画一画并思考问题。1.怎样表示力的作用点?力的作用点应该标在施力物体上还是受力物体上?2.怎样表示力的方向?3.怎样表示力的大小?填一填: 在物理学中,可以沿着力的方向,从力的作用点开始,画一段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力,线段的长度表示力的_,箭头表示力的_,这就是力的示意图。1力的作用点的画法一般来说,把力
12、的作用点画在受力物体上即可。2力大小的画法在线段的旁边标上力的大小即可。3力的方向的画法在线段的末端用箭头表示力的方向。五、当堂检测:1、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有三个,它们是力的_、_和,_我们把它们叫做力的三要素。2、在物理学中,可以沿着力的方向,从力的作用点开始,画一段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力,线段的长度表示力的_,箭头表示力的_,这就是力的示意图。3、一辆正在运动的玩具汽车,如果向前推,它会运动得更快,但若向后拉,它运动的速度就会慢下来,这说明力的_ 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4、人坐在沙发上,沙发会向下凹陷,这是力作用在沙发上产生的效果,但大人和小孩坐同样的沙发时,沙发的凹陷程度不同,这说明力的作
13、用效果与力的_有关。5、用木棒撬石头时,手握在木棒的末端比握在木棒的中间更容易把石头撬起来,这说明力的_ 不同,力的作用效果不同。6、在开门时,要考虑人作用于门的力的_、_和_。因为这些都关系到力的作用效果 我们可以用_把这个力的三要索表示出来。7、一个同学用50N的力提一桶水上楼,这个同学提水桶的力的大小是_N,方向是_,作用点在_上8、下列不会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是( )A、力的单位 B、力的大小 C、力的方向 D、力的作用点9、作图题(在图上画出力的示意图) (1)用50N的力水平向左推桌子。 (2)箱子对水平地面的压力是200N。 (3)用150N的力提起一桶水。 第三节 弹力与弹簧测力
14、计 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知道什么是弹力,弹力产生的条件。2、了解弹簧测力计测力的原理。3、会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二、重点:弹簧测力计测力的原理、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 难点: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三、预习导学:1、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_;力可以改变_2、在生活中你见过能产生弹力的物体有哪些?3.阅读课本108110页四、合作研讨:(一)、弹力做下面的小实验,观察所发生的现象来研究弹性、弹力:(1)将一把直尺的两端分别靠在书上,轻压使它发生变形,体验手感,撤去压力,是否能恢复原状?(2)取一条橡皮筋拉长,体验手感,松手后,橡皮筋是否能恢复原来的长度?(3)取一块橡皮泥,用手捏,使其变
15、形,手放开,橡皮泥是否能恢复原来的形状?(4)取一张纸,将纸揉成一团再展,纸会不会恢复原来形状?【讨论】对这些实验现象进行分类,说明按什么分类?弹力的产生条件:【点拨】任何物体只要发生弹性形变就一定会产生弹力。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压力、支持力、绳的拉力等,其实质都是弹力。(二)弹簧测力计1、弹簧测力计的构造:2:探究弹簧测力计的工作原理(1)【实验分析】分别在大弹簧下挂1个、2个、3个、4个完全一样的钩码,依次记下弹簧受到的拉力和弹簧的长度。每个钩码重0.5牛,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mm。(2)根据实验数据在坐标系内作出弹簧的伸长量L与F的变化图像。(3)分析图像,看看会得出什么结论?结论:在弹簧
16、的弹性范围内弹簧的伸长量L与拉力F_ 。(三)、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1)测量前要了解弹簧测力计的_,要明确_,还必须要_。(2)在实际测量时,要使弹簧测力计内的弹簧轴线方向跟_方向一致。弹簧不要与弹簧测力计的外壳摩擦(3)读数时,眼睛观察指针的视线应与弹簧测力计的刻_。(4)在记录结果时,既要记录_,还要注_。练习用弹簧测力计来测量一下桌子上钩码的重量,说说2个钩码的重是多少牛?五、当堂检测1跳水运动员向下压跳板时,受压变弯的跳板也在向上推运动员。像跳板这样因发生而产生的力叫做。2类似于弹簧测力计时弹簧所发生的这一类形变,人们把它称为形变。弹簧测力计是根据的原理制成的。3使用弹簧测力计时,首先
17、要看清它的,也就是它的。加在弹簧测力计上的力不许超过它的,否则会损坏弹簧测力计。4下列关于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中,错误的是( )A使用弹簧测力计前应先校零 B弹簧测力计只能竖直使用C物体对弹簧测力计拉力不能超过其量程D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时,应使弹簧伸长的方向与拉力的方向一致5下列哪个力不属于弹力( )A绳子对重物的拉力 B万有引力C人对墙的推力 D地面对人的支持力6、使用弹簧测力计时,下面几种说法中错误的是( )A.弹簧测力计必须竖直放置,不得倾斜B.使用前必须检查指旬是否指在零点上C.使用中弹簧、指针、挂钩不能与外壳摩擦D.使用时,必须注意所测的力不能超过弹簧测力计的测量范围7关于弹力,下面
18、说法正确的是( )A两个弹性物体只要有接触就一定会产生弹力B物体静止在水平面上,则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就是物体的重力C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一定产生弹力D弹力的大小与物体的形变程度有关,形变程度越大,弹力越大8在使用弹簧测力计测力时,发现指针在零刻度线以上,用这个测力计测出一个力是4N,则该力的大小实际是( )A、大于4N B、等于4N C、小于4N D、无法确定9弹簧测力计是一种常用的测量_的大小的工具,它是根据弹簧在一定的弹性范围内_的原理制成的。 第四节 来自地球的力 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 了解物体所受重力和物体质量的关系;知道g=9.8N/Kg和它的物理意义。2. 能熟练使用弹簧测力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二中八年级物理导学案第六章 熟悉而陌生的力导学案 二中八 年级 物理 导学案 第六 熟悉 陌生 力导学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