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心理学基本理论.doc
《第三章心理学基本理论.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章心理学基本理论.doc(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授 课 教 案(2014 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课程名称: 医学心理学课程编码:B总 学 时:32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程任课教师:谢金凤开课单位:医学院职 称:教授授课专业:护理学授课班级:13级护理学本科1、2班荆楚理工学院教务处制授课进度第 7周,第7 次课( 2 学时)授课日期2015年月 日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第三章心理学基本理论(第一节精神分析理论(潜意识理论、人格结构理论性心理理论、人格发展理论,以及该理论的应用与评价)教学目标通过学习本节学习,让学生弗洛伊德理论的基本思想和理论框架,以及在临床中的应用。教学重点人格结构理论教学难点潜意识理论教学方法请选择你授课时所采用的
2、教学方法(在括号中画“”):讲授法,讨论法,演示法,案例法,发现法,探究法,谈话法,实验法,参观法,考察法,自学辅导法,练习法(习题或操作课),读书指导法,听说法,写生法,视唱法,工序法(技能课),实习作业法,其他教学手段请选择你授课时所采用的教学手段(在括号中画“”):实物,多媒体,投影,影像,CAI课件,PPT,标本,挂图,模型,其他讨论、思考题、作业1. 精神分析理论的理论有哪些?2. 弗洛伊德把人格发展分为了哪几个时期?参考文献护理心理学主编:周英、周秋郁。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年9月第二版。护理心理学主编:杨艳杰。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年11月出版。第三章心理学基本理论第一节 精
3、神分析理论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生平(Sigmund Freud,1856-1939)一、意识无意识理论(一)意识、前意识和无意识1. 意识 consciousness可以直接感知到的有关的心理部分。由个人当前觉知到的心理内容组成。具有逻辑性、时空规定性和现实性。2. 前意识 preconsciousness介于意识与无意识之间,存储近期经历的内容,处于注意范围之外的意识成分。很容易进入注意,所包含的内容可以回到意识中去,是我们加以注意就能觉察到的心理内容。主要作用是检查。3. 无意识(或潜意识 ) unconsciousness指个人不可能觉察的心理现象,但对个人的思想和行为影响极大。其特点为无
4、矛盾性、无时间性、无是非性、非现实性和最具活力和能量。分析:人们对自己的一些行为的真正原因和动机不能意识到。其中包含一些是不符合社会道德规范或者个人生活准则的原始欲望;早期被压抑的愿望,被压抑的童年经历与事件;来自种族天赋遗传经验。人们在清醒的意识下面还有潜在的心理活动在进行着 。潜意识会在检查功能弱的情况,如梦中浮现并获得满足;也会通过口误、笔误、一些神经症症状等表现。无意识存在的证据:催眠、梦、日常生活中错误的行为(笔误、口误、错事)、灵感和直觉、某些心身疾病、神经症。 (二)意识、前意识与无意识的关系三者间保持一种动态平衡 。冰山理论(让学生看投影):意识、前意识(检查者,在本能朝向意识
5、的道路上建筑了防御线)、潜意识(生物本能,慾望的储藏库) 引导学生通过投影分析:前意识与意识之间有界限却可逾越,因而前意识之中的内容与意识之中的内容的相互转换非常容易。但是,无意识部分的东西要进入意识中来则非常困难。无意识心理是不能轻易就回忆起来并到达意识领域的,但可以影响人的行为。例如强迫性洗手的患者。 二、 本我、自我和超我(一)人格结构理论人格结构是一能量系统;能量是一定的。人格构成:1. 本我 id本我是人格中最原始、最模糊和最不易把握的部分。它是由一切与生俱来的本能冲动组成的。 遵循“快乐原则”。说明:(1)本我(id):本能的栖息地、是盲目的、潜意识的,依循享乐原则,并同肉体联繫着
6、。肉体是他的能量泉源。(2)本我是心理能量的储藏器,它是无组织的,彷佛是一团混沌的本能和一口慾望沸腾的大口锅。 (3)在本我中充满着本能,慾望的强烈冲动,力图很快的满足。(4)倘若这种满足迟缓,个体就会感到烦忧和懊脑,其结果不是这种原动力消失或弱化,而是企图满足的要求更加迫切。 举例分析:本我是通过两种方法来满足肉体需要反射作用。是对烦恼起源的自动反应,依照快乐原则行事,为了避免痛苦紧张而追求快乐的行为。例如,新生儿的活动完全受生物冲动所引发,饥饿不适时就哭叫,摆动四肢,以便满足肉体需要,在这种状况下反射作用对减少紧张状态是很有效的。愿望满足。当某种生物需要缺乏时,在本我中能激发起一种满足这个
7、需要的物体或事件中的意像,从而减少与这种需要有关的紧张状态,这种现象称为初级历程。 例如:失意的人会一直想起分手的对象这种意象就是初级历程,它的出现会暂时减少需要的紧张状态。但是愿望的满足只能暂时降低紧张状态,而非真正地满足肉体上之需要。2. 自我 ego自我是现实化了的本能,是在现实的反复教训之下,从本我分化出来的一部分。遵循“现实原则”。说明: (1)自我(ego):理智的栖息地、调节本能与环境的关係、控制意识与感官的运作,依循现实原则,藉着次级历程,及现实考验而运作。 (2)现实原则。 与快乐原则的目的相反,它是在阻止紧张的解除,一直到发现能够满足需求的适宜对象为止。 (3)次级历程。
8、现实原则所经历的历程,由于原始历程是比较虚幻,而次级历程比较实在的思考,它是属于较高的智力作用。 (4)现实考验。藉着次级历程,自我建立一种计划以满足需求,且用一些实际的行动来考验其是否能够成功。 (5)自我所具有的心理能量,大部份消耗在对本我的非理性冲动的压抑和排除上,它建立防御线,各种防卫机制来对付本我。 3. 超我 superego超我是从自我发展起来的一部分,是道德化了的自我。遵循“道德原则”。 说明:超我(superego):抑制本能的冲动、依循父母、社会等道德原则与标准。弗洛伊德说:“在这冗长的儿童时期,这个沉淀物构成了自我里面一个特殊的机制,使父母的影响能够长期存在”。 儿童在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三 心理学 基本理论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