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友矿矿井概述及井田地质特征.doc
《艾友矿矿井概述及井田地质特征.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艾友矿矿井概述及井田地质特征.doc(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 矿井概述及井田地质特征1.1矿井概述1.1.1 交通地理位置 1、艾友煤矿立井井田位于阜新煤田南部,处于阜新矿务局东梁矿和清河门矿之间,距阜新市区30公里,行政隶属于清河门区及伊吗图镇管辖。2、井田地理坐标:东经 1212512130北伟4145 4150井田边界,东界:北自山嘴子,向南经二道河子、八家子至清河门二井住宅一线,西界:北起原艾友矿三井向南沿阜新义县公路经高家瓦房,与清河门立井600水平线相交,北界:西起192号钻孔,东到132号钻孔,南界:止于纬距25000一线。阜新矿区交通颇为方便,新义线铁路从井田中部通过,阜新至锦州公路经由艾友矿的吕家店,艾友煤矿矿山专用铁路线在艾友乘降
2、所铁路大桥车头与国铁接轨。1.1.2 地形地貌 按地形形态可分为平原区及丘陵区,井田内以路为界以北丘陵起伏,海拔在泉水130180之间,铁路以南地形平缓, 海拔在110130之间为平原区。井田上覆区内有五个报废矿井(即一、二、三、四井及东露天)。三个生产矿井(即伊马矿、乌龙矿、汤头河小露天)。上述斜井及露天均开采阜新组煤层,井田中部和东部还有阜新县伊马图镇艾友村、七家子村、清河门区吴家窑村小井多处,均开采阜新组煤层。1.1.3 河流、湖泊、地表水系 井田内有汤头河自西北向东南流经井中部,井田北部有伊马图河自西流向东南,上述两条河流均季节性河流,河流浅平,与两岸相差0.5.米,在洪水期流量突增,
3、有时溢出河床,汤头河与本井田地下水无明显水力联系。1.1.4 气象及地震情况阜新地区气候主要受西伯利亚蒙古气流控制,属典型大陆性气候。特点是温差显著,夏沙较大,东、春季多西南风。历年平均风速1.93.7米/秒。最高可达11.3米/秒。据1980年及1981年气象资料,无霜期分别为146天和143天,冻土层深度1.18米。历年最大冻土层深度为1.4米。据阜新地区8083年气象台观测,年最低温度在1、2、11、12月为11.9度。年降水量最大在6、7月为74.5139.7mm,降水量最小为1、2、11、12月为0.211.0mm,最小蒸发量为1、12月为17.424.2mm。根据阜新市地震局提供资
4、料,阜新市境内自1976年有记录以来共发生2级地震16次,从平面图所显示的规律,在井田外围地区以国华公社白长门、福星地、大五家子、红帽子形成新月形1级左右的地震带。季白天与夜间温差1012度,一年中冷得早,暖得晚。全年降水量小,蒸发量大风。1.1.5 设计开发历史 艾友煤矿立井由长春煤矿设计院设计,初步设计于1988年7月提交,经东煤计字(1988)第884号文批准。设计依据为1983年107队提交的艾友立井精查(最终)地质报告,最终优化设计于1997年10月完成,经煤基字1997第501号文批准。矿井设计生产能力90万吨/年,服务年限51.7年。2009年核定生产能力220万吨/年。矿井开拓
5、方式为立井单一水平上、下山开采,设计主、副、风三个竖井,生产水平为600米标高,回风水平为350米标高,设计划分为七个采区,即101107区,投产首采区为101区。1.1.6 矿井电力供应矿井地面设变电所,主接线采用全桥形接线,一次进线电源为双回路,分别取自东梁一次变电所为LGJ1504.1km和T接于梁清线为LGJ1201.7km。矿变电所一次电压等级66KV。引入井下中央变电所的入井电缆选用四回ZQD4-3120mm、额定电压6KV电力电缆。沿副井井筒引至中央变电所不同母线段上,当一条电缆出现故障时,其余电缆能够承担井下全部用电负荷。中央变电所的电源进线设在隔爆型高压真空配电装置,控制高压
6、母线,采用单母线分段,并设分段联络开关。艾友矿井下供电能力为12678.81KVA,正常电负荷量为9816.14KVA,最大电负荷量为11213.84KVA。 1.2 井田地质构造1.2.1 区域地质特征 本井田位于新华夏系构造,清河门艾友背斜的北段,井田内总体构造形态为一短轴背斜。背斜轴走向为N58E,向北东倾伏,呈舒缓状。由于被北东向三条大断层(F18、F15、F11)的切割改造,形成中间下陷,东西两侧抬起的地堑构造。下陷地带为背斜轴部,故轴向不显。F18断层以东为单斜,自北向南煤层走向由N20W变为南北走向,局部达到S65W,倾向东,倾角一般在10-15。F11号断层以西为单斜,煤层呈北
7、东走向,向北西倾斜,倾角一般为58。断层: 井田有断层14条断层,以近东北走向的F18、F15、F11和其派生的F18、F15、 F11断层为主,还有FA、FB1、FB2、FB3、F26、FC1、FC2、FC3号断层,断层产状及控制情况见表断层产状及控制情况一览表断层编号产 状落 差(米)断 层性 质控制长 度(米)控 制程 度走向 (方位角)倾向倾角F181624NW5964220300正7000可靠F11NNESEE4060100240正2100可靠F15NESE6070030正820可靠F18NENW45650110正3110可靠F1120SE4060100正1200较可靠F1523SE
8、487040正1100较可靠FA5E5008正440可靠FB180SW4856021.5正900可靠FB2110NE4508正250可靠FB390110SW56024正700可靠F2680NE45014正900可靠FC18095SW4708正500可靠FC22040SE424709正250可靠FC330NW45010正200可靠岩浆岩:本井田内通过钻探工程控制,确定内共有12条岩墙,均为近东西向高角度辉绿岩墙,岩墙两侧有一定程度的变焦,对煤层开采有一定的影响,产状及控制情况见表矿井火成岩墙产状一览表岩墙名称走向(方位角)倾向倾角厚度(米)控制程度082901.1可靠195SW80880.82.
9、0可靠188SW906.0可靠275SE75880.88可靠275SE75880.52可靠4110SW8005米可靠595SE800.91.9可靠67693S800.41.1可靠68091SE883.0米可靠860SE8508.0较可靠985SE852-10较可靠10104SE852-10较可靠岩墙名称走向(方位角)倾向倾角厚度(米)控制程度082901.1可靠195SW80880.82.0可靠188SW906.0可靠275SE75880.88可靠275SE75880.52可靠4110SW8005米可靠595SE800.91.9可靠67693S800.41.1可靠68091SE883.0米可靠
10、860SE8508.0较可靠985SE852-10较可靠10104SE852-10较可靠1.2.2 地层特征井田内地层层序由老至新分为:上侏罗统沙海组(J3S)、阜新组(J3F)及下白垩统孙家湾组(K1S)。沙海组本组地层在井田内由老至新分为四段一段:红色砂砾岩段(J3S1)本段由红色、赤红色及灰绿等杂色厚层状砂砾岩、砾岩及泥岩组成。上部砾岩比例小,中下部以砾岩为主,砾岩磨圆中等,成分复杂,有石英岩、安山岩、粗面岩、伟晶岩、斑岩、灰绿岩、片麻岩等,多具反韵律结构二段:砂砾岩段(J3S2) 本段以灰白色、黄色中砾岩、粗砂岩为主,夹薄层泥岩、粉砂岩、碳泥岩和不可采煤层,砾岩成分以石英岩为主,其次有
11、安山岩、粗面岩等,在细性岩层中常见斜层理及侵蚀面。砾岩胶结致密、坚硬,分布均匀,磨圆度好。三段:含煤段(J3S)本段是沙海组的主要含煤段,岩性为灰色、灰黑色的泥岩、炭泥岩、煤层和灰白色的粉砂岩、砂岩,局部夹薄层砾岩。本段以塔子沟河为界,向南渐变薄至80-100米,向北渐变厚至160-260米本段含煤层20余层,可采层15层,主要可采层4、5、6、7、10、11层,可采层总厚20余米,以第五勘探线为界,其南北各为一个沉积中心而煤层亦各形成一个聚煤较厚区。从剖面分析本井田在成煤明显可分为四期,12-13煤层沉积为一期,11-8煤层沉积为二期,73、71煤层沉积为三期,6-4煤层沉积为四期,3-1煤
12、层为后期局部沉积煤层,其各成煤期间均沉积有粗砂体(包括薄层砂砾岩层)。在井田东北局部其8-11煤层和12-13煤层间砂体尤为明显,以此分析沙海组的含煤地层形成于湖盆稳定扩张时期,此期的聚煤作用是受冲积扇、扇三角洲和湖泊联合控制下所形成的湖滨平原沼泽进行,聚煤区顺盆地长轴呈带状展布。四段:泥岩段(J3S4)本段在井田内据岩性可分为上、中、下三部分:上部:中厚层、薄层灰色泥质粉沙岩、细纱岩互层夹粗砂岩、含泥砾岩。在顶部粒度垂向变化呈反韵律,逐渐过度为阜新组底部砾岩。岩层富含软体动物化石,有植物碎片和炭屑,具波状和缓斜层理及水平纹理。中部:深灰色砂质泥岩、深灰色泥岩为主,偶夹粉砂岩和细砂岩互层,灰白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艾友矿 矿井 概述 井田 地质 特征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