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名著鉴赏补充内容.doc
《外国文学名著鉴赏补充内容.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外国文学名著鉴赏补充内容.doc(1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外国文学名著鉴赏补充内容三、简答题1、荷马史诗是怎样形成的?大约公元前11世纪末,希腊半岛南部的希腊人和特洛亚人发生战争。歌颂战争中英雄的传说又同神话故事交织在一起,由民间歌人口头传唱,并代代相传。每逢盛宴或节日,这些英雄传说就由这些民间歌人在氏族贵族的官邸中咏唱。大约公元前8世纪时,荷马以民间传说为基础,予以加工整理,创作了具有完整情节和统一风格的两部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大约在公元前6世纪中叶,雅典的统治者又组织学者做了最后的删改和修订,用文字记载下来,便形成了今天所见的荷马史诗。2、简述伊利亚特对战争的态度。史诗对战争的态度是矛盾的。一方面表现了战争是英雄们大显身手建功立业的良好时机,充
2、分揭示了英雄人物在战争中的英勇行为。另一方面也表现了战争的残酷性,渲染了战争的悲剧色彩。比如,史诗中写到战争的胜负是由命运来决定,而命运的强大威力连天神都无法控制;众神的偏袒使英雄们蒙受了不公正的待遇;战争也给人们带来了种种忧虑和灾难。在当时,战争已经不完全是为了部落集体的利益,而是变成了贵族们乘机劫夺财物和奴隶的掠夺行为。3、伊利亚特的艺术特点。首先,史诗将现实因素和神话因素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在史诗中,每一个情节往往分成神、人两条线索,人分两派,神助两方,战争的发展也把现实的因素和神话的因素结合在一起。其次,史诗采用了客观的叙事方法。作者以旁观者的身份,如实地向听众叙述自己的所见所闻。不论对
3、战争的叙述,还是对人物的塑造,都采用了一种旁观者的冷静态度,具体描写事件和人物语言,没有更多的主观评价。第三,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史诗塑造了丰富多彩而又个性鲜明的英雄形象。史诗中每个英雄都是许多充满生气的性格特征的总和。第四,多用和善用比喻,是史诗语言艺术的重要特点。四、论述题1、分析阿基琉斯形象的主要性格特征。阿基琉斯是氏族社会末期的英雄形象。他的身上既表现出鲜明的个性特征,也体现了氏族末期英雄的本质特征。首先,他是一个英勇善战、又极重视个人荣辱的将领。他性格坚强,急躁而任性。当阿伽门农无理地抢夺了他的战利品,极严重地伤害了他的尊严后,他愤而罢战。当他得知好友代替自己上战场迎战赫克托尔而被杀
4、时,他的愤怒再次爆发。重返战场后,他勇敢地冲向敌人,使特洛亚人闻风丧胆。经过几个回合的交锋,阿基琉斯刺死了赫克托尔,并把赫克托尔的尸体拖在战车的后面狂奔。这些都表现了他勇猛威武、暴躁任性的鲜明的个性特征。其次,在阿基琉斯思想意识中,部落的集体主义意识仍然占据主导地位,他的身上更多体现了氏族社会末期的英雄本质。当阿伽门农侮辱他后,愤怒的阿基琉斯并没有对傲慢的阿伽门农拔刀相向,尤其当好友阵亡的消息传来时,他悲痛欲绝,痛悔因为自己的过错给希腊人带来的重大损失,决心团结对敌,马上投入战场。他把自己的满腔怒火撒向敌人,一冲入战场就使特洛亚人溃不成军,众多的特洛亚英雄死于他的刀下。此时,阿基琉斯的思想意识
5、完全回到了集体原则上来了。2、 分析赫克托尔形象的主要性格特征。赫克托尔是特洛亚军的主将,为了保卫自己的城邦而英勇牺牲。在他身上更多体现的是古代氏族英雄的集体主义精神。他性格稳重、勇敢而冷静。史诗对这个形象的塑造,更加强调他的人情味。在生活中他敬重年迈的父亲,挚爱着自己妻儿。可是,当城邦的安全受到威胁时,他义无反顾地冲向战场。虽然他强烈地感受到与阿基琉斯之战将凶多吉少,如果战死,他的妻儿都将沦为奴隶,但是为了整个城邦,为了群体的利益,他仍然英勇奋战,视死如归。当阿基琉斯重返战场,横扫千军时,特洛亚人纷纷退入城中,赫克托尔为了自己的光荣职责,不顾父亲妻子的劝阻,毅然迎战阿基琉斯,最后牺牲。在伊利
6、亚特中,赫克托尔的英雄主义更富于悲剧色彩。、简答题1、俄狄浦斯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俄狄浦斯是作品的核心形象,是作者笔下的理想人物。首先,作为一个国王,他关心城邦人民的疾苦,维护人民的利益。在忒拜国遭到不幸时,他敢于挺身而出,用自己的勇气和智慧战胜怪兽,解救忒拜人民。在治理国家的过程中,他公正贤明,为了消除城邦的灾难,他坚定地追查凶手,显现了无私无畏的品质。其次,在同不公正的命运抗争的过程中,俄狄浦斯更显现出正直无私、勇敢坚定的品质。在厄运降临之际,他放弃了优裕的生活和王位继承权,敢于同命运进行抗争。在追查凶手的过程中,他越来越清楚地看到可怕的厄运降临在自己头上,但他决不放弃,一查到底。作者在揭
7、示这一形象的悲剧命运的同时,也对命运的合理性提出质疑。2、什么是“回顾式”戏剧?悲剧采取了“回顾式”的戏剧结构方式,这是该剧在布局结构上最典型的艺术特征。其主要的特点是,剧本的进程不是按照事件的时间顺序从头到尾地组织剧情,而是在事件已经发展到一定阶段,即临近高潮时着笔,事件的起因和前情则在剧情的发展过程中,用回顾和倒叙的方式交代出来。俄狄浦斯王的开端就提出“谁是凶手”的问题,根据这一线索,把全部剧情组成一个整体,有关人物逐一上场逐步交待,把一场历时几十年复杂的情节,压缩在不到一天时间发生在忒拜王宫前的事件中进行;这样使得事件冲突更加集中,矛盾更加突出。四、论述题1、分析俄狄浦斯王的命运观念。在
8、这部悲剧中,索福克勒斯通过戏剧冲突集中表现了人与命运的关系。俄狄浦斯受到命运的捉弄,被预言将要犯下杀父娶母之罪。然而勇敢坚定的俄狄浦斯凭借自己顽强的意志,选择了向命运挑战的道路,这就构成了人与命运的冲突。戏剧紧紧围绕这一冲突,展现了作者的命运观念。 首先,悲剧表现了一种命运不可知、不可战胜的思想。俄狄浦斯得知自己的厄运预言之后,就千方百计地进行抗争。可是,他越是反抗,厄运越是向他靠近。尽管他在这个过程中进行了不断的抗争,但终于没有摆脱厄运。这说明了厄运的不可抗拒性。 其次,在悲剧中,诗人在表现命运不可抗拒性的同时,还表现了对命运不合理性的谴责。俄狄浦斯聪明、诚实、正直、勇敢,他勇于向不合理的命
9、运挑战,与之抗争。但是,命运却注定这样一个优秀人物成为罪人,他要承担前人的罪过,受到厄运的惩罚,那么,命运的正义性和合理性就值得怀疑。2、分析俄狄浦斯王的艺术结构。悲剧采取了“回顾式”的戏剧结构方式,这是该剧在布局结构上最典型的艺术特征。其主要的特点是,剧本的进程不是按照事件的时间顺序从头到尾地组织剧情,而是在事件已经发展到一定阶段,即临近高潮时着笔,事件的起因和前情则在剧情的发展过程中,用回顾和倒叙的方式交代出来。剧本的开端就提出“谁是凶手”的问题,根据这一线索,把全部剧情组成一个整体,有关人物逐一上场逐步交待,把一场历时几十年复杂的情节,压缩在不到一天时间发生在忒拜王宫前的事件中进行;这样
10、使得事件冲突更加集中,矛盾更加突出。 悲剧在其他方面充分体现了希腊悲剧的一般特征。歌队是剧中不可缺少的成分。全剧由一系列的戏剧场面和歌队合唱两部分组成,歌队的上场下场和歌队的合唱歌,实际上起到了分幕分场的作用。、简答题1、神曲的象征意义是什么?神曲主要是写人的思想如何完善和如何认识终极真理过程的,这就决定着此作品充满了象征意义。“黑暗的森林”象征当时意大利黑暗的政局,“豹”象征佛罗伦萨的政治迫害;“狮”象征法兰西王;“瘦母狼”象征罗马教廷。幽暗森林代表罪恶;披着阳光的山顶,代表一种光明的境界。人希望重见阳光,象征着人由于自身的弱点,便需要理性和信仰的帮助,因此,作品中的古罗马诗人“维吉尔”象征
11、理性,“贝雅特丽采”象征神学信仰。但丁正是用中世纪诗人惯用的象征手法,描写了在理性,神学信仰和爱的引导下的心灵觉醒过程。2、神曲结构上的特点。神曲具有宏大、严谨、端正的结构,可以说神曲正是以它艺术结构的严密著称于世的。神曲的结构,好像一个严整而有系统的三棱形大建筑,全诗分为“地狱”“炼狱”“天堂”三部分;每部分各三十三篇,加上地狱篇前的序言,共一百篇。“三”象征着“三位一体”,“百”表示“完全中之完全”。诗中的地狱、炼狱、天堂等部分,也是完全对称的。三部的各自结尾,都以“星”字收束。四、论述题1、神曲思想内容的矛盾性。神曲内容上的矛盾大约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神曲中首先表现了但丁对宗教和
12、教会以及教职人员的双重态度。一方面,他对现实中的教会、教皇以及僧侣们进行了猛烈的批判,对罪恶的僧侣阶级的残暴统治和丑恶行径作了暴露性的描写;另一方面他又歌颂和肯定了理想的基督教。(2).但丁在神曲中,也表现了对世俗生活的双重态度。一方面,他从中世纪诗人的立场出发,表现了占统治地位的禁欲主义和神秘主义的陈旧思想;但另一方面也表现出了与后来人文主义思想家们肯定世俗生活相类似的思想感情。(3).神曲还表达了但丁对封建统治阶级及其代表人物的矛盾态度。在这个方面,他首先无情地批判了当时社会上残暴的君主和分裂割据、鱼肉人民的封建诸侯,谴责了他们为了扩大自己权力而进行的封建性战争,表达了他对祖国统一的愿望。
13、然而,作为中世纪最后一个诗人,但丁又热情的讴歌和赞美了他理想中的君王和贵族。(4).但丁的神曲在对待人类文化的看法上,也典型地表现了双重性。一方面,他表达了虔诚的基督教思想,认为基督教文化是人类最伟大、最神圣的思想文化结晶。因此,神曲中,有对中世纪经院哲学的热情阐述,有对神学思想的浓烈讴歌。但是同时,但丁又对中世纪神学思想体系所排斥的古希腊罗马文化和进步的异教思想,给予了热情的赞美和高度的评价。2、神曲的艺术成就。第一,但丁在神曲中,将中世纪文学所盛行的象征、梦幻的手法,同反映现实生活的内容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从而用陈旧的形式表现出了很多崭新的人文主义内容。像以往整个中世纪以宗教题材为内容的作品
14、一样,神曲的整部诗篇都充满着寓意和象征的内容。然而,但丁却正是通过这些陈旧的手法,表现出了强烈的现实精神和崭新的内容。第二,神曲具有宏大、严谨、端正的结构。神曲的结构,好像一个严整而有系统的三棱形大建筑,全诗分为“地狱”“炼狱”“天堂”三部分;每部分各三十三篇,加上地狱篇前的序言,共一百篇。“三”象征着“三位一体”,“百”表示“完全中之完全”。诗中的地狱、炼狱、天堂等部分,也是完全对称的。三部的各自结尾,都以“星”字收束。第三,但丁在塑造人物和描写情景方面,也给人以极为矛盾的感觉。在他笔下,大多数人物都苍白无力,是象征性的。这与中世纪宗教文学中的人物特点相似。然而,但丁在用寥寥数语勾勒人物性格
15、特点方面可以说也是位高手。他使用具体的比喻和生动的细节描写在中世纪梦幻文学中是极为少见的,但与现实主义的手法极其相似,也是后来人文主义文学的一个显著特征。第四,在语言上,他是第一个用当时的民间俗语意大利民族语言写作的诗人。但丁第一次用意大利语写了这样重大的题材,这就为意大利民族语言和民族文学语言的形成起了奠基和推动作用。简答题1、简述莎士比亚戏剧的成就。莎士比亚的戏剧主要有历史剧,包括亨利四世、亨利五世等10部。这些历史剧都取材于英国历史,总结民族国家形成的历史经验,表达了拥护中央集权、反对封建割据的政治主张,洋溢着爱国主义热情;喜剧,包括威尼斯商人、第十二夜等10部。多以爱情、友谊为题材,表
16、现了愉快乐观的浪漫的风格,歌颂人文主义理想;悲剧,在莎士比亚戏剧创作中成就最高,包括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莱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等10部,其中后4部被称为“四大悲剧”。莎士比亚悲剧题材广泛,主要表现人文主义理想和现实之间的冲突,深刻揭露和批判了封建关系崩溃和资本原始积累时期现实的种种丑恶现象;悲喜剧,包括一报还一报等3部。主要在于揭露社会罪恶,提出问题,带有“问题剧”的特点;传奇剧,包括暴风雨等4部,仍然保持着社会批判的精神,但主要表达了宽恕、和解的思想。2、哈姆莱特的内容及对英国现实的反映。哈姆莱特以丹麦王子为父复仇为故事蓝本,借古喻今,反映了英国的社会现实。剧中表现了朝廷腐败混乱、统治
17、者阴险狡诈、朝廷官员奸佞卑鄙。旧有的封建关系正在解体,而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的极端利己主义弥漫于整个社会。恶劣的社会环境,使民怨沸腾,社会矛盾加剧。这正是莎士比亚对伊丽莎白女王统治末年英国社会状况的一个真实写照。同时在这个环境中,我们也看到了以哈姆莱特为代表的社会新生力量,他们这种抗争只能以悲剧而告终,但却鼓舞了人们重整乾坤的信念。四、论述题1、分析哈姆莱特的形象。哈姆莱特是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的典型形象。首先,哈姆莱特具有人文主义思想特点。他接受了人文主义教育,对人与世界的看法及个人品格,都同当时的人文主义者一样。他认为世界是一个光彩夺目的美好天地,他对爱情、友谊,对人生都有一整套的人文主
18、义观点。他本人也具有人文主义者的特点,也是一个人文主义的青年王子形象。其次,他的个性特征是忧郁寡欢和犹豫不决。戏一开场,他就陷入到了家庭的不幸之中,他所崇敬的父王突然死去,他所热爱的母亲很快就同新登基的叔父结了婚。他所珍惜的爱情、友谊,所追求的人生理想都开始破灭。他的人文主义理想同丑恶的现实发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这造成了他性格的忧郁。对于哈姆莱特来说,为父王复仇,既是做儿子的职责,又是一个王子挽救国家应尽的义务。他一个人孤军奋战,也深感任务的艰巨,这就造成了他犹豫的特点。第三,哈姆莱特形象的可贵之处,就在于他始终坚持美好理想,同丑恶势力进行不妥协的斗争。可以说,哈姆莱特的斗争精神集中体现了人文
19、主义思想家同封建罪恶势力毫不妥协的斗争勇气,这是他性格中闪耀光辉的所在。第四,哈姆莱特的斗争以悲剧告终,说到底他的悲剧是人文主义思想家的悲剧。他的悲剧源于他所生活的时代,反动势力还很强大;同时,他又忽视日益觉醒的人民群众的力量,时候总把这一艰巨的人当成个人的事情,这就必然造成了他的悲剧结局。这是人文主义者的悲剧,也是时代的悲剧。2、分析剧本塑造哈姆莱特所采用的艺术方法。首先,剧作把哈姆莱特造成一个性格复杂,同时又是发展变化的艺术形象。他有着崇高的理想,富有斗争精神,而且善于思考,行动谨慎。但是他的理想脱离实际,斗争远离群众,个性犹豫不决。种种复杂的因素聚集一身,使形象具有深远的意义。作品又是把
20、他从一个天真的年轻人,经历巨大的变故之后,逐渐成熟,在发展中完善这一形象。其次,在内外双重矛盾冲突中展示人物性格,塑造有血有肉的艺术形象。哈姆莱特最初对世界、对人生抱有美好看法,天真乐观。但父王死于阴谋,使他受到了沉重的打击,他要为父复仇,重整乾坤。同克劳狄斯的矛盾,就构成了剧中的外部冲突。而在复仇中,作为单独作战的哈姆莱特同强大的邪恶势力斗争中,很难完成重整乾坤的重,这就使得他必然处在一种内在的矛盾斗争之中。哈姆莱特形象正是在内外两重的矛盾中,展示其性格的特点,既有强烈的复仇欲望,又在行动中犹豫不决,错失良机。也是在这两重矛盾中,哈姆莱特形象逐渐成熟,懂得保护自己,利用“戏中戏”来查证奸王的
21、罪行,最后同敌人拼个同归于尽。第三,利用独白旁白来揭示人物的深刻的内心世界。哈姆莱特形象在剧中经常处于矛盾的思考之中,思考的结果也影响剧情发展的方向。所以,剧中每当剧情发展的关键时刻,总是用传统的独白与旁白的手法,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使剧情发展有了合理的依据,又使人物形象复杂而深刻。简答题1、浮士德“天上序幕”的作用。在全部诗剧序作中,天上序幕是歌德对浮士德的故事题材所进行的巨大改造之一,是他的首创,对全剧来说,也非常重要。首先,天上序幕以宇宙为背景,展开一场天帝和魔鬼靡非斯特关于人的争论,并由此引起在浮士德身上下的赌注,从而确立了诗剧的基本主题。其次,它是情节发展的引子,由此引出了浮士德的故
22、事。 在天上序幕中,天帝和靡非斯特就人到底是善还是恶的问题展开激烈的争论,体现了天帝对人类本性善的肯定;接着,天帝派魔鬼引诱浮士德,又体现了天帝对以浮士德为代表的人类如何实现理想的思考。诗剧正围绕着这两个方面,展开了浮士德上下求索的一生。2、简述靡非斯特的形象。 魔鬼靡非斯特在诗剧中是作为抽象与具体相统一的消极、否定精神的象征出现的。作为至善与具体善的对立面,恶成为他的本质特征。而他不相信历史,不相信未来,不相信有什么崇高的事物,对一切都抱着轻蔑嘲讽的态度,又表现出社会历史观的“虚无”。不过,靡非斯特并不是十足的恶的化身,当他的否定精神针对现实中一些不合理的事物的时候,他能够清醒地看到事物的本
23、质,而且具有尖锐的批判精神。他的否定精神对于浮士德这样一个不断追求的人来讲,客观上起到了推动的作用,促成浮士德向善。正如他自己所说:他是“作恶造善的力之一体”。他体现的是事物辨证发展的另一重要素。四、论述题1、分析浮士德的形象。首先,浮士德形象具有高度的概括性。作品通过他在人生不同阶段的奋斗,高度概括了从文艺复兴到19世纪初期长达300年间,欧洲和德国进步的资产阶级精神启蒙的艰难历程。浮士德的探索结果体现了资产阶级所描画的理想世界,也是启蒙主义思想家的奋斗目标。因此,浮士德的形象不是某种人物的典型,而是艺术地概括了整个欧洲资产阶级上升时期进步的知识分子形象,特别是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的形象。其次
24、,浮士德的探求过程,表现出人类不断向善的精神实质。通过浮士德,诗剧肯定了人类善的本质。在书斋中,他将圣经的开头翻译成“泰初有为”,强调人类的积极行动,后来他对靡非斯特宣布“大处你什么也毁灭不了,你只能从小处入手”这些使浮士德身上体现出的积极精神与上帝所说的“一个善人,在他摸索之中不会迷失正途”的思想是相一致的。第三,浮士德的内心充满矛盾,这体现了人在向善的过程中克服本性中弱点而不断取得进步的历程。浮士德自身体现出善与恶的矛盾和斗争,也体现了他的精神追求和肉体欲望之间的冲突。而他在不断克服掉自身的弱点之时,魔鬼靡非斯特正好起了推动作用。在浮士德探索的道路上,魔鬼靡非斯特总是企图把他引向堕落,但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外国文学 名著 鉴赏 补充 内容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