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小学数学教师听课心得体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小学数学教师听课心得体会.docx(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小学数学教师听课心得体会教学情境是促进学生良好认知结构的推动力,是引导学生学习的动力,因此学生应在肯定的详细的情境中学习,更利于学生有效学习。 小学数学老师听课心得体会 我有幸参与了在临沂举办的“小学数学新课程高效课堂教学展示观摩指导活动”的学习。在短短的2天 时间里,听了全国名师的4节示范课,4个学术报告。作为新课程的实施者,下面结合我这次的学习,谈谈自己的体会:以前觉得自己教小学生还能应付的来,每天都能仔细备课,有时观看名师的录像课,并把精华的部分用到自己的教学中来,但上过课后也有许多的困惑,为什么同样一篇教案,名师们在课堂上是那么的挥洒自如,孩子们学起来也是兴致勃勃,而到了我的课
2、堂上却是一塌糊涂呢?听了名师的示范课以后,觉得自己要学习的东西还有许多。其中赵震老师的课和讲座给我的感受最深:赵老师老师说了一个自己嘚啵嘚、嘚啵嘚典故,由此也引起了我对自己教学行为的深深思索,借赵震老师的话说:为什么自己平日的辛苦付出学生却不买账?缘由很简洁,学生喜爱的是给自己更多空间的老师,学生须要的是真正属于自己的课堂。要想创建学生喜爱的数学课堂,就必需赐予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沟通的时间、空间,从自己的灵魂深处敬重学生的须要。首先,数学课堂要促进学生的主动性学习,重视学生的实力的培育小学生的特点是:有求知欲望,但学习不刻苦,听课时间不能长久、爱动、精力不够集中,为了使学生留意力集中,老师在讲
3、课时,要擅长用生动的语言、恰当的比方、直观的演示、形象的画图、启发性的提问、改变多样的教学方法把学生的留意力吸引过来。数学教学要彻底变更重结果、轻过程的错误倾向,使教学本身不仅要向学生传授学问,而且更重要在于使学生主动获得学问。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主动思索,使学生在动手、动脑、动口的过程中懂得如何学习数学;使学生在概念、法则、公式的推导过程中,体会数学学问的来龙去脉,从而培育其主动获得数学学问的实力。如赵老师在教学笔算乘法的算理片段:师:所学过的乘法口诀最多是九九八十一,这个124没有现成的口诀可算。(要求学生拿出白菜图,课件用小圈代表明菜,一行有12个圈,有4行)把自己的想法结合这个图,在图上圈
4、一圈,画一画,用算式的形式写下来。(学生独立试算后反馈)材料二:每行分别圈出10个与2个,分别圈出4组。生:先把4个10乘起来是40,再把剩下的4个2乘起来是8,加上去。板书:104=40 24=8 408=48师:面对124时,为什么会用这种方式圈啊?算啊?生:10比较好算,再把个位上的数乘起来比较简洁了。生:没学过12的乘法口诀,最多只学过九九八十一,可以先把它的十位乘起来。师:以前的口诀不太好用了,想到用整十数去乘,把12拆成10和2,你们的方法就叫拆,拆的有没有道理?每个12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10,一部分是2,有4个10,有4个2(引导学生看图)104算的是这部分,24算的是这部分,
5、明明124是一道乘法,为什么后来是40+8,这是什么意思?生:不加不行,它让我们算总和,没让我们拆散了再算。生:拆是它的方法,最终还要合起来,这才是它的总数。师:把12拆成两个部分,把2部分计算后再加起来,这一分一合把124给解决了,看似简洁,其实里面有故事。材料三:6个6个圈师:一共有几个6呢?怎么列式?(68=48)在面对124不太好算时,他也在拆,拆成6个6个的,就有8个6,结果也得到48。这两种拆法,你更喜爱哪一种拆法?(课件出示计数器,动态演示:左边图示2颗珠重复4次,右边计数器个位落下8颗珠;左边图示10颗珠重复4次,右边计数器十位落下4颗珠)师:借助图圈一圈、画一画,拆成整十数后
6、再算,老师还介绍了计数器,假如没有现成的图示,没有计数器,还能计算124的问题。生: 笔算乘法;竖式。赵老师让学生自己动手圈一圈,想一想,通过视察、试验、揣测、验证、推理与沟通,主动地参加探究解决问题。这些名师不但关注学生,把握数学的解题方法,而且更关注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看法价值观,让人耳目一新。其次,数学教学过程是一个闪烁着才智的过程赵老师的课堂与学生的对话,是同等的、真诚的、创建的,我们的课堂师生对话的过程是一个充溢了不确定性的过程,须要老师和学生运用才智去面对许多事先无法预料的新问题,须要老师与学生全身心的投入,是一种持续的智力操作。在赵老师的课堂中,赵老师如一位大哥哥,又
7、如一位温柔的智者在和孩子们真诚地沟通着彼此对数学的理解。总之在这短短的2天时间里,让我近距离地接触了名师,倾听名师的示范课,一节数学课看似几个简洁问题,实则是把抽象的数字与详细的操作有效地连接起来,是学生有效的数学学习和代数思想的渗透。通过一系列的数学思索过程,呈现在大家面前的是老师以其别样的才智激活着学生灵动的思索,老师所追求的“引导学生进入真正的思索的创建境界。”这种创新的、富有生命活力的课堂正是我须要学习的。我从中领会到每个名师的教学风格,深厚的教学功底,及精湛的教学艺术,他们所设计的学习情景,不仅绚丽多彩,贴近学生的生活,而且蕴含着数学问题,让学生从中发觉问题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加努
8、力学习,让我的教学生活化、细微环节化、才智化。 小学数学老师听课心得体会 安徽省暨合肥市第七届小学新课改观摩研讨会在省行政学院实行,我同学校多名数学老师一起参与了此次会议。本次活动邀请深圳市数学教研员李一鸣、高众等深圳青年名师,以现场观摩、主题报告、同课异构等形式,展示深圳及合肥小学教学的新理念、新课堂。研讨会首先支配了一场李一鸣老师的精彩讲座,李老师先从“关注课堂细微环节、积累教学阅历”说起,阐述了几个重要的教学细微环节和几种常见的教研活动形式,接着,他对全国小学数学获奖课例最小公倍数进行专业微格点评,最终我观摩、学习了4位青年骨干老师精彩的课堂展示,觉得感受颇深,收益匪浅。现将自己几点的粗
9、浅感受登记,与各位同仁沟通。亮点之一:注意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和谐的气氛,是课堂教学中学生生动活泼、主动主动发展的基础,也是学生开心学习,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构建学问结构的重要条件。只有这样,才有可能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教与学紧密结合成一个整体。本次展示课,老师们都有一手与学生沟通、拉近师生距离、营造和谐气氛的绝活。如深圳市南山区高众老师在教学四年级的可能性时,在课前以“摸到大王你就赢”的嬉戏,吸引学生的留意力,奇妙地打开了学生的话匣子,一下子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营造出浓浓的学习气氛。杨凌会老师在教学字母表示数时,在课前与学生通过“拍手”的嬉戏来活跃课堂氛围,激活了学生思维,埋下了新课的伏笔
10、。亮点之二:主动创设好玩的教学情境在这两天的时间里,上课的老师都能依据小学生的特点为学生创设充溢趣味的学习情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爱好。最大限度地利用小学生新奇、好动、好问等心理特点,并紧密结合数学学科的自身特点,创设使学生感到真实、新颖、好玩的学习情境。如高众老师在教授可能性时,通过“摸球”嬉戏,让学生自己动手摸,摸球的过程中生成性的东西许多,但是高老师都能有条不紊的解决课堂上出现的各种问题,接着又以摇色子的嬉戏,巩固学生本节课学习内容,这节课孩子们玩得过瘾、悟的明白,说得清晰。杨凌会老师利用魔盒引入,和学生一起做猜数嬉戏,当有学生发觉魔盒的隐私后,杨老师让学生扮演老师的角色接着嬉戏,启发更多
11、学生发觉隐私。聂斌老师在执教确定位置时,利用“相识新挚友”的嬉戏导入,依据学生的描述,猜出他的好挚友的位置,自然地引入数对的相关学问,接着以贴图活动、“抓小偷”的嬉戏巩固练习,聂老师奇妙地把嬉戏贯穿于整节课中,可以说孩子们在“玩”中驾驭了本节课的学问,孩子们学的很快乐。合肥市海棠花园小学的喻巧云老师也毫不逊色,喻老师就地取材,课前组织学生拍了张集体照,在课堂上展示学生的照片,干脆引入课题“数对”,并列举数对。通过让孩子们找出照片中的同学这一情境让孩子们渐渐的理解数对,驾驭数对的特点。各位老师细心的创设了充溢数学味的情境,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学问就在我们身边,数学无处不在。亮点之三: 重视引导学生经
12、验学问的探究过程两天学习,共听了4节课,在这些展示课中,老师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整节课,每一位老师都很有耐性的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充分体现“老师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子,老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教学理念。执教者的语言精练、丰富,对学生激励性的语言特别值得我学习。这些优质课授课老师注意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动身,为学生创设现实的生活情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沟通的教学模式,让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体现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如聂斌老师和喻巧月老师执教的确定位置虽然教学方法各有千秋,教学风格各具特色,但在“确
13、定位置,感悟数对的有序性”这一环节都具有异曲同工的奇妙之处,同是采纳学生大胆猜想合作沟通动手实践的教学策略,让学生在做数学的过程中体验学问的生成过程,使学生很好地牚握了新知。杨凌会老师执教的字母表示数,在教学用字母表示发觉的魔盒隐私时,让学生同桌合作沟通、动手操作,写式子,说意义,让学生经验学问的形成、发生、发展全过程。这一过程是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自主探究的过程,而不是老师的简洁说教。亮点之四: 教学课件设计的很有特色,吸引眼球这次上展示课的几位老师的课件设计的都特别吸引人,特殊是杨凌会老师的魔盒与聂斌老师的“抓小偷”嬉戏的课件部分,吸引了每一个学生的留意力,学生都情愿走上讲台演示。此外,老师们也特别留意课件的每一个环节,对于课堂上的大问题,深圳的老师们都会在ppt上显示,并且停留时间比较长。学生们能看的清晰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结合自己以往的教化教学工作,正如李一鸣老师讲:“在分析教材时,要适当舍取一些教材内容,做到敏捷运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肯定要发扬成果,找出教化教学方面的差距,向教化教学阅历丰富的老师学习,教坛无边,学海无涯,在以后的教学中,以更加饱满的热忱,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化教学工作中。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