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经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后止血包扎方法的比较.doc
《冠心病经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后止血包扎方法的比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冠心病经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后止血包扎方法的比较.doc(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冠心病经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后止血方法的比较摘要:目的 比较经桡动脉穿刺行冠状动脉介入术后绷带压迫和螺旋压迫器压迫止血的效果。方法 将200例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螺旋压迫器1压迫止血,对照组采用绷带包扎止血,比较两组的出血、肢体肿胀程度、患者舒适度的情况。结果 观察组止血成功率、肢体肿胀程度及患者舒适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1.2 方法1.2.1 包扎方法 对照组用纱布按在穿孔点上方1-2cm处,拔出鞘管,再用5块纱布覆盖穿刺点,用弹性绷带或圆纱布卷加压包扎包扎4,6小时后拆除包扎物。包扎后观察桡动脉搏动情况及局部有无渗血,并嘱患者活动手指,判断松紧。若患者手指颜色
2、发紫,并诉手部发麻,提示压迫不到位或过松,都需要重新进行加压包扎。观察组术后使用桡动脉螺旋压迫器加压止血,将预先消毒好的止血器压迫板置于穿刺点上方,并使用两边的粘贴带初步固定压迫板的位置,然后操作者左手拇指和食指轻轻固定压迫板,右手缓缓拔出动脉鞘管,在鞘管退出皮肤的瞬间左手拇指和食指用力压迫压迫板,右手将螺旋器旋紧直至穿刺点不出血。询问病人的感受,并观察末梢循环,之后每两个小时将螺旋器放松半圈,根据出血情况在4-6小时撤除止血器。1.2.2 评价方法 1.2.2.1 比较两组压迫效果,观察两组桡动脉穿刺点有无出血、渗液、血肿等现象。1.2.2.2 比较两组局部皮肤状况。拆除纱布、弹力绷带和螺旋
3、压迫器的时候观察周围皮肤有无红、肿、水疱形成以及皮肤破损情况。比较两组患肢的舒适度。通过0-10的评分法,数值越大,患者感到越不适。0为没有不适感;1-4为轻度疼痛(患肢稍感不适,有压迫感);5-6分中度不适感(患肢有压迫烧灼感、刺痛);7-10分为重度不适感(患肢麻木,肌肉痉挛、疼痛)。2 结果2.1 两组压迫止血效果 两组均未出现穿刺点血肿,对照组有6例伤口渗血现象,观察组没有出现伤口渗血现象。2.2 两组皮肤过敏发生率及患肢舒适度比较5 见下表1 表1 两组皮肤过敏发生率及患肢舒适度比较组别例数皮肤过敏患肢舒适度无 轻度 中度 重度 对照组观察组2/ZP1001001607.0180.0
4、084 89 4 3 82 18 0 011.054 0.0003 讨论 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术目前常用的穿刺途径为股动脉和桡动脉。而股动脉作为心脏介入治疗的传统方法,术后穿刺口压迫止血困难,易出现术后出血或皮下出血肿,压迫局部时易发生迷走神经反射性心率减慢,血压下降,甚至心脏骤停,术后需要严格平卧24小时,患者出现腰酸、背疼、烦躁、排便困难,患者难于接受等缺点。而桡动脉位置表浅、管径细,穿刺部位出血少,易于加压止血,伤口不易感染;并且桡动脉附近无重要的神经血管、迷走神经分布少、不易发生神经血管损伤、不会出现神经反射性血压和心率降低;而且手掌为双重供血,即使桡动脉闭塞也不容易发生手部缺血;患者术后
5、不需要严格制动,从而减少了长时间卧床引起的腰酸背痛甚至下肢血栓等严重并发症。随着穿刺技术及器械设备的改进,经桡动脉途径越来越受到重视,有更多的患者愿意选择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4由于螺旋止血器可直接观察到穿刺点出血及肢体血运情况,压力可随时调节,操作简单方便,增加患者的舒适度。而绑带包扎宽度达10cm、覆盖穿刺点、对局部的压力难以控制,给术后观察桡动脉、尺动脉搏动带来不便,因而增加了手部肿胀、出血的发生率。结果显示,应用螺旋压迫器的成功率明显高于应用绑带止血。观察中发现压迫侧手臂疼痛不适、肿胀,减压后不适会自然减轻。应用螺旋压迫器止血可以根据情况随时调节压迫的松紧度,操作简单方便。如果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冠心病 桡动脉 途径 介入 治疗 止血 包扎 方法 比较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