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减负与课堂增效.doc
《学生减负与课堂增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生减负与课堂增效.doc(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学生减负与课堂增效中小学生学业负担重已是不争的事实。如何减轻中小学生的负担,已成为家长、学校和社会热议的话题。人们从多方面多角度寻找原因和解决途径,但莫衷一是。任何复杂问题的解决都是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必须要先剥去问题的“外壳”,层层深入,才能直捣问题的核心。有鉴于此,可以将学生减负的因素简单分为直接的和深层的。在这里,暂且将深层原因放置一边,先以务实的态度探讨直接原因。笔者结合多年教学实践,并在与中小学教师们交流沟通的基础上,认为影响学生减负难的直接原因之一,是课堂效率不高。对此,笔者将从学生减负与课堂的关系、当前课堂建设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就课堂增效提出对策建议。一、学生减负的含义与课
2、堂的关系中小学减负不是要减掉学生所有的负担,确切的说是要减掉加于中小学学生身上的过重的负担,减掉学生负担中的不合理的、不利于素质教育的部分,主要指的减掉三个方面负担(坚持正确的减负“导向”,陈培瑞,济南教育学院学报,2000.2)。一是过重的课业负担。主要表现在:教学“超标”(或超纲),即超出课程标准(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学生接受困难; “超时”,即延长学生学习的时间,加课、补课,不按时放学,双休日照常上课、补课、上校外补习班等; “超量”,即超过教育部门对基础教育的有关限量,课程多、资料多、作业多、考试多(减负应从深层原因入手,郭振有,光明日报-教育周刊,2009.2.25)。二是过重的心
3、理负担。学生、老师和家长担心在学业的竞争上落后,都自我加压,疲于超时上课、补课、上补习班,不断增加课业量。在相互攀比下,心理压力越来越重。三是过重的经济负担。由于不断增加课业量,学习资料费、补课费、校外补习费、家教投入等等,给学生家庭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这“三负”互为牵制,互相推动,从而陷入负担越来越重的恶性循环之中。因此要减负,首先必须打破这个恶性循环。细查这三种负担,可以发现事实上都与“课业”有关,加重负担的目的只有一个,让中小学生学到中小学阶段的所有知识点。课堂是学生获取和掌握各学习阶段知识的最主要平台,好比是学生的“主食”。在课堂上,学生能够“吃饱、吃好”,学习的效率上去了,学生、老
4、师和家长的心理负担就轻了,通过增加作业、补课和请家教等“吃偏食”的必要性也就减少了,从而使课业负担轻了,学生的经济负担也相应地减少了。所以,学生减负最直接可行的手段是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二、当前课堂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课堂建设历来问题多多,但是整体来看,影响教和学效率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课堂秩序问题。课堂纪律是扰乱课堂秩序的主要问题。课堂纪律的问题行为是以各种各样的方式确确实实地存在着,例如有学生总是迟到或缺课、对同学或教师的侵犯、课堂吵闹、拉帮结派、破坏学校财物、恶作剧、自暴自弃等。这些问题严重扰乱了课堂正常的教学秩序。课堂纪律问题的成因是多方面的,但归结起来不外是这么几个方面:一是
5、学生心理上的,引起老师关注和关爱的渴望未得到满足,做出过激消极的行为扰乱课堂;二是学生跟不上课堂教学进度,将兴趣和注意力转移,做出与课堂教学无关的行为;三是学生个性上的因素而产生与课堂氛围不融洽,导致学生对课堂产生抵触情绪。(二)学生认知能力与教学内容矛盾的问题。一是贪多务得现象。为了取得班与班、校与校之间的竞争优势,很多学校和老师,会超常规加快教学进度或者增加教学内容,而忽视了学生对知识理解和接受需要一个过程,给予过多的营养,往往会适得其反,贪多嚼不烂。二是众口难调的问题。在一个班级中学生的认知水平总是层次不齐。拿数学教学来举例,对于同样的内容,有的学生可能只能做一些简单的初级的领会和理解,
6、只达到具体运算的阶段,而有的学生却能够理解和思考一些高深的抽象的问题了,能够进行形式运算了。面对不同认知能力的学生,对于教师来说要拿出一套适合每个学生的教学内容,并采取恰当的教学方法,确实是一件非常令人头痛的事情。因此,很多老师畏而不前,拿不出好的教学内容安排和方法。(三)课堂教学效果的评价问题。目前,学校对于课堂教学效果的评价手段比较单一。一般只有考试、学生满意度和听课评价等几种,而考试是其中最主要的手段。恰恰是因为考试,导致了一些教师为了业绩上的竞争会带领学生“偷跑”,增加作业量和延长学习时间,让学生不堪重负。因此,目前的课堂教学评价手段不科学、也不公平,不能真实地反映出教师的教学水平。课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学生 减负 课堂 增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