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协议书与劳动合同.doc
《就业协议书与劳动合同.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就业协议书与劳动合同.doc(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一、就业协议与劳动合同的异同 (一)就业协议 1概念及作用就业协议是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关于将来就业意向的初步约定,对于双方的基本条件以及即将签订劳动合同的部分基本内容的大体认可,一经毕业生、用人单位、高校、用人单位主管部门签字盖章,即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力。目前,我国高等院校普遍使用的就业协议是由教育部统一印制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 2签订就业协议的原则、步骤和程序(1)原则:签订就业协议书,毕业生应遵守诚实信用的原则,只能与一个用人单位签订就业协议,一旦签约就应履行协议,如因特殊情况需要变更协议,应与用人单位充分沟通,征得用人单位同意,并出具书面同意变更意见书。就业协议书不得转让,因
2、转让造成的后果或责任由转让双方共同承担。签订就业协议书用人单位应遵守平等协商的原则,将本单位的用工信息、工作条件、薪酬待遇等详细情况告知毕业生,并就以后可能出现争议的地方协商一致。(2)步骤和程序:第一步:毕业生到所在学校就业工作部门或院(系、所)指定工作人员处领取统一编号的就业协议书。第二步: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经充分协商达成一致意见后,双方在就业协议书上签字盖章。第三步:无独立人事权的用人单位报请上级主管部门同意并签字盖章。第四步:毕业生所在院(系、所)审核就业协议,并签字盖章。第五步:学校就业工作部门汇总审核就业协议,并签字盖章。 4违约及处理程序毕业生就业协议书一经签订,任何一方不得擅自解
3、除,否则,应承担违约责任。由于种种因素,就业协议书签订之后,违约现象客观存在,为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可遵循以下程序处理违约责任:一是签订就业协议书时,毕业生应与用人单位充分协商,在就业协议书的备注栏,书面确定违约问责及补偿办法,高等院校也应出台相应规范措施,维护毕业生的权益不受侵犯,促进就业市场的进一步规范。二是毕业生单方擅自解除就业协议的,需征得原用人单位的同意和解约书面证明,并按协议向用人单位交纳违约金,承担违约责任。三是用人单位提出违约,应与毕业生积极沟通,并向毕业生支付一定的补偿金。如用人单位拒不支付或故意拖延的,毕业生可通过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行政部门干预处理,或申请劳动仲裁,学校也
4、应当出面通过各种途径维护毕业生的合法权益。 (二)劳动合同 1什么是劳动合同劳动合同,也称劳动契约、劳动协议,它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为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以下简称劳动合同法)第十条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这说明劳动合同是确定劳动关系的法律形式。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两倍的工资。”第十四条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订立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上述条款表明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订
5、劳动合同是新颁布劳动合同法作出的强制性规定。大学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确定了工作意向,并不意味着就此完成就业。对于初涉职场的大学生来说,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它是劳动者合法权益得到有力保障的唯一途径。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保护自己权益的基本形式和书面文件,一旦劳动者所在单位违反劳动合同,劳动者便可以此为依据通过行政、协商、仲裁和司法等手段维护自己的权益。 2劳动合同的基本内容劳动合同的内容,是指双方当事人在劳动合同订立中必须明确的各自的权利、义务及其它有关问题。劳动合同的内容是劳动关系的实质,也是劳动合同成立和发生法律效力的核心问题。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十七条规定,劳动合同的内容,可分为
6、法定条款和约定条款两大部分,前者是指由劳动合同法规定的劳动合同必须具备的内容;后者是指不须由法律直接规定,而由双方当事人自愿协商约定的合同内容。第一,法定条款。按照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动合同的法定条款包含以下九项: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劳动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证件号码;劳动合同期限;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劳动报酬;社会保险;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法律、法规规定应当纳入劳动合同的其他事项。劳动合同分为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和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有以下情形之一的,除劳动者提出订立固定期限劳动合
7、同外,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第一,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的;第二,用人单位初次实行劳动合同制度或者国有企业改制重新订立劳动合同时,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十年的;第三,连续订立二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且没有出现法定解除劳动合同情形的;第四,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应当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在试用期内的时间为提前三日。第二,约定条款。约定条款是订立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过协商约定、自行规定的合同内容,如试用期、培训、保守秘密、补充保
8、险、福利待遇、劳动者从事的工种、担任的职务、争议解决途径,等等。劳动合同可以约定试用期,根据合同期限的长短,试用期时间长短包括不超过一个月、不超过二个月和最长不超过六个月。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试用期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 (三)就业协议与劳动合同的共性与区别 1就业协议与劳动合同的共性就业协议是高校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的依据。而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定劳动关系的法律形式。就确立劳动关系这一点来说,就业协议与劳动合同是相通的,可以这样认为,就业协议的实质是预备劳动合同,是劳动合同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它们有以下共同点:一是性质一致。用人单位与大学毕业生签订就业
9、协议,与其他社会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都是要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就此来看,就业协议与劳动合同的性质是一致的。二是主体的意思表达一致。签订就业协议的双方,在表达主观愿望、意思表示真实、无强制、胁迫这一点上,与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之间签订劳动合同时,双方的主观意思表达所处的状态完全一致。三是法律依据一致。由于就业协议是确立劳动关系的一种协议,具有准劳动合同的性质,因此,在订立就业协议时,也应遵循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等劳动法律法规中的有关规定,发生争议纠纷,也应依照有关劳动法律、法规加以解决。 2就业协议与劳动合同的区别尽管就业协议与劳动合同有相近之处,但就业协议毕竟不是劳动合同,二者不能互相
10、替代。用现实生活来打比方,就业协议就象是“订婚仪式”,而劳动合同就是“结婚登记”。它们的主要区别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适用的法律、法规不同。劳动合同适用劳动合同法及劳动行政部门颁布的有关劳动人事方面的法规。而就业协议虽然在法律适用时的法律依据与劳动合同相一致,但并不直接适用劳动法律法规,而主要是适用有关政策制度。二是适用主体不同。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确立劳动关系的协议,只要双方当事人协商一致,符合国家的法律、行政法规,无欺诈、胁迫等手段,经双方签字盖章,合同即生效。而就业协议的主体有三方,即毕业生、用人单位和高等院校。三是内容不同。依据劳动法的规定劳动合同的内容比较详细,而就业协议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就业 协议书 劳动合同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