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标准和评估标准.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海南省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标准和评估标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海南省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标准和评估标准.doc(2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附件1 海南省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标准目 录1、体制与管理22、实验教学33、实验教材54、队伍建设65、仪器设备76、环境与设施87、管理规章制度98、附件: 各科实验教学参考内容及仪器设备配备参考方案 物理 10 化学 12 生物 13 力学 15 机械 16 电工电子 18计算机 20一、体制与管理序号内 容具 体 要 求实 施 要 点1-1管理体制1、为校级实验中心,建制相对独立;2、实施校、院(系)两级管理。 学校有关于中心管理的文件1-2中心建设1、中心由学校立项建设,并报教育厅主管部门审批;2、学校负责中心建设,并提供正常运转、维修及更新改造经费;3、中心实行主任负责制,
2、主任由学校任免;4、实行人才流动、竞争上岗、定期考核的管理机制;5、有整体规划和阶段性建设目标。1、有关于中心立项建设的学校批文;2、有主任任命和责任制文件;3、学校有中心建设经费投入计划;4、有人才流动、竞争上岗、定期考核的管理办法;5、有中心发展规划和建设目标的相关材料及实施办法。1-3主要任务1、负责全校相关专业本、专科学生的基础课实验教学;2、负责实验教学课程建设,积极开展实验教学改革及相关理论、技术方法、手段的研究;3、向校内外开放,负责人员培训,发挥示范作用;4、认真贯彻高等学校实验室工作规程(国家教委主任20号令),执行高等学校仪器设备管理办法(教高20009号文)。1、学校有明
3、确中心任务的文件(材料);2、中心有执行任务的计划和实施办法;3、中心有每学期完成任务情况的总结和说明。1-4管理手段1、实验教学、基本信息、仪器设备等实现计算机网络化管理,并具备多媒体开放实验教学的软硬件环境;2、有向全省院校提供资源服务的网站和网络系统。1、有网站和中心的数据库;2、有多媒体实验教学系统;3、有计算机管理系统。二、实验教学序号内容具 体 要 求实施要点2-1实验课程基础课实验教学应独立设课,并根据培养目标(依托学科和其他学科),形成配套、科学的实验教学课程体系。1、有依托学科的基础课实验教学教材;2、有其它学科的基础课实验教学教材(内容)。2-2实验教学内容依托学科和其它学
4、科基础课实验教学均应包括以下层次:1、基本实验;2、提高型实验(综合性、设计性、应用性等);3、研究创新型实验;各学科基础课基本实验 (学时),均应占该学科基础课实验 (学时)总数的50%左右。(各学科实验项目见附件)1、有依托学科基础课实验教学项目目录;2、有其它各学科基础课实验教学项目目录;3、实验教学项目安排符合各学科培养目标要求。2-3实验课时中心实验课时与理论课时比例合理。参考比例如下:1、物理:50%左右;2、化学:120%左右(本专业120%左右,其他30%);3、生物:100%左右(本专业100%,其他40-50%);4、力学:20%左右;5、机械:30%左右(包括课内、课外学
5、时);6、电工电子:40%左右(工科40%,理科30%,师范类25%);7、计算机:70%左右; 上述7类之外,依托其它学科设立的实验中心,课时比例根据实际情况确定。1、有依托学科基础课理论与实验教学计划,且理论与实验教学课时比例合理;2、有其它学科基础课理论与实验教学计划,且理论与实验教学课时比例合理。2-4实验教学基本要求1、实验教学安排符合认知规律,并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2、通过实验教学,学生能掌握基本实验操作方法、具备正确使用仪器、准确取得实验数据的能力;3、学生具备正确处理实验数据、表述实验结果的能力;4、学生能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并且有综合分析、科学推理、做出正确结论的能力;
6、5、学生通过查阅工具书及其他信息源,能正确进行实验设计(选择方法、条件、仪器和试剂等);6、培养学生科学思维能力、创新设计能力;7、运用现代化技术及先进的实验教学手段,充分利用网络,使用计算机辅助实验软件和多媒体教学课件,推广运用虚拟、仿真等实验技术手段;8、基本实验1人1组,部分实验根据需要可2人1组,少数大型实验,同组人数可适当增加。1、有依托学科和其它各学科基础课实验教学实施情况的档案,实验教学项目安排符合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要求;2、有学生实验报告档案;3、有学生设计(创新)性实验的实验设计方案档案。2-5实验教学考核1、实验成绩要登记、建档。2、实验教学成绩应由平时实验成绩、期末考试
7、成绩和课外实践选做实验成绩三部分组成,具体比例由学校自定。有学生实验考核(考试)成绩单及平时成绩记录2-6实验教学研究及成果根据学科发展和社会需求,及时进行实验教学内容更新和实验方法的研究,要适时把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验教学项目。具体要求是:1、每学年更新实验项目数应达到总实验项目的5%;2、中心人员参与省级以上统编教材或自编教材的编写;3、5年内应有一项以上实验教学改革成果获省、部级奖励。1、有年实验教学内容更新计划和实施情况档案;2、有新实验方法研究立项计划和进展情况资料;3、有研究成果转化为实验教学项目的档案材料;4、有正式出版的实验教材和实验教学成果获奖证书。2-7开放情况1、中心计划内教
8、学任务应服从总体教学计划安排。业余开放时间平均不少于计划学时的50%。每天开放时间应在10小时以上(量小面窄的实验可实行阶段性全时开放或预约开放);2、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工作量:物理、化学、生物、电工电子8万人时/年;计算机20万人时/年;力学、机械及其它3万人时/年。 1、有各门实验课教学大纲及授课计划;2、有工作量计算办法(包括计划内、外)及实际完成工作量情况的材料;3、有开放措施及开放实施情况记录。三、实验教材序号内容具 体 要 求实施要点3-1教材建设1、中心应用正式出版的与理论教学相结合的自编实验教材和中长期编制实验教材计划,现有实验教材能覆盖本中心承担的所有实验教学项目,并在新技术、
9、新方法、新设备及先进实验手段方面有突破,实现了基础性与先进性的有机结合;2、中心使用的实验教材要符合实验教学大纲的要求,对不同专业的实验课程留有充分的选择余地;3、各类实验教材要在保证质量的原则下充分体现自身的特色。1、有符合依托学科培养目标要求的基础课实验教材;2、有符合其它学科培养目标要求的基础课实验教材;3、按照实验教学独立设课的要求,实验教材形成体系。3-2基本要求实验教材应明确属性(类型、涉及专业)、目的与要求、软硬件条件、内容与步骤、实验报告格式、实验结果测评等内容,并充分体现自身特色。有相应学科专家对教材的评价材料四、队伍建设序号内 容具 体 要 求实施要点4-1领导班子建设1、
10、中心设主任1人,由学校任命,全面负责中心工作。主任应具有正高职称任职资格(高职高专具备副高以上),并在本学科方向有较大影响;2、中心设副主任1-3人,由主任提名,学校任命,协助主任工作。副主任应具有副高以上职称任职资格。1、有中心主任职称任职资格证明和学校任命(聘任)中心主任的文件;2、有中心主任岗位职责说明书;3、有校、院(系)对中心主任(副主任)历年的考核材料4-2队伍结构1、中心人员由实验教师(含专、兼职)、实验技术人员(含管理人员)、技术工人三部分组成。人员结构应科学、合理,与学科建设及发展需要紧密结合。硕士以上学历和高级职称的人员占50%以上。2、实验教师(含专、兼职)人数与教学任务
11、量相匹配,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人数占80%以上;3、按年工作量10000(计算机示范中心除外,机械基础、力学示范中心5000)人时数一名专职人员的要求配备实验技术人员,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人数占50%以上。1、有中心人员组成情况的详细资料及管理数据库;2、有按中心工作量计算应配和实配实验技术人员数量的资料。 4-3人员培训 中心每年要制定培训计划,针对不同层次人员的特点,组织安排培训。有历年人员培训计划及落实情况资料。44考 核根据中心工作特点,制定各类人员具体考核办法(或执行学校的办法),并按办法规定进行考核。有中心历年各类人员考核材料。五、仪器设备序号内容具 体 要 求实施要点51仪器备配 置
12、根据海南省高校各类示范中心仪器设备配置标准组织实施,其中大型仪器设备按照校内资源共享原则办理。(各学科设备目录见附件)仪器设备配置符合海南省高校各类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标准要求,有仪器设备配置明细帐。52常规仪器配置常规仪器配置按照基础课实验1人(1组)1套,专业基础课实验2人(1组)1套的要求配置,每个实验项目常规仪器配置原则上不低于5套(大型设备及系统装置例外)。有每个实验项目的常规仪器配置卡53管理1、仪器设备建设有立项、论证、询价、招标、购置、使用、维修和报废制度;2、仪器设备固定资产,账、物相符率达100%1、有学校(中心)制订的各项制度;2、800元以上仪器设备分类号、名称、型号、
13、校编号与实物完全符合。54维护及运行1、仪器设备完好率95%以上;2、年仪器设备运行及维护费,占仪器设备总值的3%以上。1、有仪器设备维护和完好率统计记录;2、有运行维护费投入、使用情况帐目。55仪器设备更新中心应保证大部分仪器设备处于国内先进水平。1、机电设备年均更新率8%以上;2、电子仪器设备年均更新率10%以上;3、计算机年均更新率20%以上。4、中心应用体现学科特色的自制教学仪器设备(含自己设计,委托生产的设备)。有仪器设备清单和管理数据库,有年更新率计算记录 5-6贵重仪器使用贵重仪器设备年使用效益评价在50分以上(按教育部贵重仪器年使用效益评价办法执行)。有单价20万元以上的各台套
14、贵重仪器年使用效益评价计分统计记录。六、环境与设施序号内容具 体 要 求实 施 要 点61实验用房1、实验用房满足实验教学任务需要,实验室生均用房面积2.5M2;2、房间高度2.5M,地面防滑、耐磨,地面和墙面有特殊需要的要耐腐蚀;3、房屋无破损,无危漏隐患,白色或浅色涂刷,实验室周边不邻振动源; 4、门(双开)窗完好,无缺损。 1、实验用房面积、标准符合建设要求;2、有实验用房明细表(楼号、楼层、房间号、面积数)。62室内设施1、实验台、柜、桌、椅无破损,结构规范标准,有特殊需要的实验台应由防火、理化板材料构成;2、实验室通风符合要求;3、有温度、湿度要求的实验室,按规定控制温度、湿度,温度
15、保持在1626,湿度保持在60%左右;4、水、电、暖管道走线布局安全、合理,符合规定要求。按各类示范中心标准和具体要求建设。63室内环境1、实验室内照明亮度在150LX以上;2、室内噪声55分贝(机械设备70分贝);3、有特殊要求的实验室,应具备三废(废气、废液、废渣)处理措施,符合环保要求。按各类示范中心标准和具体要求建设64安全措施1、有防火、防爆炸、防盗、防破坏设备和措施;2、实验操作室、办公室、值班室分开;3、室内及走廊无杂物。“四防”器材齐全,安全措施健全,安全责任明确。65特殊技术安全高压容器存放合理;易燃与助燃气瓶分开放置,离明火10米以外;实验需使用放射性同位素的,有使用许可证
16、,操作人员有上岗证;具备有害射线超剂量检测手段;对实验用病菌、动物有管理措施;放射、剧毒物品有存放、领用管理办法。有相应证件、文件,有特殊技术安全规定和措施,岗位责任明确。66环境卫生中心教学环境清洁、整齐、卫生,避免师生在实验过程中交叉感染,相关设施齐全。按要求建设。七、管理规章制度序号内 容具 体 要 求实施要点71物资管理1、仪器设备管理制度; 2、低值耐用品及低值易耗品管理办法;3、大型仪器设备使用管理办法(按教育部规定执行);4、仪器设备损坏、丢失赔偿制度;规章制度健全,执行情况记录完整。72安全检查安全制度上墙,指定专人负责,定期进行检查。1、有安全制度及负责人的资料;2、有安全检
17、查及对发生问题处理情况记录。 73学生实验制订学生实验守则,并要求认真遵守。学生实验守则成文挂上墙,有违规及处理情况记录。74档案管理建立工作档案管理制度并认真实施。有管理制度及中心档案(中心各类人员的考核记录,工作日志,年设备运行记录,仪器维修记录等)。75人员管理制订各类人员岗位责任及培训、考核、晋升、奖惩办法(或按学校规定执行)。有各类人员(实验教师、实验技术人员)岗位责任及人员培训、考核、奖惩、晋升的有关文件和执行情况记录。76基本信息收集整理制订中心基本信息收集、整理、汇总制度,并使用网络化管理。有中心管理信息数据库。附件:各科实验教学参考内容和仪器设备配备参考方案一、物理(一)实验
18、教学参考内容1.速度、加速度测定;2.动量守恒、能量守恒定律;3.转动惯性的测量;4.杨式模量;5.比热;6.潜能(熔解热、汽化热);7.热膨胀系数;8.热导率的测定;9.相变临界现象的研究;10.质量与密度的测量(气、液、固);11.力学传感器(位移、应力速度、加速度)与其应用;12.温度传感器及其标定和应用;13.粘滞系数的测定;14.阻尼、受迫振动;15.弦振动;16.声速的测定;17.振动模式研究;18.单摆混沌装置;19.傅里叶频率合成;20.复摆与耦合摆;21.直流电桥;22.非平衡电桥及其应用;23.非线形元件的伏安特性;24.弱电流测量(F-H实验);25.高温超导材料的导电性
19、能与转变温度的测量;26.交流电桥;27.介电常数的频率特性;28.RLC电路的暂态过程;29.RLC电路的稳态过程;30. RLC谐振电路的幅频特性与相频特性;31.存贮示波器及其应用(瞬态过程的测量);32.示波器原理及其应用;33.电信号的傅里叶分析;34.三相电特性及其应用;35.交流电路功率;36.霍尔效应;37. 磁滞回线;38.用非线性电路研究混沌现象;39.光电效应;40.逸出功的测定;41.荷质比的测定;42.密立根油滴实验;43.电子衍射;44.几何光学;45.迈克尔逊干涉仪;46.玻璃折射率与波长的关系;47.衍射光栅;48.各种缝、孔衍射现象的定量研究;49.F-P干涉
20、仪;50.线、圆、椭圆偏振光的定量研究;51.旋光现象;52.分光计的调整及使用;53.原子能级的研究;54.光栅单色仪的调整与应用;55.光学多道分析器(OMA)的调整与应用;56.吸收光谱;57.荧光光谱;58.傅里叶光谱仪;59.光速的测定;60.光的色度研究;61.全息术;62.光的傅里叶变换;63.光电传感器的特性及其应用;64.单光子计数器;65.CCD特性的研究;66.小型镀膜机及真空的获得与测量;67.薄膜厚度和折射率的测量;68.光纤传感器的特性及其应用;69.光纤通讯;70.黑体辐射;71.中、高真空的获得与测量;72.薄膜制备;73.薄膜厚度的实时检测;74.薄膜特性测试
21、;75.低温的获得与测量;76.固体材料低温特性的测量(比热、热导、电导、磁导等);77.高温超导材料的制备与测量;78.超导磁效应的研究;79.超导量子干涉器件的研究;80.测量相对论速度电子的动能与动量的关系;81. 激光谐振腔与模式的研究;82.半导体激光器特性的研究;83.染料激光器的调整与光束的控制;84.激光在实时测量中的应用;85.激光的倍频与混频;86. 光学双稳态;87.卢瑟福散射;88.能谱测量;89.康普顿散射;90.符合测量;91.穆斯堡尔效应;92.光荧光谱;93.工业CT;94.P-N结电容和杂质浓度分布;95.变温霍尔效应;96.核磁共振;97.电子自旋共振(微波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海南省 高等学校 实验教学 示范 中心 建设 标准 评估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