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动作文”训练法初探.doc
《“灵动作文”训练法初探.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灵动作文”训练法初探.doc(1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灵动作文”训练法初探 (湖南省第一师范学校 2002级 邓婷婷) 【摘要】:“灵动作文”是一种作文训练方式的新构想。本文针对当前作文教学中存在的多种弊病进行了深入的现象和原因探究,进而提出“灵动作文”这一新的作文训练法,并具体阐述了“灵动作文”训练法的训练目标与原则。“灵动作文”训练法主要从丰富课堂内容、拓宽训练途径、改革评价机制、关注学段差异四个方面确定了其实施策略。【关键词】:灵动作文;目标;原则;实施策略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广大的教研工作者一直在探索中小学作文教学的理念支撑、训练策略与教学方法。尤其是在新课程标准颁布之后,各种新的作文教学及训练方式层出不穷,诸如作文“双轨”教学、
2、三级作文训练、能力分类作文训练、开放式作文、快乐作文、快速作文、“放胆文”等等,它们在提出之初,都能令人耳目一新,对当下的作文教学改革都有所启示。然而,现今中小学作文教学尚存在很多不足之处,总的说来,作文教学现状不容乐观。在新课程的实施背景下,本人结合自身对作文教学的认识和思考,试对作文教学改革进行积极探索以找到作文教学改革的新路子。1.“灵动作文”的提出语文课程标准的出台为作文教学的改革带来了强劲的东风,使得当前的中小学作文教学渐渐呈现出了流派纷呈的局面。在这种背景下积极地探索作文教学改革的新路子应该是很有意义和价值的。那么,到底该如何贯彻新课标的精神、深入进行作文教学的改革呢?首先,要提出
3、一种新的作文教学方式就必须深入剖析和反思当前作文教学中存在的弊病,对症下药方有奇效。“灵动作文”训练法就是以深掘当前作文教学中存在的弊病并分析其深层原因为其体系见够的前提的。长期以来,在我国的语文教学实践中一直存在着重阅读轻作文的倾向,又由于受应试教育思想及传统作文教学模式影响,我国当前作文教学仍局面堪忧。总观当前作文教学现状,一些具有普遍性的弊病依然明显。1.1当前作文教学中的弊病1.1.1作文情感态度消极被动大多数语文教师片面强调作文的题材性,习惯于要求学生写命题作文,而且命题常由教师来给定,在指导审题时又往往制造暗示,学生则在选取题材时有意识地跟随、配合教师的意旨。由于学生在生活经历、情
4、感志趣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限定了的题材范围难以与学生的自我生活体验形成映射,造成学生在习作态度上被动消极、畏难情绪严重。再者,教师往往对于学生在参与作文活动时的情感态度缺乏引导,学生意识不到作文是生活的反映,生活是作文的源泉,从没感到作文是一种心理需求。教师把作文当成训练语言能力的工具,学生则把作文当成作业去完成。长此以往,学生的写作积极性便因为长期受压抑而难以调动。1.1.2 作文思想内容共性模仿几千年来,整个中华民族一直非常注重文章所传达的思想道德倾向,强调文章的思想教化功能,这必然在无形中给作文教学施加了影响。对于学生的习作,教师往往将思想性作为评价标准之一,要求习作中所体现的作者思想情
5、感须健康积极,只欣赏没有瑕疵的心灵,凡是稍有负面情感因素或叛逆倾向的文章都被批判、否定。久而久之,学生手中的笔变得异常“听话”,他们努力地效仿大多数人的观点和思想,一些个人的独到思考和精辟见解及本真的心灵逐渐处于受压抑被禁锢的状态,学生不是脱离实际编造一些虚假的东西,就是千篇一律、毫无新意、了无生趣,呈现出共性作文的一体化模式,缺乏生命的灵动与鲜活色彩。1.1.3作文言辞表达呆板生硬传统的作文教学往往过分强调作文的模式和技巧,教师喜欢摆出范文当作学生作文的镜子,热衷于为学生炮制种种写作方法、表现手法、篇章结构、语言特色甚至思想感情和观点。学生规规矩矩地机械模仿、依样画葫芦。虽然仿写也是提高作文
6、能力的一种手段,但是由于学生在参照范文而习作时没有进行积极、灵活的思维,所以不能真正领会范文中的妙处并学为己用。这样写出来的文字总显得矫情造作、呆板生硬、不流畅。1.1.4作文训练体系封闭狭窄当前的中小学作文教学一般实行封闭式的作文训练,仅把作文训练的空间、时间限定在作文课上。在作文教学目标上,仅将作文教学作为训练书面语言表达能力的手段,忽视口头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致使学生“听”与“写”的能力不能同步平衡发展;在教学过程上通常就是命题立意选材写作,显得呆板、模式化,学生被动参与,只能按照教师规定的步骤亦步亦趋、小心谨慎地完成习作;在训练内容上,仅限定于教材上所提供的作文材料;在写作体裁上也有所
7、限制,学生没有自由写自己更想写的东西,不能任意发挥;在教学评价上,由教师课后进行逐一评改,不过问学生的创作心理,凭感觉下笔定论,按自己的想法修改学生作文,严格地挑剔其中的问题和错误,给出的评语难以对学生有所启发。学生往往也只关注自己的作文,与同学之间交流很少,仅有呈封闭状态的自我体验。在这个单向、封闭的信息传播过程中,学生得不到有效的信息反馈,不能对自己的习作形成正确的认识和评价。1.2当前作文教学弊病的原因探究我国的作文教学普遍呈现出如上所述的弊病,必然有其普遍的深层原因,想要改变这种局面,就必须对其内在根源进行深刻反思并以此来指导作文教学改革,这将会是最科学有效的。寻根究底,我认为可归结为
8、以下两个方面的原因:1.2.1对学生写作心理特征的忽视学生的写作心理特征,是指学生在写作过程中表现出的心理的本质情况和一般趋势。写作是一种复杂的心理活动,具体有心理需求、情感态度、思维运作等多个方面的内容。从学生作文的心理需求来看,作文是对他们自己日常生活中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的记录,他们在作文中更倾向于描绘自我世界、抒写个人心灵。作文的本质是作者对世界、对生活的一种个性化的体验、思考、感悟和表达,展示的是学生心灵活动的轨迹。当前教师多把作文作为学习任务强加给学生,而忽视了学生主体的心理需求,不注重在作文前进行巧妙的、贴近学生心灵的引导,学生的表达欲望没有被调动起来,故学生写作思维的能动性不强,
9、学生内心的体验和感悟没有广泛响应,所以学生参与的作文活动不能回归本质,其作文能力难以提高。从学生作文的情感态度来看,对于中小学生来说,参与作文活动的最佳情感态度应是乐于写作,兴趣浓厚,能够轻松自然地进入到作文活动中去并自觉地坚持练笔。当前教师普遍不太关注学生的作文情感,如果学生原本对自己的作文能力没有信心,丧失了对作文的兴趣和热情,甚至对写作感到厌恶头痛,把作文当成负担,而教师又忽视了这一点,未针对这种心理进行积极引导,那么,学生的作文状况就会陷入恶性循环,根本丧失对作文的参与积极性,根本丧失作文的内在驱动力。从学生作文过程中的思维运作情况来看,写作活动是一种思维的艺术,思维是写作的基础。写作
10、思维是由思维触发引起原始感受开始的,只有当原始感受被触发,写作思维才能顺利启动并运行。而灵感思维作为写作思维的一种特殊状态,在写作活动中是非常有价值的,它是写作的支点,是写作思维的动力臂,应在中小学作文教学中也加以利用。但当前的作文教学中,教师往往并没有注重触发学生写作时的原始感受和灵感思维,学生写作思维状态相对滞缓,思维不活跃、敏捷,也就难以拢聚材料,不能有感而发、流畅行文。1.2.2对学生作文能力发展规律的忽视学生的作文能力发展规律也就是从感性到理性的循序渐进的规律。具体说来有两个方面的规律是经常被忽视的:首先是素材积累随学龄增长的规律。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知识经验的逐渐增多,他们能运用到
11、作文中的素材也相应积累。学生的素材积累到什么程度才能写出什么程度的作文。当前教师往往一味地对学生的作文作硬性规定,忽视学生自身的素材积累,不去过问他们有无话写,不注意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以丰富自身的感受与体验、积累作文素材,所以,学生的习作也就难免内容空洞、情感贫乏、表达生硬。其次是从仿写到创作的规律。这也是一个缓慢的过渡。学生在作文能力发展之初,需要借助一定材料的帮助,通过教师的引路指导进行再造性作文即仿写的训练,只有以此为基础,才能逐渐过渡到创造性作文即个人独立创作。但当前不少教师未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遵循“先扶后放”的原则,一开始就对学生的作文提出过高要求,致使学生信心不足,畏难情绪严重。总之
12、,作文是一种自我精神的实践活动,它与学生自我心灵活动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只有注重激励学生从生活实践出发,表现自我、融入自我的感受和体验,才能写出灵动多彩的文章来。1.3“灵动作文”概述在对当前的作文教学现状进行了深刻反思之后,本人尝试着提出了“灵动作文”这一新的作文训练理念与方式。1. 3.1“灵动作文”的涵义首先,对“灵动”二字的涵义来作一番表述:一是作为名词,“灵”即心灵,是思维的灵光,体现着学生的作文活动参与意识发源于心灵的需要,以内心的真实情感和思想为写作思维的泉流;“动”是生命的律动,体现着学生参与作文活动时的主动性及思维过程中的灵活性与机动性。二是作为动词,“灵动”即在灵感的激发下开
13、动写作思维、动笔行文,这是对写作过程中写作主体的动态思维特征的一种描述。三是作为形容词,“灵动”是一种作文的特色,也是一种作文的评价标准,即“灵活巧妙的思想情感,加以生动机智的文字表述”。1.3.2 “灵动作文”的指导思想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遵循学生成长与身心发展规律,广开课程资源与空间,促成学生作文与生活的两相融合,激发学生的灵感思维和创新思维的内在驱动力,全面调动学生的写作潜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塑造学生的健全人格和个性倾向。1.3.3 “灵动作文”的主要特点将作文活动分为课外作文和课内作文两大训练平台。课内打基础,课外求发展;课内学方法,课外练能力。注重让作文活动最大限度地贴近生活、贴
14、近学生实际,让作文更具有实践性。注重激发学生的灵感思维,让学生自觉主动地全身心投入到作文活动中去,使其自然处于高度活跃、灵敏的思维状态,让学生作文展现出生命的灵性动感和心灵的真我。2.“灵动作文”训练法的目标与原则“灵动作文”训练法所体现的作文训练理念可作如下几个方面的阐述:2.1训练目标2.1.1变消极被动为积极主动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赞可夫指出:“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意志领域,触动学生的精神需要,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作文教学也应该调动学生潜在的需求,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促其乐于作文,学生方能积极思维、主动作文。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进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
15、”,那么,激发作文兴趣、调动作文的积极性其实是作文教学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灵动作文”在这一问题上确定的训练目标是:让学生的作文亲近生活、回归生活,使他们学会观察生活并养成深入生活、留心观察、积极思考的习惯,使他们善于从生活体验中获得创作灵感,让写作成为表达心志、抒写心灵的一种自然而然的需要,从而从根本上提高学生写作的主动性、积极性。2.1.2变共性仿效为个性创造新课程标准提出在作文教学活动中要“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针对中小学生作文惯于仿效,只会写模式化的共性作文的缺点,“灵动作文”重视学生的主体性特征,致力于学生作文时个体心灵的本真呈现,鼓励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自
16、由表达,尊重学生独特的个人感受,使学生的心灵在广阔的天地里自由飞翔,更多地产生新鲜的作文灵感和自发的创新思维,使学生的作文呈现出浓郁的主体色彩和鲜明的个性特征。2.1.3变呆板生硬为灵巧机动这是“灵动作文”在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方面的训练目标。语言表达能力,是指借助于文字来交流思想、表达情意的能力。“灵动作文”从学生认知水平的实际出发,通过加大语言训练的力度,增加学生的语言积累,避免生搬硬套的教学方式,着力于让学生进入“情动而辞发”的作文状态,使学生的文字表达充满生命的鲜活色彩而显得活跃灵巧。在篇章结构、表现手法等方面能机动灵活地加以运用而不是机械地照搬。2.1.4变狭窄封闭为宽松开放美国教育家华
17、特说,“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作文也是如此,因此,作文教学不应只是课堂上的事。“灵动作文”将作文训练向课堂教学和生活实践两个维度开放,具体做到开放教学目标、开放教学内容、开放教学过程、开放教学方法、开放教学评价等,为学生建立一个自由、开放的习作平台,让学生在轻松愉快自由的氛围中进行作文活动,使他们打开心灵之扉、毫不拘束地展露个人的真情实感,让学生的灵悟在宽松的心境中迸发如泉涌。另外,作文教学不应只是书面作文的教学。实践证明,“说”有助于“写”,经常性的口语训练有助于学生的选材、构思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基于此,“灵动作文”训练法对学生的口头作文训练予以重视,注重书面训练和口头训练相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灵动 作文 训练 初探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