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都农家乐现状和对策探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莲都农家乐现状和对策探讨.doc(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莲都区农家乐发展现状及对策探讨根据学习安排23月份课题组对莲都区农家乐的发展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首先听取了区农村工作办公室有关同志的情况介绍,并深入到农家乐发展的主要地区开展调查,通过走访、问卷及座谈会等方式,对农家乐的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解和分析,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莲都区农家乐发展的现状 “农家乐”是一项朝阳产业,被人们称为“第六”产业。莲都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农家乐工作,并充分利用莲都良好的生态环境、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古朴的乡村景观等优势,大力发展农家乐休闲旅游业,着力打响“古堰画乡”、“风情东西”、“桃源秀色”、“千年西溪”、“生态峰源”、“红色之旅”等农家乐品牌,使我区农
2、家乐休闲旅游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基础设施及配套功能日趋完善,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休闲方式日益丰富,旅游接待能力不断增强,服务质量不断提高。现在我区农家乐休闲旅游框架体系已初具规模。截止2012年底,全区共有农家乐138户,并创建三个省级农家乐特色村、两个省级农家乐特色点,发展培育了三个市级农家乐特色村,十六个市级农家乐特色点,四个区级农家乐特色村,并且精心打造莲都区五条精品农家乐自驾游线路。全区星级农家乐经营点(户)累计130家,其中四星级3家、三星级46家,二星级56家、一星级25家,安排就业人员800余人,年接待游客73万人次,营业额3778万元,较好地实现了旅游人数和旅游收入双增长的经营目
3、标。农家乐的快速发展对拉动内需、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农村经济发展起着积极有效的促进作用。二、莲都区农家乐存在的问题 尽管我区农家乐休闲旅游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仍处在成长的过程之中,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乡镇重视不够,缺乏政策支持。乡镇、街道对农家乐发展还不够重视,还没有把发展农家乐工作摆在工作考核与议事日程上来。发展高等级农家乐还存在着用地审批难,水、电、宽带等配套设施接入难等问题。这些因素都制约着我区农家乐的快速发展。(二)宣传力度不够,缺乏品牌效应。在吸引客源上,经营户往往是被动地进行宣传,如在经营场所前竖立招牌,向游客分发传单(名片)等,宣传方式不够新颖,不够
4、吸引人,不够规范化。宣传范围也仅仅局限在各自的接待范围内,“走出去”的意识不强。还不善于利用媒体网络做宣传、参加旅游节做促销,打造知名品牌带动发展产业的意识能力急待加强。(三)布局不够合理,缺乏准确规划。由于农家乐具有分散的特点,存在着一定的盲目性,缺乏统一、适用的规范标准和必要的科学依据,乱开发的现象在一定范围内存在。开发还缺乏创新意识,只着眼于在原有基础上经营,装修不够有特色,卫生设施也不够完善。(四)经营理念落后,缺乏产品新意。目前,莲都“农家乐”的经营主体是农民,他们重模仿,少创新,所以经营理念雷同化的倾向严重,品牌意识淡薄,产品文化含量低。另外,农家乐大都采取了垂钓、棋牌、吃特色农家
5、菜这些项目,几乎相同的内容让游客感到缺乏新意。与此同时,生态文化、乡土文化、乡村民俗等文化内涵却没有得到深入挖掘。重饮食轻文化让很多游客反映“吃得有余、玩得不足”。 三、发展莲都区农家乐的对策 发展农家乐休闲旅游是农业产业改造和升级的重要途径,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举措,是农民奔小康的重要途径,同样也是实现“和谐社会”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因此要充分认识到发展农家乐休闲旅游业的重要意义,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应对上述问题。(一)加强管理,强化服务。农家乐是一个新兴的朝阳产业,总体上还是一个尚未规范、管理滞后的市场。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应加强管理、强化服务,促进农家乐休闲旅游产业的稳定、有序和健康发
6、展。要强化监管工作。农家乐监管工作要细化分工、责任到人,对季节性经营和旅游点经营的农家乐进行重点监管,在发照上严格前置审批,不定期地对辖区农家乐经营行为进行检查指导,适时规范,对发现的违章行为,采取先提醒,后处罚的方式。要加大对无证照经营的打击力度,保护合法经营,打击非法经营,督促各“农家乐”经营户按照统一标准合法从事经营活动,走到合法经营、规范经营的轨道上来。此外,还应认真制定和严格执行行业标准。如继续扎实推进“农家乐”星级评定活动,督促所有等级的“农家乐”必须合法经营、明码标价、诚实守信。要求业主设公共信息图形符号和安全警示标志等保障游客安全的配套设施,使农家乐休闲旅游发展上档次、创品牌。
7、要抓好服务工作。政府要把农家乐休闲旅游业当作我区的一个重要产业来抓,从扶持其发展的角度出发,制定和完善鼓励农家乐休闲旅游业的政策性文件,配套出台有关投资、融资、税收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做到开发与保护并举,理顺农业旅游的管理体制,全面激活“农家乐”休闲旅游业发展。农家乐协会要为全区农家乐业主提供业务服务、咨询和行业指导及维护会员的合法权益,并通过农民信箱搭建信息平台,为会员提供行业交流活动,加强行业自律、规范行业行为,从而提升我区农家乐的整体水平。此外,协会还应在认真组织活动、加大宣传力度的基础上,着力打造莲都农家乐亮点,从“加强对外交流,部门通力协作,发展特色旅游,做大做强产业”四方面来引导全区
8、农家乐发展。城建、农办等相关职能部门要则积极对这一产业进行把关、帮扶,发展好这一农村经济新亮点。(二)扩大宣传,打造品牌。宣传促销是农家乐休闲旅游工作的重中之重,是树立一个地方对内对外的形象,扩大影响,培育市场,取得旅游最终效益的有效手段。要加大宣传力度。要把宣传推介作为一项长期的经营策略,予以高度重视,讲求宣传的质量和效果,不错过一次可能的宣传机会,不丢失一条宣传的信息,不放过一个宣传的对象,把宣传工作做好。通过电视、网络、报纸、会议等媒介,以及举办农交会、参加休博会等活动,提高莲都农家乐的知名度,增强经营项目的吸引力。要营造一种氛围,把农家乐休闲旅游经营项目、特点、线路、联系方式、宣传口号
9、等通过各种渠道发布出去,在主要路口,庄点把广告牌、导示牌指引清楚,给旅游者一个清楚的提示,激发人们到此一游的兴趣和欲望。要强化创牌意识。在做到集中品牌,统一包装,突出特色,整体推进的同时,通过各种新闻媒体推介农家乐休闲旅游业及相关“农家乐”系列品种,突出“健康、绿色、休闲”三大主题,强调“农民风俗、农业观光和农村风情”三大特色,不断扩大我区农家乐休闲旅游的影响力,唱响富有莲都特色的农家乐休闲旅游品牌。比如突出乡村的地域风情、传统文化优势,挖掘古村、古镇、古迹、典故等文化内涵;突出体现地域特点,在建筑、饮食、生活、农耕乃至旅游活动的设计等方面,尽可能地体现出地域风情、风貌、生活习俗等特色。同时,
10、还要着重考虑突出绿色、环保、休闲、娱乐等特点。(三)科学规划、加强环保。地域差异、民俗文化差异是农家乐休闲旅游中的亮点,“山青水秀”的区域环境、风景优美的自然环境能是农家乐休闲旅游中的关键,所以,因地制宜地设置旅游项目,做到科学规划、保护环境,就显得尤为重要。要做好规划工作。规划工作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市场为导向,以促进农民增收为目标,以山水田园风光、人文景观和风俗民情为依托,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为主线,坚持科学规划,分类指导、因地制宜、突出特色,拓展农业的教育、游憩、文化、生态等多种功能。另外,规划时还要充分考虑休闲旅游的发展需要,统筹食、住、行、游、娱五大要素布局,逐步完
11、善基础设施和改善接待条件。同时,在规划编制过程中应把村里农家乐旅游景点建设纳入城镇建设的总体规划,搞好“点面结合”,努力体现自身的应有特色,把一些农家乐旅游景点打造成具有自然震憾力和深刻文化内涵的经典旅游产品,使莲都区成为特色鲜明的区域性农家乐休闲旅游中心 要加强环境保护。在农家乐休闲旅游业的发展过程中必须处理好开发与保护、近期需要和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如果仅仅着眼于短期目标,缺少合理的规划,为了经济利益牺牲环境,最终会损害长远利益。因此,在农家乐休闲旅游业的发展过程中,必须加强环保工作,充分考虑区位、自然生态、民俗文化等条件以及投入能力、市场容量和环境承载能力等因素,合法、合理地开发利用农村资
12、源和特色优势产业功能,做到量力而行,适度开发,合理布局,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四)转变观念、提高水平。农家乐要发展,要为农户带来更大的经济利益和更多的发展机遇,就必须在解放思想、转变经营理念上下功夫,在增强从业人员素质、提高服务水平上做文章。 要转变经营理念。经常组织经营户赴农家乐发展经验成熟的地区参观取经,彻底摒弃和改变农村保守、封闭等不合时宜的观念,学习外地农家乐成功的经营管理方法和运作模式,把“农家乐”经营者培养成具有现代经营理念、善于经营管理、掌握服务技能和营销知识的新型农村实用人才。同时还要坚持“重点培育,跟进发展”的原则,选好带头人,扩大规模效应,规范经营秩序,做好长远发展打算,
13、树立品牌形象,探索出适合自身发展的新路子。要加强教育培训。针对“农家乐”旅游经营活动中从业人员素质相对较低,服务水平相对不规范的情况,相关部门必须加强对“农家乐”从业人员培训,重点是旅游知识、礼仪知识、服务规范、管理知识、烹调技能等的培训,使他们不断强化服务意识,规范服务行为,进而整体提升农家乐的质量与品级,更好地为旅游者提供专业化服务。参考文献:1、 孙俊秀. 体验型休闲“农家乐”经营的新模式商业研究, 2005,(18) 2、 罗自力. 开辟乡村休闲旅游地“农家乐”发展思考地理教育, 2004,(04) .3、 田喜洲. 论“农家乐”旅游经济农村经济, 2002,(11) .4、 陈蕾. 浅析农家乐的兴亡与发展四川经济管理学院学报, 2004,(03) .5、 胡卫华,王庆. “农家乐”旅游开发探析城乡建设, 2002,(08) .6、何景明,马泽忠,李辉霞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问题的调查与思考农村经济, 2004,(07) .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