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科学专业建设规划.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理科学专业建设规划.doc(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管理科学专业20112015年建设规划一、专业现状分析1.基本状态概述经济与管理学院现开设有四个专业,其中三个专科专业、一个本科专业。专科专业包括会计(1994年开设)、电子商务(2000年开设)、物流管理(2007年开设),本科专业只有市场营销(2008年开设)。均隶属于管理学一级学科。这些专业的设置,与学校大力发展应用性本科教育的要求是不相适应的。而管理科学是以一定的科学分析技术作支撑,为解决各类经济管理实际问题提供决策支撑的学科,具有很强的应用性。我院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现有专任教师37名,其中教授1人,注册会计师1人,副教授9人,讲师15人,具有硕士研究生学历的教师共11人,博士2
2、人。本专业的教师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动手能力。有一些教师曾在企事业单位做过管理、财务、销售等工作,有一定的实践经验。具有承办管理科学专业的教师队伍。2.该专业基本状态分析学校的教育是为社会和经济发展培养技能人才的教育,教育的质量要通过学生掌握的技能和创新水平,用人单位的受欢迎程度来体现,因此,学校的专业设置必须面向市场,面向企业的需求,要同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相适应,培养区域经济发展所需的创造性人才。管理科学是探索复杂系统基本规律及其相关应用的新兴交叉学科。管理科学专业以系统科学、复杂性研究为特色。复杂性研究是 21 世纪的科学前沿。倡导科学发展观,以提升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品质,这无疑需要具
3、备科学管理训练的专门人才,而管理科学专业的学生正是这种人才的后备军。“立足于人的长远发展,厚积薄发”是管理科学培养人才的基本理念。管理科学专业学生的培养注重广泛而扎实的数理基础知识的积累,注重思维方式的培养。管理科学专业培养学生严密的逻辑思维、扎实的数理基础、建模与统计分析能力以及宽广的知识背景使学生更快地适应变化的新环境、适应环境的新变化。 随着我校办学规模的发展和专业结构调整,专业发展和建设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要紧紧把握这一发展机遇,以办学生满意、家长满意的教育为宗旨,以服务社会经济发展为目标,以就业为导向,深化办学模式、管理制度、教育教学方式等方面的改革,面向市场,依托行业、企业开展办学
4、,不断提升管理科学专业服务经济和社会的能力。二、专业建设指导思想与基本思路1.指导思想:专业建设规划贴近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根据地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情况,结合学校的实际制定管理科学专业建设规划。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才市场需要,分析学生就业信息,依托学院办学资源优势,抓好课程建设,完善课程体系,更新课程内容,使管理科学专业建设沿着“专业基础宽厚、学有专长、知行合一”的方向迈进。同时,面向整个社会需求和科技进步趋势,以及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拓宽专业口径,充实理论教学,强化实践环节,全力造就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和教科研能力较强、适应面较广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2.基本思路: 始终坚持把培养人作为一切
5、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提高教学质量作为重中之重,紧跟社会发展,注重学生德育教育和职业素质教育,强化专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努力创造全面发展、人人成才的育人环境。通过专业培训、实践锻炼、引进和传帮带等方法,加强激励、考核和评价,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双师型”师资队伍。按照“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思路,进一步完善素质教育、基础知识、专业核心技能“三位一体”的教育教学体系。继续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深化教材改革,倡导项目导向、案例教学、启发性教学和探究式学习方法,鼓励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发展。搞好教师和学生的职业技能比赛,抓好学生建模、数据挖掘等各项比赛,培养学生创
6、新意识、创新能力、职业精神和动手能力。加强教科研工作,在职业教育发展、教学模式改革、教学方法改进、专业技术研究应用等方面开展研究,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重视学生的就业率、就业质量、就业后的适应性和发展后劲,继续做好毕业生调查、用人单位回访工作,继续加强与行业企业的合作,进一步完善学生培养目标和方案。创新教学管理体制,建立健全工学结合模式下教学管理制度。量化质量标准、细化保障体系、强化监督评价,完善教育质量监控体系。三、专业建设与发展总体目标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管理科学人才为目标,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以建设高水平“双师型”教师队伍为重点,以加强与行业企业紧密合作为关键,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加
7、强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优化配置资源,努力把本专业建设成知名专业。在师资队伍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方面作出成绩。与企业加强合作,搞好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强化学生思想道德、职业素养、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教育,促进全面发展。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因材施教,促进学生人人成才。四、专业建设具体目标与内容1.人才培养规格。管理科学专业的专业培养目标是明确的,即“培养具有必要的数学、经济学、计算机应用基础,具有扎实的管理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能用先进的管理思想、方法、组织和技术以及数学和计算机模型对运营管理、组织管理和技术管理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决策和组织实施的高级专门人才”。概括地讲,管理科学本科专业定
8、位就是对学生进行基础管理理论和方法的培养,并结合实际进行管理工作中基本技术和技能的培养。本专业旨在进行管理科学类通才训练,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 21 世纪国家特别是首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具有扎实的管理、经济、定量分析基础理论,具备运用先进的管理思想、方法、理论和技术以及数学和计算机模型对运营管理、组织管理和项目管理中的各种问题进行分析、决策的能力,具备管理与诊断企业与行政事业单位的必要能力,掌握一定分析方法与技能,长于理性思考和定量分析,具备进一步深造潜力 , 并能够为企业和一般组织进行决策,咨询与参谋的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复合性应用型人才。本专业主要学习数学、计算
9、机、经济学、统计学、运筹学、生产与运营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学、财务学、国际金融与贸易等管理基础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具有定量分析、决策、管理沟通和组织实施的能力以及计算机应用的能力,熟练掌握英语。通过四年的学习,系统掌握科学管理的理论和方法,使学生具有定量分析、决策、管理沟通和组织实施的能力以及计算机应用的能力,熟练掌握专业英语 , 掌握运用经济学建立思维框架的能力,科学与定量的分析管理问题的能力,并为学生进一步深造打下坚实基础。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能力:掌握管理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方法;具有定量分析和计算机应用的基本能力; 具有基本的管理沟通、协同合作和组织实施的工作能力;熟
10、悉有关管理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了解管理科学的应用前景; 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2.专业(群)规模。力争使招生人数逐年有所增长。3.人才培养模式。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21世纪对复合型人才的要求,在制定教学方案及计划时,应本着“加强基础教育,拓宽专业口径,突出主干课程,增强实践能力”的原则,在课程设置上充分体现“优化课程结构,强化专业基础,突出专业特色,注重实践和应用,培养能力和素质”的指导思想。由于市场经济环境在不断变化,社会对管理科学专业人才的要求也在发生改变,管理科学专业也应随之而发展,因而有必要按照上述原则和指导思想对现有教学方案及计划进行
11、进一步修订。主要是对一些专业课程进行调整,增加选修课的学分。4.专业课程建设。课程建设是提高教学质量最有效的途径之一,也是学科专业建设的基础。一是课程体系建设。根据教育部面向21世纪专业课程建设要求,狠抓专业和课程建设,逐步完善课程体系。二是新开设的课程将逐步使用21世纪教材和多媒体授课。三是 以管理经济学为核心的主干课程,适合于双语教学的,将逐步转向英语授课。为进一步提高管理科学专业课程建设水平和教学质量,将以“优化课程结构,整合课程设置,更新课程内容,推进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现代化”为重点开展工作。5.专业教学团队建设。采取内部培养、外部引进和聘用多方式结合的办法,加快扩大教师队伍的规模,提
12、高教师队伍的高职称比例和高学历比例。6.实验实训基地建设。为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管理科学专业除课堂教学外,还要求学生到企业进行社会实践或业务实习。因此,需要与一些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将企业作为学生的实习基地,以保证实习的顺利进行。(1)建设原则。实习基地建设要注重实效,基地建设质量上主要考虑规模大的名企业,数量上要保证能够为每个学生提供实习岗位。(2)基地数量。基本满足专业学生实习的需要。(3)基地建设。实习基地开发由系部组织进行,根据本专业学生的特点,注重专业性实习、实践基地的开发。基地的地域与行业应尽量考虑荆门地区的中小企业。为与实习基地建立和保持长久、稳定合作关系,拟继续实行客座教授聘
13、任制度,即在各实习基地单位对具备一定条件的高层领导聘任12名客座教授。(4)基地管理。学院负责与实践基地签定协议,系部负责组织和实施相关的内容,定期与实践基地负责人联系沟通,维持双方良好的合作关系,适时邀请实践基地客座教授或负责人到学院为学生举办讲座或研讨。(5)基地维护。系部负责与基地企业的联络和人员来往工作,安排为基地企业的服务与宣传工作。实习期间基地实行指导教师负责制,为了保证实习的实际效果,并能够为基地单位做出贡献,指导教师要根据基地单位的要求有选择地安排学生,并对学生进行指导与管理。7.课程改革与教材建设。积极开展教学法研究,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发挥学
14、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摒弃“注入式”、“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倡导“案例教学”、“启发式”、“研究式”的教学方法,实现教与学的互动。鉴于管理科学专业实践性、应用性强的特点,要求在教学中,注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采用案例教学,着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利用学院现有的教育技术资源,积极采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教材是教学大纲的系统化和具体化,是教师教学的基本材料,也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来源。选用教材应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具有科学性、系统性、先进性和实用性。依据教材使用原则,有限选用教育部推荐、全国统编的教材;同时,加强对教学辅助资料的建设,有实践性环节的课程要编写系统完
15、整、能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实验指导手册。制定相应的激励措施,鼓励专业教师根据教学实际自编专业课程教材、实训指导教材,推进校企合作开发教材建设,保障自编教材、讲义的出版、印刷费用。8.教研科研。积极申报教研科研课题,尤其要争取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的立项,使教师学生共同参与科研项目的开发,提高教师和学生的科研能力。9.专业教学资源库平台建设。大力发展现代信息辅助教学、网络化教学和教学信息化,实现课程教育资源的共享。推进精品课程和名优教材的数字化建设进程,努力实现教案、大纲、习题、课件、资料等教学资源网上开放。五、专业建设的保障措施建立健全包括专业建设管理、教学督导及教学检查、教师队伍建设、实训设施及基地建设、教学资源建设、教学质量考核、毕业生就业指导等一系列制度,使专业建设的各个项目及各个环节都有规范的制度管理作支撑。成立专业建设领导小组,下设各个项目工作组和项目建设团队,落实人员,明确责任,确保建设项目的顺利完成。成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为专业建设出谋划策,提高专业建设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成立专业教学督导小组,负责专业管理督导、教学方法改革与推广、教学质量评价等。成立课程团队,全面负责课程教学改革、课程资源建设工作。为确保专业建设有稳定的经费保障,制订五年专项预算,主要用于实验实训设备、教学科研、教材建设、师资培训等。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