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码以色列经济奇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解码以色列经济奇迹.docx(1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解码以色列经济奇迹以色列是一个毋庸置疑的小国,从国土面积(和北京差不多大),人口(中国的1/170)和各项资源指标看,这个国家似乎都应该在国际上处于无足轻重的地位。可是,以色列却在很多方面诉说着这个小国的强大内心和不竭动能:全球工程师比例最高的国家(每万人140位研发人员和工程师,基础科研能力全球领先),研发投入最高的国家(连年稳定在GDP的4-5%),人均论文数全球第一,人均风险投资额全球第一,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第三多的国家(排名仅次于美国和中国,2012年刚被中国超越)。同时,以色列的人均GDP早已超过3万美元,即便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经济发展仍然保持5%的年均增速,以色列总理内
2、塔尼亚胡甚至表示有信心保持这样的速度再发展30年。当全球人民都在为以色列和巴勒斯坦近百年的冲突哀叹,为耶路撒冷的和平祈福时,一不靠油二不靠气的以色列人悄然站到了中东发展水平的顶峰;放眼全球,“中东硅谷”的美誉也代表了世界对于以色列高科技新经济的肯定与溢美。以色列是怎么做到这一切的,这其中的奥秘是什么?中国作为一个和以色列前后脚成立的国家,是否能从这个“小”国的强大内因中学到些什么?一、服务型政府解码以色列经济必须对其发展历程做一个简单回顾和梳理。以色列在1948年建国以后,其经济发展经历了从国有到私有,传统行业到新兴高科技行业这两条主线。以色列建国后就一直面临严重的生存危机,相邻的埃及、约旦、
3、叙利亚、黎巴嫩,甚至不相邻的伊拉克、科威特、伊朗(1979年伊斯兰革命以后)等国无一不把以色列视为眼中钉肉中刺,欲除之而后快。面对犹太难民短期内大量流入、资金匮乏、国民经济基础薄弱,以及自然资源极度缺乏的残酷现实,以色列政府通过发行国家债券、接受德国战争赔款并积极争取国际援助、从美国犹太人筹集国家发展基金等方式,逐渐度过难关,形成了以集体农庄基布兹为主要生产形式的农业基础,并以此发展面向欧美等高端国家的劳动密集型出口制造业。虽然这种国家主导型的经济发展方式在以色列建国初期发挥了集中有限力量确保国家生存和发展的大事,但经济越往前发展,越呼唤活力,这种集约化生产方式就越体现出其局限性。在1973年
4、第四次中东战争以后,虽然以色列获得了相对持久的外部和平环境,但内部经济结构却已坍塌,这也最终导致了80年代早期国民经济经历了连续数年的三位数通货膨胀。经过1985年的休克疗法(ShockTherapy),以色列经济重归稳定,政府也顺势推出了国民经济私有化运动,国家退出可以退出的所有行业,让位于私有经济,政府定位为服务型政府,着眼于确保经济运行的公平与活力。至此,曾经占到以色列经济80%的集体农庄基布兹让位于私有化农庄莫沙夫;大型政府集团或者完全私有化,或者通过公开市场稀释国有股,充分调动民间资本力量参与甚至主导经济发展。政府的服务角色体现在对于经济发展的宏观定位和激励指导。其实,以色列的政治和
5、政党,其混乱程度不亚于任何一个国家,国家元首更换频繁、党派斗争、政治领袖起起伏伏,这些政治问题虽然一直存在,但以色列政府一直从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出发,服务于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确保了以色列经济的持续稳定与增长。就“服务”二字而言,内塔尼亚胡在今年5月份访问中国期间接受第一财经记者专访的一段话深刻揭示了其真正内涵:“2003年,当我开始担任以色列财长且面临危机之时,我曾想,我该如何向以色列人民解释我们接下来要做的事情。然后我发现了一张当年我作为伞兵参加训练第一天时的照片。当时我们正进行一项特殊的竞跑比赛,要求将右边的队友扛到肩膀上然后跑步。当哨声吹响,我只能艰难地迈出几步,旁边的一个小个子士兵直
6、接就倒下了,但他边上的另一个大个子却像火箭般冲了出去,因为这个人肩膀上的队友个子最矮。包括我们在内的很多国家,公共部门都坐在私人部门的肩膀上,我们的公共部门过于庞大,所以要让它“瘦身”,同时要给私人部门提供税收优惠的“氧气”,这样私人部门才能跑得快。”20042012年以色列GDP增长图,单位:十亿美元(资料来源:世界银行网站)以色列的整体研发实力能够领先于世界,根本原因在于千年来犹太人对于教育的重视,主导原因是以色列政府设计的一整套研发激励机制,从而充分调动了以色列人投身研发事业的热情,并由此获得个人成长与价值回报,形成良性循环。以色列政府的智慧首先体现在以立法确保研发与科技兴国。1984年
7、,以色列国会通过了“鼓励开展工业性研究与开发法”(LawfortheencouragementofIndustrialR&D),该法被称为以色列的“创新大法”,是使以色列找准发展高科技要诀的最关键一步。此后,这项法律经过了几次修改与完善,更加明确了研发立国,科技立国的发展基调,并对政府主要部门,包括总理办公室、财政部、科技部、贸工部、信息部等进行了职责安排,让“研发无小事”,“研发关乎国家存亡”的理念不因政府换届或者外部生存环境的变化而有丝毫动摇。以此为基础,以色列政府部门的机构设置也实施了一系列创新,形成了国家科学基金、首席科学家办公室(OCS)、以色列出口协会三足鼎立的政府支持结构。以色列
8、科研能力的强大首先体现在对基础科研工作的重视和资金的直接投入,这项工作主要通过以色列国家科学基金(IsraelScienceFoundation)展开。科学基金规模维持在6千万美元左右,每年从几千个项目筛选1300个项目进行十万美元以下的资金支持。科学基金的支持对象为1-4个科学家组成的研究团队,这些研究团队基本都在全国主要科研院所从事基础科研工作,也包括一部分企业的研究部门。支持的研究领域主要包括精密科学、生命科学和制药、人文和社会科学。这些研究成果一般无法直接商业化,需要对接创业团队。而这些科研成果一旦申请专利,则专利权由科学基金、实验室所在院校、研究人员三方共享,研究人员的占股比例达到4
9、0%。拿魏兹曼科学院的生命科学院举例,每年该校通过授权专利就可以获得2亿美元左右的收入,其中的8000万美元则是对于科学家的激励。这完美诠释了对于知识和学者的重视。如果说科学基金是纯科研投入的话,隶属于以色列贸易、工业、劳工部的首席科学家办公室就是连接科研和市场的最重要机构。首席科学家办公室由Kachalsky教授在1968年提出,最初的宗旨是为支持军工行业以及农业技术的发展。1984年创新法颁布以后,首席科学家办公室每年获得数千万美元(近十年稳定在3亿美元左右)的经费支持,对通用技术和企业高科技含量产品的研究开发提供资助(资助比例为20%-80%,风险越大的项目政府占比越高);并实施高科技孵
10、化器项目,为科技人员实现从技术成果到产品产业化提供风险资助。除资金支持外,首席科学家办公室还帮助受扶持企业开发市场,以及进一步吸引纯市场化运作的风险资金,同时与其他国家设立国际合作投资基金,为企业提供国际研发合作,确保发展方向不脱离国际需求。政府资金一般不占有初创企业股份,如果受扶持企业的这家企业成功了,它就要偿还政府提供的资金以及资金使用费(低息贷款水平),现在首席科学家办公室每年投资3亿美元研发经费,同时可以收回1-2亿的年度回报,算是很大程度上实现了自给自足。此外,政府给予支持企业的自由度是相当高的,基本不参与企业管理,但是如果要将核心技术授权给他国生产商,必须接受首席科学家办公室的审核
11、,确保以色列的核心科技不至于流失。以色列最具创业特色的风险投资行业,也正是在首席科学家办公室创业扶植体系下逐渐发展壮大的。2007-2011年期间以色列初创企业融资情况表,单位:百万美元(资料来源:以色列外交部网站)在首席科学家办公室的框架下,磁铁计划、孵化器计划、加速器计划、美以、新以、欧以、韩以合作基金等项目接连出台,形成了科研与工业无缝对接的创新商业模式。以此为基础,同样隶属于以色列贸工部的出口协会更是名副其实的服务机构,该协会搜集所有具有出口能力的以色列企业,通过以色列在各国的驻外使领馆获得相关商业信息,从而对接生产企业和外部市场,并协调出口企业防止同行业竞争。以色列历来不能为高科技企
12、业提供足够的国内市场,只有广阔的国际市场才能走出规模化企业,这正是出口协会的定位所在。基础科研、商业化运作扶植培育、国际市场开拓支持,三点一面,三位一体,形成了以色列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大格局:科学基金投入培养了世界一流的科研团队,首席科学家办公室糅合技术、资本、企业家精神创造了一大批开拓型企业,出口协会协助国际市场的开拓,为国内发展补充资本。这一良性循环让以色列超越了地缘政治、自然资源、要素禀赋等因素,创造了所谓的发展奇迹。抽丝破茧,犹太人的智慧与勤奋,外加以色列政府的服务型定位和良好建制,让以色列的经济腾飞变成了一种必然。19902009年以色列出口高科技产品增长,单位:十亿美元(资料来源:以
13、色列国家统计局)二、教育立国和尊重知识关于教育、学者和知识,2005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伯特奥曼教授曾和我讲了一次他的个人经历。2012年4月,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的父亲,希伯来大学著名的历史学家本锡安内塔尼亚胡去世了。作为内塔尼亚胡家族的好友兼内塔尼亚胡父亲的同事,奥曼教授在内塔尼亚胡守灵期间去看望了他。内塔尼亚胡对他说:“我父亲走了,没有任何人能接替他的研究工作,可是要是我不在总理的位置了,所有人都可以来替我当这个总理。”同时,内塔尼亚胡还回忆起他父亲对他的教诲。他曾经问父亲一个好的国家领导人应该具备什么样的品质,父亲首先反问了他,他的回答是“说服力,勇气和执行力”,不过父亲却认为,领导
14、人最重要的是坚持学习,博古通今,这样才有足够洞察力做出正确判断。虽然用的是以色列总理的例子,但是仍然具有普遍适用性,因为犹太人一贯重视教育、尊重学者和知识。以色列重返巴勒斯坦后,首先做的就是建立学校,以色列最富盛名的大学海法理工学院和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都是远早于以色列国建立的。在犹太家庭中,为了使子女接受良好的教育,父母可以不惜倾家荡产。在欧美,只有犹太家长和东亚家长拼了命让自己孩子上最好的学校,以色列也是同样的情况。我个人总结犹太人最值得尊敬的学习品质就是时刻保持学习和求知状态,终身学习,不断追求。根据没有出处的统计,以色列每年人均读书达到57本,居世界第一,如果到过以色列的话,这个数字还是
15、比较靠谱的。等车的人们,门口的保安,得空的店员,他们手里拿的不是大屏手机,而是报纸或者书籍。曾经有一个犹太富商,在直飞和转机回家的两种选择中,选择了后者。是为了省钱吗?不是,因为他认为转机的空当他刚好可以看一本书,就没有必要多花那几十美元的冤枉钱。在我本人求学特拉维夫大学期间,曾经选修了一门波斯语课程。第一次上课,我惊讶的看到好几位六十多岁的大妈也来选修这门课程。首先,以色列大学是开放的,只要获得任课老师的同意,学校编外人员是可以旁听的,但不能参加考试获得学分;其次,上了年纪的大妈从零开始学习一门新的语言,这在中国看起来是不可思议的事情,不过在以色列却是稀松平常之事,原因可以是个人兴趣,祖上和
16、伊朗的联系,或者有感于以色列的生存现状。学习是一种信仰,中国这是一句广告语,而在以色列这是实实在在的现状。我想,这是我们中国最需要向以色列学习的地方,也是最难学到的地方。犹太人的持续学习能力不受兵役的限制,不受生儿育女的限制,不受年龄的限制,我们中国要走的路还很长。三、犹太家庭、犹太商圈国家的强大源于家庭的强大,国家的稳固源于家庭的稳固。犹太人重视家庭生活,和中国人比起来有过之而无不及。犹太民族是一个历史上苦难深重的民族,同时也是一个善于记忆苦难、进行苦难教育的民族,犹太人的逾越节、圣殿被毁纪念日、普洱节、赎罪日等等,虽然纪念的是苦难史,但传递的是正能量。这些节日让大家庭能坐到一起,忆苦思甜,
17、也让所有犹太人脱下社会外衣,同命运共呼吸。苦难教育不仅培养了犹太人坚忍的性格,而且增强了普通民众的凝聚力,让整个社会呈现祥和团结的景象。犹太人和中国人类似,也有强烈的故土情结。这也是他们在全世界流浪2000多年而一直不能忘却回归耶路撒冷的重要原因。所以当100年前犹太人考虑重新建国的时候,他们选择了条件最不好的巴勒斯坦地,他们的故土情结发挥了关键作用。而这种故土情结也牢牢地团结了欧美犹太人,获取了他们对于以色列的支持。人们都说美国支持以色列,可是更确切的说法是,美国犹太人在支持着以色列。任何想要毁灭以色列的举动,招致的都会是全球1400万犹太人的强烈反对与抗争,所以到现在为止还没有出现可以毁灭
18、以色列的力量。同仇敌忾如是乎,寻求发展亦如是乎。以色列的经济奇迹离不开全球犹太商圈的支持。以色列一直宣称是在纳斯达克上市企业第三多的国家(仅次于美国和中国),这里面难道不存在华尔街对于以色列企业的特殊照顾?再比如,以色列被成为全球研发中心,以美国为主的世界五百强企业的犹太高管们难道不会优先在以色列设立研发中心吗?所以,以色列的经济奇迹必须放在全球犹太商圈的高度去看待,以色列的经济奇迹是以色列犹太人的成功,也是全球犹太人的一个胜利。四、敢于尝试,敢于失败的企业家精神世界上人们普遍都是想得多,做得少。有了一个好的点子,最终能付诸实践的不会超过人数的5%。而在以色列,敢于尝试,敢于失败的精神却在培育
19、一批批为了财富和梦想而前赴后继的企业家们。众所周知,以色列是一个创业的国度,建立以色列国本身也是创业,创造的是给全体犹太人带来归属感的国家。在鼓励个人创新创业的近二十年中,以色列以其移民国家的冒险性格特征、扁平化的社会结构特征、宽容的社会评价体系,以及恰当的政府扶持政策,把以色列培育成了创业乐土。中世纪的犹太人曾经积极开拓商路、经营钱庄生意而致富,因为当时的犹太人无法拥有土地致使他们不得不从事商贸活动。现代以色列人天然的企业家精神则源于移民国家的冒险特质。对于移民而言,创业和从事一般职业的风险类似,但预期收益差别巨大,只要有合适的创业激励,这种潜能就很容易被激发出来,而以色列政府正好提供了这样
20、的服务。一个典型的以色列创业者,一般都是先经过军队的洗礼和军事学院的专业培训,然后组建“战友”创业团队开发产品,并通过兵役网络开展业务。当然,现在的创业者更加宽泛了,以色列著名创业企业地图公司MappedinIsrael创始人BenLang14岁就开始谋划创业项目,而我的一个好友的母亲,80多岁的海法理工学院化学系老教授,也在忙着组建公司推进她的人造蛋白项目。不管是典型的以色列创业者,还是非典型的代表,他们都明白年龄不是问题,也不是年轻才能无极限。只要有好点子,付诸实施了才有意义。即便不成功,也不涉及到脸皮问题,也不会成为人生的污点。五、信仰:与时俱进与亘古不变以色列是创业创新之国,也是极端保
21、守之国。以色列的犹太圣经,成书3000年,没有改动过一个字,读到了现在;摩西十诫,简单至极的十句话,成为了犹太民族的律法准则,指导了犹太人行为举止3000年。其他的犹太典籍,包括密歇拿、塔木德等,都是延绵上千年历史而不做丝毫改动。是犹太人不懂得与时俱进这个词吗?不是的,这些经典构成了犹太人的信仰,而信仰是不需要与时俱进的。信仰追求最本源的人性光辉,世间万物只不过是在这些本源之上幻化出来的具体情境而已,外部条件发生变化也就灰飞烟灭了,只有最本源的人性光辉才能长留人间。一个民族的顶尖智者帮助普通民众剥离出了智慧的精华,必可以为千秋万代所延续而用,从而不再为浮华尘土蒙蔽双眼,游荡于不同的价值体系而最
22、终丢失了民族特性。这就是犹太人理解的信仰,亘古不变的真理是不需要任何创新,也不需要任何与时俱进的,而恰恰是这没有创新的一部分为以色列这个创新的国度提供了最坚实的思想基础。值得一提的是,以色列是少有的没有宪法的发达国家。中国梦有宪政梦,当中国遇上没有宪法,却仍然治理得井井有条的以色列,不知作何感想?后记:中国为何学习以色列?能学什么?以色列东西150公里,南北550公里,没有可以依靠的自然资源,甚至没有生存的战略纵深,不过以色列的国家定位和发展战略却落实得相当完美,步步踩准了点,从发展面向中低端市场的制造加工业自然过渡到高附加值的高科技产业,到50年前开始大力发展农业技术、水处理技术、荒漠化改造
23、技术、安防技术,再到研发型、创新创业型经济体定位,以色列犹太民族在最不可能孕育智慧型经济的中东荒漠中创造了一个奇迹。不过,偶然中存在必然,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发掘大脑潜能、政府进行协同创新就是以色列成功的必然。中国和以色列太不一样了,但是看似没有可比性的表象下埋藏着两个民族的共通和情感,以色列的研发精神,对于知识和教育的重视,以色列的国家战略,这些都值得中国人好好揣摩,细细品味,也是能够学到的方面。至于其他,比如犹太人独特的家庭观念、移民国家的特质培养出来的企业家精神、全球犹太商圈对于以色列经济的支持、犹太人的信仰等等,都是犹太人可遇不可求的品格,也是中国人应该深刻体会,而非机械效仿的内容。正如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今年5月份访华期间所宣称的那样,以色列志于成为中国的研发之地(R&DLand),成为中国经济与科技发展的大脑。对此提法,我表示有保留的赞同,因为一国科技发展的大脑被按在别国的头上,总是不够安全的。我们最需要以色列的地方,是他们的战略实力,经济战略,国家安全战略,发展战略。中国贵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最可怕的并不是发展速度降几个百分点,而是发展方向出现了偏差甚至是错误,这样的后果对全世界都会是灾难。以色列的过往经验已经证明了犹太人在宏观战略规划上超出一般国家太多,中国需要学习的,正是这一点。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