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症诊疗规范.doc
《腰椎间盘突出症诊疗规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腰椎间盘突出症诊疗规范.doc(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腰椎间盘突出症诊疗规范一、概念早在1764年Contugno曾描述过腰椎间盘脱出症的综合征状。1857年Virchow报告一例,1896年Kocher发现因外伤所致的一例腰椎间盘脱出症。1911年Middleton和Teacher报告了因腰椎间盘突出症压迫神经根而致死的一例。同年Good- Thwait说明腰椎间盘突出症与坐骨神经痛的关系。19281929年Schmorl等腰椎间盘退行性变与腰椎间盘突出有关。1934年Mixter及Barr报告于手术切除脱出的腰椎间盘获得成功,并取得良好的效果。其后国内外学者相继开展了腰椎间盘摘除术,并对腰椎间盘突出症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目前本症已被国内外学者所
2、公认,并认为本症与95的坐骨神经痛和50的腰腿痛有着密切的关系,并可引起继发性腰椎管狭窄。 二、诊断临床表现:1疼痛和一侧下肢放射痛是该病的主要症状。腰痛常发生于腿痛之前,也可二者同时发生;大多有外伤史,也可无明确之诱因。疼痛具有以下特点:(1)放射痛沿坐骨神经传导,直达小腿外侧、足背或足趾。如为腰34间隙突出,因腰4神经根受压迫,产生向大腿前方的放射痛。(2)一切使脑脊液压力增高的动作,如咳嗽、喷嚏和排便等,都可加重腰痛和放射痛。(3)活动时疼痛加剧,休息后减轻。卧床体位:多数患者采用侧卧位,并屈曲患肢;个别严重病例在各种体位均疼痛,只能屈髋屈膝跪在床上以缓解症状。合并腰椎管狭窄者,常有间歇
3、性跛行。2脊柱侧凸畸形主要在下腰部,前屈时更为明显。侧弯的方向取决于突出髓核与神经根的关系:如突出位于神经根的前方,躯干一般向患侧弯。3脊柱活动受限髓核突出,压迫神经根,使腰肌呈保护性紧张,可发生于单侧或双侧。由于腰肌紧张,腰椎生理性前凸消失。脊柱前屈后伸活动受限制,前屈或后伸时可出现向一侧下肢的放射痛。侧弯受限往往只有一侧,据此可与腰椎结核或肿瘤鉴别。4腰部压痛伴放射痛。椎间盘突出部位的患侧棘突旁有局限的压痛点,并伴有向小腿或足部的放射痛,此点对诊断有重要意义。5直腿抬高试验阳性由于个人体质的差异,该试验阳性无统一的度数标准,应注意两侧对比。患侧抬腿受限,并感到向小腿或足的放射痛即为阳性。有
4、时抬高健肢而患侧腿发生麻痛,系因患侧神经受牵拉引起,此点对诊断有较大价值。6神经系统检查腰34突出(腰4神经根受压)时,可有膝反射减退或消失,小腿内侧感觉减退。腰45突出(腰5神经根受压)时,小腿前外侧足背感觉减退,踝背伸及第1、2趾肌力常有减退。腰5骶1突出(骶l神经根受压)时,小腿外后及足外侧感觉减退,踝跖屈及第3、4、5趾肌力减退,跟腱反射减退或消失。神经压迫症状严重者患肢可有肌肉萎缩。如突出较大,或为中央型突出,或纤维环破裂髓核碎片突出至椎管者,可出现较广泛的神经根或马尾神经损害症状,患侧麻木区常较广泛,可包括髓核突出平面以下患侧臀部、股外侧、小腿及足部。中央型突出往往两下肢均有神经损
5、伤症状,但一侧较重;应注意检查鞍区感觉,常有一侧减退,有时两侧减退,常有小便失控,湿裤尿床,大便秘结,性功能障碍,甚至两下肢部分或大部瘫痪。7辅助检查:拍腰骶椎的正、侧位片,必要时加照左右斜位片。常有脊柱侧弯,有时可见椎间隙变窄,椎体边缘唇状增生。X线征象虽不能作为确诊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依据,但可借此排除一些疾患,如腰椎结核、骨性关节炎、骨折、肿瘤和脊椎滑脱等。重症患者或不典型的病例,在诊断有困难时,可考虑做脊髓碘油造影、CT扫描和磁共振等特殊检查,以明确诊断及突出部位。上述检查无明显异常的患者并不能完全除外腰椎间盘突出。三、鉴别诊断1腰椎后关节紊乱:相邻椎体的上下关节突构成腰椎后关节,为滑膜关
6、节,有神经分布。当后关节上、下关节突的关系不正常时,急性期可因滑膜嵌顿产生疼痛,慢性病例可产生后关节创伤性关节炎,出现腰痛。此种疼痛多发生于棘突旁15cm处,可有向同侧臀部或大腿后的放射痛,易与腰椎间盘突出症相混。该病的放射痛一般不超过膝关节,且不伴有感觉、肌力减退及反射消失等神经根受损之体征。对鉴别困难的病例,可在病变的小关节突附近注射2普鲁卡因5ml,如症状消失,则可排除腰椎间盘突出症。2腰椎管狭窄症:间歇性跛行是最突出的症状,患者自诉步行一段距离后,下肢酸困、麻木、无力,必须蹲下休息后方能继续行走。骑自行车可无症状。患者主诉多而体征少,也是重要特点。少数患者有根性神经损伤的表现。严重的中
7、央型狭窄可出现大小便失禁,脊髓碘油造影和CT扫描等特殊检查可进一步确诊。3腰椎结核:早期局限性腰椎结核可刺激邻近的神经根,造成腰痛及下肢放射痛。腰椎结核有结核病的全身反应,腰痛较剧,X线片上可见椎体或椎弓根的破坏。CT扫描对X线片不能显示的椎体早期局限性结核病灶有独特作用。4椎体转移瘤:疼痛加剧,夜间加重,患者体质衰弱,可查到原发肿瘤。X线片可见椎体溶骨性破坏。5脊膜瘤及马尾神经瘤:慢性进行性疾患,无间歇好转或自愈现象,常有大小便失禁。脑脊液蛋白增高,奎氏试验显示梗阻。脊髓造影检查可明确诊断。四、治 疗1中医治疗:(1)辨证施治:风寒夹湿:腰腿冷痛重着、渐渐加重,转侧不利,静卧痛不减,畏风恶寒
8、、肢体发凉,阴雨天疼痛加重。舌质淡、苔白或腻,脉沉紧或濡缓。治以祛风散寒,利湿通络,方用独活寄生汤加制川乌、葛根。湿热阻络:腰部疼痛,腿软无力,痛处伴有热感,遇热或阴雨天痛增,活动后痛减,恶热口渴,小便短赤。苔黄腻,脉濡数或弦数。治以清热化湿,宣通经络,方用宣痹汤。如痛甚者加姜黄、桑枝、海桐皮。气滞血瘀:腰腿痛如刺,痛有定处,日轻夜重,腰部板硬,俯仰旋转受限,痛处拒按。舌质暗紫,或有瘀斑,脉弦紧或涩。治以活血化瘀,舒筋理气,方用身痛逐瘀汤加独活、木爪、苏木。肝肾亏虚:腰酸痛,腿膝乏力,劳累更甚,卧则减轻,偏阳虚者面色咣白,手足不温,少气懒言,腰腿发凉,或有阳痿早泄,妇女带下清稀,舌质淡,脉沉细
9、;偏阴虚者,咽干口渴,面色潮红,倦怠无力,心烦失眠,多梦或有遗精,妇女带下色黄味臭,舌红少苔,脉弦细数。治以补益肝肾,通利筋脉,方用:六味地黄丸加减。(2)外用药:外贴伤科黑药膏或南星止痛膏。(3)针推并用按揉舒筋:患者取俯卧位,两腿伸直,全身放松,医者以一指禅、按法、揉法等于患侧脊柱外侧,从胃俞穴沿足太阳膀胱经兼足少阳胆经顺流向下,过腰骶嵴下方,边按边揉,然后由秩边穴到环跳穴。操作中重按所取穴位,最后由大腿后侧沿足太阳膀胱经或足少阳胆经至膝部。如此反复4遍,其中急性发作者,手法宜轻。臀部弹拨:在患者髂嵴下方的2cm4cm处找到肥厚、高起条索状物,以大拇指反复弹拨该绳索物,然后反复推揉至松软,
10、以腰腿疼痛减轻为度。再上下理筋数遍,最后沿臀及大腿后外侧由上而下施以拍法数遍,至病人舒适为度。屈髋屈膝:患者取仰卧位,两腿放松,医者一手握住患者足跟,一手扶膝,先伸直其髋膝关节,然后迅速有力地将患腿屈髋屈膝至最大限度,如此反复3遍。针刺操作:常规消毒后,根据患者体型,并依据受损部位循经取穴,选用不同长度的30号毫针,实证用泻,虚证用补,针刺得气后,静留针30min,隔日1次,10次为1疗程,休息3d5d进行下一疗程,治疗期间嘱患者避风寒,忌劳累。(4)牵引治疗(5)中药电渗疗法(6) 拔火罐、穴位埋线拔火罐取穴:阿是穴。操作:用闪火法,将大号竹罐吸于穴位上,留置时间15分钟,3日后重复,3次1
11、疗程。穴位埋线操作:先令患者侧卧屈膝位,患侧在上。医者用右手大拇指均匀用力于臀部寻找阿是穴,臀上皮神经压痛点,标定后局部常规消毒,带消毒手套,用2%的利多卡因作穴位局部浸润麻醉,然后剪取01号羊肠线3cm,用小镊子将其穿入制作好的9号腰椎穿刺针管中,再作垂直快速进针,缓慢改变针尖方向,寻找强烈针感向下部或下肢放射后,缓慢退针,边退边推针芯,回至皮下后快速拔针,用干棉球按压片刻,后用创可贴固定。埋1次即为1疗程,一般7d左右为第2个疗程。2西医治疗:(1)非手术治疗卧硬板床休息,辅以理疗和药物及牵引,常可缓解。(2)手术治疗: 手术适应证:非手术治疗无效或复发,症状较重影响工作和生活者。神经损伤
12、症状明显、广泛,甚至继续恶化,疑有椎间盘纤维环完全破裂髓核碎片突出至椎管者。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有大小便功能障碍者。合并明显的腰椎管狭窄症者。 术前准备包括X线片定位,方法是在压痛、放射痛明显处用美蓝划记号,用胶布在该处固定一金属标记,拍腰椎正位X线片供术中参考。手术一般只显露一个椎间隙,但如术前诊断为两处髓核突出或一处显露未见异常,可再显露另一间隙。合并腰椎管狭窄者,除做椎间盘髓核摘除术外,应根据椎管狭窄情况做充分的减压。采用椎板开窗法或椎板切除法进行手术,不影响脊柱的稳定性。术后3天下地活动,功能恢复较快,23个月后即可恢复轻工作。术后半年内应避免重体力劳动。五、疗效评定标准中华骨科学会脊柱
13、学组腰背痛疗效评定标准:优:术前症状缓解,腰椎活动度、直腿抬高试验和神经功能均恢复,并能恢复原来工作和生活良:术前症状部分缓解,腰雄活动度、直腿抬高试验和神经功能部分改善,不能恢复原来的工作和生活差:治疗无效或症状加重,有关体征无改善(注:按病种分别填写,主要包括各重点病种的国内外相关学术技术进展、中医药/民族医药诊疗所具有的特色与优势、中医药/民族医药特色疗法及其应用效果、诊疗规范的制定及临床应用、开展的临床研究以及申报项目在当地的影响等。)重点病种的国内外相关学术技术进展一、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现代医学研究进展1病因与病理学进展现代医学认为产生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原因是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两方面共同
14、作用的结果。具体地说,产生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原因是:在正常情况下,椎间盘经常受体重的压迫,加上腰部又经常进行屈曲、后伸等活动,更易造成椎间盘,尤其是下腰部的椎间盘经受较大的挤压和磨损因而产生一系列的退行性改变。随着年龄的增长,退变程度就越大。髓核的退变主要表现为含水量的降低,并可因失水引起椎节失稳、松动等小范围的病理改变;纤维环的退变主要表现为坚韧程度的降低。神经根压迫机制主要有牵张机制与压迫机制。前者指当腰椎间盘突出时,突出物压迫椎管内神经根,由于神经根外膜相对固定,突出的椎间盘将神经根顶起,神经根与突出的椎间盘接触部位的远近端之间张力增加,造成神经损伤;而后者是指若神经根管狭窄或突出物较大,
15、将神经根或硬膜囊内马尾神经压至椎管或神经根管后壁,而无任何神经牵张,同样造成神经的损伤。3临床研究脊柱的稳定系统分为三部分:被动稳定系统、主动稳定系统和神经控制系统。被动稳定系统包括椎体、椎间关节、关节囊、韧带、椎间盘及韧带的固定张力,它们在脊柱活动中起着支撑作用和应力感应作用,并将应力的变化及时反馈至神经控制系统,神经控制系统对外来信号做出反应,通过主动稳定系统来达到稳定脊柱的目的。主动稳定系统包括所有参与脊柱稳定的躯干肌群,无论脊柱静止还是运动,它们都在神经系统的协调下共同维持着脊柱的稳定。因此脊柱的主动稳定系统即躯干肌群在脊柱的稳定中有着重要作用。而腰椎间盘突出症对躯干肌的影响原因复杂,
16、由于神经根受压引起的损失性炎症导致致痛物质释放形成下腰痛,以及下肢放射痛而产生的反射性以致使运动单元同步激化和收缩率降低;患者久卧引起的腰屈伸肌静力性负荷不足,导致一定程度的废用性肌萎缩。另外腰伸肌主要受腰神经后支的外侧支支配,神经根受压使神经根的营养作用改变,导致肌肉营养失调而引起萎缩。腰背肌肉的持续性痉挛可压迫血管和神经,产生胺类或缓激肽物质,使局部充血水肿,纤维蛋白渗出增加,软组织产生粘连等,是躯干肌力下降的原因。此外,椎间小关节损伤的局部压迫亦可引起躯干肌力下降,致腰椎失稳,力学失衡,加重压迫和疼痛。因而腰椎间盘突出与躯干肌力下降互为因果,故利于腰椎屈伸肌肌力恢复的治疗可增加腰椎的稳定
17、性和活动能力,避免椎间盘突出,提高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效果。血液流变学的改变现已被认为是血液循环障碍和微循环障碍发生的原因和基础。临床上已有采用能降低血液粘度的治疗方法来提高治疗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以上事实均表明除了机械压迫外,无菌性炎症反应是该病产生临床症状的一个重要原因,此外局部充血水肿甚至粘连,神经根内外微循环障碍、血液流变学的改变、局部组织缺血缺氧,腰椎力学失衡、脊柱稳定性减弱、免疫因素等均参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腰腿痛症状的产生。以上事实为保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提供了充分的理论依据,非手术治疗的目的在于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消除局部无菌性炎症,减轻水肿和充血,解除粘连,减轻椎间盘的压力
18、,解除突出物对神经根的压迫,缓解疼痛,增加脊柱稳定性,避免复发。中医药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作用1镇痛作用 中医认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属“痹症”,腰痛的治疗多以祛风除湿、散寒通络为法。研究表明,中药茯苓、泽泻等渗湿利水药物可通过抑制肾小管对钠离子的再吸收而具有一定的镇痛效应。独活、威灵仙、全蝎、蜈蚣、延胡索、防风等药物均具有镇痛、镇静作用。乌头碱有明显止痛作用,并兼有麻醉神经末梢作用。2抗炎作用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祛风湿药物秦艽、防己、威灵仙、五加皮等可对实验性关节炎显显示出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有研究表明活血化瘀中药可减轻物理、化学性神经根炎的炎性反应程度,缩短炎症期。3改善微循环 活血化瘀药物对
19、腰痛患者血液流变学、血液动力学以及微循环均有一定的调节作用。特别是可通过改善微血流、微血管形态、毛细血管通透性及其渗出来改善椎管内外的微循环、微环境。中药威灵仙、秦艽、狗脊、丹参、桑寄生、刘寄奴等均有不同程度的扩张血管,增加血流量、抗凝的作用。4类激素样作用 已知不少补肾药物具有性激素样作用,它们可增强垂体性腺功能。仙灵脾、枸杞子等具有雄激素样作用;仙茅、菟丝子等具有雌激素样作用;肉桂、桂枝、川芍等可抑制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作用;当归、三七 、杜仲具有免疫调节效应;猪苓、五味子等可改善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分泌;甘草、北沙参、杜仲、生地等可改善垂体促肾上腺素皮质激素的分泌。5其他作用 活血化瘀中药有缩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腰椎 突出 诊疗 规范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