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执信中学等四校联考试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doc
《广东省执信中学等四校联考试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执信中学等四校联考试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doc(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17届高二上学期期末执信、广雅、二中、六中四校联考试卷语 文命题学校:广东广雅中学 命题人:王 玲 刘文岩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校名、姓名、考号、座位号等相关信息填写在答题卡指定区域内。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
2、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第卷 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9分)电影与历史张旭鹏电影尤其是与历史相关的电影的介入,正在改变人们看待历史的方式。1998年美国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在接受采访的人里,有81%的人在此前一年里看过历史题材的电影或电视,而只有53%的人在同一时期看过历史题材的书籍。在络和大众传媒普及的今天,这一比例一定会更高。同时,这种历史认知方式的转变,也已成为一种全球现象。早在1988年,美国哲学家海登怀特就在美国历史评论上对这一现象作出分析,并杜撰出“historiophoty”(影视史学)一词,与传统的“h
3、istoriography”(书写史学)形成对照。在怀特看来,“书写史学”是以言语的意象和书写的论述来表现历史,“影视史学”则以视觉的影像和电影的论述,去表现历史以及我们对历史的见解。无论是书写史学还是影视史学,它们都必须经过压缩、替换、象征和限定的过程,两者在对历史的表现上,有着同样的可能性。它们之间的区别主要在于媒质的不同。怀特本人对历史真实性问题持怀疑态度,认为从叙事的角度来看,历史书写与文学创作无异,因此历史事实是建构而成的,不存在所谓的一般事实。与之类似,电影在表现历史时,也是依照某种原则将影像编排成特定的叙事,其功能与传统的史学并无二致。在理解某些特定历史事件的真实性上,怀特的理论
4、就不再那么锋芒毕露。一个明显的例子便是“纳粹屠犹”。大屠杀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极为特殊的事件,它虽然是针对一个种族的灭绝性杀戮,但所带来的创伤性体验却是全人类的。面对大屠杀,人们更在意的是人性的善恶和道德的考量,而不是表现它的方式。换句话说,不论借助什么样的历史叙事去再现大屠杀,它必定是一个历史事实,在这一问题上采取相对主义立场没有任何意义。同样,在面对某些历史事件时,电影也不仅仅是一个表现历史或理解历史的问题,它更关涉道德。电影在表现历史时,通常会采取多种形态,比如战争片、喜剧片、传记片、纪录片等,但所有这些历史题材的电影都可以分为虚构的和非虚构的两大类。前一类只是在主题和场景上采用了历史的形
5、式,但反映的却不是历史事实,有很多“戏说”甚至完全想象的成分;后一类则以真实发生的历史事件或真实存在的历史人物为基础。但即便是虚构类的历史电影,它也必须遵循一定的历史通则,不能犯下时代错置的谬误和违背基本的价值判断。否则便是误导观众,有悖于电影工作者的职业道德。在某种意义上,虚构的历史电影更应当受制于道德的约束,以防止过度的自由化可能导致的价值体系的崩溃。对于非虚构的历史电影来说,恪守职业道德只是一个基本的要求,它要做到的是如何实现专业历史学家所津津乐道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因为对普通观众来说,所谓的历史就是他们在银幕上之所见。在表现历史上,电影有着传统史学难以企及的优点。电影可以让观众看到场景,
6、听到声音,乃至一窥历史人物的内心情感。这种多重感受,必然会给观众带来更为强烈的历史体悟,激发他们去探索可能的历史真相。在叙事上,巧妙的蒙太奇手法和明快的闪回,不仅足以消除繁琐的文字所造成的阅读上的滞胀感,而且可以实现文字表述所无法达到的效果。而镜头长短的应用,远景、全景、中景、近景和特写的选择,也足以成为对历史事件做出全面而准确描述的保证。因此,电影完全可以作为传统史学的一种补充,在表现历史、认识历史和探究历史上做出自己独有的贡献。(光明日报2013年11月21日,有删改)1.下列表述,与海登怀特的观点不相符的一项是( )(3分)A.对影视史学,观众是通过视觉,从影像或电影中去了解历史以及影视
7、工作者的历史见解。B.对书写史学,读者是借助语言文字所表现的意象去了解历史以及史学作者对历史的看法。C.从对历史的叙述角度看,书写史学与影视史学并无不同,两者都不存在所谓的一般事实。D.影视史学与书写史学的最大区别在于,前者是一种文学创作,后者则是一种历史的纪实。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A.在互联极为普及的今天,人们对历史的认知方式,主要不是通过传统的书写史学,而是通过影视史学。B.怀特虽对历史电影的真实性持怀疑态度,但他也无法否认电影在叙述历史事件时必须遵循道德制约的事实。C.虚构的历史电影不但可以在人物塑造和情节设计上自由展开,它所讲述的故事也可以完全不符合
8、历史真实。D.影视史学具有书写史学所无法企及的表现手段和效果,因此,历史电影在历史知识普及上的作用不容忽视。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影视史学比书写史学有更大的自由度,尤其是虚构的历史电影,但任何自由,都必须坚守住道德的底线。B.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必须符合一定的历史通则,不能出现时代错置的谬误,如搞“穿越”之类,则有违这一原则。C.历史电影可以有多种表现形式,如战争片南京!南京!、传记片芈月传、喜剧片戏说乾隆等。D.在电视剧康熙王朝中,有不少情节在史料中是没有的,但这并不影响观众从宏观上对这段历史的认识。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9、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19分) 虞诩,字升卿,陈国武平人也。年十二,能通尚书。早孤,孝养祖母。县举顺孙,国相奇之,欲以为吏。诩辞曰:“祖母九十,非诩不养。”相乃止。后祖母终,服阕,辟太尉李脩府,拜郎中。永初四年,大将军邓骘以军役方费,事不相赡,欲弃凉州,并力北边,乃会公卿集议。骘曰:“譬若衣败,坏一以相补,犹有所完。若不如此,将两无所保。”议者咸同。诩闻之,乃说李脩曰:“窃闻公卿定策当弃凉州,求之愚心,未见其便。先帝开拓土宇,劬劳后定而今惮小费,举而弃之。凉州既弃,即以三辅为塞;三辅为塞,则园陵单外。此不可之甚者也。今羌胡所以不敢入据三辅,为心腹之害者,以凉州在后故也。其土人所以推
10、锋执锐,无反顾之心者,为臣属于汉故也。若弃其境域,徙其人庶,安土重迁,必生异志。弃之非计。”脩曰:“吾意不及此。微子之言,几败国事。然则计当安出?”诩曰:“今凉土扰动,人情不安,窃忧卒然有非常之变。诚宜令四府九卿各辟彼州数人其牧守令长子弟皆除为冗官外以劝厉答其功勤内以拘致防其邪计。”脩善其言,更集四府,皆从诩议。于是辟西州豪杰为掾属,拜牧守长吏子弟为郎,以安慰之。邓骘兄弟以诩异其议,因此不平,欲以吏法中伤诩。后朝歌贼宁季等数千人攻杀长吏,屯聚连年,州郡不能禁,乃以诩为朝歌长。及到官,设令三科以募求壮士,自掾史以下各举所知,其攻劫者为上,伤人偷盗者次之,带丧服而不事家业为下。收得百余人,诩为飨会
11、,悉贳其罪,使入贼中,诱令劫掠,乃伏兵以待之,遂杀贼数百人。贼由是骇散,咸称神明。迁怀令。诩好刺举,无所回容。数以此忤权戚,遂九见谴考,三遭刑罚,而刚正之性,终老不屈。永和初,迁尚书令,以公事去官。朝廷思其忠,复征之,会卒。临终,谓其子恭曰:“吾事君直道,行己无愧,所悔者为朝歌长时杀贼数百人,其中何能不有冤者。自此二十余年,家门不增一口,斯获罪于天也。” (选自后汉书卷五十八,有删节) 4.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古代,父母丧,子女要守丧三年,守丧期满除服作叫服阕。B.永初,庙号,用作纪年,如“贞观”“崇祯”“康熙”等。C.先,敬辞,用于称死去的人。
12、先帝,尊称已经逝世的皇帝。D.迁,调动官职,一般指升职,也可指平调,还可以指降职。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诚宜令四府九卿各辟彼州数人其牧守令长子弟皆除为冗官外以劝厉答其功勤内以拘致防其邪计B.诚宜令四府九卿各辟彼州数人其牧守令长子弟皆除为冗官外以劝厉答其功勤内以拘致防其邪计C.诚宜令四府九卿各辟彼州数人其牧守令长子弟皆除为冗官外以劝厉答其功勤内以拘致防其邪计D.诚宜令四府九卿各辟彼州数人其牧守令长子弟皆除为冗官外以劝厉答其功勤内以拘致防其邪计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虞诩幼年即通晓尚书,懂得孝敬祖母,受到国相的赏识
13、,邀他出任郎中官职,但因要侍奉祖母,虞诩婉言谢绝。B.虞诩与邓骘在凉州问题上意见相左,虞诩认为凉州有重要的战略位置,不救凉州会因小失大,因而得罪了邓骘兄弟。C.在担任朝歌长期间,虞诩招募壮士,混入贼群,然后钓鱼执法,杀贼数百,临终前,他对杀贼太多表示悔恨不已。D.虞诩因屡屡直陈奸恶,得罪了权贵,但他一直不肯屈服后悔,升任尚书令后因公事被削除官职,至死也没再被征召。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譬若衣败,坏一以相补,犹有所完。(4分)(2)吾意不及此。微子之言,几败国事。然则计当安出?(6分)(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8-9题。(11分)山亭夜宴
14、 唐王勃桂宇幽襟积,山亭凉夜永。森沉野径寒,肃穆岩扉静。竹晦南汀色,荷翻北潭影。清兴殊未归,林端照初景。上巳浮江宴韵得遥字 唐王勃上巳年光促,中川兴绪遥。绿齐山叶满,红泄片花销。泉声喧后涧,虹影照前桥。遽悲春望远,江路积波潮。8.两首诗分别描写了什么季节的景色?请找出诗中富有季节特征的意象并加以说明。(6分)9.这两首诗歌同为宴会之作,抒发的情感有什么不同?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5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秋景萧瑟,故古人常以秋景写哀情,例如杜甫登高里一句诗句“ , ”就通过描写色彩鲜明、动静结合的秋景,表达出了作者的悲情。(2) 荀子劝学中
15、用一组比喻强调了向他人学习的重要性,之后,他对此总结到:“ , ”。(3) 李白的蜀道难中“ , ”一句通过描摹登山人的神情动作突出表现蜀道的高而险峻。三、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25分)苏轼在黄州林语堂苏东坡现在过的是神仙般生活。黄州也许是狭隘肮脏的小镇,但是无限的闲暇、美好的风景、诗人敏感的想象、对月夜的倾心、对美酒的迷恋这些合而为一,便强而有力,是已使诗人的日子美满舒服了。苏东坡在农舍雪堂和城中临皋亭两处住,每天两处往返,要横过黄泥坂,那不过是一段脏泥路,却变成了文学史上最出名的一条路。他脱去了文人的长袍,摘去了文人的方巾,改穿农人的短褂子。在耕作之
16、暇,他到城里去,喝得小有酒意,在草地上躺下便睡,直到暮色沉沉时好心肠的农人把他叫醒。有一天,他喝醉之后,写出了一首流浪汉狂想曲,名之为黄泥坂词。其结尾部分如下:朝嬉黄泥之白云兮,暮宿雪堂之青烟。喜鱼鸟之莫余惊兮,幸樵臾之我嫚。初被酒以行歌兮,忽放杖而醉堰。草为首而块为枕兮,穆华堂之清晏。纷坠露以湿衣兮,升素月之团团。感父老之呼觉兮,恐牛羊之予践。 但是他和酒友的夜游却引起了有趣的谣言,不但在当地,连宫廷都知道了。也幸喜饮酒夜游,这种生活才使他写出了不朽的杰作。他那篇牛肉与酒,记的就是一件异乎寻常的荒唐夜游行径。 今日与数客饮酒而纯臣适至。秋热未已而酒白色,此何等酒也?入腹无脏,任见大王。既与纯
17、臣饮,无以侑,西邻耕牛适病足,乃以为肉。饮既醉,遂从东坡之东,直出春草亭而归。时已三更矣。 当代有人说春草亭位于城外,由此篇文字足以证明苏东坡喝私酒,杀耕牛,在城门已关闭之后,乃醉醺醺爬过城墙而回。“难道纯臣也是个荒唐鬼?”又一次夜游,他可把太守吓坏了。他在江上一个小舟中喝酒,夜晚的天空极美,他一时兴起,唱词一首道: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觳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第二天,谣传苏东坡曾到过江边,写了这首告别词,已经顺流而下逃走了。这谣言传到太守耳朵里,他大惊,因为他有职责监视苏东坡不得越出他的县境。
18、他立刻出去,结果发现苏东坡尚卧床未起,鼾声如雷。这谣言也传到了京都,甚至传到皇帝的耳朵里。 次年,发生了一个更严重的谣言。苏东坡胳膊上患有风湿,后来右眼也受了影响,有几个月他闭门不出,谁也没见到他。那时,散文大家曾巩在另一省死亡。于是,又一个谣言传开,说苏东坡也在同一天去世,二人同返天庭了。皇帝听说,向一位大臣询问,那大臣是苏东坡的亲戚。他回奏说也曾听到此一消息,但不知是否可靠。那时皇帝正要吃午饭,却无口味吃,叹了口气说:“难得再有此等人才。”于是离桌而去。苏东坡这种解脱、自由的生活,引起他精神上的变化,这种变化遂表现在他的写作上。他讽刺的苛酷、笔锋的尖锐,以及紧张与愤怒,全已消失,代之而出现
19、的,则是一种光辉温暖、亲切宽和的诙谐,醇甜而成熟,透彻而深入。倘若问哲学有何用处,就是能使人自我嘲笑。我不知道我们能否称此种笑为神性的笑。倘若希腊奥林匹亚圣山的神也犯人所犯的错误,也有人具有的弱点,他们一定常常自我嘲笑吧。但是基督教的神与天使,则绝不会如此,因为他们太完美了。我想,若把自我嘲笑这种能力称之为沦落的人类唯一自救的美德,该不是溢美之词吧。 不管在什么情况之下,幸福都是一种秘密。但是凭苏东坡的作品而研究其内在的本性,藉以窥探他那幸福的秘密,便不是难事了。苏东坡这位天纵大才,所给予这个世界者多,而所取自这个世界者少,他不管身在何处,总是把稍纵即逝的诗的感受,赋予不朽的艺术形式,而使之长
20、留人间,在这方面,他丰裕了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他现在所过的流浪汉式的生活,我们很难看做是一种惩处,或是官方的监禁。他享受这种生活时,给天下写出了四篇他笔下最精的作品。一首词赤壁怀古,调寄浪淘沙;两篇月夜泛舟的前后赤壁赋;一篇承天寺夜游。相关链接苏轼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而求外职,任杭州通判,知密州、徐州、湖州。后以作诗“谤讪朝廷”罪贬谪黄州。哲宗时任翰林学士,曾出知杭州、颖州等,官至礼部尚书。后又贬谪惠州、儋州。 (摘自辞海)“乌台诗案”后,虽然对政治未能完全忘怀,但佛老思想发展成为他处世哲学的主导思想,也是他在险恶政治逆境中自我排遣的精神支柱。他在一种超然物外的旷达背后,仍然坚持着对人生、对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广东省 中学 联考 试高二上 学期 期末考试 语文试卷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