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电力系统分析电力系统元件的动态特性和数学模型.ppt
《现代电力系统分析电力系统元件的动态特性和数学模型.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电力系统分析电力系统元件的动态特性和数学模型.ppt(4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现代电力系统分析电力系统元件的动态特性和数学模型 Still waters run deep.流静水深流静水深,人静心深人静心深 Where there is life,there is hope。有生命必有希望。有生命必有希望稳定破坏是电网中最为严重的事故 之一,大电力系统的稳定破坏事故,往往引起大面积停电,给国民经济造成重大损失。1965年11月美国东北部与加拿大电力系统大停电 事故为例,该事故由于一条线路过负荷而引起相邻线路相继跳闸以致发展成为全系统的稳定破坏事故,停电区域波及美国东北部6个州及加拿大的一部分,停电功率达2500万kW,停电时间达13小时32分,损失是巨大的。去年美国的大
2、停电。在西欧和日本,也都发生过由于失稳而造成的大面积停电事故。在我国,由于电网结构相对薄弱,重负荷长距离线路较多,因而稳定事故的发生较为频繁。据统计,19881990年全国电网稳定事故,平均每年有4.7次稳定事故,总损失电量为280.31万kwh,社会上由于停电造成的损失就更大了。为了防止稳定事故,各电网采取了各种措施,如快速保护、单相重合闸、远方切机切负荷、投人制动电阻等,其中最常用的措施是对可能发生的各种运行方式进行大量计算,从而避开可能破坏稳定的运行方式。可见电力系统暂态过程分析很有必要。在电力系统发生故障或操作后,将产生复杂的电磁暂态过程和机电暂态过程,前者主要指各元件中电场和磁场以及
3、相应的电压和电流的变化过程,后者则指由于发电机和电动机电磁转矩的变化所引起电机转子机械运动的变化过程。电磁暂态过程分析的主要目的在于分析和计算故障或操作后可能出现的暂态过电压和过电流,以便对电力设备进行合理设计,确定已有设备能否安全运行,并研究相应的限制和保护措施。机电暂态过程的主要目的:主要涉及系统的静态和暂态稳定性等问题。(有时又分为功角稳定性和电压稳定性)要进行这些电磁和机电暂态过程分析,必须首先研究元件的动态特性,建立电力系统元件的数学模型。第一章 电力系统元件的动态特性和数学模型 第一节 概 述电力系统暂态分析的一般方法因为电力系统由各种不同的元件所组成,元件的动态特性对于系统的暂态
4、过程有直接的影响。电力系统暂态分析的一般方法是:1)首先需要研究各元件的动态特性,建立它们的数学模型。2)在此基础上,根据系统的具体结构,即各元件之间的相互关系,组成全系统的数学模型。3)然后采用适当的数学方法进行求解。由于各元件的动态响应有所不同,系统各种暂态过程的性质也不相同。因此,在不同类型的暂态过程分析中,所考虑的元件种类和对它们数学模型的要求并不相同。实际情况举例:电磁暂态过程分析:所研究的暂态过程持续时间通常较短(持续时间毫秒级以内的电压电流变化),在此情况下,一些动态响应比较缓慢的元件,如原动机及调速系统等的影响往往可以忽略不计,而发电机定子回路和电力网中的电磁暂态过程则需加以考
5、虑。电力系统稳定性分析:则通常忽略发电机定子回路和电力网中的电磁暂态过程,而将线路和变压器等元件用它们的等值阻抗来描述。就同一种系统暂态过程来说,对于不同的分析精度和速度要求,元件所用数学模型的精确程度也不相同。一般地说,在进行系统规划和设计时,暂态分析的精度要求可以适当降低,这时各元件可以采用较粗略的数学模型,以便提高分析速度。因此,在建立元件数学模型时,不但需要研究它们的精确模型,而且需要考虑各种简化模型,以适应不同的需要。涉及的内容:同步电机、励磁系统、原动机及调速系统、负荷和直流输电系统等元件的动态特性和数学模型。第二节 同步电机的数学模型在电力系统暂态分析中,同步电机大都采用d、q、
6、0坐标系统下的方程式作为数学模型,这些方程式最初由派克(Park)在引入适当的理想化假设条件后应用双反应原理推导而得。后来人们也提出了一些数学模型,其主要区别:转子等值阻尼绕组所考虑的数目用电机暂态和次暂态参数表示同步电机方程式时所采用的假设以及计及磁路饱和影响的方法等有所不同。不同的参考书中,不同作者对于有关物理量的正方向规定、坐标变换矩阵的形式以及基准值的选取方法等可能有所不同。转子的等值阻尼绕组:在水轮发电机等凸极同步电机中,用来模拟分布在转子上的阻尼条所产生的阻尼作用;而在汽轮发电机等隐极同步电机中,则用于模拟整块转子铁芯内由涡流所产生的阻尼作用。从理论上来说,增加等值阻尼绕组的数目可
7、以提高数学模型的精度,而且模型的建立也相当容易,但是人们通常不增加很多:实际上要准确地获得它们的参数却比较困难,使数学模型的微分方程阶数增高。目前应用比较广泛的数学模型中:对于凸极电机,一般在转子的直轴(d轴)和交轴(q轴)上各考虑一个等值阻尼绕组(分别称为D绕组和Q绕组),而对于隐极电机,除了D、Q绕组外,在Q轴上再增加一个等值阻尼绕组(称为g绕组)。g绕组和Q绕组分别用来反映阻尼作用较强和较弱的涡流效应。在本科生教材中已经介绍过理想化同步电机的假设条件,详细导出了在转子具有D、Q等值阻尼绕组情况下的基本方程式。本节在此基础上加以扩展。一、同步电机的基本方程 (一)原始方程式 图1-1(a)
8、和(b)分别为同步电机的结构示意图和各绕组的电路图;为一般起见,考虑转子为凸极并具有D、g、Q三个阻尼绕组,而将隐极电机或转子仅有D、Q阻尼绕组分别处理为它的特殊情况。图中给出了定子三相绕组、转子励磁绕组f 和阻尼绕组D、g、Q的电流、电压和磁轴的规定正方向。需注意:定子三相绕组磁轴的正方向分别与各绕组正向电流所产生磁通的方向相反而转子各绕组磁轴的正方向则分别与各绕组正向电流所产生磁通的方向相同转子的Q 轴沿转子旋转方向超前于d 轴90另外,规定各绕组磁链的正方向与相应的磁轴正方向一致。由图1-1(b)可以列出各绕组的电压平衡方程,即 在假定磁路不饱和的情况下,各绕组的磁链 可以通过各绕组自感
9、L和绕组间互感M,列出下列磁链方程,即 由电工理论可知:上式中的系数矩阵为对称矩阵。由于转子的转动,一些绕组的自感和绕组间的互感将随着转子位置的改变而呈周期性变化。取转子d 轴与a 相绕组磁轴之间的电角度q q 为变量,在假定定子电流所产生的磁势以及定子绕组与转子绕组间的互磁通在空间均按正弦规律分布的条件下,各绕组的自感和绕组间的互感可以表示如下。(1)定子各相绕组的自感和绕组间的互感,即 在理想化假设条件下,可以证明:l2m2。另外,对于隐极电机,上列自感和互感都是常数。(2)定子绕组与转子绕组间的互感,即 (3)转子各绕组的自感和绕组间的互感 由于转子各绕组与转子一起旋转,无论凸极或隐极电
10、机,这些绕组的磁路情况都不因转子位置的改变而变化,因此这些绕组的自感和它们间的互感Lff、LDD、Lgg、MfD、MgQ都是常数。另外,由于d 轴的f、D绕组与q轴的g、Q绕组彼此正交,因此它们之间的互感为零,即 MfgMfQ=MDgMDQ=0 (二)d、q、0坐标系统下的基本方程由于一些自感和互感与转子的位置有关,因而式(1-1)电压方程和式(1-2)磁链方程将形成一组以时间t为自变量的变系数的微分方程,使分析和计算十分困难。为此常采用坐标变换方法,使之在新的坐标系统下得出一组常系数方程式。派克所提出的d、Q、0坐标系统是这类坐标系统中的一种,它将定子电流、电压和磁链的三相分量通过相同的坐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现代 电力系统 分析 元件 动态 特性 数学模型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