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学前儿童心理学PPT课件.ppt
《最新学前儿童心理学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学前儿童心理学PPT课件.ppt(17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学前儿童心理学学前儿童心理学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对象:心理现象心理=思想=精神=意识=灵魂心理学就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研究心理现象具体内容的发生、发展、形成过程所谓心理,简单地说也就是人的感觉、记忆、情绪、意志、思维和想象。感知是最简单和最原始的心理,刚出生的婴儿,就具有感知。意念、思维、想象则是高级的心理,人有了高级心理活动后就开始了个性心理的发生、发展,最终形成了形形色色、千姿百态、各具特色的个性、性格。科学的儿童心理学一般以科学的儿童心理学一般以1882年德国生理年德国生理和心理学家蒲来尔和心理学家蒲来尔(WPreyer)的儿童的的儿童的心理一书的出版为标志。心理一书的出版为标志。2学前
2、儿童心理学必须为实践服务学前儿童心理学必须为实践服务(1)首先是为培养人才的早期教育服务)首先是为培养人才的早期教育服务 早期教育越早越好?早期教育越早越好?(2)学前心理学在其他领域也具有很大意义)学前心理学在其他领域也具有很大意义比如:儿童文艺、医务工作、广播电视、比如:儿童文艺、医务工作、广播电视、玩具设计、服装等玩具设计、服装等第二节、原则和方法一、原则1.客观性原则2.发展性原则3.教育性原则二、研究学前儿童心理的常用方法(一)观察法:观察法要求有一定的技术训练.运用观察法研究学前儿童心理时应注意:1.观察前观察者要做好准备2.观察时尽量使儿童保持自然状态3.观察记录要求详细,准确,
3、客观4.观察应排除偶然性,一般应在较长时间内系统地反复进行(二)实验法:P68常用的实验法有两种:1.自然实验法2.实验室实验法(三)测验法:根据一定的测验项目和量表来了解儿童心理发展和水平的方法.(四)调查法包括访谈法和问卷法(五)作品分析法第二章基本理论第一节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趋势和特点一、趋势:1、从简单化到复杂化演变从不齐全到齐全,从笼统、未分化到分化、专门化2、从具体的表面性向抽象的内在本质演变3、从不随意性、被动性向随意性、主动性演变从无意向有意发展,从主要受生理制约向自己主动调节发展4、从零乱和不稳定向成体系和稳定演变二、基本特点1、方向性和顺序性个体身心发展在整体上具有一定的顺
4、序,身心发展的个别过程和特点的出现也具有一定的顺序。2、连续性和阶段性个体在不同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3、不平衡性(1)同一方面的发展速度,与不同年龄阶段的变化是不平衡的;(2)不同方面发展的不平衡。4、个别差异性第二节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一、客观因素(一)影晌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生物因素,包括:遗传因素、生理成熟。1遗传因素对儿童心理发展的作用体现在两个方面:(1)、提供发展人类心理的最基本的自然物质前提。人类在进化过程中,机体得到高度的发展,特别是脑和神经系统高级部位的结构和机能达到高度发达的水平,获得了不同于其他一切生物的特征。人的天然
5、的族类特征是正常儿童出生时都具有的遗传素质。人类共有的遗传因素是儿童在成长过程中有可能形成人类心理的前提条件,也是儿童有可能达到一定社会所要求的那种心理水平的最初步、最基本的条件。(2)奠定儿童心理发展个别差异的最初基础。世界上除同卵双生外,每个个体都具有独特的遗传模式。遗传模式的差异性决定着心理活动所依据的物质本体的差异性,从而影响着心理机能。遗传因素对儿童心理发展不同方面的影响是不完全相同的。遗传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是客观存在的。它为心理发展提供厂最初的物质前提和可能性。在环境的影响下,最初的叮能性能够变为最初的现实,而这个现实又将成为继续发展的前提和可能。儿童每一步的发展现实总是先天和
6、后天相互作用的结果。2、生理成熟因素。(1)生理成熟的程序制约着儿童心理发展的顺序;(2)生理成熟为儿童心理发展提供物质前提;(3)生理成熟的个别差异,是儿童心理发展个别差异的生理基础。遗传素质以及遗传的发展程序虽然制约着儿童的生理成熟,但成熟却并不绝对由遗传决定。生理发展本身存在着遗传和变异辩证统一的规律。遗传的东西在一定条件下会变化,人类的种系特征就是世世代代遗传和变异进化的产物。成熟过程始终受到环境的影响。(二)社会因素。环境和教育是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社会因素。环境对心理发展的作用体现在:1社会环境使遗传所提供的心理发展的可能性变为现实;2宏观的社会环境和教育从根本上制约着儿童心理发展的
7、水平和方向;3微观的社会环境是影响儿童心理个别差异的最重要条件。家庭教育对儿童心理发展所起的作用:(1)儿童在家庭教育影响下所形成的心理特点是以后心理发展的基础;(2)家庭及其成员对儿童心理的教育,比家庭以外其他人更易起作用;(3)家庭对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在时问和空间上都是全面的。二、主观因素。1、儿童心理本身的因素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内部原因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观因素,笼统地说,包含儿童的全部心理活动。具体地说,包括儿童的需要、兴趣爱好、能力、性格、自我意识以及心理状态等。其中。最活跃的因素是需要。2、儿童心理的内部矛盾是推动儿童心理发展的根本动因或动力内部矛盾可概括为两个方面:新的需要和
8、原有的心理水平或状态。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主客观因素的相互作用:1充分肯定客观因素对儿童心理发展的作用。2不可忽视儿童心理的主观因素对客观因素的反作用:(1)儿童心理对生理成熟的反作用,心理活动在一定范围内对其生理活动及成熟发生影响;(2)儿童心理对环境的影响,儿童心理活动影响周围事物和成人心理。3主客观因素相互作用的循环。客观因素影响儿童心理的发展,儿童心理的发展反过来又影响客观因素的变化,这种主客观相互作用的循环过程,始终伴随着儿童心理的发展过程。第三节、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一、年龄阶段的划分与特征1、阶段划分P742、儿童心理年龄特征:儿童在每个年龄阶段中形成并表现出来的一般的、
9、典型的、本质的心理特征。二、各阶段的主要特征(一)人生第一年心理特征(略)(二)婴儿期心理特征(略)(三)幼儿期的心理发展特征(特别重要)1、小班特点:(1)最初步生活自理。幼儿园生活和生活范围的扩大,引起心理发展上的各种变化,认识能力、生活能力、人际交往能力都迅速发展。(2)认识依靠行动。认识活动是具体的,依靠动作和行动进行,思维是认识活动的核心,即“直观行动思维”。(3)情绪作用大。心理活动情绪性极大,认识过程主要受情绪及外界事物左右,不受理智支配。(4)爱模仿。模仿性突出,模仿也是幼儿主要的学习方式。2、中班特点(1)更加活泼好动;(2)思维具体形象;(3)开始接受任务;(4)开始自己组
10、织游戏。3、大班特点(1)好问好学。幼儿在这时期有强烈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好奇心比以前深刻;(2)抽象思维能力开始萌发。大班幼儿思维仍是具体形象思维,但明显有抽象逻辑思维萌芽;(3)开始掌握认知方法。出现有意地自觉控制和调节自己心理活动的能力,认知方面有了方法。运用集中注意的方法,有意记忆的运用。(4)个性初具雏形。有较稳定的态度、兴趣、情绪、心理活动,思想活动不那么外露。第三章感知觉和注意第一节、感知觉概述一、感觉和知觉的概念一、感觉和知觉的概念1、感觉: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刺激物的、感觉: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刺激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属简单的心理现象,主要与生个别属性的反映,属简
11、单的心理现象,主要与生理作用相联系。包括视、听、嗅、味、肤、动与理作用相联系。包括视、听、嗅、味、肤、动与平衡等。平衡等。2、知觉: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食物的整、知觉: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食物的整体的反映。它以感觉为基础,但并非感觉成分的体的反映。它以感觉为基础,但并非感觉成分的简单相加,而是对感觉所提供信息的加工。它反简单相加,而是对感觉所提供信息的加工。它反映刺激所代表的意义,受经验影响,因此,对同映刺激所代表的意义,受经验影响,因此,对同一事物的知觉会有所不同。一事物的知觉会有所不同。二、感觉和知觉的作用二、感觉和知觉的作用1感觉和知觉是人生最早出现的认知过程;2两岁前儿童依
12、靠感觉和知觉认识世界;3感觉和知觉在36岁儿童的心理活动中占优势;4幼儿的记忆、情绪和意志也受感知觉的影响。三、感觉和知觉的特性(一)感受性及其变化规律1、感觉的相互作用2、感觉适应是指由于刺激持续时间的长短而降低或提高,这种现象叫适应现象。3、感觉的对比同一分析器的各种感觉会因彼此相互作用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感觉的对比,分先后对比和同时对比两种。4、感受性与训练感觉的补偿(二)知觉的特性1、知觉的选择性含义:指把知觉对象优先地从背景中区分出来的特性。对象、背景,二者可互换。对象与背景的转换图2、知觉的整体性:当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作用人的感官时,人能够根据知识经验把它知觉为一个整体。
13、3、知觉的理解性:人在知觉一些事物或现象时,总是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去认识它,并用语词把它标志出来。4、知觉的恒常性:知觉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变化时,人对客观事物的知觉映象保持相对不变的特性。第二节学前儿童感知觉的发展一、学前儿童感觉的发展(一)儿童视觉的发展表现在两方面:视觉敏度的发展、颜色视觉的发展。1、视觉敏度的发展视觉敏度的概念:精确地辨别细致物体或处于具有一定距离的物体的能力,也就是发觉一定对象在体积和形状上最小差异的能力,即通常所说的视力。2、颜色视觉:指区别颜色细致差异的能力,亦称辨色力。婴儿的颜色视觉:婴儿出生后第三个月开始区分红、绿两种光刺激,但不稳定,第四个月比较稳定。颜色视觉与
14、颜色的明度、色调、饱和度有关。幼儿颜色视觉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区别颜色细微差别能力的继续发展,同时对颜色的辨别和掌握颜色名称结合起来。3岁儿童不能认清基本颜色和区分各种颜色的色调。4岁区别色调细微差别的能力发展,开始认识一些混合色。5岁注意到色调、明度和饱和度,能辨别更多混合色。颜色辨别能力的发展,主要在于掌握颜色的名称,主要依靠生活经验和教育。(二)听觉(三)触觉二、学前儿童知觉的发展(一)学前儿童空间知觉和时间知觉的发展空间知觉包括形状知觉、大小知觉、方位知觉和距离知觉。1、形状知觉婴儿的形状知觉(1)很小的婴儿已能辨别不同的形状,具有对形状的知觉的恒常性;(2)对物体形状的视觉偏好。幼儿的形
15、状知觉(1)在视觉、触觉、动觉的协调活动中,对几何形体知觉的效果最好;(2)对几何图形辨别的难度由易到难,具顺序性;(3)形状知觉和掌握形状的名称相结合;(4)形状知觉在先,用词概括形状的能力在后;(5)通过游戏可提高形状知觉水平;(6)日常生活需要形状知觉,也为形状知觉发展提供条件。2、方位知觉婴儿已有听觉定位能力;正常儿童主要依靠视觉定位;幼儿方位知觉的发展主要和词语所代表的方位概念结合;幼儿方位知觉的发展早于方位词的掌握;只能辨别以自身为中心的左右方位;方位知觉的发展是幼儿人学准备的重要内容;方位知觉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对上下、前后、左右方位的辨别。3、深度知觉距离知觉的一种(二)时间知觉1
16、婴儿主要依靠生理上的变化产生对时间的条件反射,即由生物节奏周期(生物钟)所提供的时间信息而出现的时间知觉。2随年龄增长,会产生与具体事物和事件相联系的时间知觉,主要是依靠生活中接触到的周围现象的变化。3逐渐能通过钟表和日历认识时间,把钟表和日历上的字符形象化。46岁以后,能够开始学习对持续时间进行估计。5幼儿时间知觉发展的方向是思维参与时间的知觉。即把时间知觉和时间概念联系起来。三、学前儿童观察力的发展与培养(一)幼儿观察的发展,表现在观察的目的性、持续性、细致性、概括性以及观察方法等方面。观察的目的性加强观察的持续性延长观察的细致性增加观察的概括性提高(二)学前儿童观察力的培养帮助学前儿童明
17、确观察的目的和任务。激发和培养学前儿童观察的兴趣。教给学前儿童观察的方法。训练学前儿童运用多种感官观察。第三节注意概述一、什么时注意?1、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是人的心理活动的一种能动的积极的状态。特点:1指向性:指在某一时刻人的心理活动选择了某个对象而离开了另外一些对象,能使人有选择地反映事物,从而获得清晰印象。2集中性:指同一时间内各种有关心理活动聚集在其所选择的对象上;或这些心理活动深入于该对象的程度,即心理活动在一定方向上的强度和紧张度。注意的功能1选择功能,使儿童对环境中的各种刺激做出选择性反映并接受更多信息。2维持功能,使儿童心理活动对所选择的对象保持一种比较紧张、持续的
18、状态,从而维持儿童的游戏、学习等活动顺利进行。3调节功能,使儿童能够发觉环境变化,调整行为,为应付外来刺激作相应准备,从而能更好适应周围环境的变化。注意的外部表现二、注意的种类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一)无意注意1、概念P822、引起无意注意的因素客观因素:主观因素:(二)有意注意:概念、特征、引起因素三、注意的品质四个品质1、广度:注意的广度,又叫注意的范围,指人在比较短的时间性片断中所能清楚地知觉到的事物的数量。2、稳定性:指注意在集中于同一对象或同一活动中所能持续的时间。它是注意的一种重要品质,使幼儿游戏、学习活动等获得良好效果的基本保证。3、转移:指自觉地调整注意,使之从一个对象转换到另一
19、个对象上。4、分配:指在同一时间内,注意指向于两种或几种不同的对象与活动,及在同一时间内,同时注意两个以上的事物或同时从事两种以上的活动。第四节学前儿童注意的发展一、发生1定向性注意的发生。原始的定向反射是与生俱来的生理反应,也是儿童最早出现的最初级的注意。最初的定向性注意,主要由外物特点引起,即无意注意的最初形式。本能的定向性注意随年龄增长占据的地位日益缩小,但不会消失。2选择性注意的发生发展。选择性注意,指儿童倾向于对一类刺激物注意得多,而在同样情况下对另一类刺激物注意得少的现象。选择性注意在新生儿时已出现,其发展表现在两方面:(1)性质的变化,由取决于刺激物的物理特性转向刺激物对儿童的意
20、义;(2)对象的变化,即范围的扩大和对象的复杂化。3、有意注意,指有目的、有意识支配的、主动的注意,2岁以后开始萌芽,幼儿期开始发展。有意注意的发展,使儿童注意发生变化,心理能动性增强。二、发展学前儿童注意发展的特征:无意注意占主要地位,有意注意逐渐发展。1、无意注意的发展2、有意注意的发展3、学前儿童注意品质的发展三、学前儿童注意分散的原因与预防(重要)(一)原因分析1、无关刺激过多2、疲劳3、缺乏兴趣和必要的情感支持(二)预防措施1、排除无关刺激的干扰,2、根据儿童的兴趣和需要组织教育活动,3、灵活地交互运用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预防长时间单一的活动引起疲劳。第四章学前儿童记忆的发展第一节记
21、忆概述一、定义: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验的识记、保持和恢复的过程。记忆包括识记、保持、恢复三个环节。恢复又包括两种形式:再认、再现(回忆)。二、类型1形象记忆、情景记忆、语词-逻辑记忆、情绪记忆和运动记忆(按内容)2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按时间)三、记忆的过程记忆的过程包括识记、保持、恢复(再认和回忆)三个环节。(一)识记1.根据识记的目的性、自觉性及意志努力的程度,可把识记分为无意识记和有意识记。(1)无意识记。无意识记也叫不随意识记,是没有明确的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自然而然发生的识记。“潜移默化”、“耳濡目染”等都是无意识记的结果。(2)有意识记。有意识记也叫随意识记,是事先有预定
22、目的,必要时还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识记。2.根据理解的程度,可把识记分为机械识记和意义识记。(1)机械识记。机械识记是在识记材料本身无内在联系或对识记材料没有理解的情况下,按照材料的顺序,通过机械重复的方式而进行的识记。(2)意义识记也称理解识记,是在对识记内容理解的基础上,依据事物的内在联系所进行的识记。二、保持和遗忘保持是识记过的知识经验在头脑中的积累、储存和巩固的动态过程,是记忆过程的中心环节。遗忘是识记过的材料不能再认和回忆,或者发生错误地再认和回忆。是与保持相反的过程,是记忆内容的消失。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研究发现的揭示了遗忘规律: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且遗忘的过程最初进展得快,以后
23、逐渐缓慢,简单说,就是“先快后慢”。(三)恢复一、学前儿童记忆的发生一、学前儿童记忆的发生(一)胎儿的听觉记忆(一)胎儿的听觉记忆 (二)新生儿记忆的表现(二)新生儿记忆的表现 1 1、条件反射的建立、条件反射的建立 2 2、习惯化、习惯化去习惯化去习惯化 (三)婴儿的记忆(三)婴儿的记忆 认生认生 二、学前儿童记忆的发展(一)记忆保持时间的延长儿童记忆保持时间的久暂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影响儿童记忆保持的主要因素有:1儿童对记忆对象的感知程度2儿童的知识经验和对识记材料的理解程度3儿童的情绪状态4对被记忆对象的兴趣在学前儿童记忆保持时间的发展中,存在一些独特的现象:1幼儿期健忘2记忆恢复(回涨)
24、现象(二)记忆容量的增加1记忆广度2记忆范围(四)记忆内容的变化从记忆的内容看,记忆可以分为运动记忆、情绪记忆、形象记忆和语词记忆。儿童记忆内容也有随着年龄而变化的客观趋势。这四种记忆的发展规律:运动记忆(出生后两周左右)情绪记忆(半岁左右)形象记忆(六个月到十二个月)语词逻辑记忆(一周岁以后)幼儿形象记忆和语词记忆效果比较表幼儿形象记忆和语词记忆效果比较表幼儿形象记忆和语词记忆效果比较表幼儿形象记忆和语词记忆效果比较表平均再现数量平均再现数量年龄年龄熟悉的物体熟悉的物体 熟悉的词熟悉的词 生疏的词生疏的词34岁岁3.91.8045岁岁4.43.60.356岁岁5.14.30.467岁岁5.6
25、4.81.2(五)记忆意识性的发展学前儿童记忆的基本特点是无意记忆占优势,有意记忆逐渐发展。1无意记忆占优势(1)无意记忆的效果优于有意记忆。(2)无意识记效果随着年龄增长而提高。(3)无意识记是积极认知活动的副产物。幼儿无意识记的效果依赖以下因素:客观事物的性质。客观事物与幼儿主体的关系。幼儿认识活动的主要对象或活动所追求的事物。活动中感官参加的数量。活动动机。2有意记忆逐渐发展有意识记的发展,是幼儿记忆发展中最重要的质的飞跃,幼儿有意识记的发展有以下特点:(1)儿童的有意识记是在成人的教育下逐渐产生的。(2)有意识记的效果依赖于对记忆任务的意识和活动动机。(3)幼儿有意再现的发展先于有意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最新 学前 儿童心理学 PPT 课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