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财政学导论.ppt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财政学导论.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财政学导论.ppt(6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主讲人:梅建明 教授邮 箱:欢迎大家来到财政学课堂财政税务学院导论导论财政的概念财政的概念1财政学的基本问题财政学的基本问题2财政学的理论体系财政学的理论体系3一、现实中的财政二、财政产生的条件三、财政的概念和特征第一节第一节 财政的概念财政的概念 财政与我们每一个人都密切相关。我们接受的学校教育主要是由财政提供的;道路、水、电等基础设施主要是由财政投资兴建的;政府构建了一个覆盖全面的社会保障体系,所需资金主要由财政筹措;政府对低收入群体进行财政补贴等等。一、什么是财政一、什么是财政 财政是政府参与社会经济资源分配而产生的一种经济活动或经济行为。总体上讲,财政主要有三大类分配和管理活动:1、筹
2、集财政收入 2、安排财政支出、提供公共商品,满足公共需求 3、对国民经济的监督、管理和调控1、筹集财政收入 工商企业、事业单位、个体工商户、城乡居民等都要按税法规定向政府交纳有关税收;有盈利的国有企业要按财政、财务制度的规定向国家上缴利润;中央和地方政府机构为企事业单位、居民提供公共服务时还可以依据相关法律、法规收取一定的费用;政府向社会公开发行债券等等。通过以上各种渠道,形成国家的财政收入 2、安排财政支出、提供公共商品,满足 公共需求 国家行政机关及科学、教育、文化、卫生等事业单位所需的经费主要依靠财政拨款;邮电、通讯、交通等基础设施和能源、原材料等基础产业项目,主要由财政投资兴建;各级政
3、府为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每年拨出大量财政资金用于农业基本建设和农业生产;如此等等。政府通过各种形式安排财政支出、提供公共商品,满足居民的公共需求,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改善人民生活。3、对国民经济的监督、管理和调控 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财政收支的管理和监督。为了有效地组织财政收入,合理地安排财政支出,政府需要编制财政收支计划即财政预算,制定相应的财政政策和制度,并建立专门的机构,对财政收支等活动进行管理和监督。作为财政收支计划的财政预算,要由国家立法机关予以审查和批准。二是通过制定和运用各项财政政策和法规对社会经济中各个主体的经济行为进行监督、管理。三是运用税收、公债和政府预算等
4、财政政策手段调节社会供求关系,对国民收入分配、国民经济的各个运行环节以及整体运行状态进行调节、控制。二、财政产生的条件二、财政产生的条件 财政是一个历史范畴,一般来说,财政的产生,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剩余产品是财政产生的经济基础经济基础经济基础国家的存在是财政产生的政治前提政治前提政治前提公共需求是财政产生的根源 根源根源(一)剩余产品是财政产生的经济基础 社会产品的价值=C+V+M。其中,C是生产资料耗费的补偿价值,V是劳动力再生产价值,M是剩余产品价值。社会产品中的剩余产品价值是财政产生的经济前。这实际上是表明:没有剩余产品就不会有财政。这是因为:第一,如果没有剩余产品,就没有可供财政分
5、配的对象。第二,如果没有剩余产品,就不可能有独立于直接生产过程的财政专职人员和专门机构。(二)国家的存在是财政产生的政治前提 财政产生和存在的社会条件和政治前提是国家的产生和存在。如果没有国家,就没有财政分配的主体,也就没有财政。因此,财政是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但对于二者之间的关系以及产生的时间则应放入社会发展的漫长历史中去考察。(三)公共需求是财政产生的根源 人类社会有两大需求,即私人需求和公共需求。私人需求主要由私人商品予以满足,公共需求则由公共商品予以满足。财政产生的根源在于私人组织(如个人、家庭、企业等)不能有效提供公共商品。私人组织不能有效提供公共商品主要有三个原因:(1)能力所
6、限。由于公共商品的生产需要较大的人力、物力投入,私人组织一般难以承担。(2)权力所限。许多公共商品(如国防、环保、司法和公共安全等)的生产和提供需要有政治权力作后盾,而私人组织不具有政治权力。(3)利益所限。私人组织的产品提供不仅要求其成本得到足额补偿,而且要求能够为其带来更大的利益。但由于公共商品的非排他性使生产成本得不到足额补偿,私人组织不愿意提供公共商品。因此,这就客观上要求国家依靠政治权力(或公共权力)来提供公共商品、满足公共需求。公共需求作为财政产生的根源,从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中也可得到印证。在国家产生后,公共需求的决定和实现方式存在着巨大差异。在君主统治或独裁统治的社会,统治者是以
7、其个人偏好决定公共政策,这种公共政策并不一定能够完全反映公共需求,甚至可能完全背离公共需求;同时,统治者是运用政治权力来实现统治者的个人或阶级利益,尽管他在一定程度上也会考虑公共需求,但当公共需求与其个人需求发生冲突时,他会不惜采用暴力手段优先保障其个人或阶级利益。在这种情况下,国家就成为阶级统治的工具,国家的职能取决于统治者的需要和愿望,财政分配的目的就表现为满足统治者的阶级统治需要。但在现代民主社会,国家统治者都直接或间接地源于公共选择,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着公众的偏好和需求,国家职能取决于公众的需要。这时,财政分配的目的就是为了提供公共商品、满足公共需求。三、财政的概念和特征三、财政的概念
8、和特征v财政的概念:v财政是公共权力组织为了满足公共需求对剩余产品进行分配而产生的经济行为,这一定义包含三大要素:v一、财政分配的主体是公共权力组织v二、财政分配的目的是满足公共需求v三、财政的分派的对象是剩余产品价值财政的特征财政的特征财政作为政府的重要经济活动主要有三大特征:强制性强制性无偿性无偿性 国家主国家主体性体性添加文本内容强制性 在市场机制中,交易是自愿进行的,个人可以选择退出;财政行为则对每一个居民产生影响,而且居民无法退出。也就是说,财政不遵循自愿性原则,它是国家依据政治权力进行的强制性分配;财政行为一旦发生,个人只能接受,无法选择。强制性是政治性集体行动的必然派生形式 无偿
9、性 财政分配不遵循等价交换原则,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全体社会成员可以无偿地消费由政府提供的公共商品。这种无偿性是由政府的职能以及公共商品的基本特征决定的。其次,国家可以无偿地占有其他主体的收入。这种无偿性决定于政府所拥有的政治权力以及为提供公共商品而进行的经济活动性质政府提供的公共商品使每个人受益。那么,政府进行这些活动所需要的“费用”就应由全体受益者社会成员负担。国家主体性 一般性分配的主体可以不是国家,但不以国家为主体参与的分配不是财政分配。财政分配必然是以国家为主体进行的分配。当然,国家也可能进行一般性分配,但在这种情况下,国家是作为一般主体,所进行的分配一般不具有强制性和无偿性
10、特征。这说明,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并非都是财政分配。第二节第二节 财政学的基本问题财政学的基本问题一、经济学体系中的财政学二、财政学研究的基本问题三、财政学的研究方法一、一、经济学体系中的学体系中的财政学政学 (一)(一)经济学的学的层次及研究次及研究对象象v一、宏观经济学: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四个环节的运行及其内在联系v二、部门经济学:以特定部门为研究对象v三、微观经济学:微观主体的经济活动和内在规律(二)财政学的研究对象(二)财政学的研究对象 财政学是一门以财政活动或行为为研究对象的科学。从学科体系来看,财政学科属于应用经济学范畴,是应用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具体来说,财政学研究以下主要问
11、题:1 1、政府的活动范围和支出范围政府的活动范围和支出范围 从理论上讲,政府既可以生产和提供私人商品以满足私人需求,也可生产和提供公共商品以满足公共需求。实际上,并非一切事情政府都能干,即使干了也不一定能干得好。因此,在资源配置过程中,需要对政府机制与非政府机制(主要是市场机制)进行合理的分工和定位,而这种分工和定位又将直接决定财政收支的规模和结构。政府机制与市场机制的分工是基于以下现实:市场机制是目前人类所发现的能够最有效率地配置资源的机制,但市场机制自身也存在一些缺陷;政府机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这些缺陷,但在一般资源配置过程中却不及市场机制更有效率。所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界定政府活动
12、范围的基本原则是:将市场作为社会资源配置的基础性机制,而政府的资源配置和其他活动主要在于市场失效领域,或由政府进行干预后使资源配置更为有效的领域。依据以上原则以及经济发展的现实,可将政府的活动范围总体上界定为:生产和提供公共商品以满足公共需求;财政的支出范围就是保证政府生产和提供公共商品的资金需要。财政学需要研究:如何运用这两种机制才能使社会资源得到有效的配置?政府以及财政应具有何种职能?如何确定合理的财政收支规模和结构?2 2、政府行为对国民经济运行的影响政府行为对国民经济运行的影响 政府行为与国民经济活动存在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国民经济运行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和影响着政府行为,而政府的行为尤
13、其是财政行为又会反过来影响国民经济的运行,其中包括国民收入的分配和消费以及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平衡。对此,财政学需要对以下具体问题进行研究:在一定的社会结构中,政府在国民经济中应居的地位和应具有的行为,政府行为对国民经济产生的影响,如何保证国民经济的稳定和高效运行等。3 3、政府制定财政政策的理论和现实依据、政府制定财政政策的理论和现实依据 财政学研究的重点在于研究和提供制定财政政策的客观依据以及理论基础,而不在于财政具体政策的设计和制定。对此,财政学主要研究以下具体问题:财政政策的目标,各种财政政策的效应和应用环境,实现财政政策的手段和机制,财政政策与其他政策的配合等。4 4、政府行为的有效
14、性以及政府资源的有效配置政府行为的有效性以及政府资源的有效配置 在财政运行过程中,由于受到资源、技术以及其他条件的约束,不仅要保证社会资源中非政府资源的有效配置,还必须保证政府所拥有的资源在不同时间、不同空间(地区)以及不同公共商品之间的合理配置。但要实现这一点,一方面要求有完善、有效的公共需求和公共政策决定机制以及政府行为约束机制,另一方面还要建立健全各种法规和管理制度,并在实践中使这些法规和制度得到完整和全面的贯彻执行。对此,财政学需要研究的具体问题主要包括:公共需求的决定,政府预算的制定和管理,财政管理体制,财政效益及其评价等。(三)财政学的研究方法(三)财政学的研究方法 规范分析和实证
15、分析是经济学研究的两种基本方法,由于财政学属于应用经济学范畴,因此,财政学的研究方法也主要是规范分析方法和实证分析方法。(1)经济活动“应该是应该是什么”或社会面临的经济问题应该怎样解决(2)什么方案是好的,什么方案是不好的(3)采用某种方案是否应该,是否合理,为什么要作出这样的选择 规范分析 规范经济学涉及到对经济行为和经济政策对人们福利的影响和评价问题,涉及到是非善恶,合理与否问题,与伦理学、道德学相似,具有根据某种原则规范人们行为的性质。由于人们的立场、观点、伦理和道德观念不同,对同一经济事物、经济政策、同一经济问题会有迥然不同的意见和价值判断。对于应该做什么,应该怎么办的问题,不同的经
16、济学家可能会有完全不同的结论。实证分析方法是在分析经济问题和建立经济理论时,撇开对社会经济活动的价值判断。只研究经济活动中各种经济现象之间的相互联系,运用“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在求证中检验假设”的方法,在作出与经济行为有关的假定前提下,分析和预测人们经济行为的后果。(1)经济现象是什么?经济事物的现状如何?(2)有几种可供选择的方案,将会带来什么后果。它不回答是不是应该作出这样的选择的问题。即它企图超脱和排斥价值判断(即关于社会的目标应该是什么,经济事物是好是坏,对社会有无意义的价值判断),实证经济学所研究的内容具有客观性,是说明客观事物是怎样的实证科学。实证分析第三节第三节 财政学的理论体系
17、财政学的理论体系一、西方财政理论的发展历程二、新中国财政理论的发展三、本书的理论体系 西方财政理论的形成和发展,是伴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发展而产生发展的。古典学派最杰出的代表亚当斯密在1776年出版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简称国富论)中,对国家财政进行了深入系统的专题研究,使西方财政理论发展成为一个比较完整而庞大的体系,创立了具有现代意义的财政学,财政学也因之成为一门科学。一、西方财政理论的发展一、西方财政理论的发展古典经济古典经济学派财政学派财政理论理论 新古典财新古典财政理论政理论 功能财功能财政理论政理论 2020世纪世纪6060年代以来年代以来的西方财的西方财政理论政理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南 财经政法大学 财政学 导论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