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系统业务知识.doc
《成本系统业务知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成本系统业务知识.doc(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房地产成本相关知识1、 地产公司成本科目体系管理的现状?答:很多地产公司成本管理意识不足,在开发了多个项目以后,还没有建立统一的成本科目体系,而是由各项目“各自为战”。项目上各自根据其开发产品不同,建立了自己的成本科目树。由于没有规范管理,各项目在开发过程中经常会出现,由于发现科目不够而擅自添加的现象,或由于科目不够细致,追加或删除的现象等。而公司各部门对同一套科目的理解也不同,没有达成一致和形成统一的“语言”,在项目开发的过程中经常出现用错科目进行拆分等情况。上面的问题反映了地产公司成本科目管理的现状,而这些现状的出现,是因为没有统一的科目管理和清晰指引的原因。2、 如何建立统一的成本科目体
2、系?答:可以由集团或公司成本管理部牵头,整合“造价、合约、营销、规划、财务”等部门的专业人员,集中讨论的方式,形成一套成本科目体系。同时、制定该标准时,需尽可能考虑对多种的产品业态进行覆盖 即建立“支持多业态产品的成本科目的全集”。3、 成本系统的使用对财务系统的影响?答:考虑到成本系统已经覆盖成本管理业务的全部业务流程,包括:目标成本的形成、目标成本的执行、动态成本控制与分析。因此,关于成本的详细信息完全从成本系统得到,这样就可以对财务“成本作账模式”进行简化,具体如下: 在成本系统中,对成本科目进行细项的管理,比如:细致到45级; 在财务系统中,成本科目只需要设置到1级即可,即设置到类似“
3、土地、建安、配套等”这一级就可以了; 通过财务接口,可以将成本系统的“实付款数据”及时的导入到财务软件中,这样既能满足财务“成本核算”的需要,又可以大幅度简化财务的工作,避免重复劳动、频繁的对账!(成熟应用后)4、 系统能否支持成本科目存在差异?答:系统可以支持项目成本科目存在差异。从管理的精细程度上讲,有些公司在统一成本科目时,只能做到某级以上,如3级以上。在项目上,由于开发产品不同,项目上的科目设置在3级以下有可能不同。系统允许设置统一的成本科目级数,在该级以上科目要求全公司、全集团统一,而在该级科目以下允许在项目上不同。5、 地产公司成本核算对象体系的现状?答:根据项目开发周期、营销方面
4、的要求等,项目一般分多期开发,地产公司在核算项目成本时候,也基本按照“项目分期”原则建立其核算对象体系。目前较少公司能够做到产品级核算,也就是根据项目开发的产品情况,将产品分类为“高层、多层、别墅、商业”等,或者进一步再进行二级的细分。从成本核算的精细化角度来看,基于“同类产品”的成本构成的对比分析,对企业提高成本管理水平提供重要的依据,因此随着管理水平的提升,需要逐步细化,最终实现“产品级”的成本核算。6、 如何将成本核算对象做到产品级?答:有两种模式,一是在项目前期就在核算体系中建立产品分类结构;二是在项目开发过程中,设置产品分类,通过一定的拆分配比原则,形成当前项目的产品成本。模式一:适
5、用于公司已经有一套成本核算办法,在项目开发过程中,所有发生的合同性成本和非合同性成本,均能够按照一定的拆分规则及时分摊到各产品分类中去。过程中能够及时得到“项目分期产品”的成本情况,同时、在目标成本环节也能够将目标成本按照产品分类进行细化设置。模式二:在项目前期仅将核算对象设置到“项目分期”级,在项目开发过程中通过设置产品分类,和相应的拆分模式,如“按建筑面积、可售面积”等方式,将成本分摊到产品中去,从而获取产品的目标和动态成本情况。7、 成本核算对象的确定原则和方法?答:成本核算对象的建立是实施成本管理的第一步,那么我们看看其确定的原则和方法是怎样的:1) 成本核算对象的确定原则n 满足成本
6、计算的需要;n 便于成本费用的归集;n 利于成本的及时结算;n 适应成本监控的要求;2) 成本核算对象的确定方法n 成片分期(区)开发的项目,可以以各期(区)为成本核算对象;n 根据核算和管理需要,对独立的设计概算或施工图预算的配套设施,不论其支出是否摊入房屋等开发产品成本,均应单独作为成本核算对象。对于只为一个房屋等开发项目服务的,应摊入房屋等开发项目成本且造价较低的配套设施,可以不单独作为成本核算对象,发生的开发费用直接计入房屋等开发项目的成本。8、 如何制订项目的估算成本?答:在方案设计出来后,根据价量原则,测算该方案的项目估算成本。由成本管理部组织相关部门参与估算成本的测算,然后上报集
7、团领导、成本评审小组评审,若通过后则形成该项目的估算成本。第一稿的估算成本不一定准确,随着项目的推进可以逐次修订估算成本,形成最新的估算成本。9、 地产行业对目标成本的管理现状?答:目标成本的形成是一个过程,从项目定位到方案设计,再到施工图预算阶段,目标成本层层深化、逐级修订,形成最终的项目目标成本。目前地产公司对目标成本管理很粗放,大概有如下几种情况: 没有目标成本。从方案阶段形成的估算成本后,指导设计人员设计完施工图,就开始施工了,根本不做目标成本测算。 有目标成本,但目标成本做得很粗。方案设计阶段的估算成本太粗,在细化设计阶段也会出预算成本,但仍达不到对目标成本的要求,相比很粗。 对目标
8、成本没有清晰定义。很多公司施工图分批次出,公司没有清晰定义到什么情况下,才能得到整个项目的目标成本,所以,迟迟拿不出项目目标成本数据。 目标成本缺少责任管理制度与之配套。许多公司没有清晰的成本控制原则、指引和对应的责任部门等制度的配套,使目标成本管理流于形式。 公司领导不重视目标成本管理。在施工图出来后不做目标成本修订工作,在项目施工环节只重视对过程的控制,而忘了问题恰恰是发生源头,是施工图设计不合理和没有目标成本管理意识才造成的成本失控。10、 在系统中目标成本是如何进行测算的?答:在系统中目标成本是按照价量原则进行计算的。系统提供了“编制原则”,根据工程量单价的方式计算目标成本金额。具体计
9、算方法如下:编制原则:包括总投资不变、可售单方造价不变、建筑单方造价不变三个值。 总投资不变:为系统默认选项,此时输入工作量与单价,系统会根据“金额单价工作量”自动计算出“金额”;同样,输入工作量、金额,系统会自动根据“单价金额工作量”自动计算出单价等。 可售单方造价不变:“工作量”自动取当前核算对象的“可售面积”,且不可编辑。此时输入单价,金额单价可售面积。同样,输入金额,系统自动算出来单价。 建筑单方造价不变:“工作量”自动取当前核算对象的“建筑面积”,且不可编辑。此时输入单价,金额单价建筑面积。同样,输入金额,系统自动算出来单价。11、 怎样提升目标成本严肃性?答:从估算成本到目标成本层
10、层细化、逐级修订。在施工图出来后,要求对施工图进行概预算得到目标成本,可以采用修订的方式。首先、修订目标成本不是人人都可以做的,由专岗专人负责;其次、目标成本修订要记录修订原因、修订时间等,要走审批流程;最后、通过目标成本修订形成各版本之间的对比分析,为目标成本管理提供数据支持。12、 地产公司成本拆分工作的现状?答:很多地产公司成本拆分工作缺乏规范、统一的操作指引。部分公司由于没有专门的成本管理部门,拆分工作往往交给各经办部门自行完成。但是、由于没有统一的指引和各经办部门对“成本拆分”的概念理解不一致,导致自行拆分时,成本拆分与归集的准确性难以保证。13、 成本拆分与归集操作指引参考范本答:
11、成本拆分与归集指引主要针对大类科目进行描述,其中拆分规则部分内容参考如下:1) 土地获得价款:一般能分清成本核算对象的,可直接将土地成本计入特定的成本核算对象中;如果分不清成本核算对象,可先在“土地获得价款”之“待分摊成本”的核算项目进行归集,然后再在有关成本核算对象间分配;也可以不进行归集而直接通过设定分摊方法分配计入有关成本核算对象。有关分配方法如下:3.1 按占地面积计征地价、进行补偿、缴纳市政配套费时的分配方法方法一:先按小区的占地面积将土地成本分配到各小区;再将分配到各小区内的土地成本,按小区内房屋等成本核算对象和道路、广场等公用场所的占地面积进行直接分配;然后将分配到小区内道路、广
12、场等公用场所占地面积的土地成本,按房屋等成本核算对象的占地面积进行间接分配,计入房屋等成本核算对象的的开发成本;房屋等成本核算对象的直接分配数加间接分配数,即为该房屋等成本核算对象应负担的土地成本。方法二:也可将公用占地面积先分摊到房屋等成本核算对象的占地面积上,房屋等成本核算对象自身的占地面积加分摊的公用占地面积,再乘以单位面积的土地成本来分配。3.2 按建筑面积计征(或补偿)时的分配方法:按成本核算对象的建筑面积来分摊。2) 开发前期费、前期工程费、建筑安装工程费、园林环境工程费、基础设施费、配套设施费、公建工程费、工程整改费:能够分清成本核算对象的,可直接计入成本核算对象的相应成本项目;
13、应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成本核算对象负担的费用,可通过各成本项目下的“待分摊成本”之核算项目进行归集,再按下表所示分摊标准分配计入各成本核算对象:成本项目分摊标准开发前期费按可售面积分摊前期工程费(1)扣除直接费用后,按建筑面积分摊;(2)根据经验系数和建筑面积,确定标准分摊;建筑安装工程费(1)扣除直接费用后,按建筑面积分摊;(2)根据造价经验系数和建筑面积相乘,确定标准分摊;园林环境工程费共享性强,按可售面积分摊;共享性不强并可区分,按占地面积分摊基础设施费按可售面积分摊;若能区分可按占地面积分摊配套设施费按可售面积分摊公建工程费按可售面积分摊工程整改费按可售面积分摊 3) 开发间接费3.1
14、应先通过“开发间接费”科目分项目归集开发间接费的实际发生数,在每月(季)末,根据其实际发生数按一定标准分配计入各开发项目的各成本核算对象。3.2 车位及车库、其他配套设施及留作自用的固定资产,均不分配开发间接费。4) 资本化利息4.1 借款费用资本化的期限:自开发投入日起至完工交付日止的借款费用可资本化,期间开发商主动实施的停工期间不包括在内;4.2 可资本化的借款费用包括:与开发项目直接相关的借款利息支出、汇兑损失等借款费用,但不包括借款手续费及佣金;4.3 可去确定借款用途并专款专用于某特定开发项目的,可将借款费用直接计入受益的开发项目;不能分清具体用途的借款费用,可采用各项目累计投资额、
15、各项目缺口资金等标准在受益的各开发项目间分摊。14、 成本的拆分工作的建议答:成本的拆分工作主要是对合同、非合同费用进行的拆分,所以建议在合同签订环节就需要明确该份合同、非合同的拆分规则。从严格管理角度考虑,合同经办人不能够在签约审批环节提供拆分原则说明,就不给予合同审批通过。建议地产公司能够给出一个清晰的成本拆分指引,哪一类的合同,其成本应该拆分到哪些科目下面?这样在签订合同的经办人,即可清晰知道该份合同的成本拆分规则是怎样的,在合同签订后即可及时拆分其成本情况。15、 什么是调整成本?什么情况下需要调整成本?答:调整成本就是在目标成本的基础上追加或减少的调整量。当某科目目标成本出现余额不足
16、时,或该科目目标成本余额有剩余时,此时需要进行成本的调整工作。需要调整的情况有如下几种:a、目标成本余额不足在项目开发的过程中,当该科目下签订了合同,而合同发生了较大变更的情况下,可能会造成目标成本余额不足的情况,直接导致在该科目下无法新签合同,或无法分摊其他合同的成本。此时需要进行成本调整工作。b、 该科目下不再发生新合同,目标成本有结余该科目下已经签订合同,并进行了成本拆分工作,经成本分析和判断后,认为该科目下将不会再发生新的合同,此时目标成本即可能存在有结余的情况。成本管理人员应当对该科目进行“预计结算”操作,同时对该科目下的目标成本余额进行调整工作。目标成本调整的方式有如下几种:1.
17、增加整个项目的成本投入:在其他科目没有结余的情况下,需要为成本超出的科目进行追加调整成本的操作,也就是增加整个项目的成本投入,该工作需要报领导审批通过后,才可执行。2. 项目各科目之间的成本调配:在项目各科目之前进行成本的调配工作,将科目有多余的成本调整到需要追加的成本科目下,也就是科目之间的动态调配,不涉及总额的变化。该工作需要报领导审批后,才可以进行调整。16、 什么是科目结算?答:当该科目下不会在发生成本时,即可以进行科目的结算。已经结算的科目就不允许再有合同性、非合同性成本拆分到该科目上了。从业务的角度讲,哪些情况下需要进行科目的结算呢? 科目下不再产生新的合同时,即需要对科目进行结算
18、。 科目下的所有合同都已经结算完毕,即需要对科目进行结算。 当其他合同的成本不再需要拆分到该科目下时,即需要对该科目进行结算。现在系统中的实际情况是,要求科目下的所有合同均结算了,该科目才可以结算。17、 动态成本的计算方法如何?(算法调整了)答:在动态成本体系中,要清晰几个名词之间的关系,具体如下:n 已发生成本: 合同性成本 非合同性成本;n 已发生成本预测: Max(已发生成本,合同预测金额 非合同性成本);n 动态成本: Max(已发生成本预测,目标成本 调整成本);n 待发生成本: 动态成本 已发生成本;18、 合同分类的原则?答:我们建议设置合同分类时与成本科目的大类保持一致,根据
19、实际情况看能否做到二级或三级去?不建议做的太细,如果该公司签订合同没有达到那么细,则分类不能够建太细,保持2级就好。19、如何通过系统建立合作伙伴库?答:系统中记录的合作伙伴均是通过审核后真实、有效的合作伙伴。新建合作伙伴一般来源两个方面,一是通过在市场上考察后,将了解到的潜在的合作伙伴信息记录在系统中;二是通过外部网上注册的合作伙伴,审核有效后记录到系统中。新建合作伙伴时需要注意每个合作伙伴都属于一个“合作伙伴类别”,该类别与成本系统中的合作伙伴类别属同一个。对于合作伙伴均需要指定其“服务与资质”,在采购招投标的时候,系统是通过“服务与资质”来筛选合格的合作伙伴的。在新建合作伙伴时,系统会自
20、动搜索全集团、公司范围内所有重名的合作伙伴信息,以匹配相同选项的合作伙伴出来,供当前用户选择是否是重名公司。20、 合作伙伴的所属公司属性?答:合作伙伴的所属公司属性类似于产品的所属公司属性,均为标示该合作伙伴的应用范围。属于集团的合作伙伴可以通过授权分配的方式,让各公司查询、使用到。这里有如下原则:l 在集团公司建立的合作伙伴,默认其所属公司为“集团”。也就是在组织架构上,在公司级操作时看不到集团的用户,只能看到所属公司是“公司”的合作伙伴。l 在公司级建立的合作伙伴同样默认是属于“公司”级的,但其上级管理组织“集团”是可以查询到该合作伙伴的,若同级的其他公司需要查看该合作伙伴,需要在所属公
21、司授权部分给予授权分配。l 公司级的合作伙伴在调整授权时,不能把其建立时的默认公司的授权取消。所属公司授权能够保证合作伙伴在全公司、全集团范围内共享,以实现合作伙伴的全面管理。21、 标准产品分类与产品目录、合作伙伴目录之间的关系如何?答:在标准产品分类下建立产品目录,同时标准产品分类指导合作伙伴目录的建立,每个合作伙伴都属于某个产品分类下,也就是每个合作伙伴都有一个服务与资质。可以理解为标准产品分类是连接合作伙伴与产品的“纽带”。22、 什么是指标属性?答:指标就是指产品的性能、参数指标,由于指标属性记录在产品分类上,所以产品分类上的指标属性一般是该类产品通用的指标特征。当在产品分类下建立了
22、产品,系统允许对该产品重新定义其特有指标属性。23、 采购产品目录的管理模式如何?答:根据管理要求的不同一般分为两种模式:分散模式和集中模式。l 分散模式:就是各职能部门维护各自的产品目录,对供应商报价、产品规格自行建立与维护更新。这种模式多用于公司没有统一的采购职能部门牵头所有产品的采购管理工作的情况下。分散模式与公司发展的阶段有一定关系。有些公司还处于多项目管理的初期,各项目的采购部门仅仅限于施工材料管理层面,其团队的综合能力不足,无法达到全产品采购管理的能力要求。从公司发展的层面,各项目开发是独立运作,集团或公司不干预项目管理的情况下,分散模式就较为适用了。l 集中模式:有统一的专职部门
23、负责全部产品的采购管理工作,对产品目录统一由采购部建立与维护更新。这种模式多用于集团管控模式,从集团层面设立专职采购中心,负责高额、大宗产品的集中采购工作。各分公司设有专职的采购部,负责各项目上的小额的产品采购工作,其分工明确,流程清晰。集中模式的优势是易于管理,模式统一。各管理层面都有专职的部门负责产品采购工作,便于集团管控和监督。从运作效率上讲,集团集中采购在价格和质量上有优势,这样就避免了分散采购,规格、质量参差不齐的风险。24、 产品的价格来源于哪几个方面?答:产品的价格来源三个方面,一是直接在市场上询价后,通过系统记录下来;二是在招标过程中,参与投标单位的报价;三是通过审核外部网上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成本 系统 业务知识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