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诗三首》教学设计[推荐]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外国诗三首》教学设计[推荐]2.docx(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外国诗三首教学设计推荐2第四课 外国诗三首 第一课时 致大海教学目标:1.理解大海的象征意义和借物抒情的手法2.体会诗歌中联想的重要作用及对主题的表现作用3.体会哀歌式的愁闷美和人与自然重构世界的瞬间之想象思维教学过程:一.导入: 在诗歌的王国中,外国诗同样具有着无穷的感召与感染力,一些世界闻名诗人对世界文学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如拜伦、普希金、惠特曼、裴多菲等,他们的诗歌在世界文学史上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今日我们一起来学习普希金等三位外国诗人的诗作。 二.作者与背景: 亚历山大谢尔盖耶维奇普希金(17991837),俄罗斯民族的宏大诗人,俄国近代文学的奠基者、俄罗斯文学语言的创建者。生于莫斯
2、科一个贵族家庭,从小受到文学的熏陶,13岁起先写诗,15岁公开发表诗作。1817年在皇村学校毕业后进外交部任职,广泛结交优秀的贵族青年,写下一些歌颂自由、反对专制暴政的充溢激情的诗篇。1820年被沙皇政府流放到南方。1826年从流放地回到莫斯科在沙皇的监视下埋头写作。1837年在决斗中被杀害。除了一些叙事诗、小说,他一生写了近九百首抒情诗。他的诗具有明快的哀歌式的愁闷、旋律般的美、高度的思想性和剧烈的艺术感染力。别林斯基赞誉他的诗:所表现的音调的美和语言的力气到了令人惊异的地步;它像海波一样柔软、美丽,像松脂一样显明,像水晶一样透亮、干净,像春天一样芳香,像勇士击剑一样坚毅有力。高尔基说:我起
3、先读普希金的诗,犹如走进了一片树林的草地,到处盛开着鲜花,到处充溢着阳光。1824年夏天,普希金与奥德萨总督发生冲突,被军警押送到父母的领地米哈伊洛夫斯克村,幽禁在那里达两年之久。诗人在奥德萨,长期与大海相依为伴,把奔腾的大海看作自由的象征。当他将要远离奥德萨而向大海告辞的时候,万千思绪如潮奔涌,愁闷而又愤激的诗篇酝酿在胸。诗人在奥德萨起先写作,而在米哈伊洛夫斯克村最终完成这一篇诗作-致大海。 三.朗读或听录音,体会这首诗的韵律并把握住全诗的感情基调和改变。 四.分析鉴赏这首诗歌:1.第一二节:再见吧你呼唤的喧响。这两节写诗人向大海告辞。在诗人看来,大海以它的自由奔放展示它的美,向世人呼唤。大
4、海与诗人共有的自由奔放的精神,以及其次人称、拟人手法的运用,使诗人与大海在感情上紧紧相联。 2.第三节至第七节:你是我心灵的愿望之所在呀使我留在你的身旁这五节写诗人向大海吐露自己要逃往海外,追求自由的隐秘的愿望,也表达了诗人对失去自由的沮丧,为逃往海外的夙愿难以实现而愁苦满怀。 3.第八节至第十三节:有什么好吝惜呢或许是暴虐的君王 这六节写诗人对拿破仑和拜伦的追念,他们与作者精神相通,也与大海的精神相通,在这里,诗人深感前途渺茫,壮志难酬,哀叹了人们的不幸命运。以上是写大海引发的诗人的联想,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的渴望。 4.第十四五节:哦,再见吧带到那清寂的荒漠之乡这两节写诗人绝不遗忘大海的誓言,
5、诗人决心将大海的精神作为激励自己的动力,为自由奋斗不息。 5.总结主题:这首诗赞美了自由奔放的大海,抒发诗人对自由的渴望和苦闷,表现诗人在残酷专制下的崇高的自由精神。 五.要点分析:1.借大海的形象表达自由的精神这首诗以大海作为自由精神的象征,表达了诗人与大海相通的自由精神。诗人借大海自由奔放的壮丽形象,生发联想,尽情抒怀,表达了渴求自由的愿望。 2.剧烈深厚的抒情气氛诗人对大海以你相称,是诗人对大海的倾诉,诗人在诗中以抒情主子公的身份出现,干脆对大海表达自己的激情,并蕴含深厚的苦闷,使全诗具有哀歌式的愁闷美。 3.人与自然相逢、同一,并重构世界的瞬间诗人与大海相遇,他胸中涌动着海一样的澎湃。
6、诗人把岛、岩石想象成凝固的浪峰,已是诗人变更的自然,接着,诗人由观照海,到由海反观,最终与海同一了。这一瞬间,海是诗人向远方的延长,是海向俄罗斯土地的延长,这就是作者创作这首诗的思维流程。 六.作业:熟读这首诗,仔细体会普希金诗歌的特点。完成课后练习一。 其次课时篱笆那边我情愿是急流 教学目标:1.联系写作背景,分析这两首诗歌的主题。2.通过分析鉴赏两首诗,体会其诗歌风格的继承与创新。3.学习写作诗歌鉴赏评论,领悟诗歌创作的基本技巧。 教学过程:一、学习篱笆那边(一)总体把握,理清思路探讨:这首诗从表层意象看,写了哪几个层面?明确:两个。一是小孩子想摘草莓而又有所顾忌,另一个是上帝假如也是小孩
7、,也会爬过篱笆去摘草莓。 (二)研读全诗,探讨以下问题1、诗中的草莓指什么。明确:草莓指代世间美妙的事物。思索这一问题应从草莓的特点入手。草莓色泽艳丽,圆润可爱,在外形上给人以美感;味道酸甜可口,是人们所宠爱的一种水果。 2、我想不想爬过篱笆?为什么?明确:想。因为那儿有草莓一棵,而且草莓,真甜! 3、我能不能爬过?为什么?明确:能。因为假如我愿/我可以爬过。 4、那么,我愿不愿爬过?为什么?明确:不愿。因为脏了围裙/上帝肯定要骂我! 5、上帝又指代什么?明确:上帝号令一切,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他是权威的代表,又是正统思想上的化身。思索这一问题应从上帝特别的身份入手。 6、如何理解我想爬过能爬
8、过却又因为怕脏了围裙挨上帝的骂而不愿爬过?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的感受。明确:想爬过能爬过,是我有追求最美妙事物的愿望和实力,而怕脏了围裙挨骂则说明我在追求美妙事物的过程中有种种顾虑,担忧会遭遇责怪。归根究竟,这一切是上帝的行为约束、思想禁锢造成的。 联系实际示例: 孩子本是纯真无邪的,他们活泼好动,对一切美妙的事物抱有剧烈的新奇心,这其中隐藏着多少创建的萌芽啊。但我们现存的教化制度,不允许孩子有任何不合常规的行为,用许多清规戒律来束缚他们的思想,压制他们的特性,从而扼杀了他们的创新实力。 7、作者支配上帝这个形象有什么深刻的寓意? 明确:由上面分析可知,上帝是权威的代表,是正统思想的化身,是别
9、人思想的禁锢者;其实上帝又何尝不是被禁锢者呢?只要他情愿并且有决心抛开一切束缚,走下神坛,重新捡捡起纯真,他也会按自己的本性自主行事,去追求心目中美妙的东西。 二、学习我情愿是激流(一)听朗诵录音或老师有感情地范读。(二)学生自行研讨全诗,思索并探讨。 1、诗中意象可概括为几组、几类? 明确:全诗五段,每段有一组意象构成。这些意象又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急流、小河、荒林、废墟、草屋、云朵、破旗,都是诗人的自喻;另一类是小鱼、小鸟、常青藤、火焰、夕阳,是爱人的形象表现。 2、 这几类意象各有什么特征 明确:属于诗人自喻的意象,相对来说,比较阔大、粗犷富有男性的阳刚之气,给人以壮丽之感;比方爱人的意
10、象,相对来说,比较娇小、细腻、有着女性的柔媚,给人以秀美之感。 (三)学生深化研读全诗,思索并探讨1、诗人用哪些词语将这两类意象联系在一起的?明确:我情愿只要。 2、这样写表现诗人什么样的爱情观?明确:表现了诗人对爱情的奉献精神。 3、探讨:这首诗五处运用比照的写法,请分析每处比照,所揭示的深层含义及其作用。明确:例如第一段中坎坷和欢乐形成第一次比照。小鱼在水中游来游去是悠然欢快的,而急流、小河在坎坷的小路上跋涉是艰辛痛楚的。其次段中英勇地作战和做巢鸣叫的生活开心而安逸,而荒林对狂风的作战则充溢了危急。但只要爱人的生活的华蜜,诗人甘愿冒着危急挑战狂风等。五处比照使诗人对爱情的真诚无私的奉献精神
11、得到了形象而深刻的体现,具有剧烈的感人力气。 4、一组意象已能表达诗人对爱情的看法,诗人为什么还要选择这么多意象?明确:诗中作为比方的自然现象应有尽有,丰富多彩。上至广漠的天空,下至河流山谷;大至山崖废墟,小至一鸟一鱼,意境开阔,画面伸展。这不仅呈现出诗人自由、开朗、奔放的襟怀,也将诗人的爱情表明推向一个更高的境界。 5、这些意象在依次支配上有什么特点?对主旨的表达有什么作用?明确:由欢乐的小鱼到艳丽的辉煌是爱人走向成熟的生命历程。成长过程中爱人须要爱护,诗人自告奋勇,与狂风作战,饱受风雨的打击,哪怕毁灭也绝不沮丧;而当爱人的生命步入辉煌时,诗人则又退在一旁,甘做陪衬。这样的依次支配,一步步衬托出诗人高尚的情操,感人至深。 6、口头表达训练: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一段改写成散文。 7、探讨分析这首诗的艺术特色。明确:全诗共有五个诗节,就表明爱情这个主题来说是同意反复,借用的景物层出多变,千差万别;每个诗节的结构支配也整齐划一,诗节的前半部分都是诗人自喻。这种同一主题、同一表现形式的循环往复,具有民歌反复咏唱的特点,除了使诗人的感情得到酣畅的抒发外,读起来也富有音乐的旋律感。 三、布置作业: 从本课三首诗中选择一首,以我更喜爱为题写一篇诗歌赏析文章。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