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铅山一中、横峰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人教版高二下册.docx
《江西铅山一中、横峰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人教版高二下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铅山一中、横峰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人教版高二下册.docx(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江西铅山一中、横峰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人教版高二下册2015-2016学年度下学期第一次月考 高二年级语文试题 命题人:蒋加文考试用时:150分钟总分:150分 第卷(阅读题共70分) 甲必考题 一、选择题(每个3分,共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题。 由青蒿素产业化带来的双创启示 屠呦呦荣获诺奖,是对她个人的奖励,也是对青蒿素产业化的褒奖。屠呦呦之所以能在科研成功40多年后获奖,是由于青蒿素在使用中所产生出的巨大社会影响,为这一奖项的实至名归,增添了厚重的分量。这其中,产业化功不可没。由屠呦呦获奖,我们更可一探科研与产业化之间的关系。 创新与创业,这样
2、的双创可以相辅相成。屠呦呦取得的无疑是原始创新成果。对于疟疾这个古老的病种,全球曾经有100多个国家受此困扰,每年感染人数达上亿,无数生命在蚊蝇肆虐中被夺去生命。在屠呦呦获奖前,已有4位科学家,因与抗疟疾有关的科研而获得诺贝尔奖。到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在人类的顽强阻击下,疟疾疫情已大大缓解,只在非洲地区,疟疾仍是一些国家棘手的病疫。作为生物世界的一部分,疟疾从来都在不断变异中重获新生。为此,科学家也总在寻找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的武器。面对当时疟疾对国际主流抗疟疾药物产生的抗药性,屠呦呦另辟蹊径,从中药中找到了青蒿素,从而为人类又一次战胜这一致命顽症提供了保证,这无疑具有里程碑意义。 但在我国,在
3、屠呦呦的科研产出成果的20世纪70年代,疟疾显然已不是急迫的疫情,于是这一成果没有受到像国际社会那般的重视。此外,艰辛的产业化过程,也使青蒿素没有较快产生出广泛的社会影响。青蒿素是科学发明,而走向大规模产业化的却是复方蒿甲醚。复方蒿甲醚的奇特功效,正是由于其对青蒿素和本芴醇的配伍研究所得。然而,即便是功效如此之好的药物,如果不能送到最需要的患者手中,它也不可能产生出广泛的社会影响。正是由于药物的拥有者军事医学科学院与诺华公司开展的大规模合作,才使复方蒿甲醚快速走向了国际市场。2001年,世卫组织向非洲推荐了这一药物,使这一地区的疟疾死亡率下降了九成,当病愈出院的患者们高呼“中国神药”时,国际社
4、会已经深深地记住了屠呦呦这个降伏疟疾之魔的人。如今,复方蒿甲醚已通过85个国家和地区的药品注册,是美国FDA批准的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以青蒿素类药物为基础的复方抗疟药。 我们不能断定如果没有后来的青蒿素产业影响,还会不会有屠呦呦的获奖。屠呦呦当年的科研成果,没有及时保护好知识产权,没有及时产业化,那是她所处时代的局限。今天全社会都在为“双创”提供良好的条件,我们完全可以缩短从创新到实现产业化的过程。埋头创新,主动创业,科技工作者和全社会都应该增强这样的意识,当这样的局面形成时,我们就会有更多的创新成果变为社会财富,而创业也是对创新成果的最好保护,世界也将由此变得更加美好。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
5、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疟疾这个古老的病种,使全球100多个国家受此困扰,每年上亿人被感染,无数生命在蚊蝇肆虐中被夺去。 B、屠呦呦荣获诺奖,不仅是她科研创新的结果,也应归功于青蒿素产业化后在使用中产生出的巨大社会影响。 C、在人类的顽强阻击下,到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除非洲地区外,世界上其他地区的疟疾疫情已大大缓解。 D、在疟疾对国际主流抗疟疾药物产生抗药性的情况下,屠呦呦从中药中找到了青蒿素,为降伏疟疾提供了保证。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疟疾在非洲地区肆虐的原因是疟疾不断变异,对国际主流抗疟疾药物产生了抗药性。 B、青蒿素大规模产业化的结果是
6、青蒿素和本芴醇的配伍研究所得的、被患者誉为“中国神药”的复方蒿甲醚。 C、如果没有后来的青蒿素产业产生的广泛影响,屠呦呦的发明就不会受到国际社会的重视,就不会获得诺贝尔奖。 D、复方蒿甲醚的拥有者军事医学科学院与诺华公司的大规模合作,才使青蒿素成为一个产业,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青蒿素的发明和产业化,可以看出“双创”结合,创新成果变为社会财富,创业对创新成果提供最后的保护,两者相辅相成。 B、好的科研成果如果不能及时产业化,就不能保护好知识产权,所以科研成果必须尽快产业化,发挥其社会效益。 C、创新与创业的关系,就是科研与产业化之间的关系
7、,“双创”相辅相成,既鼓励科技工作者投身科研,又促使科研成果发挥社会效益。 D、不仅科技工作者要增强埋头创新,主动创业的意识,全社会也应该增强这样的意识,为“双创”提供良好的条件。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4-7题。 张叔夜字嵇仲,侍中耆孙也。以荫为兰州录事参军。献所为文,知舒、海、泰三州。大观中,为库部员外郎、开封少尹。复献文,召试制诰,赐进士出身,迁右司员外郎。 使辽,宴射,首中的。辽人叹诧,求观所引弓,以无故事,拒不与。还,图其山川、城郭、服器、仪范为五篇,上之。从弟克公弹蔡京,京迁怒叔夜,摭其微过,贬监西安草场。久之,召为秘书少监,擢
8、给事中。进礼部侍郎,又为京所忌,以徽猷阁待制再知海州。 宋江起河朔,转略十郡,官军莫敢婴其锋。声言将至,叔夜使间者觇所向,贼径趋海濒,劫钜舟十余,载掳获。于是募死士得千人,设伏近城,而出轻兵距海,诱之战。先匿壮卒海旁,伺兵合,举火焚其舟。贼闻之,皆无斗志,伏兵乘之,擒其副贼,江乃降。 靖康改元,金人南下,叔夜再上章乞假骑兵,与诸将并力断其归路,不报。徙邓州。四道置帅,叔夜领南道都总管。金兵再至,钦宗手札趣入卫。即自将中军,子伯奋将前军,仲熊将后军,合三万人,翌日上道。十月晦,至都,帝御南薰门见之,军容甚整。入对,言贼锋方锐,愿如唐明皇之避禄山,暂诣襄阳以图幸雍。帝颔之。闰月,帝登城,叔夜陈兵玉
9、津园,铠甲光明,拜舞城下。帝益喜,进资政殿学士,令以兵入城,俄签书枢密院。连四日,与金人大战,斩其金环贵将二人。帝遣使赍蜡书,以褒宠叔夜之事檄告诸道,然迄无赴者。城陷,叔夜被创,犹父子力战。车驾再出郊帝曰朕为生灵之故不得不亲往叔夜号恸再拜众皆哭帝回首字之曰嵇仲努力。 金人议立异姓,叔夜谓孙傅曰:“今日之事,有死而已。”移书二帅,请立太子以从民望。二帅怒,追赴军中,至则抗请如初,遂从以北。道中不食粟,唯时饮汤。既次白沟,驭者曰:“过界河矣。”叔夜乃矍然起,仰天大呼,遂不复语。明日,卒,年六十三。讣闻,赠开府仪同三司,谥曰忠文。(节选自宋史.张叔夜传)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
10、是(3分) A、车驾再出郊/帝曰/朕为生灵之故/不得不亲往/叔夜号恸再拜/众皆哭帝/回首字之曰/嵇仲努力/ B、车驾再出郊/帝曰/朕为生灵之故/不得不亲往/叔夜号恸/再拜众皆哭/帝回首字之曰/嵇仲努力/ C、车驾再出郊/帝曰/朕为生灵之故/不得不亲往/叔夜号恸/再拜众皆哭帝/回首字之曰/嵇仲努力/ D、车驾再出郊/帝曰/朕为生灵之故/不得不亲往/叔夜号恸再拜/众皆哭/帝回首字之曰/嵇仲努力/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荫”指的是封建时代由于户主有功而给予子孙入学或任官的权利,妻子因丈夫有功劳而得到皇帝赏赐的封号,称为“封妻”。 B、“改元”是指君主王
11、朝改换年号,可指古代新君即位的第二年改用新的年号,也可以指引均在位而多次改用新的年号。 C、故人纪日,除了用序数表示,还会用一些特殊的称谓来标识日期,如“晦”指农历每月初一,“朔”指农历每月的最后一天。 D、中国的农历有闰年和平年之分,有闰月的一年称为闰年,为13个月;没有闰月的年份则称为平年,为12个月。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张叔夜善于作战,多次立功。第二次担任海州知州时,他设伏击败了宋江,并使之投降,与金人大战时,斩杀了精兵的两名重要将领,受到宋钦宗的称赞。 B、张叔夜出使辽国,不辱使命。在辽国的宴会上比试射箭时,他第一个射中靶心;当辽人要检查他
12、的弓时,他以没有先例为由予以拒绝,维护了国家的尊严。 C、张叔夜临危受命,率兵勤王。金兵再次逼近时,皇帝亲笔写信,催促他进京保卫,张叔夜亲率三万中军,他的两个儿子分别率领前军、后军,立即奔赴京城。 D、张叔夜誓死报国,谥为忠文,金人打算另立异姓为皇帝,他不畏金人,请求立太子为帝,惹怒了金军统帅,被勒令北上,途中带着未酬的报国之志绝食而死。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从弟克公弹蔡京,京迁怒叔夜,摭其微过,贬监西安草场。(5分) 译文: (2)、叔夜再上章乞假骑兵,与诸将并力断其归路,不报。(5分) 译文: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
13、题。 青玉案曹组 碧山锦树明秋雾。路转陡、疑无地。忽有人家临曲水。竹篱茅舍,酒旗沙岸,一簇成村市。凄凉只恐乡心起。风楼远、回头谩凝娣。何处今宵孤馆里,一声征雁,半窗残月,总是离人泪。【注】谩:徒然、空自。 8、上片后四句写景,景中含情,试结合具体诗句简要说明其中包含哪些感情?(5分) 9、词的下片在写法上有何特点?请结合词句作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暗示了自己长久贬谪、旧友亡故、世态变迁、归后生疏怅惘的心情两句是“,”。 (2)庄子的逍遥游说大舟好象无拘无束,但它受到水的限制,水积厚方能
14、航行。用“,”两句从反面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3)在赤壁赋中,苏轼看到月下美景,于是纵洒放歌,其中写自己船桨之美和陶醉划船月下的歌词是“,”。 乙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作答时必须在答题卡上把所选大题题号后做好标记。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卖厨刀刘明 早晨有雾,淡淡的。 桐庐镇优雅的轮廓,在薄纱般的晨雾中显露出来。奔流不息的富春江和天目溪交叉着从镇前的岩石下缓缓流过,背后是若隐若现的青山翠岭。远远望去,水傍青山,雾
15、缭古城,宛如一张鲜嫩碧绿的荷叶,托着颗晶莹闪烁的珠露。 正是起早赶露水集的时候。来赶年前最后一个集市的乡民们,肩上挑着柴禾,手里提着鸡婆、绳头串着蘑菇,盆里盛着活鱼,从四面八方涌入这个小镇。 桐庐镇仅有的这条直街上热闹起来了,热闹得就像一锅正在滚动着的粥。卖韭菜的放开嗓子直着吼叫:“多水嫩的韭菜,六角八一斤,便宜过草!”卖金针木耳的吆喝起来顿挫抑扬,如同唱戏文一般:“黄针木耳,蘑菇生姜!”卖藤条锅刷的吆喝声很有些特别,前声十二分地拖长,而到后半部分却喊得出奇的短:“卖藤条!”卖葱煎包子的把平底锅沿敲得梆梆响;卖鸡的鼓圆腮帮吹开鸡婆的尾毛,两指捺着滚圆的鸡屁股直伸到买主的鼻尖,正和买主作激烈持久
16、的讨价还价。人们仿佛不是来赶集,而是来比声音的。 唯有市场西边的一根电线杆子下,一个穿黑袄的汉子一声不响地蹲着,跟前放着二十多把厨刀。汉子抬起胡子拉碴的脸朝喧闹的人群望了一眼,从他兜里摸出一块砚台大小的铁块和一团筷子粗的铁丝放在地下,捡起一把厨刀,低下头,“咔咔咔”砍起铁丝来了。 “是在变戏法儿吗?”外圈的人只想往里面挤。 “他怎么不说话?”里圈的人直纳闷。 见人多了,黑袄汉子从他兜里摸出一张红纸,上面写着一行工工整整的柳体大字:自家打的厨刀,每把两元。 “哼,店里张小泉剪刀厂出的厨刀也只卖一块六。”有人摇着头冷言冷语。 “不过,这厨刀的刚火倒是硬碰硬的。”也有人持不同的意见。 黑袄汉子一声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江西铅山一中、横峰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人教版高二下册 江西 铅山 一中 横峰 中学 2015 2016 学年 下学 第一次 月考 语文试卷 人教版高二 下册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