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古代诗词鉴赏山水田园诗适应性专练统编版高三总复习.docx
《2023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古代诗词鉴赏山水田园诗适应性专练统编版高三总复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古代诗词鉴赏山水田园诗适应性专练统编版高三总复习.docx(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古代诗词鉴赏山水田园诗适应性专练 统编版高三总复习2023届高考考点:高考山水田园诗解析与强化专练 考点: 1.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与归园田居(其三) 2.白居易闲居春尽 3.张志和渔父 4.宋张耒感春十三首(其一)与感春十三首(其八) 5.宋黄庭坚菩萨蛮.半烟半雨溪桥畔 6.王维过感化寺昙兴上人山院 【考点解读】 一、山水田园诗 山水诗,是以山水等自然景观为主要描写对象的诗歌;田园诗,是指歌咏田园生活的诗歌,大多以农村的景物和农民、牧人、渔父等的劳动为题材。我国山水田园诗源远流长,诗人们以自然山水或农村自然景物、田园生活为吟咏对象,把细腻的笔触投向静谧的山林、悠
2、闲的田野,创造出一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借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对宁静平和生活的向往。陶渊明是田园诗的开创者,谢灵运是山水诗的鼻祖。唐代形成了山水田园诗派,主要诗人有王维、孟浩然、储光羲、常建等。盛唐时代是我国山水田园诗的繁荣时期。 常见 意象溪水、山石、松林、野老、柴门、桑麻、南亩、五柳、明月、渔歌等。 常见 情感寄情山水,赞美山河,热爱自然。借凄风苦雨,表达对自由的向往及厌倦官场的超脱之情。憎恶黑暗,寄托恬淡静雅的隐逸之乐。以恬淡之心抒写山水清幽,表达闲适淡泊、悠然自得之情。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和怀才不遇的苦闷。 常用 技法(1)比喻、拟人、夸张、对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2)写景的表现手法有:白
3、描与工笔;观察角度高、低、俯、仰的变化与远近高低的顺序;光、影、色彩的渲染,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的运用;虚实结合(眼前之景与想象之景);动静结合(以动衬静、化动为静与化静为动)。 (3)常用的抒情方法:借景抒情,融情入景;乐景衬哀情(反衬)。 语言 特点描写见长、质朴自然、清新洗练、绚丽、浅显、明快、清新、简练生动、简洁淡雅等。 【考题对接】 一、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与归园田居(其三) 归园田居(其一)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
4、鸣桑树巅。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归园田居(其三)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1关于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少无适俗韵”句中的“俗”指世俗风尚,就读书人来说,“适俗”就是适应仕途中繁缛礼节的限制和尔虞我诈的权势之争。 B“尘网”“樊笼”都比喻使人受拘束的尘世。用这种比喻,表示诗人已看透了官场的污秽黑暗,表达了对官场的极大厌弃。 C“带月荷锄归”,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美好的月夜归耕图,其中洋溢着诗人心情的愉快和归隐的自豪。 D“种豆南山下”与“采菊东篱下”有着同样的韵律,同样的韵味。采菊
5、是十分认真的,而种豆则是漫不经心的。 2知乎上有网友说:陶渊明的弃官归隐是一种逃避现实的行为。你同意这种看法吗?请结合对两首诗的理解,给该网友写一个60字左右的回复,阐明你对陶渊明弃官归隐的观点。 一、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与归园田居(其三)【答案】 1D【解析】D项,“采菊是十分认真的,而种豆则是漫不经心的”分析错误。态度相反,“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可见应该是漫不经心;而“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则可见,种豆是非常认真的。 2可支持,可反对。观点明确,理由充分,能自圆其说即可。示例: (1)从其一可以看出,陶渊明对当时黑暗的现实社会极为不满,甚至完全绝望后的一种反抗形式。(2)从其三可以
6、看出,归隐后的劳作是十分辛苦的,陶渊明关注劳动生活,并没有逃避现实。(3)弃官归隐是陶渊明捍卫人格、不与人同流合污、保持自己高洁情操的较好的办法。(4)隐居不是一种手段,而是一种生活方式,他喜欢这种生活方式,隐居本身即是最后之目的。(5)这是一种逃避,一种远遁,同时也是一种对现实叛变的姿态,他们的行为反证着现实的黑暗。这里固然有逃避伦理责任的味道,我们也尽可以批评他们把世界及世界上可怜的百姓毫不怜悯地拱手给暴君乱臣而独善其身,但孤单的个人在那个时代实际上也只有这一条路。他们不能改变社会的肮脏与险恶,但他们以自己的行为标示出一片洁净与宁和;他们不能反抗普遍存在且不可动摇的专制与黑暗,但他们在山水
7、田园中保持了自己的自由的个性。 【解析】本题的解答,可支持,可反对。观点明确,理由充分,能自圆其说即可。如支持,可结合时代背景,指出陶渊明这么做实际上只是独善其身;如反对,可认为陶渊明固然有逃避官场之意,但绝无“逃避现实”之意,因为他在农事上劳作十分认真,而官场黑暗,即使不逃避,也不能有所作为。 【注释】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少:指少年时代。适俗:适应世俗。韵:气质、情致。 丘山:指山林。 尘网:指尘世,官府生活污浊而又拘束,犹如网罗。这里指仕途。 三十年:有人认为是“十三年”之误(陶渊明做官十三年)。 羁(ji)鸟:笼中之鸟。 池鱼:池塘之鱼。鸟恋旧林、鱼思故渊,借喻自己怀恋旧居。 南野:
8、南面的田野。一作“南亩”,指农田。 野:一作“亩”。际:间。 守拙(zhu):意思是不随波逐流,固守节操。 方宅:宅地方圆。 荫(yn):荫蔽。 罗:罗列。 暧暧(i):迷蒙隐约的样子。 依依:轻柔而缓慢的飘升。 墟里:村落。 颠:顶端。 户庭:门户庭院。 尘杂:尘俗杂事。 虚室:空室。 余闲:闲暇。 樊(fn)笼:蓄鸟工具,这里比喻官场生活。樊,藩篱,栅栏。 返自然:指归耕园田。 【译文】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年轻时就没有适应世俗的性格,生来就喜爱大自然的风物。 错误地陷落到仕途罗网,转眼间远离田园已十余年。 笼子里的鸟儿怀念以前生活的森林,池子里的鱼儿思念原来嬉戏的深潭。 我愿到南边的原
9、野里去开荒,依着愚拙的心性回家耕种田园。 绕房宅方圆有十余亩地,还有那茅屋草舍八九间。 榆树柳树成荫遮盖了后屋檐,桃树李树整齐的栽种在屋前。 远处的邻村屋舍依稀可见,村落上方飘荡着袅袅炊烟。 深深的街巷中传来了几声狗吠,桑树顶有雄鸡不停啼唤。 庭院内没有世俗琐杂的事情烦扰,静室里有的是安适悠闲。 久困于樊笼里毫无自由,我今日总算又归返林山。 【赏析】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公元405年(东晋安帝义熙元年),陶渊明在江西彭泽做县令,不过八十多天,便声称不愿“为五斗米向乡里小儿折腰”,挂印回家。从此结束了时隐时仕、身不由己的生活,终老田园。归来后,作归园田居诗一组,共五首,描绘田园风光的美好与农村
10、生活的淳朴可爱,抒发归隐后愉悦的心情。这是第一首。主要是以追悔开始,以庆幸结束,追悔自己“误落尘网”、“久在樊笼”的压抑与痛苦,庆幸自己终“归园田”、复“返自然”的惬意与欢欣,真切表达了诗人对污浊官场的厌恶,对山林隐居生活的无限向往与怡然陶醉。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所谓“适俗韵”无非是逢迎世俗、周旋应酬、钻营取巧的那种情态、那种本领,这是诗人从来就未曾学会的东西。作为一个真诚率直的人,其本性与淳朴的乡村、宁静的自然,似乎有一种内在的共通之处,所以“爱丘山”。前二句表露了作者清高孤傲、与世不合的性格,看破官场后,执意离开,对官场黑暗的不满和绝望。为全诗定下一个基调,同时又是一个伏笔,它是
11、诗人进入官场却终于辞官归田的根本原因。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尘网:尘世的罗网。“三十年”应该是“十三年”,他从开始作江州祭酒,到辞去彭泽县令,前后一共十三年。所以“一去三十年”是“一去十三年”之误。这两句是说,自己不得已出去做官,一去就是十三年。 起首四句,先说个性与既往人生道路的冲突。“适俗韵”无非是指逢迎世俗、周旋应酬、钻营取巧的那种情态、那种本领吧,这是诗人从来就未曾学会的东西。作为一个真诚率直的人,其本性与淳朴的乡村、宁静的自然,似乎有一种内在的共同之处,所以“爱丘山”。前两句表现了作者清高孤傲、与世不合的性格,为全诗定下了一个基调,同时又是一个伏笔,它是诗人进入官场却终于辞官
12、归田的根本原因。但是人生常不得已,作为一个官宦人家的子弟,步入仕途乃是通常的选择;作为一个熟读儒家经书,欲在社会中寻求成功的知识分子,也必须进入社会的权力组织;便是为了供养家小、维持较舒适的日常生活,也需要做官。所以不能不违背自己的本性,奔波于官场。回头想起来,那是误入歧途,误入了束缚人性而又肮脏无聊的世俗之网。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羁鸟:被束缚的鸟。池鱼:水池里养的鱼。故渊:指鱼儿原先生活的水潭。这两句是说,关在笼中的鸟儿依恋居住过的山林,养在池中的鱼儿思念生活过的深潭。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田园。”际:间。拙:笨拙。自谦之词,与世俗的机巧相对而言。这两句是说,到南边的原野里去开荒,
13、依着愚拙的心性回家耕种田园。 这四句是两种生活之间的过渡,前两句集中描写做官时的心情,从上文转接下来,语气顺畅,毫无阻隔。因为连用两个相似的比喻,又是对仗的句式,便强化了厌倦旧生活,向往新生活的情绪;再从这里转接下文,就显得自然妥帖,丝毫不着痕迹了。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是简笔的勾勒,以此显出主人生活的简朴。但虽无雕梁画栋之堂皇宏丽,却有榆树柳树的绿荫笼罩于屋后,桃花李花竞艳于堂前,素淡与绚丽交掩成趣。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暧暧,是模糊不清的样子,村落相隔很远,所以显得模糊,就像国画家画远景时,往往也是淡淡勾上几笔水墨一样。依依,形容炊烟轻柔而缓慢地向上飘升。这两句所描写的景致
14、,给人以平静安详的感觉,好像这世界不受任何力量的干扰。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一下子将这幅美好的田园画活起来了。这二句套用汉乐府鸡鸣“鸡鸣高树颠,狗吠深宫中”而稍加变化。但诗人绝无用典炫博的意思,不过是信手拈来。他不写虫吟鸟唱,却写了极为平常的鸡鸣狗吠,因为这鸡犬之声相闻,才最富有农村环境的特征,和整个画面也最为和谐统一。隐隐之中,是否也渗透了老子所谓“小国寡民”、“鸡犬之声相闻,民老死不相往来”的理想社会观念,那也难说。单从诗境本身来看,这二笔是不可缺少的。它恰当地表现出农村的生活气息,又丝毫不破坏那一片和平的意境,没有喧嚣和烦躁之感。以此比较王籍的名句“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那种
15、为人传诵的所谓“以动写静”的笔法,未免太强调、太吃力。 这八句是写归隐之后的生活,好像诗人带着我们在他的田园里参观一番,他指东道西地向我们一一介绍:田亩、草屋、榆柳、桃李、远村、近烟、狗吠、鸡鸣。这些平平常常的景物,一经诗人点化,都添了无穷的情趣。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尘杂是指尘俗杂事,虚室就是静室。既是做官,总不免有许多自己不愿干的蠢事,许多无聊应酬吧。如今可是全都摆脱了,在虚静的居所里生活得很悠闲。不过,最令作者愉快的,倒不在这悠闲,而在于从此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自然,既是指自然的环境,又是指顺适本性、无所扭曲的生活。这两句再次同开头“少无适俗韵,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古代诗词鉴赏山水田园诗适应性专练 统编版高三总复习 2023 高考 语文 一轮 复习 古代 诗词 鉴赏 山水 田园诗 适应性 统编 版高三总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