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结合.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结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结合.doc(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结合 作者:查颖(浙江师范大学商学院,浙江金华)转贴自:2002年第3期第27卷(总第119期)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点击数:452录入:admin 摘要:本文针对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阐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的必要性,并对两者的结合作了机制分析和对策研究。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5035(2002)03-0091-03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要通过多种形式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健全
2、人格,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国家教委也曾发文要求全国各级各类学校重视并切实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并将其纳入整个德育工作范畴。这就为我们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一项新的重要任务,开辟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本文就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的问题,作一些初步的探索。一、心理健康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现状分析1、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心理健康教育环节严重缺乏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重视培养大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能力素质和身体素质,它只关注社会对个人的思想政治道德规范方面的要求,而严重忽视学生的心理素质。学校在为学生树立典型时,其标准包括政治立场坚定、思想观点正确、道
3、德品质高尚等,唯独没有心理健康标准。团总支学生会每学期开展的大量活动中,涉及心理健康方面的少得可怜甚或根本没有,心理健康的预防性教育严重缺乏。因此,一旦发现问题时,往往已是面对严重后果了。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只重视教会学生如何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国家,如何处理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的关系等,但对于学生如何认识自己、如何处理自己同周围人们的关系、如何学会正确的生活,特别是针对独生子女的实际情况指导学生如何面对挫折等方面,往往不够。某高校一位96级学生干部在毕业工作不到半年时间里,因处理不好单位的人际关系而服毒自杀,而其在校学习期间竟无一人发现其有心理问题。这种惨痛的事实,无疑给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敲
4、响了警钟。1995年国家教委对京、津、沪等6省市高校学生进行的“调查问卷”中,在“你认为当前最需要加强的是什么”这一问题中,呼声最高的是“心理健康教育”。1联合国有关专家指出:一个人要想立足于21世纪,必需拥有三本教育护照:一本是学术性的;一本是职业性的;一本是证明一个人的事业心和开拓能力的。这第三本护照,指的就是心理素质。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结合心理健康教育势在必行。2、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中,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人员相对薄弱第一,缺乏具备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基本素质的政工干部。高校政工队伍主要由专业政工干部、辅导员、班主任等组成。专业政工干部,尤其是辅导员,多数是大学刚毕业就踏上这个岗位
5、,大多数缺乏社会阅历、社会经验和较强的实践能力,很多社会问题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自己当学生时未想通就要面对自己的学生来回答,显然力不从心,只能简单地以制度和纪律来管理大学生;而班主任由于高校本身缺乏对其工作的正确定位,使大多数班主任形同虚设,工作缺乏主动性,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根本无从谈起,未发挥应有的作用。不仅如此,大多数政工干部从未系统学习过心理学基本知识和心理健康知识,也未深入了解、研究大学生心理发展规律,而这些却是从事心理健康教育人员的基本素质要求。政工人员由于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素质匮乏,导致思想政治工作不深入、不具体,方法和内容单一,没有真正了解学生的思想矛盾,没有采取必要的手段和
6、措施解决学生思想上、心态上存在的问题,因此也难以达到教育的目的。第二,缺乏一支配合政工干部工作的高素质专职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同时也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因此,只有政工干部这支兼职队伍是难以达到良好效果的,必须配备一支由心理学专业教师和医务人员组成的高素质的专职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只有两支队伍相互配合、协商一致,才能有效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但在现今高校中,这支队伍的建设和完善状况不容人乐观。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结合的机制分析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是高校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探索两者的结合机制,有利于思想政治工作由
7、经验型走向科学型,更有利于提升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促进大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1、思想政治教育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大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表现为良好的意志品质、积极的人生态度、乐观豁达的处世方式等,而这些都是大学生从小就受到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因此,要切实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首先要适应时代变化,切实开展思想政治教育。2、心理健康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有效实施的心理背景。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必须先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能够正确认识自己、悦纳自己,成功地与他人交往,有良好的情绪控制能力;相反,一个学生如果心理不健康而自卑、孤僻,有人际交往障碍,那他就失去了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最基本条件。心理健康教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心理健康 教育 结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