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数学起源与早期发展.doc
《第一章 数学起源与早期发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章 数学起源与早期发展.doc(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为什么选数学史?有几种原因:(1) 听故事 (2)找思想 (3)解疑惑 (4)补遗憾 (5)猎奇 (6)无奈(为学分)本课程或多或少能满足以上需求对多数人而言,数学恐怕是花力气最多而收效甚少的一门学科。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僵化呆板的教科书和多年来因急功近利而形成的应试教育无疑是罪魁祸首。将定义、定理、推论一古脑地堆砌在一起是国内数学教科书一成不变的模式,似乎只有这样才能体现数学的严谨。数学家的智慧之光不见了,我们看到的只是些既不知出自谁手,又不知有何用途的空洞理论。同学们对数学的那种与生俱来的好奇心也不见了,我们看到的只是些在那无边的题海中苦苦挣扎的身影。不少同学视数学为畏途已是不争的事实,
2、这为我们的教育工作者敲响了警钟。如何使同学们对数学有兴趣呢?捷径只有一条,那就是要让同学们了解数学的历史。俗话说: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你可能因抽象的符号或概念而一时感到困惑,但这不能成为你拒绝这门课的理由,因为这对我们来说或许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历代数学家的工作和生活能给我们以什么样的启示。你或许为数学家们为克服困难而表现出的睿智而惊讶,或许为他们身处逆境但仍对事业孜孜以求的精神而感动,或许为他们因触犯传统势力而受到不公正的待遇而愤怒,或许为他们正值事业顶峰时英年早逝而唏嘘。不管你出于什么目的来到了这个课堂,相信在听完这门课之后都会重新认识数学、感悟数学。到那时,你可能会对没有选这门课的
3、同学说:你该去听听数学史,那课听起来还有点儿意思。第一章 数学起源与早期发展1.1 数与形概念的形成数的概念和计数远在有文字记载以前就发展起来了,因而对其发展方式大都只能揣测。我们有理由相信,人类在最原始的时代就有了数的意识,至少在为数不多的东西中增加或取出几个时,能够辨认其多寡。随着社会的逐步进化,必然要涉及简单的计算。一个部落必须知道它有多少成员、有多少敌人;一个人也需要知道他羊群里的羊是否少了。或许最早的计数方法是使用简单的算筹以一一对应的原则来进行的。例如,当数羊的时候,每有一只羊就扳一个手指头。数的概念的形成大约是在30万年以前,它与火的使用一样古老,但对于人类文明的意义绝不亚于火的
4、使用。当对数的认识越来越明确时,人们感到有必要以某种方式来表达事物的这一属性,于是就导致了记数,而记数是伴随着计数发展起来的。最早可能是手指计数,以至一只手上的五个手指可以被现成地用来表示五个以内事物的集合。两只手的手指和在一起,可以用来表示不超过10个事物的集合。亚里士多得由此得出结论:今天十进制的广泛采用,只不过是我们绝大多数人生来具有10个手指这样一个解剖学事实的结果。当指头不够用时,就出现了石子记数等,以便表示同更多的集合元素的对应。但记数的石子堆很难长久保存信息,于是又有了结绳记数和刻痕记数。中国古代文献周易系辞下有“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之说。“结绳而治”,即结绳记事
5、或结绳记数,“书契”就是刻划符号。结绳方法不仅在中国而且在世界其他许多地方都曾使用过,有些结绳实物甚至保存下来。如美国自然史博物馆就藏有古代南美印加部落用来记事的绳结,当事人称之为基普(quipu):在一根较粗的绳上拴系有颜色的细绳,再在细绳上打各种各样的结,不同的颜色和结的位置、形状表示不同的事物或数目。右图是一个基普的实物照。这种记事方法在秘鲁高原一直盛行到19世纪,而世界上有些地方如日本的琉球岛居民至今还保持着结绳记事的传统。迄今发现的人类刻痕记数的最早证据,是1937年在捷克的摩拉维亚(Moravia)出土的一块幼狼胫骨,如图,其上有55道刻痕。这块狼骨的年代,据考大约在3万年前。又经
6、历了数万年的发展,直到距今大约五千多年前,终于出现了书写记数以及相应的记数系统。以下按时代顺序列举世界上几种古老文明的早期记数系统: 其中除了巴比伦契形数字采用六十进制、玛雅数字采用二十进制外,其他均属十进制数系。记数系的出现使数与数之间的书写运算成为可能,在此基础上初等算术便在几个古老的文明地区发展起来。与算术的产生相仿,最初的几何知识则从人们对形的直觉中萌发出来。史前人大概首先是从自然界本身提取几何形式,并且在器皿制作、建筑设计及绘画装饰中加以再现。下图显示了早期人类的几何兴趣,不只是对圆、三角形、正方形等一系列几何形式的认识,而且还有对全等、相似、对称等几何性质的运用。经验的几何知识随着
7、人们的实践活动而不断扩展,不过在不同的地区,几何学的这种实践来源方向不尽相同。据考证,古埃及几何学产生于尼罗河泛滥后土地的重新丈量。“几何学”一词的希腊文意为“测地”。古代印度几何学则起源于宗教实践,公元前8世纪至5世纪形成的所谓“绳法经”,就是关于祭坛与寺庙建造中的几何问题及求解法则的记载。在古代中国,几何学起源更多的与天文观测相联系。中国最早的数学经典周髀算经事实上是一部讨论西周初年(公元前1100左右)天文测量中所用数学方法(“测日法”)的著作。1.2河谷文明与早期数学历史学家往往把起源于埃及、美索不达米亚、中国和印度等地域的古代文明称为“河谷文明”。早期数学,就是在尼罗河、底格里斯河与
8、幼发拉底河,黄河与长江,印度河与恒河等河谷地带首先发展起来的。从可以考证的史料看,古埃及与美索不达米亚的数学在年代上更为久远,只是在公元前均告衰微,崛起稍晚的中国与印度数学则延续到纪元之后并在中世纪臻于高潮。因此为叙述连贯起见,我们在本章中主要介绍古埃及与美索不达米亚的数学,而将古代中国与印度数学放到中世纪的章节中一并讲述。1.2.1埃及数学肥沃的尼罗河谷,素称“世界最大沙漠中的最大绿洲”,那里的人民依靠广阔的地理屏障在不受外来侵扰的环境下独立地创造了灿烂的文明,这种文明以古老的象形文字和巨大的金字塔为象征,从公元前3100年左右美尼斯(Menes)统一上、下埃及及建立第一王朝起,到公元前33
9、2年亚历山大大帝(Alexander the Great)灭最后一个埃及(波斯)王朝(第三十一王朝)止,前后绵延约三千年。埃及象形文字(hieroglyphic,意为“圣刻”神圣的雕刻)产生于公元前3500年左右,约公元前2500年被简化为一种更易书写的“僧侣文(hieratic,僧侣用来记事)”,后又发展为所谓“通俗文(domotic)”。长期以来,这些神秘的文字始终是不解之谜,直到1799年拿破仑远征军的士兵在距离亚历山大城不远的古港口罗赛塔发现一块石碑,碑上刻有用三种文字希腊文、埃及僧侣文和象形文记述的同一铭文(这块石碑后来就叫“罗赛塔石碑”),才使精通希腊文的学者找到了解读埃及古文字的
10、钥匙。19世纪初,法国文字学家商博良(J-F.Champollion,1790-1832)和英国物理学家杨(Thomas Young,1773-1829)在这方面取得了突破,为人们通过阅读象形文或僧侣文文献认识、理解包括数学在内的埃及古代文明打开了大门。古埃及人在一种用纸莎草(paperus)压制成的草片上书写,这些纸草书有些幸存至今。我们关于古埃及数学的知识,主要就是依据了两部纸草书莱茵德纸草书和莫斯科纸草书。莱茵德纸草书最初发现于埃及底比斯古都废墟,1858年为苏格兰收藏家莱茵德(H.Rhind)购得,因名。该纸草书现存伦敦大英博物馆,见图。有时人们也称这部纸草书为阿姆士纸草书,以纪念一位
11、叫阿姆士的人,他在公元前1650年左右用僧侣文抄录了这部纸草书。而根据阿姆士所加的前言可知,他抄录的是一部已经流传了两个多世纪的更古老的著作,其中涉及的数学知识一部分可能得传于英霍特普(Imhotep)。此人是法老卓塞尔的御医,同时也是一位传奇式的建筑师,曾督造过这位法老的金字塔。莫斯科纸草书又叫戈列尼雪夫纸草书,1893年由俄国贵族戈列尼雪夫在埃及购得,现藏莫斯科普希金精细艺术博物馆。据研究,这部纸草数是出自第十二王朝一位佚名作者的手笔(约公元前1890年),也是用僧侣文写成。这两部纸草书实际上都是各种类型的数学问题集。莱茵德纸草书的主体部分由48个问题组成,莫斯科纸草书则包含了25个问题。
12、这些问题大部分来自于现实生活,但纸草书作者将它们作为示范性例子编集在一起。这两部纸草书无疑是古埃及最重要的传世数学文献。除此之外还发现了一些零星的资料,它们也提供了关于埃及数学的一些补充信息。如前所述,埃及人很早就发明了象形数字记号,这是一种以十进制为基础的系统,但却没有位值概念。这种记数制以不同的特殊记号分别表示10的前六次幂:简单的一道竖线表示1,倒置的窗或骨()表示10,一根套索表示100,一多莲花表示1000,弯曲的手指表示10 000,一条江鳕鱼表示100 000,而跪着的人像(可能指永恒之神)则表示1 000 000.其他数目是通过这些数目的简单累积来表示的,如数12 345则被记
13、作 100 1 000 10 000 100 000 1000 000 12345在两部纸草书中,象形文字被简化为僧侣文数字: 冗长的重复记号被抛弃了,引进了一些表示数字与10的乘幂的倍数的特殊记号,如4不再记成4竖线,而代之于一条横线;7也不再记成7条竖线,二是用一镰刀形符号来表示。28在象形文字中被表示为,而在僧侣文中却被简单地写成,值得注意的是这里把代表较小数字的8(即二个4)的符号(=)置于左边而不是右边。石器时代的人还用不到分数,但随着更先进的青铜文化的崛起,分数概念与分数记号也应运而生。埃及象形文字用一种特殊的记号来表示单位分数(即分子为一的分数),在整数上方简单地画一个长椭圆,就
14、表示该整数的倒数。这样记作,则写成,而在纸草书中采用的僧侣文,则用一点来代替长椭圆号,例如记作,则写成。在多位数的情形,则点号置于最右边的数码之上。单位分数的广泛使用成为埃及数学一个重要而有趣的特色。埃及人将所有的真分数都表示成一些单位分数的和。为了使这种分解过程做起来更为容易,莱茵德纸草书在阿姆士的前言之后给出了一张形如(为从5到101的奇数)的分数分解为单位分数之和的表。利用这张表,可以把例如这样的分数表成单位分数之和:埃及人为什么对单位分数情有独钟,原因尚不清楚。但无论如何,利用单位分数,分数的四则运算就可以进行,尽管做起来十分麻烦。埃及人最基本的算术运算是加法。乘法运算是通过逐次加倍的
15、程序来实现的。如69乘以19是这样来进行的:将69加倍到138,又将这个结果加倍到276,再加倍到552,再加倍到1104,此即69的16倍。因为19=16+2+1,所以69乘以19的答数应为1104+138+69=1311。在除法运算中,加倍程序被倒过来执行,除数取代了被除数的地位而被拿来逐次加倍。纸草书中有些问题可以被归之为我们今天所说的代数学范畴,它们相当于求解形如或的一次方程。埃及人称未知数为“堆”(aha,读作“何”)。如莱茵德纸草书第24题:已知“堆”与七分之一“堆”相加为19,求“堆”的值。该问题相当于求解方程。纸草书作者所用的解法实质是一种算术方法,即现在所谓的“假位法”:先假
16、设一个特殊的数作为“堆”值(多半是假值),将其代入等号左边去运算,然后比较得数与应得结果,再通过比例方法算出正确答数。在上例中,数7作为未知数的试验值,于是,而应得结果是19,这两个结果之比为(即与7之比)等于,将7乘以()即得正确的“堆”值为。这种假位法是莱茵德纸草书中普遍使用的方法。埃及几何学是尼罗河的赠礼。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在公元5世纪曾访问考察过埃及,并在其著作历史一书中写道:“西索斯特里斯在埃及居民中进行了一次土地划分。假如河水冲毁了一个人所得的任何一部分土地,国王就会派人去调查,并通过测量来确定损失地段的确切面积。我认为,正是由于这类活动,埃及人首先懂得了几何学,后来又把它传给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一章 数学起源与早期发展 数学 起源 早期 发展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