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全国高校教师资格证自测模拟试题.docx
《2022年全国高校教师资格证自测模拟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全国高校教师资格证自测模拟试题.docx(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年高校教师资格证试题一 , 单选题 (共20题,每题1分,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1. 【问题】 决定心理发展的方向、速度、水平和个别差异的是( )。A.遗传因素B.学习C.社会生活条件D.经验【答案】 C2. 【问题】 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是哪种情境中学生学习与教师教育的基本心理学规律()。A.学校教育B.家庭教育C.社会教育D.广义教育【答案】 A3. 【问题】 最早提出著名的遗忘曲线的心理学家是( )。A.艾宾浩斯B.巴甫洛夫C.冯特D.弗洛伊德【答案】 A4. 【问题】 对于教师更新教育理念的要求,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教师应当从知识技能的传授者拓展为人文精神的培育者B.教
2、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更是学习的引导者C.教师应当学会认识、学会生活、学会做事、学会发展D.师生关系中应当坚持教师的主导性【答案】 D5. 【问题】 小芳通过一节几何课学习,学会用圆规画圆,这里的学习结果类型是( )。A.动作技能B.概念学习C.言语信息D.辨别学习【答案】 B6. 【问题】 看见路上的垃圾绕道走开,这种行为是( )。A.强化B.惩罚C.逃避条件作用D.消退【答案】 C7. 【问题】 主张学生的学习不是从不知到知的过程,而是在学习者原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不断“生长”出新的知识意义的过程。这种学习理论所属学派为()。A.人本主义B.行为主义C.建构主义D.认知主义【答案】 C8.
3、 【问题】 自我体验是()的情感成分,在自我认识的基础上产生,反映个体对自己所持的态度。A.自我认识B.自我调节C.自我意识D.自我控制【答案】 C9. 【问题】 教育活动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是( )。A.生生关系B.师师关系C.师生关系D.教师与社会的关系【答案】 C10. 【问题】 我国对桑代克的教育心理学理论和测验技术进行研究、认识和消理批判是在( )。A.教育心理学的改造期B.教育心理学的繁荣期C.教育心理学的破坏期D.教育心理学的新生期【答案】 A11. 【问题】 一个人面对问题情境时,不墨守成规,不钻牛角尖,能随机应变,触类旁通,对同一问题想出多种不同类型的答案,这表明其思维具有(
4、)。A.流畅性B.变通性C.指向性D.独创性【答案】 B12. 【问题】 当学生取得好的成绩后,老师家长给予表扬和鼓励,这符合桑代克学习规律中的()。A.准备律B.练习律C.效果律D.动机律【答案】 C13. 【问题】 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三阶段是()。A.社会自我B.心理自我C.生理自我D.精神自我【答案】 B14. 【问题】 个体在没有外界控制的条件下,受到他人行为刺激的影响,而引起一种与他人的行为类似的行为。这一现象是()。A.感染B.从众C.模仿D.服从【答案】 C15. 【问题】 关于问题情境与问题解决关系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问题情境中所包含的事物太多或太少都不利于问题的解决
5、B.问题情境中的刺激模式与个人知识结构是否接近对问题解决没有影响C.问题情境中事物的空间安排与问题解决没有关系D.“心理眩惑”有助于问题解决【答案】 A16. 【问题】 人们在具有了道德认识与道德感的条件下,是否会产生相应的道德行为,主要取决于其( )。A.道德信念B.道德意志C.道德动机D.道德知识【答案】 A17. 【问题】 将没有意义的材料人为地赋予一定的意义,以促进记忆效果的提高,这在记忆心理学中被称为()。A.系统化B.联想C.替换D.记忆术【答案】 D18. 【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了让学生掌握知识的本质意义,需要变换知识的呈现方式,其中本质属性保持恒在,而非本质属性可有可无
6、。这在心理学中称为()。A.变式B.比较C.概括D.抽象【答案】 A19. 【问题】 “最近发展区理论”的提出者是()。A.乌申斯基B.维果茨基C.巴甫洛夫D.布鲁纳【答案】 B20. 【问题】 体现在教师道德规范体系自律上的教师个体道德核心范畴是( )。A.道德义务B.道德权利C.道德价值目标D.道德良心【答案】 D二 , 多选题 (共20题,每题2分,选项中,至少两个符合题意)1. 【问题】 下列选项中,属于大学生权益特征范畴的是( )A.规则性B.专属性C.法定性D.私有性【答案】 ABC2. 【问题】 义务性教育法律法规在被表述时通常采用的字样是( )。A.“必须”B.“应当”C.“禁
7、止”D.“不得”E.“可以”【答案】 ABCD3. 【问题】 下列有关教师人格的看法正确的是( )。A.是教师群体共有的心理特征B.是教师群体共有的思想行为特质C.是教师在教育活动中表现出的认知、情感、性格等特质D.教师的人格直接关系到教育效果和成败【答案】 ABCD4. 【问题】 在写教案涉及知识的难点时,应重点考虑的知识有( )。A.概念抽象、学生又缺乏感性认识的知识B.自己深入研究的领域内的知识C.思维定势带来的负迁移D.现象复杂、文字概括性强的定律或定理E.概念相通、方法相似的知识【答案】 ACD5. 【问题】 高等学校的组织特征是( )。A.学术性B.分散性C.模糊性D.二元性E.复
8、杂性【答案】 ABCD6. 【问题】 大学生的人格权包括( )。A.身份权B.生命权C.身体权D.名誉权【答案】 BCD7. 【问题】 大学生网络成瘾的自身原因有( )。A.天性的游戏倾向B.自制力不足C.对性缺乏科学的认识D.个性特征【答案】 ABCD8. 【问题】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环境包括的要素有( )。A.情境B.协作C.会话D.意义建构【答案】 ABCD9. 【问题】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一直在( )。A.加强大学生素质教育B.全面推行教育产业化C.促进国际化D.加强行政化【答案】 AC10. 【问题】 以我国宪法为基础,目前我国各个立法主体制定的法律规范可分为三个不同层级。
9、它们分别是( )。A.法律B.行政法规C.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D.部门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答案】 ABC11. 【问题】 调查法是在自然条件下,通过提问的方式搜集资料,间接了解被调查对象的心理和行为的研究方法。它包括( )和( )两种形式。A.观察法B.口头调查(谈话法)C.个案法D.书面调查(问卷法)【答案】 BD12. 【问题】 专才教育以往多见诸于( )。A.市场经济国家B.计划经济国家C.发展中国家D.美国E.前苏联【答案】 B13. 【问题】 “四个伟大”是新时代行动纲领的基本遵循,具有其形成和提出的历史逻辑、实践逻辑和理论逻辑。其中,( )。A.历史逻辑是指运用历史思维和
10、辩证思维,系统总结中华民族、世界社会主义、中国近代史、中国共产党发展史、新中国发展史、改革开放的历史及其经验教训可以发现,推进“四个伟大”是治国理政的根本经验。B.实践逻辑是指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推进“四个伟大”作为治国理政的总体或战略框架。C.理论逻辑体现为“四个伟大”是在继承和发展中国共产党人治国理政思想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具有厚实的理论基础和渊源。D.历史逻辑是厚实的,实践逻辑是牢实的,理论逻辑是坚实的。【答案】 ABCD14. 【问题】 高校教师绩效考评的程序一般包括( )。A.进行考评总动员B.组织构建C.教师自评D.集体评议E.结果处理【答案】 BCD15.
11、【问题】 我国教育法制的基本要求是( )。A.逐步建立并完善我国教育法律法规体系B.严格做到依法行政C.加强教育法制工作机构和教育行政执法队伍建设D.建立、健全严格、公正的教育处罚和救济制度E.提高全社会的教育法律意识【答案】 ABCD16. 【问题】 在教师道德行为评价中,校内外舆论、教育传统习惯和教师内心信念间的关系是( )。A.教师内心信念的形成和巩固,要受到校内舆论和教育传统习惯的熏陶和影响B.当校内外舆论、教育传统习惯符合教师需要时,会增强教师内心信念C.当校内外舆论、教育传统习惯不符合教师需要时,会引起教师内心冲突和矛盾,甚至可能动摇教师的内心信念D.教师内心信念又构成校内外舆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全国高校 教师 资格证 自测 模拟 试题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