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浙江省心理咨询师提升考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浙江省心理咨询师提升考试题.docx(1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年心理咨询师试题一 , 单选题 (共20题,每题1分,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1. 【问题】 求助者,女性,36岁,已婚,音乐教师。A.指责求助者B.在进行面质C.在自我发泄D.帮助求助者思考【答案】 B2. 【问题】 共用题干A.被害妄想B.夸大妄想C.关系妄想D.嫉妒妄想【答案】 A3. 【问题】 共用题干A.恐惧B.焦虑C.抑郁D.担心【答案】 A4. 【问题】 共用题干A.2B.3C.5D.7【答案】 A5. 【问题】 求助者,男性,18岁,高中三年级学生。A.认知行为疗法B.厌恶疗法C.系统脱敏疗法D.暴露疗法【答案】 C6. 【问题】 案例五:A.一共有12项分测验B.分
2、为城市和农村两个版本C.适用于416岁的少年儿童D.实足年龄的计算精确到月【答案】 A7. 【问题】 共用题干A.期经验B.求助者认知C.刺激形式D.求助者情绪【答案】 B8. 【问题】 共用题干A.被害妄想B.夸大妄想C.关系妄想D.嫉妒妄想【答案】 A9. 【问题】 共用题干A.被动求医B.主动求医C.家人强迫D.转介而来【答案】 A10. 【问题】 共用题干A.恐怖性神经症B.人格障碍C.严重心理问题D.精神分裂症【答案】 D11. 【问题】 共用题干A.期经验B.求助者认知C.刺激形式D.求助者情绪【答案】 B12. 【问题】 求助者,女性,36岁,已婚,音乐教师。A.开放式B.半开放
3、式C.封闭式D.半封闭式【答案】 C13. 【问题】 求助者,男性,15岁,初中三年级学生。A.生理因素B.社会原因C.人品因素D.认知原因【答案】 C14. 【问题】 共用题干A.认识领悟疗法B.合理情绪疗法C.认知行为疗法D.精神分析疗法【答案】 B15. 【问题】 求助者,男性,18岁,高中三年级学生。A.认知行为疗法B.厌恶疗法C.系统脱敏疗法D.暴露疗法【答案】 C16. 【问题】 共用题干A.恐惧B.焦虑C.抑郁D.担心【答案】 A17. 【问题】 求助者,男性,33岁,已婚,公务员。A.强迫检查B.强迫回忆C.强迫计数D.强迫询问【答案】 A18. 【问题】 共用题干A.被动求医
4、B.主动求医C.家人强迫D.转介而来【答案】 A19. 【问题】 求助者,女性,37岁,会计。A.社会功能完好B.轻度一中度受损C.社会功能丧失D.中度一重度受损【答案】 B20. 【问题】 求助者,女性,40岁,外企公司职员。A.幻觉B.泛化C.妄想D.强化【答案】 B二 , 多选题 (共20题,每题2分,选项中,至少两个符合题意)1. 【问题】 求助者一般资料:男性,20岁,工厂工人。A.建立合理观念B.心理测验结果C.掌握交流技巧D.咨询师的观察【答案】 BD2. 【问题】 少年期的情绪变化特点包括()。A.关注异性B.孤独感、压抑感增强C.情绪容易波动.难以自控D.烦恼增多【答案】 B
5、D3. 【问题】 心理咨询中,诊断阶段的任务包括()。A.建立咨询关系B.商定咨询目标C.收集相关信息D.商定咨询方案【答案】 AC4. 【问题】 人格特质理论把特质看作是( )。A.构成人格的基本元素B.决定个体行为的基本特性C.划分人格类型的心理特性D.评价人格的基本单位【答案】 ABD5. 【问题】 对韦氏智力量表的第二次测验进行结果解释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几乎显著的VIQPIQ的差异,可能反映着有实际意义的差异B.刚刚显著的PIQVIQ的差异应被忽略C.几乎显著的PIQWQ的差异,可能反映着有实际意义的差异D.刚刚显著的VIQPIQ的差异应被忽略【答案】 AB6. 【问题】
6、 情绪对亲合动机的影响包括( )。多选A.恐惧情绪越强烈,亲合倾向越明显B.焦虑情绪越强烈,亲合倾向越明显C.恐惧情绪越强烈,独处倾向越明显D.焦虑情绪越强烈,独处倾向越明显【答案】 AD7. 【问题】 摄人性会谈中提问过多的影响包括( )。A.容易减少求助者自我探索B.使心理咨询师放弃应负责任C.容易使求助者感到被冷落D.妨碍心理咨询师做必要说明【答案】 AD8. 【问题】 进行心理干预时,心理咨询师应该观察和分析求助者()。A.症状的性质B.已具备的中介系统C.压力的来源D.已掌握的知识体系【答案】 ABC9. 【问题】 咨询中出现沉默的可能原因是( )。多选A.求助者的个性原因B.求助者
7、的不信任感C.咨询师缺乏会谈技巧D.咨询师缺乏理论知识【答案】 ABC10. 【问题】 本案例中求助者的主要症状包括(多选题。A.失眠B.兴趣缺失C.疲乏D.情绪低落【答案】 ABCD11. 【问题】 案例一(15):A.愤怒焦虑B.胸闷失眠C.跟踪丈夫D.丈夫经常外出【答案】 BC12. 【问题】 案例五:A.鼻腔呼吸放松法B.胸式呼吸放松法C.腹式呼吸放松法D.控制呼吸放松法【答案】 ACD13. 【问题】 案例六:A.自我开放技术B.面质技术C.内容表达技术D.澄清技术【答案】 BC14. 【问题】 病理性错觉的特点是()。A.能够进行自我校正B.属于感知综合障碍C.属于思维形式障碍D.
8、不能接受现实检验【答案】 BD15. 【问题】 案例五A.厌恶疗法B.生物反馈疗法C.合理情绪疗法D.认知行为疗法【答案】 CD16. 【问题】 强制性思维的主要特点是()。A.思潮大量地涌现并不受意愿支配B.某种观念反复地出现并无法摆脱C.思维内容与环境保持联系D.思潮的内容往往杂乱多变【答案】 AD17. 【问题】 模仿法的理论基础包括( )理论。多选A.人本主义B.行为主义C.社会学习D.精神分析【答案】 BC18. 【问题】 案例七A.认知错误B.内心冲突C.人格问题D.道德问题【答案】 AB19. 【问题】 单维态度量表包括()。多选A.瑟斯顿量表B.奥斯古德量表C.李克特量表D.博
9、加达斯量表【答案】 AC20. 【问题】 侵犯的构成因素包括( )。多选A.伤害行为B.愤怒的情绪C.侵犯动机D.负面的社会评价【答案】 ACD三 , 大题分析题 (共5题,每题8分)1. 一般资料:张某,女,20岁,无业,高中文化,无宗教信仰,目前与父母同住。个人成长史:求助者性格文静、内向,话语不多。求助者的父母都是农民,没有文化,对于孩子的管教不严格,顺其自然,家庭气氛宽松,使求助者任性、固执。求助者喜欢与母亲谈心,曾听母亲说邻居家的女孩因为念了高中没有考上大学,觉得很丢人就远嫁他乡了,自此自己就对那些没有考上大学的高中学生有负性看法,认为考不上大学就不光彩。同村的一个女孩没有考上大学,
10、求助者经常嘲笑她,遭到父母的责怪,让其不要嘲笑别人。自此觉得和母亲没有共同语言,不再与母亲交流。去年求助者参加高考,结果差几分落榜。求助者心有不甘,害怕别人笑话自己,于是又复读一年,结果又一次落榜。求助者无重大躯体疾病史,无精神病家族史。有一与其有类似高考落榜经历的女友。精神状态:意识清醒,思维正常,情绪焦虑易紧张,有一定自制力但易激动,言行一致,人格较稳定。身体状态:近三个月睡眠不好。社会功能:人际芙系比较紧张,做事情的时候精神不集中。心理测验结果:(1)SAS:标准分58。(2)SDS:标准分49。(3)SCL-90:总分145,人际关系敏感29,抑郁304,焦虑23。案例介绍:高考落榜以
11、后,求助者觉得自己不用在高考的压力下生活了,但是觉得自己没有考上大学很丢人。有同样经历的朋友,看法也是一样的。因此求助者对以后的生活很没有信心,不主动出去找工作,也不主动与人交往。一直不想让别人知道自己高考失败的事情。后来邻居们说这件事情的时候,求助者知道后心理很不安,开始觉得大家都用一种异样的眼光看着自己,甚至认为大家都在鄙视自己,而且如果有人在其面前提起高考相关的事情,求助者就会认为大家在故意羞辱她,觉得自己在大家的面前抬不起头来。在持续的心理压力下,求助者越来越消沉,脾气很暴躁,家里人开始对求助者有些看法,会跟她说一些道理。她认为,家人也是因为自己高考落榜而这样对待她,自己感觉家里也呆不
12、下去了,感觉很压抑,也没有办法解决,所以来做心理咨询。求助者个人陈述:“高考失败已经快一年了可从小就觉得自己应该考上大学”,“大家对于没有考上大学的孩子都有偏见”,“我现在害怕出门,怕人家问我高考的辜情,有时候觉得再复读就好了,在学校里,别人也说不了什么,但是在学校里也是煎熬”。心理咨询师的观察和他人反映:1母亲诉述:最近一个多月,女儿说很累,认为干什么都累,想找一个安静的地方呆着。问她为什么,她也不说。我想这与她没有考上大学有关系。得知没有考上大学以后,她就一直把自己关在家里,还总是唉声叹气的,说自己的命运不好,没有考上大学。以前她经常到同学家里玩,但是现在只是把自己关在屋里谁也不想见,同学
13、们也不来家里找她玩。2咨询师了解及观察到的情况:求助者一直对自己要求严格,认为自己一定要考上大学,要不然自己的人生就没有办法坚持下去。谈到自己没有考上大学这件事情,求助者就会很激动,还会哭泣。说大家以前和自己都很友善,自己做什么大家都会夸奖自己,但是自从自己高考失败以后,他们对自己的态度一下子都改变了,觉得自己很丢人。自己最好的朋友也有这样的经历和观点,加强了她对高考失败的负性评价。求助者现在只想找一个安静的地方,对人的敏感仅限于居住地,无泛化。求助者意识清楚,自知力完整,应答切题,情绪略焦虑,面色忧郁。根据上述情况,回答下列问题:【答案】该求助者初步诊断为一般性心理问题。诊断依据是:(1)根
14、据正常与异常的心理活动的三项原则: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统一性原则:因为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应,所以任何正常心理活动和行为,必须就形式和内容上与客观环境保持一致性。精神活动的内在协调一致性原则:人类的精神活动虽然可以被分为知、情、意等部分,但它自身确实是一个完整的统一体,各种心理过程之间具有协调一致的关系,这种协调一致性保证人在反映客观世界过程中的高度准确和有效。个性的相对稳定性原则:每个人在自己长期的生活道路上都会形成自己独特的个性心理特征。这种个性特征形成之后具有相对的稳定性。(2)对心理冲突的揭示和分析需要精神病学知识和技巧,一般通科医生可以用比较简单而容易掌握的方法来进行评定。这包括三方面
15、:病程:不刭3个月为短程,评分1;3个月到1年为中程,评分2;1年以上为长程,评分3。本案例中求助者的病程不到3个月,评为1分。精神痛苦的程度:轻度,病人自己可以主动设法摆脱,评分1;中度,病人自己摆脱不了,需要借助别人的帮助或处境的改变才能摆脱,评分2;重度,病人几乎完全无法摆脱,即使别人安慰、开导他,或陪他娱乐、易地休养也无济于事,评分3。本案例中求助者精神痛苦的程度是轻度,评为1分。社会功能:能照常工作学习以及人际交往只有轻微妨碍者,评分1;中度社会功能受损害者,工作学习或人际交往效率显著下降,不得不减轻工作或改变工作,或只能部分工作,或某些社交场合不得不尽量避免,评分2;重度社会功能受
16、损害者,完全不能工作学习,不得不休病假或退学,或某些必要的社会交往完全回避,评分3。本案例中求助者的社会功能评为1分,总分为3分,该求助者的心理问题并不严重,时间也较短,可以排除神经症和严重心理问题。(3)该求助者的心理问题是在近期(被村里人知道高考落榜以后)发生的,内容只局限在自己居住的范围内,还没有发生泛化,反应不适很强烈,可以找到相应的原因,思维合乎逻辑,人格无明显异常。因此可以判断本案例中求助者力一般性心理问题。2. 案例七一、一般情况求助者:某男,汉族,30岁,未婚,大学学历,公务员,收入中等,经济状况良好。二、求助者自述从小性格较内向,不爱说话,生活在很传统的家庭,父母是小学教师,
17、感情融洽,但对他管教很严厉,从小要求他做一个懂事规矩的孩子,做任何事情都要做的最好,养成了做事情按部就班、追求完美的习惯,遇到做不好的事情,都重新去做,直到做好为止。兴趣爱好较少,很少与同伴玩耍、做游戏,只是一心学习。从小学到大学,学习成绩很优秀,一直名列前茅,偶然一次考不好,就非常难过,担心对不起父母。因此,在别人眼中,他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孩子,几乎挑不出什么缺点,令人羡慕。高中毕业后,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某名牌大学,前两年学习、生活如常,在大三时开始反复的洗手,有时甚至洗十几遍,自己知道没有必要,却控制不住,只有做了才感到轻松。学生宿舍在15层,有一个阳台,每当走到阳台时就有一种想跳下去的冲动,
18、总是担心自己控制不住而感到焦虑、害怕,为此尽量避免去阳台。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现在,不但没有减轻,反而越来越重,耽误了许多时间,工作和生活受到很大影响,性格变得孤僻,做事优柔寡断,不愿与人交往,没有要好的朋友,内心非常痛苦,因此来到心理门诊,迫切希望能够消除毛病和不适,改善交往状况。三、咨询师观察了解到的情况求助者自幼身体健康,未患过严重疾病。童年时曾经发生过这样的事情,有一次因为没有洗手就拿东西吃,被母亲严厉训斥并告诫他,手上有成千上万的病菌,不洗手就会得病,并在母亲的监督下,把手洗干净才被允许吃东西。从那以后,养成了爱干净的习惯,认为若不卫生就会染病。这件事对他的生活未有多大影响。求助者上大
19、学三年级的时候,同寝食的一位同学突然查出患了肝炎,因为这件事就联想起母亲训斥的话,感到很紧张,担心自己会不会被传染,自此以后就开始反复洗手,有时要洗十几遍,自己也明白没有必要,但是就是控制不了。为此,耽误了很多时间,学习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即使这样,成绩仍然不错,顺利毕业。毕业后到一家大型私企公司任职,尚能胜任工作,由于表现很好,两年后被提拔为部门经理,至今已一年。近一年来,除前述症状加重外,还出现反复检查门窗是否关好,担心做事情没有做好而反复检查,因怕别人知道而尽量减少与人接触,严重地影响了工作和生活,睡眠很差,做梦多,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急躁,爱发脾气,工作经常出差错,为此感到焦虑
20、不安,内心非常苦恼。依据以上案例,回答以下问题:结合本案例,你计划采用的咨询方法及原理是什么?【答案】结合本案例,我计划采用的咨询方法及原理如下:1咨询方法:(1)引导求助者做自我探索,使之能够认识成长中存在的错误观念及个性方面的不足,体验到从前自我认识的不足,增加自发性与活力,从而达到自我实现,排除障碍,创造条件,开发潜能;(2)帮助求助者学习建设性的行为,以改变、消除适应不良的行为,如消除或减轻强迫症状或焦虑情绪。2咨询原理:人的情绪和行为的变化与他对现实世界事物的认识、态度和看法有关,对同一事物的认识不同,其引发的情绪和行为的变化也不同。因此,通过改变对现实世界事物的认识、态度和看法,就
21、可以改变不良的情绪和行为,以此学会正确面对生活中的其他问题,从而促进身心的全面健康和发展。3. 一般资料:求助者,男性,20岁,大学二年级学生。案例介绍:求助者从小学到高中,一直学习努力,成绩名列前茅,是多年的三好学生和班干部,经常得到父母和老师的表扬。高考时以优异成绩考入某名牌大学,班里同学都是各地来的尖子生,他的成绩只排在中下等水平,心里很失落,暗下决心要把名次提上来。但事与愿违,在第一学期的期末考试中他的名次没升反而下降了,甚至还出现了不及格。为此父母极为严厉地批评了他,他也觉得自己很没用,感到自己很没面子,老师不重视他,同学们也都看不起他。因此情绪低落,内心苦恼、焦虑。他觉得父母不再像
22、以前那样爱他、关心他了。班长是一位女同学,对他学习、生活等很关心。他也愿意和班长讲讲自己的心里话,自己感觉喜欢上了班长,于是鼓足了勇气,表达了爱慕之情,但班长明确告诉他自己有男友,不能接受他的感情。初次恋爱就失败,他感受到了失恋的痛苦。兴趣明显下降,慢慢的不愿与人交往,整日没精打采、闷闷不乐。近半年随着课程难度的加大,他的压力也越来越大,经常头昏、头痛,晚上入睡困难,全身疲惫不堪。记忆力大不如前,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效率下降。现在学习成绩已排到班里的倒数几名,父母、老师和同学注意到了他的问题,多次帮助他。但他觉得很无助,自己觉得没什么希望,这学期已无法上学。心理咨询师观察了解到的情况:求助者
23、的父母是大学教授,对他要求严格,非常重视他的学习成绩,希望他能考上名牌大学将来继承他们的事业。求助者初二时,因课间和同学在讲台上打乒乓球被老师严厉批评并一同被罚站,当时觉得很丢人留下心理阴影。求助者性格内向,从小争强好胜,追求完美,但心理承受能力差。请根据以上案例回答以下问题。对本案例的诊断及诊断程度是什么?【答案】诊断:严重心理问题。分析如下。1由现实刺激引起。2内心冲突属于道德性质,有求治愿望。3生理、心理、社会功能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4无明显器质性病变。5排除精神病、神经症、一般心理问题。4. 案例八一般资料:求助者,男性,20岁,大学生。案例介绍:两个多月前,求助者在睡眠中朦胧感到一种
24、无法抑制的冲动袭扰着全身,他下意识地抚摸自己的生殖器,进行了自慰,短暂的快感后,他陷入了深深的懊悔之中。此后又出现几次,每次他都非常后悔,又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后来他还听人说自慰会损耗精气,损害性功能,引起不孕症。近两个月来他经常感到体力下降,头昏、气短、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逐渐出现不安、恐惧,担心自己的身体出问题。到医院检查,医生告诉他没有问题,他仍不放心,内心痛苦。【答案】初步诊断:一般心理问题。诊断依据:根据病与非病三原则,排除求助者患精神病的可能。心理问题是由现实刺激引起,反应不太强烈(或者属于常形冲突,反应不太强烈)。病程时间短,在两个月以下,社会功能轻度受损,情绪反应没有泛化
25、。5. 案例四一、一般情况求助者:李某某,男,汉族,28岁,未婚,某外企公司职员。二、求助者自述1个月前开始出现烦躁不安的症状,总感觉焦虑、紧张,晚上翻来覆去总是不能入眠,即使睡着了,梦也很多,容易醒,但尚能入睡,早晨醒后感觉头痛,疲劳,全身酸痛。自己是做销售工作的,与客户见面谈生意时,感觉心慌意乱,注意力不能集中,虽然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但总觉得心里不踏实。日常工作能够正常应付,但效率有所下降。内心感到烦恼、痛苦,曾到医院看医生,被给予口服安定类药物,情况未见明显改善。三、咨询师观察了解到的情况求助者自幼身体健康,未患过严重疾病,家庭中未发生过重大变故。家中经济条件较为优越,由于是独子,很受
26、父母宠爱,同时管教也很严厉,养成了做事情追求完美的习惯。性格比较内向,不善言谈,喜欢安静,很少与同伴玩耍、做游戏,从小学到大学,学习成绩很好,一直名列前茅。参加工作后,由于比较认真、勤奋,工作业绩突出,颇受领导赏识,是同事公认的业务尖子。1个月前,在与客户签订一份合同时,自行决定了某些合同内容,受到领导的严厉批评,感到后悔、自责。自此开始变得很敏感,由于总想着这件事,在与客户进行业务洽谈时,精神总是感到紧张不安,怕出问题。虽然如此,但工作生活的其他方面未受太多影响。依据以上案例,回答以下问题:在本案例中,咨询双方的责任、权利与义务主要包括什么内容?【答案】在本案例中,咨询双方的责任、权利与义务
27、主要包括:1求助者的责任:(1)向咨询师提供与心理问题有关的真实资料;(2)积极主动地与咨询师一起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3)完成双方商定的作业。2求助者的权利:(1)有权利了解咨询师的受训背景和执业资格;(2)有权利了解咨询的具体方法、过程和原理;(3)有权利选择或更换合适的咨询师;(4)有权利提出转介或中止咨询;(5)对咨询方案的内容有知情权、协商权和选择权。3求助者的义务:(1)遵守咨询机构的相关规定;(2)遵守和执行商定好的咨询方案各方面的内容;(3)尊重咨询师,遵守预约时间,如有特殊情况提前告知咨询师。4咨询师的责任:(1)遵守职业道德,遵守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2)帮助求助者解决心理问题;(3)严格遵守保密原则,并说明保密例外。5咨询师的权利:(1)有权利了解与求助者心理问题有关的个人资料;(2)有权利选择合适的求助者;(3)本着对求助者负责的态度,有权利提出转介或中止咨询。6咨询师的义务:(1)向求助者介绍自己的受训背景,出示营业执照和执业资格等相关证件;(2)遵守咨询机构的相关规定;(3)遵守和执行商定好的咨询方案各方面的内容;(4)尊重求助者,遵守预约时间,如有特殊情况提前告知求助者。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