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光学与应用光学第二版课件第二章.ppt
《物理光学与应用光学第二版课件第二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理光学与应用光学第二版课件第二章.ppt(30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 2 章 光 的 干 涉 物理光学与应用光学第二版课件第二章 Still waters run deep.流静水深流静水深,人静心深人静心深 Where there is life,there is hope。有生命必有希望。有生命必有希望第 2 章 光 的 干 涉 2.1 双双 光光 束束 干干 涉涉 2.1.1 产生干涉的基本条件产生干涉的基本条件 1.两束光的干涉现象两束光的干涉现象 光的干涉是指两束或多束光在空间相遇时,在重叠区内形成稳定的强弱强度分布的现象。例如,图2-1所示的两列单色线偏振光(2.1-1)(2.1-2)第 2 章 光 的 干 涉 图2-1两列光波在空间重叠第 2
2、章 光 的 干 涉 在空间P点相遇,E1与E2振动方向间的夹角为,则在P点处的总光强为式中,I1、I2是二光束的光强;是二光束的相位差,且有(2.1-3)(2.1-4)第 2 章 光 的 干 涉 由此可见,二光束叠加后的总强度并不等于这两列波的强度和,而是多了一项交叉项I12,它反映了这两束光的干涉效应,通常称为干涉项。干涉现象就是指这两束光在重叠区内形成的稳定的光强分布。所谓稳定是指,用肉眼或记录仪器能观察到或记录到条纹分布,即在一定时间内存在着相对稳定的条纹分布。显然,如果干涉项I12远小于两光束光强中较小的一个,就不易观察到干涉现象;如果两束光的相位差随时间变化,使光强度条纹图样产生移动
3、,且当条纹移动的速度快到肉眼或记录仪器分辨不出条纹图样时,就观察不到干涉现象了。第 2 章 光 的 干 涉 在能观察到稳定的光强分布的情况下,满足m=0,1,2,的空间位置为光强极大值处,且光强极大值IM为(2.1-6)满足j=(2m+1)m=0,1,2,的空间位置为光强极小值处,且光强极小值Im为当两束光强相等,即I1=I2=I0时,相应的极大值和极小值分别为IM=2I0(1+cos)(2.1-9)Im=2I0(1-cos)(2.1-10)(2.1-8)(2.1-5)(2.1-7)第 2 章 光 的 干 涉 2.产生干涉的条件产生干涉的条件首先引入一个表征干涉效应程度的参量干涉条纹可见度,由
4、此深入分析产生干涉的条件。1)干涉条纹可见度(对比度)干涉条纹可见度定义为(2.1-11)当干涉光强的极小值Im=0时,V=1,二光束完全相干,条纹最清晰;当IM=Im时,V=0,二光束完全不相干,无干涉条纹;当IMIm0时,0V1,二光束部分相干,条纹清晰度介于上面两种情况之间。def第 2 章 光 的 干 涉 2)产生干涉的条件由上述二光束叠加的光强分布关系(2.1-3)式可见,影响光强条纹稳定分布的主要因素是:二光束频率;二光束振动方向夹角和二光束的相位差。(1)对干涉光束的频率要求由二干涉光束相位差的关系式可以看出,当二光束频率相等,=0时,干涉光强不随时间变化,可以得到稳定的干涉条纹
5、分布。当二光束的频率不相等,0时,干涉条纹将随着时间产生移动,且愈大,条纹移动速度愈快,当大到一定程度时,肉眼或探测仪器就将观察不到稳定的条纹分布。因此,为了产生干涉现象,要求二干涉光束的频率尽量相等。第 2 章 光 的 干 涉(2)对二干涉光束振动方向的要求由(2.1-9)、(2.1-10)式可见,当二光束光强相等时V=cos(2.1-12)因此,当=0、二光束的振动方向相同时,V=1,干涉条纹最清晰;当=/2、二光束正交振动时,V=0,不发生干涉;当0/2时,0V1,干涉条纹清晰度介于上面两种情况之间。所以,为了产生明显的干涉现象,要求二光束的振动方向相同。第 2 章 光 的 干 涉(3)
6、对二干涉光束相位差的要求由(2.1-3)式可见,为了获得稳定的干涉图形,二干涉光束的相位差必须固定不变,即要求二等频单色光波的初相位差恒定。实际上,考虑到光源的发光特点,这是最关键的要求。可见,要获得稳定的干涉条纹,则:两束光波的频率应当相同;两束光波在相遇处的振动方向应当相同;两束光波在相遇处应有固定不变的相位差。这三个条件就是两束光波发生干涉的必要条件,通常称为相干条件。第 2 章 光 的 干 涉 3.实现光束干涉的基本方法实现光束干涉的基本方法 通常称满足相干条件的光波为相干光波,相应的光源叫相干光源。为了更深刻地理解干涉的特性,首先简单地介绍光源的发光性质。1)原子发光的特点众所周知,
7、一个光源包含有许许多多个发光的原子、分子或电子,每个原子、分子都是一个发光中心,我们看到的每一束光都是由这些原子和分子(发光中心)发射和汇集出来的。但是每个单个原子和分子的发光都不是无休止的,每次发光动作只能持续一定的时间,这个时间很短(实验证明,原子发光时间一般都小于10-8秒),因而每次原子发光只能产生有限的一段波列。第 2 章 光 的 干 涉 进一步,由光的辐射理论知道,普通光源的发光方式主要是自发辐射,即各原子都是一个独立的发光中心,其发光动作杂乱无章,彼此无关。因而,不同原子产生的各个波列之间、同一个原子先后产生的各个波列之间,都没有固定的相位关系,这样的光波叠加,当然不会产生干涉现
8、象。或者说,在一极短的时间内,其叠加的结果可能是加强,而在另一极短的时间内,其叠加的结果可能是减弱,于是在一有限的观察时间内,二光束叠加的强度是时间内的平均,即为第 2 章 光 的 干 涉 如果在内各时刻到达的波列相位差j无规则地变化,j将在内多次(可能在108次以上)经历0与2之间的一切数值,这样,上式的积分为因此即二光束叠加的平均光强,恒等于二光波的光强之和,不发生干涉。由此看来,不仅从两个普通光源发出的光不会产生干涉,就是从同一个光源的两个不同部分发出的光也是不相干的。因此,普通光源是一种非相干光源。第 2 章 光 的 干 涉 2)获得相干光的方法由上面关于相干条件的讨论可知,利用两个独
9、立的普通光源是不可能产生干涉的,即使使用两个相干性很好的独立激光器发出的激光束来进行干涉实验,也是相当困难的事,其原因是它们的相位关系不固定。在光学中,获得相干光、产生明显可见干涉条纹的唯一方法就是把一个波列的光分成两束或几束光波,然后再令其重合而产生稳定的干涉效应。这种“一分为二”的方法,可以使二干涉光束的初相位差保持恒定。第 2 章 光 的 干 涉 一般获得相干光的方法有两类:分波面法和分振幅法。分波面法是将一个波列的波面分成两部分或几部分,由这每一部分发出的波再相遇时,必然是相干的,下面讨论的杨氏干涉就属于这种干涉方法。分振幅法通常是利用透明薄板的第一、二表面对入射光的依次反射,将入射光
10、的振幅分解为若干部分,当这些不同部分的光波相遇时将产生干涉,这是一种很常见的获得相干光、产生干涉的方法,下面讨论的平行平板产生的干涉就属于这种干涉方法。第 2 章 光 的 干 涉 2.1.2 双光束干涉双光束干涉 1.分波面法双光束干涉分波面法双光束干涉 在实验室中为了演示分波面法的双光束干涉,最常采用的是图2-2所示的双缝干涉实验。用一束He-Ne激光照射两个狭缝S1、S2,就会在缝后的白色屏幕上出现明暗交替的双缝干涉条纹。为了研究分波面法双光束干涉现象的特性,下面进一步讨论杨氏双缝干涉实验。第 2 章 光 的 干 涉 图2-2双缝干涉实验第 2 章 光 的 干 涉 在图2-3所示的实验原理
11、图中,间距为d的S1和S2双缝从来自狭缝S的光波波面上分割出很小的两部分作为相干光源,它们发出的两列光波在观察屏上叠加,形成干涉条纹。第 2 章 光 的 干 涉 图2-3杨氏双缝干涉实验原理图第 2 章 光 的 干 涉 由于狭缝S和双缝S1、S2都很窄,均可视为次级线光源。从线光源S发出的光波经SS1P和SS2P两条不同路径,在观察屏P点上相交,其光程差为=(R2-R1)+(r2-r1)=R+r在dD,且在y很小的范围内考察时,相应二光的相位差为(2.1-13)第 2 章 光 的 干 涉 如果S1、S2到S的距离相等,R=0,则对应j=2m(m=0,1,2,)的空间点,即(2.1-14)处为光
12、强极大,呈现干涉亮条纹;对应=(2m+1)的空间点,即(2.1-15)处为光强极小,呈现干涉暗条纹。第 2 章 光 的 干 涉 因此,干涉图样如图2-2所示,是与y轴垂直、明暗相间的直条纹。相邻两亮(暗)条纹间的距离是条纹间距,且有(2.1-16)其中w=d/D叫光束会聚角。可见,条纹间距与会聚角成反比;与波长成正比,波长长的条纹较短波长疏。在实验中,可以通过测量D、d和,计算求得光波长。第 2 章 光 的 干 涉 如果S1、S2到S的距离不同,R0,则对应(2.1-17)的空间点是亮条纹;对应(2.1-18)的空间点是暗条纹。即干涉图样相对于R=0的情况,沿着y方向发生了平移。第 2 章 光
13、 的 干 涉 除了上述杨氏干涉实验外,菲涅耳双棱镜(图2-4)、菲涅耳双面镜(图2-5)和洛埃镜(图2-6)都属于分波面法双光束干涉的实验装置。第 2 章 光 的 干 涉 图2-4菲涅耳双棱镜干涉装置第 2 章 光 的 干 涉 图2-5菲涅耳双面镜干涉装置第 2 章 光 的 干 涉 图2-6洛埃镜干涉装置第 2 章 光 的 干 涉 这些实验的共同点是:在两束光的叠加区内,到处都可以观察到干涉条纹,只是不同地方条纹的间距、形状不同而已。这种在整个光波叠加区内,随处可见干涉条纹的干涉,称为非定域干涉。与非定域干涉相对应的是定域干涉,有关干涉的定域问题,将在2.5节中讨论。在这些干涉装置中,都有限制
14、光束的狭缝或小孔,因而干涉条纹的强度很弱,以致于在实际中难以应用。当用白光进行干涉实验时,由于干涉条纹的光强极值条件与波长有关,除了m=0的条纹仍是白光以外,其它级次的干涉条纹均为不同颜色(对应着不同波长)分离的彩色条纹。第 2 章 光 的 干 涉 2.分振幅法双光束干涉分振幅法双光束干涉1)平行平板产生的干涉等倾干涉平行平板产生干涉的装置如图2-7所示,由扩展光源发出的每一簇平行光线经平行平板反射后,都会聚在无穷远处,或者通过图示的透镜会聚在焦平面上,产生等倾干涉。第 2 章 光 的 干 涉 图2-7平行平板干涉的光程图示第 2 章 光 的 干 涉(1)等倾干涉的强度分布根据光波通过透镜成像
15、的理论分析,光经平行平板后,通过透镜在焦平面F上所产生的干涉强度分布(图样),与无透镜时在无穷远处形成的干涉强度分布(图样)相同。其规律主要取决于光经平板反射后,所产生的两束光,到达焦平面F上P点的光程差。由图示光路可见,该这两束光因几何程差引起的光程差为式中,n和n0分别为平板折射率和周围介质的折射率,N是由C点向AD所引垂线的垂足,自N点和C点到透镜焦平面P点的光程相等。假设平板的厚度为h,入射角和折射角分别为1和2,则由几何关系有第 2 章 光 的 干 涉 再利用折射定律可得到光程差为(2.1-19)第 2 章 光 的 干 涉 进一步,考虑到由于平板两侧的折射率与平板折射率不同,无论是n
16、0n,还是n0n,从平板两表面反射的两支光中总有一支发生“半波损失”。所以,两束反射光的光程差还应加上由界面反射引起的附加光程差/2,故如果平板两侧的介质折射率不同,并且平板折射率的大小介于两种介质折射率之间,则两支反射光间无“半波损失”贡献,此时的光程差仍采用(2.1-19)式。(2.1-20)第 2 章 光 的 干 涉 由此可以得到焦平面上的光强分布为式中,I1和I2分别为两支反射光的强度。显然,形成亮暗干涉条纹的位置,由下述条件决定:相应于光程差=m(m=0,1,2,)的位置为亮条纹;相应于光程差=(m+1/2)的位置为暗条纹。(2.1-21)第 2 章 光 的 干 涉 如果设想平板是绝
17、对均匀的,折射率n和厚度h均为常数,则光程差只决定于入射光在平板上的入射角1(或折射角2)。因此,具有相同入射角的光经平板两表面反射所形成的反射光,在其相遇点上有相同的光程差,也就是说,凡入射角相同的光,形成同一干涉条纹。正因如此,通常把这种干涉条纹称为等倾干涉。第 2 章 光 的 干 涉(2)等倾干涉条纹的特性等倾干涉条纹的形状与观察透镜放置的方位有关,当如图2-8所示,透镜光轴与平行平板G垂直时,等倾干涉条纹是一组同心圆环,其中心对应1=2=0的干涉光线。第 2 章 光 的 干 涉 图2-8产生等倾圆条纹的装置第 2 章 光 的 干 涉 等倾圆环的条纹级数。由(2.1-20)式可见,愈接近
18、等倾圆环中心,其相应的入射光线的角度2愈小,光程差愈大,干涉条纹级数愈高。偏离圆环中心愈远,干涉条纹级数愈小是等倾圆环的重要特征。设中心点的干涉级数为m0,由(2.1-20)式有(2.1-22)因而通常,m0不一定是整数,即中心未必是最亮点,故经常把m0写成其中,m1是靠中心最近的亮条纹的级数(整数),01。(2.1-23)(2.1-24)第 2 章 光 的 干 涉 等倾亮圆环的半径。由中心向外计算,第N个亮环的干涉级数为m1(N1),该亮环的张角为1N,它可由(2.1-25)与折射定律n0sin1N=n sin2N确定。将(2.1-22)式与(2.1-25)式相减,得到一般情况下,1N和2N
19、都很小,近似有nn01N/2N,因而由上式可得(2.1-26)第 2 章 光 的 干 涉 相应第N条亮纹的半径rN为(2.1-27)式中,f 为透镜焦距,所以(2.1-28)由此可见,较厚的平行平板产生的等倾干涉圆环,其半径要比较薄的平板产生的圆环半径小。第 2 章 光 的 干 涉 等倾圆环相邻条纹的间距为(2.1-29)该式说明,愈向边缘(N愈大),条纹愈密。第 2 章 光 的 干 涉(3)透射光的等倾干涉条纹如图2-9所示,由光源S发出、透过平板和透镜到达焦平面上P点的两束光,没有附加半波光程差的贡献,光程差为它们在透镜焦平面上同样可以产生等倾干涉条纹。由于对应于光源S发出的同一入射角的光
20、束,经平板产生的两束透射光和两束反射光的光程差恰好相差/2,相位差相差,因此,透射光与反射光的等倾干涉条纹是互补的,即对应反射光干涉条纹的亮条纹,在透射光干涉条纹中恰是暗条纹,反之亦然。(2.1-30)第 2 章 光 的 干 涉 图2-9透射光等倾条纹的形成第 2 章 光 的 干 涉 应当指出,当平板表面的反射率很低时,两支透射光的强度相差很大,因此条纹的可见度很低,而与其相比,反射光的等倾干涉条纹可见度要大得多。图2-10绘出了对于空气-玻璃界面,接近正入射时所产生的反射光等倾条纹强度分布(图2-10(b)和透射光等倾条纹的强度分布(图2-10(d)。所以,在平行板表面反射率较低的情况下,通
21、常应用的是反射光的等倾干涉。第 2 章 光 的 干 涉 图2-10平板干涉的反射光条纹和透射光条纹比较第 2 章 光 的 干 涉 2)楔形平板产生的干涉等厚干涉楔形平板是指平板的两表面不平行,但其夹角很小。楔形平板产生干涉的原理如图2-11所示。扩展光源中的某点S0发出一束光,经楔形板两表面反射的两束光相交于P点,产生干涉,其光程差为=n(AB+BC)n0(APCP)光程差的精确值一般很难计算。但由于在实用的干涉系统中,板的厚度通常都很小,楔角都不大,因此可以近似地利用平行平板的计算公式代替,即=2nhcos2(2.1-31)第 2 章 光 的 干 涉 图2-11楔形平板的干涉第 2 章 光
22、的 干 涉 式中,h是楔形板在B点的厚度;2是入射光在A点的折射角。考虑到光束在楔形板表面可能产生的“半波损失”,两表面反射光的光程差应为显然,对于一定的入射角(当光源距平板较远,或观察干涉条纹用的仪器孔径很小时,在整个视场内可视入射角为常数),光程差只依赖于反射光处的平板厚度h,所以,干涉条纹与楔形板的厚度一一对应。因此,将这种干涉称为等厚干涉,相应的干涉条纹称为等厚干涉条纹。(2.1-32)第 2 章 光 的 干 涉(1)等厚干涉条纹图样对于图2-12所示的垂直照射楔形板产生干涉的系统,位于垂直透镜L1前焦面上的扩展光源发出的光束,经透镜L1后被分束镜M反射,垂直投射到楔形板G上,由楔形板
23、上、下表面反射的两束光通过分束镜M、透镜L2投射到观察平面E上。不同形状的楔形板将得到不同形状的干涉条纹。图2-13给出了(a)楔形平板、(b)柱形表面平板、(c)球形表面平板、(d)任意形状表面平板的等厚干涉条纹。不管哪种形状的等厚干涉条纹,相邻两亮条纹或两暗条纹间对应的光程差均相差一个波长,所以从一个条纹过渡到另一个条纹,平板的厚度均改变/(2n)。第 2 章 光 的 干 涉 图2-12观察等厚干涉的系统第 2 章 光 的 干 涉 图2-13不同形状平板的等厚条纹第 2 章 光 的 干 涉(2)劈尖的等厚干涉条纹如图2-14所示,当光垂直照射劈尖时,会在上表面产生平行于棱线的等间距干涉条纹
24、。相应亮线位置的厚度h满足m=1,2,(2.1-33)相应暗线位置的厚度h满足m=0,1,2(2.1-34)显然,棱线总处于暗条纹的位置。如果考虑到光在上表面(或下表面)上会产生“半波损失”,在棱线处上、下表面的反射光总是抵消,则在棱线位置上总为光强极小值就是很自然的了。第 2 章 光 的 干 涉 图2-14劈尖的干涉条纹第 2 章 光 的 干 涉 若劈尖上表面共有N个条纹,则对应的总厚度差为(2.1-35)式中,N可以是整数,亦可以是小数。相邻亮条纹(或暗条纹)间的距离,即条纹间距为(2.1-36)由此可见,劈角小,条纹间距大;反之,劈角大,条纹间距小。因此,当劈尖上表面绕棱线旋转时,随着的
25、增大,条纹间距变小,条纹将向棱线方向移动。第 2 章 光 的 干 涉 由(2.1-36)式还可看出,条纹间距与入射光波长有关,波长较长的光所形成的条纹间距较大,波长短的光所形成的条纹间距较小。这样,使用白光照射时,除光程差等于零的条纹仍为白光外,其附近的条纹均带有颜色,颜色的变化均为内侧波长短,外侧波长长。当劈尖厚度较大时,由于白光相干性差的影响,又呈现为均匀白光。由此可知,利用白光照射的这种特点,可以确定零光程差的位置,并按颜色来估计光程差的大小。第 2 章 光 的 干 涉(3)牛顿环如图2-15所示,在一块平面玻璃上放置一曲率半径R很大的平凸透镜,在透镜凸表面和玻璃板的平面之间便形成一厚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物理光学 应用光学 第二 课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