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晋江市永春县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11月月考(期中)语文试题及答案人教版高二上册.docx
《福建晋江市永春县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11月月考(期中)语文试题及答案人教版高二上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晋江市永春县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11月月考(期中)语文试题及答案人教版高二上册.docx(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福建晋江市永春县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11月月考(期中)语文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高二上册永春一中高二年期中考语文科试卷(2016.11) 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总分:150分命题:颜雅娣审核:陈启民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据国语.鲁语记载,在虞夏时代,皇帝已被人们当作始祖祭祀。后来,无论是在 中央历代帝王庙还是黄帝陵对黄帝进行祭祀,都是表示继承和光大往圣先贤的传统。除了祖先崇拜,中国古代还有对自然的崇拜。中国古代信仰天人合一,认为人道由圣贤效法天道而来。因而,对人类社会的法则作出重大贡献的发明者,同时也是天道的代言者。在祭祀上帝时,这些
2、圣人往往被视同为上帝。 在儒家所整理的古代历史典籍中,对古代帝王的追溯远远超出了尧、舜、禹,其中论 述比较多的是黄帝。春秋左氏传在黄帝之后还论及共工氏、太昊氏、少昊氏、颛顼等。儒家学者在论述黄帝时,尽量剔除神话性内容,将黄帝视为华夏族道统的创造者。战国中晚期,黄老学派也将黄帝视为其思想学说的源头。先秦诸子中法家、道家、兵家、纵横家、杂家思想都与黄帝文化有关,左传国语周易商君书韩非子庄子管子尉缭子战国策吕氏春秋等书都纷纷引述黄帝。 学者邹衍提出五德终始说,认为自然界五行金、木、水、火、土存在相克的关系,人 类历史也是如此。按照他的排列,自然演变图式是土德-木德-金德-火德-水德,历史演变图式是黄
3、帝-夏禹-商-周,继周而起的必是水德。邹衍的学说在当时曾引起巨大反响,吕不韦的吕氏春秋就采用这一学说。认为按照五德终始学说,黄帝本来只是道统传承中的一环,由于土德的位置特殊以及黄帝的历史贡献,黄帝成了天道的代表。 秦国在崛起过程中,逐渐形成对包括黄帝在内的五帝的祭祀制度。汉兴之初,刘邦在 秦所立雍鄜、密、上、下畤等故祠基础上,复立北畤。雍五畤成为汉初历代帝王祭祀上帝的场所。汉文帝、汉景帝都曾亲自到雍五畤所在地祭祀五帝。武帝在位的前期,常三年一次到雍地祭祀五帝。 自汉至元,对于作为天道象征的黄帝,历代基本都沿袭了汉代在中央所举行的郊天礼 中与上帝一并祭祀、在中央的黄郊中单独祭祀的做法。朱元璋即位
4、后,命李善长探求天地祭礼的源流,斟酌古今之宜,务在适中,形成定议。李善长在研究祭天之礼后,最终取消了在郊天礼中五帝的附祭地位。五郊祭五帝的礼仪也随之被废去。 黄帝作为中华民族文化复兴的一面旗帜,这是近代以来黄帝祭奠所出现的新变化。 辛亥革命时期,革命知识分子为了警示汉民族的民族尊严和主人意识,推崇和歌颂汉 民族的祖先黄帝。当时的革命知识分子在创办的一些杂志的前页上印有大幅的“中华民族始祖黄帝”之像,有些刊物使用“黄帝纪元”,有人根据黄帝纪年编制了黄帝降生后大事略表。 改革开放以来,黄帝祭典越来越受到海内外炎黄子孙的关注,黄帝作为中华民族象征 的内涵愈来愈显得突出。黄帝祭典已成为增强海内外中华儿
5、女的凝聚力,实现民族复兴大业的象征。 今天,我们对祭祀的理解与古代有很大差异。主祭人宗族、政治身份合法性的意味在 逐渐淡化,祭品规格、祭祀礼仪也没有古代那样严格的等级界限。但祭祀沟通天人、传承文明、延续血脉的根本意义却并没有变化。 (摘编自李笔浪黄帝祭祀的历史回顾)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据史料记载,黄帝在虞夏时就已被人们当作始祖祭祀。后来,历代王朝祭祀黄帝,都是表示继承和光大往圣先贤的传统。 B中国古代认为,人道由圣贤效法天道而来。因此,对人类社会的法则做出重大贡献的发明者,同时也是天道的代言者。 C在儒家所整理的古代历史典籍中,对古代帝王追溯到了黄帝等。其
6、中春秋左氏传在黄帝之后还论及共工氏等人。 D儒家学者证实了黄帝存在的真实性,法家、道家、兵家、纵横家、杂家的思想都与黄帝文化有关,很多经典著作引述黄帝。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学者邹衍认为,自然界有五行,而人类的历史有五德,分别是土德-木德-金德-火德-水德,继周之后的秦应是水德。 B吕不韦的吕氏春秋采用邹衍的学说,认为黄帝处在五德之首,加之黄帝的历史贡献,因而黄帝也就成了天道的代表。 C秦汉时期,祭祀五帝渐成常态。秦国在崛起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对五帝的祭祀制度;汉代,雍五畤成为汉初历代帝王祭祀上帝的场所。 D对于作为天道象征的黄帝,从汉朝到元朝,基本都沿袭了汉
7、朝在中央所举行的郊天礼中与上帝一并祭祀、在中央的黄郊中单独祭祀的做法。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郊天礼中祭祀包括黄帝在内的五帝,延续了一千多年后,到朱元璋即位,因规范祭礼,废弃了五帝在郊天礼中的附祭地位和五郊祭五帝的礼仪。 B辛亥革命时期,革命知识分子推崇和歌颂汉民族的祖先黄帝,并在杂志上印黄帝像等等,表明黄帝成为中华民族文化复兴的旗帜。 C改革开放以来,黄帝祭典越来越受到海内外炎黄子孙的关注,已成为增强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凝聚力,实现民族复兴大业的象征。 D与今人祭祀不同,古人祭祀是为了强化主祭人宗族、政治身份的合法性,而忽视了祭祀沟通天人、传承文明、延续血脉的根
8、本意义。 二、古代诗文阅读(40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魏知古,深州陆泽人。方直有雅才,擢进士第。以著作郎修国史,累迁卫尉少卿,检 校相王府司马。神龙初,为吏部侍郎,以母丧解。服除,为晋州刺史。睿宗立,以故属拜黄门侍郎,兼修国史。 会造金仙、玉真观,虽盛夏,工程严促,知古谏曰:“臣闻古之君人,必时视人之 所勤,人勤于食则百事废,故曰不作无益害有益。又曰罔咈百姓以从己之欲。此皆兴化立治、为政养人之本也。今为公主造观,将以树功祈福,而地皆百姓所宅,卒然迫逼,令其转徙,扶老携幼,剔瓦,呼嗟道路。乖人事,违天时,起无用之作,崇不急之务,群心震摇,众口藉藉。陛下
9、为人父母,欲何以安之?愿下明诏,顺人欲,除功役,收之桑榆,其失不远。”不纳。复谏曰:“自陛下戡翦凶逆,保定大器,苍生颙颙以谓朝有新政。今风教颓替日益甚,府藏空屈,吏员浸增,诸司试补、员外、检校官已赢二千,太府之帛为殚,太仓之米不支。臣前请停金仙、玉真,讫亦未止。今前水后旱,五谷不立,繇兹向春,必甚饥馑,陛下欲何方以赈之?又突厥于中国为患自久虽遣使请婚恐豺狼之心弱则顺伏强则骄逆月满骑肥若乘中国饥虚窥犯亭鄣复何以防之”帝嘉其直,以左散骑常侍同中书门下三品。 先天元年,为侍中。从猎渭川,献诗以讽,手制褒答,并赐物五十段。明年,封梁国 公。窦怀贞等诡谋乱国,知古密发其奸,怀贞诛,赐封二百户,物五百段。
10、玄宗恨前赏薄,手敕更加百户,旌其著节。是冬,诏知东都吏部选事,以称职闻,优诏赐衣一副。自是恩意尤渥,由黄门监改紫微令。与姚崇不协,除工部尚书,罢政事。开元三年卒,年六十九。宋璟闻而叹曰:“叔向古遗直,子产古遗爱,兼之者其魏公乎!”赠幽州都督,谥曰忠。 (节选自新唐书.魏知古传) 4下列对文中划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又突厥于中国为患自久虽遣使请婚恐豺狼之心弱则顺伏强则骄逆月满 骑肥若乘中国饥虚窥犯亭鄣复何以防之 B又突厥于中国为患自久虽遣使请婚恐豺狼之心弱则顺伏强则骄逆月满 骑肥若乘中国饥虚窥犯亭鄣复何以防之 C又突厥于中国为患自久虽遣使请婚恐豺狼之心弱则顺伏强则骄逆月满
11、 骑肥若乘中国饥虚窥犯亭鄣复何以防之 D又突厥于中国为患自久虽遣使请婚恐豺狼之心弱则顺伏强则骄逆月满 骑肥若乘中国饥虚窥犯亭鄣复何以防之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进士第”是古代科举时代考选进士,录取时按成绩排列的等第。“进士”是通 过朝廷最后一级考试者,意为可以进授爵位之人。 B“服除”亦称“除丧”、“脱服”,俗称“脱孝”。古代丧礼仪式之一。即除去 丧礼之服。亲族中,按五服制度,各人所服及服期不同,除服时间亦先后不一。 C“赠幽州都督”中的“赠”是古代朝廷为表彰已死大臣的功绩,赐死者以官爵或 荣誉称号,也称追赠;其余还有赠官、赠典等。 D“谥号”是
12、朝廷对死去的帝王、大臣、贵族、平民按其生平事迹进行评定后,给 予或褒或贬或同情的称号。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魏知古正直有才能,考中进士后,先后两次编修国史,仕途顺利,多次升迁,历 任卫尉少卿、检校相王府司马、吏部侍郎等官职。 B唐睿宗为公主修建道观,魏知古多次进谏,直言盛暑修观,劳民伤财,有违安养 百姓的治政之本,唐睿宗认为他言辞恳切,于是停止了修建道观。 C窦怀贞等阴谋乱国,魏知古秘密揭发他们的阴谋,窦怀贞被杀,魏知古被赐封二 百户,五百段物。随后,玄宗亲笔下诏又增加一百户,表彰他显著的节操。 D魏知古担任侍中期间,多次受到封地、财物的赏赐,恩意优
13、渥。然兴衰不由人, 后因与姚崇不和,改授工部尚书,罢除参知政事一职。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乖人事,违天时,起无用之作,崇不急之务,群心震摇,众口藉藉。(5分) 译文: (2)从猎渭川,献诗以讽,手制褒答,并赐物五十段。(5分) 译文: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 阙题 刘眘虚 道由白云尽,春与青溪长。 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 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 幽映每白日,清辉照衣裳。 【注】诗人简介:刘眘(shn)虚,唐代诗人。性高逸,不慕荣利,交游多山僧道侣。曾拟在庐山卜宅隐居,未成。早年逝世。 阙题:即缺题,原题缺失,后人在编诗
14、时以“阙题”为名。 8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道由白云尽”,云路并写,表现了道路之高远,环境之清幽。 B“闲门向山路”,叙中含情,写出了作者远离尘世的孤寂生活。 C“深柳读书堂”,融情于景,流露了作者一心向学的沉静安详。 D“清辉照衣裳”,直抒胸臆,传达出作者真实自然的心理感受。 E三、四两句写落花随着流水远远而来,又随着流水远远而去,流露出淡淡的忧伤。 9这首诗中的写水之句堪称妙笔,其中“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最为突出。请结合全诗对此二句作简要赏析。(6分) 答: (三)名句名篇默写(10分) 10.补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1)归去来兮辞中表现诗人自斟
15、自酌,享受室中之乐,心情很愉快的句子是:“,。” (2)滕王阁序中写来宾驾着马车在崇山峻岭中访求风景的句子:“,。” (3)逍遥游中当看到大鹏经过一系列的准备才能“图南”之后,蜩与学鸠通过形象地描述自己在林中飞行和休息的样子来嘲笑大鹏鸟的句子是:“,。” (4)在逍遥游中“,。”描绘鹏奋飞直上九万里的高空,却依然有所待,因此在作者看来也并非逍遥。 (5)陈情表用“,。”写出李密身份虽低但却得到重用。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3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3分) 林家铺子(节选)茅盾 天又索索地下起冻雨来了。一条街上冷清清地简直没有人行。自有这条街以来,从没 见过这样萧索的
16、腊尾岁尽。朔风吹着那些招牌,嚓嚓地响。渐渐地冻雨又变成雪花的模样。沿街店铺里的伙计们靠在柜台上仰起了脸发怔。 林先生和那位收账客人有一句没一句地闲谈着。林小姐忽然走出蝴蝶门来站在街边看 那索索的冻雨。从蝴蝶门后送来的林大娘的呃呃的声音又渐渐儿加勤。林先生嘴里应酬着,一边看看女儿,又听听老婆的打呃,心里一阵一阵酸上来,想起他的一生简直毫没幸福,然而又不知道坑害他到这地步的,究竟是谁。那位上海客人似乎气平了一些了,忽然很恳切地说:“林老板,你是个好人。一点嗜好都没有,做生意很巴结认真。放在二十年前,你怕不发财么?可是现今时势不同,捐税重,开销大,生意又清,混得过也还是你的本事。” 林先生叹一口气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福建晋江市永春县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11月月考期中语文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高二上册 福建 晋江市 永春县 第一 中学 2016 2017 学年 11 月月 期中 语文试题 答案 人教版高二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60287651.html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