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结直肠癌术前治疗进展(全文).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2结直肠癌术前治疗进展(全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结直肠癌术前治疗进展(全文).docx(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结直肠癌术前治疗进展(全文)摘要结直肠癌术前治疗分为初始可切除的新辅助治疗和初始不可切除的转化 治疗。在局部进展期直肠癌中,新辅助放化疗或放疗基础上,增加同步化 疗强度,或将术后辅助化疗提至术前,或联合免疫治疗,可增加病理学降 期,有助于器官保存,改善患者生存。在局部进展期结肠癌中,新辅助化 疗可提高手术效果。在可切除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中,推荐合并不良预后 因素的患者采用新辅助化疗,是否联合靶向治疗仍存在争议。而在初始不 可切除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中,分子分型指导下,选择化疗,尤其是三药 化疗,联合靶向治疗,有望获得更高的客观反响率和转化切除率,从而接 受转化手术切除,改善长期生存。此外
2、,针对错配修复缺陷和微卫星高度 不稳定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程序性死亡蛋白-1单克隆抗体治疗和(或) 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d单克隆抗体已成为标准一线治疗方案。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新辅助治疗;全程新辅助治疗;免疫治疗;转化治我国结直肠癌发病率和病死率呈快速上升趋势,在沿海大中城市已成为消化道最常见新发恶性肿瘤,严重威胁人民健康。目前根治性手术切除仍是治愈结直肠癌最有效的治疗手段治愈结直肠癌最有效的治疗手段目局部患者术后可获得治愈。因此,推荐多学科团队模式下制订以手术为核心的综合治疗方案1 o结直肠癌术率和延长生存有重要意义29 1其中,最为关键的是转化治疗方案选择, 尤其是一线治疗方案,因为
3、方案的客观反响率与转化切除率呈正相关。一 线治疗方案决定长期生存获益,而且术前化疗疗程越多、化疗线数越多, 患者肝切除术后预后越差。有荟萃分析结果显示:全身化疗联合靶向治疗, 与单纯全身化疗比拟,客观反响率更高,转化切除可能性更大,且抗表皮 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EGFR )单克隆抗体 比抗VEGF单克隆抗体有更高的客观反响率30 L对于鼠类肉瘤病毒癌 基因野生型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抗EGFR单克隆抗体治疗疗效与肿瘤部 位存在相关性,如原发灶位于左半结肠的肝转移患者使用抗EGFR单克隆 抗体在客观反响率和总生存情况上优于抗VEGF单克
4、隆抗体,而原发灶位 于右半结肠的肝转移患者,抗EGFR单克隆抗体在客观反响率上优于抗 VEGF单克隆抗体,但总生存不如抗VEGF单克隆抗体1 L近年来,以 FOLFOXIRI为代表的三药化疗方案有较高的客观反响率和切除转化率,在 转化治疗中逐渐被重视,而且三药化疗联合贝伐珠单克隆抗体或者抗 EGFR单克隆抗体,还可以进一步提高客观反响率,从而潜在提高转化R0 切除率,改善总生存情况,且平安性可控,逐渐在临床上应用广泛31 -32 L对于dMMR/MSI-H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免疫治疗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CheckMate-142研究纳入119例dMMR/MSI-H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一线使用P
5、D-1单克隆抗体加低剂量CTLA-4单克隆抗体,结果显示:客 观缓解率达55% , 12周的疾病控制率达80% , 12个月的PFS和总生存 率分别为71 %和85% ,且发生34级治疗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为32% , 因此,PD-1单克隆抗体联合CTLA4单克隆抗体为dMMR/MSI-H转移 性结直肠癌患者提供新的一线治疗选择33 1关于一线治疗中免疫治疗 和传统标准的化疗+靶向治疗的优劣,KEYNOTE-177头对头研究将MSI- H患者随机分入帕博利珠单克隆抗体组和标准治疗的化疗+靶向治疗组,结果显示:免疫治疗组的无进展生存时间为16.5个月,明显高于对照组 的8.2个月,但两组总生存时间
6、比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客观缓解 率率分别为43.8%和33.1% ,而且两组发生3级治疗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22%和66%,因此,认为KEYNOTE-177研究具有跨时代意义, 支持帕博利珠单克隆抗体作为MSI-H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的标准一线治 疗方案34 L三、结语综上,dMMR/MSI-H结直肠患者中免疫治疗显示出良好疗效,已成为一 线治疗首选。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患者中,新辅助放疗、放化疗基础上,增 加同步化疗强度,或将术后辅助化疗提至术前,或联合免疫治疗,可增加 病理学降期,有助于器官保存,改善患者生存。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根 据患者身体情况,尽可能选用强效治疗方案,可到达较好的
7、客观反响率, 改善长期生存。前治疗分为两大类:(1 )初始可切除结直肠癌,采用新辅助治疗。(2 )初始不可切除结直肠癌,采用转化治疗即经过综合治疗,转化为可切除,再 行手术治疗2 1笔者从这两方面进行深入阐述。一、可切除结直肠癌的新辅助治疗(-)无远处转移直肠癌的新辅助治疗.新辅助放化疗、新辅助放疗、新辅助化疗国内外诊断与治疗指南均推荐 T3期或淋巴结转移阳性的中低位直肠癌 接受新辅助放疗或放化疗。放疗作用于局部使肿瘤降期,可分为长程放疗 和短程放疗。长程放疗常联合化疗,总剂量为45.050.4 Gy ,辅以5氯 尿口密陡或卡培他滨为主的化疗,且多在放化疗治疗结束后68周行直肠癌 根治术。在间
8、隔期进行含奥沙利的的双药方案化疗,可以在术前杀灭微转 移灶预防术后远处转移,还能提高放疗敏感性,增加疾病控制3 L短程 放疗是指针对直肠肿瘤位置及淋巴引流区5 d总剂量25 Gy的放疗,多在 放疗后1周内行根治术。短程放疗较长程放疗联合放化疗更少出现急性不 良反响,但短程放疗不能使肿瘤降期,而且短程放疗后再手术的晚期并发 症发生率较高。对于保存肛门括约肌有困难的患者,新辅助放化疗期间增加同步化疗强度, 有助于提高肿瘤退缩率。FOWARC研究结果显示:新辅助放化疗期间使 用mF0LF0X6 (奥沙利粕+亚叶酸钙+5氧尿11密咤)化疗方案,可使病理 学完全缓解(pathological compl
9、ete response , pCR )率从单纯 5氯尿 嘲定组的14.0%增加至27.5% 4 1 CinClare研究结果也显示:新辅助 放化疗中联合卡培他滨和伊立替康,可将pCR率从对照组的15%增加至 试验组的30% 5 I治疗期间需要关注化疗相关不良反响。此外,FOWARC 研究还纳入单纯mFOLFOX6新辅助化疗组,发现未接受放疗患者与接受 放疗患者比拟,虽然pCR率偏低,但局部复发和长期生存比拟,差异无 统计学意义,因此可以让局部患者防止接受放疗6L.全程新辅助治疗(total neoadjuvant treatment, TNT )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新治疗模式TNT逐渐被研究者重
10、视,将直肠癌术后辅 助化疗提至术前,即术前进行新辅助化疗和同步放化疗,有利于病理学降 期,有助于器官保存,还可作用于隐匿的微转移病灶,获得更好的生存结 局7-8 I TNT根据化疗与放疗的时间顺序,分为诱导化疗和巩固化疗两 型。有多项研究在短程放疗基础上序贯巩固化疗。POLISH II研究将患者随机 分入短程放疗+FOLFOX巩固化疗3个周期+手术组和长程放化疗+手术 组,结果显示:两组主要研究终点R0切除率及pCR率、总生存比拟,差 异均无统计学意义9 北欧RAPIDO研究结果显示:短程放疗+全剂量 巩固化疗69个周期+手术组与对照组长程放化疗+手术+辅助化疗治疗 组比拟,疾病相关治疗失败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直肠癌 治疗 进展 全文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