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讲疫苗可预防性疾病——流行性腮腺炎.docx
《第九讲疫苗可预防性疾病——流行性腮腺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九讲疫苗可预防性疾病——流行性腮腺炎.docx(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九讲 疫苗可预防性疾病-流行性腮腺炎福建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李东流行性腮腺炎(以下简称腮腺炎)为我国法定丙类传染 病,是由腮腺炎病毒侵犯腮腺引发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腮 腺炎病毒主要通过空气或飞沫传播,也可通过直接接触感染 者的唾液传播。腮腺炎潜伏期较长,一般为12-25天,平均 16-18天,该病主要发生于儿童和青少年,尤其是每年的冬、 春季节为高发季节。感染腮腺炎病毒后,临床表现多样,可 分为隐性感染、非特异性病症(主要为呼吸道病症)及并发 症。其中,腮腺双侧或单侧非化脓性肿胀疼痛为最常见病征, 感染后发生率为60-70%。腮腺肿大通常可持续710天,此 期间传染性最强。前驱非特异性病症主要
2、包括肌肉疼痛、厌 食、乏力、头痛、低热和呕吐。此外,腮腺炎病毒还可入侵 各种腺组织、神经系统及肝、肾、关节等多种器官,可导致 脑膜脑炎、睾丸炎、胰腺炎、卵巢炎等多种并发症,严重者 可能导致死亡。与学龄期儿童相比,学龄前儿童和老年人发 生隐性感染的几率更大。腮腺炎病毒为有包膜的单链、负链RNA病毒,属于副黏 病毒科副黏病毒亚科腮腺炎病毒属。该病毒基因组共有 15384个核甘酸,可编码核蛋白(NP)、磷蛋白(P)、大蛋 白(L)、血凝素神经氨酸酶(HN)、溶血素蛋白(F)以及 基质(M)和疏水蛋白(SH)等7种主要功能蛋白。其中由于SH蛋白基因变异程度较大,被作为腮腺炎基因分型的依据, 基因分型显
3、示,基因型内核甘酸差异为2-4%,基因型型间核 甘酸差异为6-19%。虽然腮腺炎病毒只有一种血清型,但根 据SH蛋白基因的核甘酸差异可分为A-N (除E和M) 12种基因 型。我国从开展腮腺炎病原学研究以来,监测数据说明我国 大陆地区近20年流行的腮腺炎病毒基因型主要为F基因型, 2011年后局部省份发现存在G基因型的局部流行传播。流行性腮腺炎为疫苗可预防性疾病,目前治疗无特效药, 接种含腮腺炎成分的疫苗是预防和控制腮腺炎流行的最经 济有效方法。腮腺炎疫苗研发始于1946年,采用福尔马林灭 活。之后,大量的腮腺炎疫苗病毒株被用于疫苗生产。Jeryl Lynn是第一个腮腺炎减毒活病毒疫苗病毒株,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九讲 疫苗可预防性疾病流行性腮腺炎 第九 疫苗 预防性 疾病 流行性腮腺炎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