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专业馆文献工作者角色的反思.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对专业馆文献工作者角色的反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专业馆文献工作者角色的反思.docx(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对专业馆文献工作者角色的反思王志勇 近年来,图书馆基础理论相关研究,特别是直面图书馆现实 和困境并进行思考的、有深度的理论创新进一步减少。文献 工作者最关心的话题之一就是如何构建角色认同。无论是现 有的身份,还是活动中的重要参与者,角色认同的构建都是 文献工作者必须有的后盾,是文献工作者的重要支持。对角色价值持怀疑的态度 许多人认为文献工作者是轻松、无压力的,但文献的利用有 诸多“程式化环节,从文献的收集、整理、归档到反复利 用,这些环节都被用户持怀疑的态度来看待。从技术上看, 各类馆藏文献的物质形态与原始内容存在差异,图书馆可以 采用各种技术手段,对原有文献信息资源进行加工、整合与 集成,使
2、其散发新的光芒。事实上,试图抛弃文献工作的角色认同,在宏大叙事的环境 下,文献工作者所隐含和假设的价值就会受到社会各方面的质疑,尤其是业务型馆藏文献编目外包之后,文献工作者就 身等标签。只剩下了 “文献编目的方法”“库房管理办法“文献本在这样的情况下,文献工作者提供的服务是不是用户所需要 的,似乎就不那么重要了。文献工作者是否能够充分为用户 之间或文献之间的联系提供信息方面的指导,逐渐了解很多 无限的精神空间。触摸材料是身份角色认同的印记共同价值翻是身份认同的基础。“我们是谁”的价值观 问题是首先要解决的,特别是当今时代,个体的意识在不断 强化,集体的意识变得相对弱化,在此背景下,专业馆迫切
3、需要形成共同价值观。专业馆的价值观是在长期的服务中形 成的内在价值,具有其他行业的不可替代性,是专业馆最稳 定、最核心、最持久的原则。目前,图书馆业内已经有了一 些比较有影响力的共同价值观,比如“用户至上“为人找 书,为书找人的观念,服务意识、信息意识和创新意识, 良好的职业道德等,这些都体现了文献工作者共同的价值追 求。专业馆文献工作者的共同价值观是图书馆精神的根,是 精神建设在向人的内心、思想和灵魂深化与发展;令人称羡 的“数字人文现象“学科馆员经验“云上图书馆模式 等都为凝练和倡导共同价值观提供了坚实的实践基础。专业馆文献整理工作是一种独立学术品格的体现。采集文献 要专而精,整理史料要精
4、而细,这项工作不仅要经得住诱惑, 还要坐得住冷板凳,因为学术的修炼时间可能长达十几年或 几十年。“我要在人生中留下一个印记,印记就是要做自己 喜欢做的事 ”行业内的名人文献被翻过,被摸过,被用 过,这是文献整理者在心理上的最大优势,也是其精神世界 对文献的最大认同。文献整理成书难,出版刊物更难,业内 学术评价又不高,在这种情况下,文献工作者没有一份热爱 之心是坚持不下去的。如果身份归属的问题让文献工作者困 扰,不妨畅想“文献工作者无论是在图书馆内还是在图书馆 外,都会有一种回家的感觉;把自己当成一个图书馆人,把 自己当成一个文献工作者,这是文献工作者一辈子都抹不去 的印记;不管走到哪里,图书馆
5、都会牵动着我们的心。在 不懈的努力后,专业馆如果能够吸引更多的专业人士来参与, 就会在文献资源开发和利用上做出更好的成绩。文献工作者 在通过共同价值观和角色认同参与到社会建设的过程中时, 这些过程也为其角色构建了一个更加开放、包容、活跃的职 业平台,而且,这些文献或材料上会不可避免地留下自身的 印记,同时这些文献材料也是证实文献工作者身份很重要的 来源。未来,专业馆将不再是单一的学习和查询资料的地方,会变 成专家学者交流、参加活动的开放性场所。不同于图书、网 页,专业馆各类馆藏文献资源均有独特的性质。来源单一原 则确保专业馆任何一份文献都有差异性的特征和非同质化 的内容,这是专业馆藏文献资源在
6、大数据时代的不可替代性。 当前专业馆文献工作者又一次面临角色的转变,而这次角色 转变不同于以往,他们将承担起新时代全新角色的重任,并 将角色定位将从单一化走向多元化。专业馆文献工作者的角 色如何更加紧密地融入学科服务,是文献工作者走向职业化 非常重要的一步,其承担的工作角色或未来的工作方向是十 分有价值的,是一个值得骄傲的角色。角色认同的构建是文 献工作者必须有的后盾,也是专业馆文献工作者重要的理论 支持。参考文献1吴慰慈,董勤.图书馆学概论:第4版M.北京:国家图 书馆出版社,2022.2王子舟.建国六十年来中国的图书馆学研究J.图书情 报知识,2022 (01): 4-12+35.3蒋永福
7、.中国古典文献中的图书馆学智慧J.图书情报 工作,2022, 64 (18): 3-14.4姜乖俊.图书馆学:话语体系与理论创新J.新世纪图书 馆,2022 (03): 11-18.5陈永平.关于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角色的定位思考J. 图书情报工作,2022, 53 (07): 76-78+108.6廖志学.馆员职业发展与人才队伍建设的探讨C/全国 中小型公共图书馆联合会2022年研讨畲会议论文集(三).出版者不详,2022.7吕咏梅.论学科馆员激励机制构建J.科技资讯,2022,18 (32): 149-150+156.8傅荣贤.论图书馆的社会文化建构功能J.图书情报工 作,2022, 59
8、(13): 31-36.9 沈光亮.图书馆服务中立研究J.图书馆建设,2022 (10):26-29.10 程焕文.图书馆的价值与使命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 文献出版社,2022.11 李九菊,杨淑萍.试论现代图书馆的职能取向与馆员素 质J.图书馆论坛,2000 (04): 14-16.12 陈永平.论学科馆员的核心能力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2022 (04): 10-11.13 吴徐年.中国近代文化保守主义思潮与图书馆学思想 J.国家图书馆学刊,2022, 18 (04): 86-91.14 王槐深.21世纪图书馆员的角色定位与培训J.图书馆 论坛,2022 (06): 21-22+25.
9、不同用户的知识需求及馆内所属资源;能否做到使用户满意 的服务,能否可以熟练地查找到不常见的文献资源,能否为 整个组织提供“人与人”之间的知识连接服务,这些都是用 户对文献工作者的工作价值持怀疑的态度的影响因素。评价 专业馆的服务效果对用户来说仅是一个形式而已,专业馆仍 被认为是一个从事简单重复、机械性劳动的附属服务部门。 每个用户均可从自身需求考虑出发,不同的利益主体有不同 的价值观,价值取向的多元给文献工作者的角色带来严峻的 挑战。时间、精力和知识是有限、稀缺的资源,尽管文献工 作者愿意尽可能为每位前来的用户提供帮助,但也没有足够 的时间和精力对每一个用户的需求做出相应的回应。资源数字化使检
10、索优化,也使文献更容易被获取,部分资源 的实体空间逐渐缩小,图书馆实体空间开始向虚拟空间转化。 虚拟空间能否完全取代实体空间?文献工作者的业务工作 能否被替代?如若不能,那么缩小传统纸质文献与电子出版 物之间的收藏比例,降低实体馆藏文献收藏的数量,减少图 书馆阅读场所的空间,这些措施将使用户对文献工作者的工 作价值持怀疑的态度。不以治学为目的的角色 现代图书馆学的建立主要是模仿西方,专业培养目标以造就 图书馆管理人员为主,没有很好地吸收本民族优秀的学术传 统。这就导致中国图书馆学内容至今仍呈现出浅薄化的特点。 从诸子百家对先秦文献的整理,到别录与七略,再 到明清时期的经籍会通与校傩通义,文献学
11、逐渐形 成较为完整的学科体系(考校、辨伪、校勘、分类、编目等)。中国古代图书馆的实践理论是“治书以供治学”,其功用堪 称古代图书馆的根本功能或重要特征。随着“学术规范”的 加强,相关部门对文献史料的重视度大大提高,文献史料整 理也似乎成了 “学术的转向,并使之回到“史“论中 心,但细细看来,重视文献、利用文献者多,而具体做基础 文献整理工作的专业人员则少之又少。尤其是在当今社会, 科研人员以“论为中心,科研考核不断以篇数、字数、期 刊级别等量化制度为标准,研究人员被要求长时间做基础文 献的整理工作,这种可能性是微乎其微的,即使有科研人员 想做此类工作,现行的科研考核制度也是根本不允许的。反 观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专业 文献 工作者 角色 反思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