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功能训练》课程指南——6课程指南资料文档.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视功能训练》课程指南——6课程指南资料文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视功能训练》课程指南——6课程指南资料文档.docx(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上海市盲童学校视觉功能训练课程指导纲要(征求意见稿)充满好奇与欣喜,使他们在明确训练目的的前提下,在丰富、有趣的游戏中完成 训练任务。训练中,要求学生们尽可能地独立动脑、动口、动手。对他们的提问,教 师不宜过多解答,以启发为主,或伴有伙伴间的互助。3、精选材料原那么。训练用的图片印刷要清晰,图案色彩鲜艳,图形简洁。教师 自己制作的训练材料选用的纸张要厚,不透光。最好是一次性使用。4、一物多用原那么。训练时可以一物多用,但是每次训练的重点是不同的。如球 类训练,有时可以进行辨色练习,有时可以进行视觉搜寻练习,而有时还可以进行视 觉追踪的练习。5、因地制宜原那么。我们在对低视力学生进行训练时,教师
2、需多留意,在学习、 生活中寻找有用的教具。如日常生活用品、玩具、幼儿图书画报,甚至是家庭装潢用 品等等。有时,教师还可以自己动手制作训练材料。介绍一种实用而简单的训练材料: 体育课上用的长绳,用彩色的皱纸将其裹实,可用来进行视觉追踪、搜寻等多种训练。6、个性化原那么。由于每个低视力学生的眼病情况都是不同的,加上年龄、生活 经历、视觉经验等的差异,因此进行功能性视力训练要因人而异,不能千篇一律。训练评价的目的是促进每个低视力学生视觉功能的逐渐提升。本课程评价倡导多 元、开放、整体的评价观,评价以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为基本依据,关注低视力学生 的个体开展。(1)评价目标与内容确实定应当以本纲要的内容
3、与要求为基本依据,既关注全 体学生要达成的共同目标,更要关注每个学生的个别化目标。(2)评价方法以质性评价与量化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以质性评价为主。采 用的评价方法主要有:观察、访谈、评估等。教师应重视日常观察的方法,客观记录 低视力学生在训练中的各种表现;也可通过访谈家长、其他相关人员以及学生本人, 获得有关学生开展的相关信息。不同的评价内容所需要的评价方法不尽相同,在评价 过程中要注意综合运用。(3)评价结果的解释。通过评价,教师能够比拟客观、全面地了解每个学生在 视觉基本能力、技能和助视器使用三方面第9页,共10页的不同开展水平。教师应根据评价结果仔细分析每个学生的开展优势及缺乏之 处
4、,并以此为基础,在随后的训练活动中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指导,从而帮助学生获得 更多的视觉补偿能力。4.保障措施本课程的实施需要来自各方面制度、人员以及资源的保障,建立健全课程指导与 管理制度,完善师资队伍、充分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是课程实施的重要保障。(1)课程指导与管理组本钱课程的专业团队,开展对教材内容、训练方法、效果及评估等一些列训练 过程的专业研讨及修订。学校应配备专职任课教师,应加强对本课程的教学管理,保 证本课程的课时的落实,并积极开展校本教研和校本培训活动,不断总结课程教学的 规律与经验,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2)师资队伍建设依托课程的专业团队建立教学研究制度,针对课程实施中遇到的实际
5、问题开展教 学研究,促进教师通过研究和实践,提高自身的修养和素质,促进教师的专业开展。 建立和健全课程培训机制,通过专题培训帮助教师明确课程理念,提升课程实施能力。(3)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本课程的资源是多样、开放的。教师应根据教学需要,依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 因地制宜地开掘和利用学生学习与生活环境中的各种资源,为课程的有效实施提供必 要的支持。对已有训练资源进行有效利用,不断挖掘新的训练资源,如:光箱的训练、 电脑ppt训练内容的开发等。此外,要应多利用社会资源对低视力学生进行训练。同 时加强与其他学科的有效整合开展低视力学生的视觉功能训练。第10页,共10页一、导言11 .课程定位12 .
6、课程理念13 .设计思路1二、课程目标31 .总目标32 .分段目标(详见四、内容与要求)3三、课程设置31 .阶段设置32 .课时安排4四、内容与要求4五、课程实施51 . 教材编写62 .教学建议63 .训练评估74 .保障措施8第2页,共10页上海市盲童学校视觉功能训练课程指导纲要(征求意见稿)、导言1 .课程定位所谓功能性视力是指为了有目的的行为而去使用的视力,或指在日常生活的各种 活动,包括阅读、移动、自助工作、游戏、职业工作或教育活动中为了有目的的行为 而使用视力的方式。视觉功能训练课程是盲童学校九年义务教育阶段教师通过有目的、 系统的训练指导低视力学生学会视觉操作、掌握视觉技巧的
7、一门补偿性康复课程。2 .课程理念(1)(1)(2)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增强课程实施的灵活性(3)引导学生积极体验生活是课程的基础(4)促进学生社会性开展是课程的追求训练学生视觉操作方法,掌握视觉技巧能力是课程的核心.设计思路功能性视力训练的目的在于给低视力学生提供各种看的机会,鼓励有剩余视力的 低视力学生更好地使用视力;帮助他们掌握视觉技巧,学会视觉操作,提高利用自身 剩余视力的能力。本课程的总体设计思路是:寓训练于游戏和情景活动中,教师运用 有效的训练方法,对低视力学生进行视觉功能训练,提高他们运用剩余视力进行观察 事物的实际能力;通过本课程的有效实施,帮助低视力学生的实际视力损伤影响降到
8、 最低程度,便于其能更好地使用剩余视力,从而使学习、生活到达最优化。功能性视力训练对于视力障碍学生第3页,共10页的意义非常重大。由于视觉损害影响各种功能和各种功能相互的开展,限制了他 们获得生活经验、运动开展及与伙伴的交往,加上早期干预尚未普遍开展,使低视力 学生从婴儿时起,就失去很多“看”的机会,形成了这类学生视觉认识程度低,视觉 技巧掌握少,处于能看看不清,想看不会看的状态。因此,对低视力学生进行全面有 效的功能性视力训练,就显得格外重要。而我们所要做的是让低视力学生在他们的生 活与学习中不受视力残疾的影响,或是将这种影响降低到最低。从而让他们到达“良 好状态”,能忽略视力障碍,提高学习
9、、生活的质量。同时,通过对低视力学生视力运 用情况的了解,在教学中针对每一个学生的特殊需要,做出最适合的、最有效的教育 干预和支持。本课程的训练内容包括三个方面:(1)视觉基本能力:主要包括视觉认知、视觉 区分、视觉记忆和视觉逻辑;(2)视觉基本技能:主要包括视觉定像、视觉定位、视 觉识别、视觉搜寻、视觉跟踪(静止性)和视觉追踪(运动性);(3)助视器的使用: 主要包括近用助视器和远用助视器。具体情况见四、内容与要求。本课程按上海巾盲童学校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方案的整体设计,将课程内容与要求 分为学前(学前小班和大班)、小学低年级(1-2年级)两个阶段。各阶段根据学生的 年龄特点与功能性视力的基本
10、能力和基本技能,在课程内容选择上各有侧重。学前阶 段侧重于视觉基本能力、视觉基本技能和助视器使用的初步的养成训练与简单视觉操 作训练;小学一、二年级那么侧重于对低视力学生开展视觉基本能力、视觉基本技能和 助视器使用较高级能力的训练。应注意的是课程安排每一章节设一个主题,在主题下 细分多项训练内容,这些内容具体落实到每一堂课时,可以是包含多个能力的综合训 练。本课程指导纲要分为导言、课程目标、课程设置、内容与要求和课程实施等五个 局部。“导言”指出本课程的基本定位,明确其性质与作用,简要阐述了课程编制与实 施的基本理念,说明了课程设计的基本思路。“课程目标”提出视觉功能训练是一门补偿性的康复课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视功能训练 功能 训练 课程 指南 资料 文档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