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荔县城郊中学教师校本教研修实施方案.doc
《大荔县城郊中学教师校本教研修实施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荔县城郊中学教师校本教研修实施方案.doc(3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大荔县城郊中学教师校本教研修实施方案自2008年秋季起,我们学校全部进入新课程实验,并被选为陕西省两级新课改样本校。为做好迎接高中课改的各项工作,确保高中新课程实验在我校的顺利实施;为适应高中新课程实验的需要,提高教师整体素质,我校决定采取措施强化校本教研活动。根据陕西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会议精神,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制定校本教研活动的实施方案如下:一校本教研指导思想:以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陕西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实施方案的文件精神为指导,以推进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和提高教师素质为目的,立足学校实际和教师实际,通过开展校本教研活动,搭建教师与外界信息交流的桥梁,引领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师
2、教育教学研究水平,切实解决我校教师在新课程实施中所遇到的各种具体问题,建立一支适应高中课改,结构合理,教科研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和时代特征的高素质教师队伍。为我校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奠定基础,逐步形成具有“城中”特色的校本教研的新模式。二校本教研思路和目标:随着高中课改不断深入,根据课改精神,依靠学校自身教育发展力量,建立学校校本教研平台,解决教师在新课程实施中出现的新问题,引领教师专业化发展,建立校本教研机制,注重融合多种教研方式,努力创建灵活多样、开放、务实的教研模式,架起教研工作的立交桥。具体教研目标是:1通过校本教研使全体教师进一步了解新课程、走进新课程、实践新课程,使教师真正认识并接受
3、新课程观念。2通过校本教研,建立适合我校发展的校本教研制度,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和浓厚教研氛围,促进我校教学质量提高,树立两级“课改样本校”新形象。3通过校本教研发挥教师个人和整体的作用,强化教师之间的协调与合作,互相学习、共同进步,提升教师教育教学水平。探索一条新的教师专业发展的道路,努力建设一支有较强科研能力,较高教育教学水平的教师队伍。三校本教研具体实施计划:根据学校的实际,发挥校本教研对高中新课程实验的支持作用,立足教师需要,走多样化的校本教学教研道路,具体实施计划如下:加大力度落实新课程培训:在2008年秋季开学前完成高一年级教师新课程培训任务,并有计划、有步骤地做好非起始年级教师的新
4、课程培训工作。培训内容包括:(1)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和新课程通识培训;(2)新课程学科教材培训及新课标学习培训;(3)现代教学技能培训。培训时间段安排:第一阶段:新课程骨干培训,时间安排2008年3月;第二阶段:新课程教研组长培训,时间安排2008年4月;第三阶段:新课程通识培训,时间安排2008年5月;第四阶段:新课程各学科课程标准培训,时间安排2008年5月;第五阶段:新课程各学科教材培训,时间安排2008年7月至8月底;第六阶段:新课程理论的继续深化和现代教学技能培训,时间安排2008年9月以后。坚持“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的原则,对每位拟进入新课程实验的教师实施不低于40学时的
5、新课程岗前培训,并要求参加课改培训的教师完成一篇培训心得。以提高教师实施高中新课程的能力和水平为目标,精心打造校本教研平台:(1)加强教研组建设,开展多种形式的教研活动,以理论学习、案例分析、教学研讨、结对帮扶、经验交流、调查研究、问题解决、教学指导、集体备课、说课、听课、评课、课改专题讲座等为基本形式的校本教研形式,并通过教学观摩、教学开放周为教师参与校本教研创造条件。灵活运用多种形式的教研活动,努力提高校本教研的针对性和实效性。(2)采取“送出去”“请进来”的办法,送骨干教师到外面培训,请专家来校讲学,推进校本教研。在教研中遇到问题主动与专家联系,邀请他们定期不定期来校指导校本教研工作。(
6、3)各学科组织新课标学习指导小组,认真学习新课标走进新课程,每周教研活动时间安排学习新课标,进行学科内的研讨交流,同伴互助,并做好学习记录。(4)充分发挥骨干教师在校本教研活动中的导向作用。积极创造条件,让外出培训的各学科的骨干教师进行二级培训或上示范课,将他们接触到的最新的教育信息、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向全体的教师进行传授,以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同时,促进这些骨干教师的快速成长,从而成为教育教学工作的中坚力量。(5)继续实施“优带新”,加强青年教师培训。提高青年教师素质,坚持优秀教师和新教师“结对”制度,制定周密的“结对”方案,并对青年教师进行严格的考核。通过开展优秀课评比、定期举行青年教师
7、教学比武、教育教学论文竞赛等多种形式的活动,为青年教师搭建成长平台,促进他们尽快成长。(6)以新课程为导向,立足课堂教学,加强教学反思,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积极开展校内教师听课、评课活动。骨干教师、青年教师要求分别开示范观摩课和汇报课,加强交流。让校本教研形式多样化。(7)利用学校校园网新课改专栏为教师提供最新课改信息,收集教师教学案例,汇编教师课改教学论文,让教师在课改中交流,在交流中教研,在教研中升华。3加强课题研究,实施课题带动策略。制定课题三年规划,稳步推进课题研究,以课题研究带动教师发展,整合学校的课程资源。坚持“以课题研究推进课堂教学的改革”,营造研究氛围,鼓励教师深入课堂,深入教学
8、第一线,在新课程改革中发现并提炼问题研究新课题。加强科研课题的管理和推进,进一步强化教研组各个子课题的研究,规范课题实施过程,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立足课题,使科研服务于课堂,真正让研究成果服务教学,全面提高学校的教科研水平。四保障措施:1加强领导。建立相应的教研领导小组,认真规划分工明确,由教务处、教研处组织实施,真正做到“精心策划、狠抓落实、注重反思、力求实效”。2校本教研活动制度化。建立校本教研制度,加强校本教研活动的管理,规范各学科的教研活动,要求各学科组、备课组不但要有教研活动计划,而且要认真记录每一次备课讨论活动情况、听课评课活动情况、教学反思情况。对各组的教研活动情况每学期都要组织
9、评比。3建立“以人为本”的激励机制。关注教师的个性发展和创造性思维,帮助教师在校本教研中成长,建章立制,形成“发展性奖励”机制,对在教研中表现突出成绩优秀的教师集体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并在评优、评先、职称评聘上给予倾斜,激励教师勤奋学习,营造良好的教研环境。总之,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对学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要变压力为动力,认真完成计划,提高教研质量,使我校本教研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直接推动我校教育教学质量实现健康、快速、持续发展。大荔城郊中学为构建以学校为基础,以校本研修为重点,以教师发展为目的的校本培训系统,积极拓展思路,整合资源,创新模式,不断提高培训的灵活性、针对
10、性、现代性和实效性,特制订南化塘镇2010年校本培训方案。 2007年12月教育信息化和课程改革给中小学教师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课程改革使教师的职业角色和职能发生了很大转变,教师要由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转为教育活动的组织者、设计者、合作者,这就要求中小学教师必须自觉实现自身角色的转换,自我设计专业发展,提升自己各方面素养。为了进一步加强全乡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育核心竞争力,优化教育教学“软实力”,努力营造有助于教师专业成长的良好氛围和健康有序的教研文化,更好地促进不同层次教师的成长,特制定本方案。一、指导思想以校本教育教学实践为载体,以校本教研、校本科研和校本培训一体化建
11、设为重点,以努力提高教师专业素养、建立学习共同体、促进全乡教育全面、可持续发展为目的,为推进素质教育促进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师资保障。三、发展目标(一)总体目标在“高起点、稳起步、新机制、快发展”的理念指导下,积极开展师德创优活动,努力培育教师专业发展水平,打造健康文明、团结合作、敬业奉献、爱心亲和的教师团队;遵循“会上课上好课有专长”三步走成长历程,分层次有针对性培养教师,教师专业发展自我分阶段设计,创设“教师在教学中研究,在研究中成长的”的专业成长氛围。(二)具体目标教师通过专业发展的培训及研讨的参与,每个教师实现知识更新、专业道德、专业精神和专业技能的提升,优化课堂教学效率;建设一支结构合
12、理,数量稳定,素质过硬的教师队伍。 具体目标内容:1结构合理:指教师队伍整体年龄结构,学历层次,职称结构合理,各科教师各项结构的比例合理。 2数量稳定:指各学科教师数量基本稳定,有利于教师定向发展。 3素质较高:德才兼备,敬业乐群,教有特色。 4要紧紧把握青年教师和骨干教师的培养两个重点,分别为他们设计发展目标。青年教师:要以德为本,在教育教学的实践中提高,逐步构建起自己的知识与能力结构。骨干教师:能在改革实践中学习提高,兼收并蓄,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三)分层目标第一层次目标:通过校本教研,校本培训,构建学习共同体。对教学上缺乏经验但可塑性很大的教师,使其较快接受教育新理念,向老教师学习
13、好经验,较快的成长为一名合格教师。第二层次目标:对教育教学能力较强的教师,通过校本培训使其尽快更新专业知识,熟练掌握信息技术和课堂教学技能,尽快成长为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第三层次目标:乡内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通过教学和课题研究实践,专家引领等,提高其课堂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使他们成为省、市、县名师、学科带头人。三、教师专业发展实施策略四、实施原则:1全员性与全程性的原则;2人生发展与专业发展的原则;3以点带面和分层推进的原则;4学校促进和自主发展的原则;5研训一体和实践反思的原则。五、实施策略(一)推进教师多元化培训计划 1拓宽培训途径。积极开展学历进修、专题校本培训、专家引领式培训、教育
14、教学经典理论研读、专题校本教研活动等途径的培训。 2充实培训内容。教学专题培训将设立“信息技术系列培训”、“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培训”、“教学规范培训”、“课堂教学常规模式培训”、“新课程培训”、“生本课堂教学研究培训”等内容;德育专题培训将设立“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培训”、“学生成长分段目标规划系列培训”、“心理健康教育培训”、“班主任常规工作培训”、“班级管理模式培训”、“学生个别化辅导培训”、“优秀班主任经验研讨”等内容;不断深入开展教师基本功培训。3丰富培训形式。以提高培训实效为导向,通过“教研训”一体化的整合运行,开发多种培训形式。主要有:针对典型教育教学案例开展的研讨与剖析;以课题小组为
15、基本研究单位,进行团队式科研培训;以“师徒结队”为联动形式的引领式培训;以“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运用”为切入点的信息技术培训;围绕中考及其他形式质量检测的“专题教学质量分析”培训;以“阅读经典”为专题的教师读书会活动等。 (二)搭建教师多样化发展平台 提倡教师在提高自身综合文化素养、教育实践能力、学科教学水平的基础上,努力搭建符合教师个性发展规律的多样化平台。1网络平台。以中国教师行动网及各级教育信息、教育科研网络为主阵地,鼓励教师开设个人博客,着力建设基于网络的教育科研平台,建设具有较强选择性、实用性的教育教学资源库,鼓励有条件的教师建设教育教学专题网页、个人博客,根据学科特点与教学内容要求,
16、积极进行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实践探索。2教科研平台。鼓励教师在参与校本研修过程中,努力展示自己教育教学特色与经验,借力登高,实现发展。中心学校将继续对各学校教师的课题研究过程与方法给予指导,每学年编辑一本教科研专辑文章,鼓励并支持达到一定水准的教师实践文本的编辑与出版,对公开发表且有影响的教科研成果给予一定奖励。(1)建立、健全校本研训制度,构建校本研究共同体,致力于把教研组建设成为学习型、研究型组织,开展“书香办公室”评选活动,把共同学习、合作研究、互动提高作为校本研训的核心理念,切实提高校本研训的成效。开展连片教研活动。通过各种教研活动和理论学习,提高广大教师教学分析与设计能力、教学实
17、施与调控能力和教学总结与反思能力,真正形成教学素养。大力实施“794工程”建设,即:、在中小学校长中落实“七个一”:校长必须带一门统考科目、必须每月亲自参加一次教学常规检查活动、必须每周至少听、评一节课、周例会必须把教育教学指导性讲话作为会议的一个环节、必须每月主持召开一次以教学为主题的校务会议,研究、决策学校教学工作、必须每学期至少给师生作一次教学业务讲座、必须每学年撰写一份高质量的教学调研调查报告。、在普通教师中落实“九个一”:要求每位教师每年订阅一份教育刊物,每人参与一个专题研究,每月写一篇教学反思或案例分析报告或教育叙事,每月搜集整理一篇有价值的教学文章通过发布到学校网站或者叶大教育群
18、与其他教师交流;每学期读一本教育理论专著并撰写出读书心得,每学期编制一份高质量试卷,每学期写一篇经验总结或科研论文,每学期开设一节优质观摩课,每学期记5000字的读书笔记并上交一篇读书心得;在外派学习的教育干部、教师中落实“四个一”: 撰写一篇高质量学习考察报告、讲一节优质汇报课、带一名新上岗教师、做一次专题经验交流讲座。(2)建立健全教研机构,不断优化人员结构,强化研究力度,挖掘研究深度,提高研究效度。市、县级骨干教师每年至少开设一场学科专题讲座。以教育科研为先导,加强各级教育科研课题的管理,让教师在研究中提升自己的专业化水平,让教科研成果转化为先进的教学方法。(3)继续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优
19、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让每节课都成为高效的生态课堂。继续在全乡范围内开展“生本教育教学研究”专题实践。立足校本研训主渠道,围绕“备课上课交流反思课研”主流程,着眼于有效课堂的构建,着力于有效教学行为的研究,使教师课堂教学效率不断提升,确保教学的目标锁定在课堂上,完成在课堂上,实现在课堂上,努力提升教师的专业知识、技能和科研能力,实现教师专业的螺旋式发展,具体措施为:A、抓备课 探讨符合乡情、校情的集体备课制度,共享备课资源,充分发挥网络资源和教师合作平台,实现备课互助,资源共享。通过集体备课,优化丰富学校教学资源库,积极倡导青年教师建立并丰富自己的教学资源库。开展“提倡终身学习,建
20、设书香校园”教师读书活动,倡导教师多进阅览室,多读书,广读书,做读书笔记,充实更新备课资源,使全体教师先成为“文化人”,再成为“教育人”。举办现代技术信息培训、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应用能力培训、网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等,提高教师的计算机、网络应用技术以及学科教学与多媒体整合应用能力,拓展各科资源,创新备课手段。B、磨上课 通过落实教学常规行动,进一步规范教师教学常规实行课堂教学日志和课后教学博客,引导和反馈教师教学行为偏差。建立学科听课小组,开展常态课指导和反馈活动,挖掘放大教师教学个性和特色。积极开展课例和小专题研究,切实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能力,更新教师教学理念举行校内每学期的教学比武和基本功比赛,
21、促进青年教师教学技能的提高。C、促交流 立足“听-说-评”和“观-看-议”活动,开展听课评课交流反馈制度。发挥学科带头人的中坚作用,对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实行必要的物质及精神奖励。鼓励县级以上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创设“名师工作室”,为广大教师答疑、提供业务咨询和教学资源。邀请名师到乡内讲学,聘请专家跟进指导,每年有计划地组织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到教育发达地区考察、学习,畅通交流渠道,为广大教师搭建学习平台,拓宽教师教育视野和知识视野,转变教师教育观念,推进素质教育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每学年组织一次教育教学工作会议,积极创办教育教学研究内部刊物,推广教师教书育人的成功经验。召开专题研讨
22、会、座谈会、读书交流会;开展教育思想、方法、和技术教研大讨论,通过相互交流、激烈辩论,使青年教师在宽松的民主氛围中更新教育理念,提升专业道德和专业精神。实施“135”工程。在培养新教师成为骨干教师的过程中,大力实施“135”工程,即在不断完善“师徒结对”工作的基础上,要求青年教师:一年适应,三年胜任,五年成为骨干。在青年教师的培养管理上,实行责任、义务、机会并存原则,健全青年教师培养机制,学校要求教龄三年以上青年骨干教师尝试课题研究,并为青年教师创造参加各种研讨会、学科交流机会,不断提高他们知名度,为他们发展创造条件。 D、倡发展写课后反思,倡导反思性教学,通过反思使教师认识到自己日常教学的成
23、功之处,增强自信;也让教师能及时发现教学的错误和败笔,通过这种循环往复的 “实践反思”使教师不断汲取经验、减少失误,促使专业不断发展。积极开展叙事研究。每位教师每月撰写一篇在日常生活、课堂教学、师生关系、研究实践等活动中发生的教育故事。通过此活动,引导广大教师追寻教育的足迹,提高教师自我反省能力和科研兴趣,培养教师研究自信心,养成写作习惯,初步形成自主专业发展意识,从而根本提高教师素质。积极开展行动研究。教育行动研究的特点是以实践为导向,研究来源于实践。教育行动研究的目的是强调教学即研究,消除教育科研与教学实际的分离。聘请专家开设多种讲座,指导教师读书,使教师了解教育研究与日常教学融合的意义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大荔县 城郊 中学教师 校本 教研 实施方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