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学习积极性调查报告.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大学生学习积极性调查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生学习积极性调查报告.doc(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引言(一)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大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的问题现已成为国内很多高校的通病,而与此同时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几乎也是所有高校都很头疼的问题。目前国内研究大学生就业和大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文章有很多,光是在中国知网输入“大学生就业”就可以找到篇相关文章,而输入词条“大学生学习积极性”也可以找到22244篇相关文章。但是我们发现,真正单独研究大学生就业形势与大学生学习积极性关系的文章实在是少之又少,严格意义上来说几乎是没有。这就为我们提出这个命题创造了机遇,而且本学期管理心理学老师要求做有关“影响大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研究,这就更加增添了我们研究这个问题的动力。据教育部公布的2013年全国高校毕业
2、生为699万,创新中国64年来高校毕业生人数之最。来自用人单位数据显示,招聘岗位与往年相比下降大概是15。一增一减,使得今年的就业形势变得更加严峻。据统计,北京、上海、广东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均不足三成。在此背景下,又有很多关于大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负面报道,甚至有人调侃说翘课、上课睡觉和上课玩手机是当代大学生最熟练的三大技能。为此,我们就思考,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是不是造成大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的“罪魁祸首”呢。如果能够把这个问题探讨明白,那么就可以对当前我国大学生教育和就业政策的制定提供很大的方向性指导,为进一步提高我国高的教育质量和稳定大学生就业群体都具有重要意义。(二) 关于就业形势与学习积极性关
3、系的文献综述 近年来我国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普遍不尽如人意。社会价值观念的日益多元化以及与社会转型时期相伴而生的诸多社会问题,都对大学生的学习观念及学习态度造成很大的冲击和影响,使大学生群体中相当一部分人的学习目的带有明显的功利性,学习动机浅层化。正因为如此,所以外部因素对大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影响逐步增大,学习积极性和大学生就业的研究也逐渐成为教育界研究的热门课题。但就研究现状来说,直接研究大学生学习积极性与就业形势之间的关系的学者寥寥无几。大多是在研究大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时候把就业形势作为影响大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一个因素之一来讨论,而没有把就业形势单独拿出来与大学生学习积极性进行深入讨论分析。就我们
4、所掌握的材料来看,国内学者大多从心理学和行为科学上的归因理论和保健-激励理论来探究大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问题。其中赖志玲(2003).运用了行为科学中的激励理论-双因素理论, 对影响当代大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进行分析, 并在调动大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问题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专业前景被认为是激励因素之一。而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魏娟(2013)通过运用因子分析对大学生学习积极性进行综合评价,提取并分析学生因子、学校因子、社会因子和家庭因子与学习积极性之间的关系,认为大学生学习最终目的是服务社会。就业形势、社会风气、高等教育制度等社会因素直接影响大学生学习积极性。社会经济发展的速度落后于人才的培养
5、速度,就业市场出现“供大于求”的状态,加上存在就业不合理、不公平的现象,严重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此相同,王云海等(2006)采用系统论的研究方法,对大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相关影响因素进行较为全面的实证分析后也认为社会的不良风气是导致大学生学习动力缺乏的重要原因。如大学生择业机制不健全,在毕业求职过程中优才优分的原则有时还不能得到很好的体现,就业中不合理、不公平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等。这些现象,反映出社会制度建设上的不完善,而反映在学生身上,则会使学生觉得读书无用,最终导致学生学习动力不足。与此持相同观点的还有江苏工业学院唐琳(2007)、王芳成等(2008)、凯里学院粟远荣(2009)等,
6、长春工业大学杨文龙等(2004)还从正面论述了就业形势对大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激励作用。这几年专科升本科热与考研热, 都表明了青年学生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而追求高学历, 多学知识, 培养能力,以便自己在激烈的竞争中取胜, 成为青年学生中大部分人的心态,毕业分配制度和招生制度的改革打破了传统的对大学生一包到底的作法, 大学生自主择业、供需见面、双向选择, 使得就业竞争已超出了基础文化知识的范围, 用人单位对人才的知识技能要求越来越高,没有广博的知识和高超的技能是不会被社会接受的, 这无疑会使在校大学生对实用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产生了强烈的渴望。综合以上观点我们可以看出,就业形势是影响大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外部
7、因素中的社会因素之一,在这一点上学者们争议不大。但就其究竟是积极影响还是消极影响,以及影响程度到底有多大还存在模糊的地方。为此我们将围绕这个问题展开研究。研究假设与研究设计(一)研究假设基于之前的文献搜集和网上的相关数据资料以及新闻报道,我们初步假定当前就业形势对山西大学2011级本科生的学习积极性具有很大的负面影响。因为绝大多数同学上大学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就业,而就业市场的不景气对同学们的“终极目标”造成了很大的冲击,以至于很多同学目标缺失,“读书无用论”流行,所以导致学习积极性的下降。为了验证这个假设,我们设计了如下研究方案。(二)研究设计1. 概念界定通过综合文献资料和实际情况,界定什么
8、是“就业形势”,它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以及什么是“学习积极性”,它又有哪些表现。 2选择研究方法和研究手段 为方便操作和节省时间,我们将采用问卷调查法并运用SPSS软件进行分析。 3确定抽样范围并设计问卷 我们将在山西大学2011级本科生中每个专业抽取两名同学进行问卷调查,预计发放110份问卷。 4.发放、收集问卷并统计数据 5.分析数据并得出结论 6.撰写报告研究过程与分析(一)解释几个有关概念1. 学习积极性学习积极性是指学生的一种学习状态,是学生学习的需要和行为的体现,其高低可以通过外在行为加以区分。讨论学习的积极性,首先需要明确何谓学习。广义的学习,是指人获得个体经验引起行为上的持久变
9、化。这个定义包含两个密切联系着的特点:一个是获得个体经验,另一个是引起行为上的持久变化,其作用在于适应环境,与周围环境保持平衡。我们所讨论的的学习,主要是指大学生在学校参与的课堂学习及自我学习的活动。他是由学习内外部各种相关因素产生的,包括学习的需要、学习的愿望和兴趣、学习目标以及激励人和推动人去学习的内在动力,对学习起着唤醒、定向、选择、维持和调节的作用。具体具体可以体现在课上和课外的各种行为表现,如:课上是否瞌睡、是否翘课、是否愿意与老师互动等等。课后表现包括是否积极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是否积极关注有关本专业的最新前沿信息等等。2. 就业形势本文所讨论的就业形势是指近两年来全国高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大学生 学习 积极性 调查报告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