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译原理的第一次实验内容及要求.doc
《编译原理的第一次实验内容及要求.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编译原理的第一次实验内容及要求.doc(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编译原理的第一次实验内容及要求实验一 词法分析器的设计一、实验目的和要求加深对状态转换图的实现及词法分析器的理解。熟悉词法分析器的主要算法及实现过程。要求学生掌握词法分析器的设计过程,并实现词法分析。二、实验基本内容给出一个简单语言的词法规则,画出状态转换图,并依据状态转换图编制出词法分析程序,能从输入的源程序中,识别出各个具有独立意义的单词,即基本保留字、标识符、常数、运算符、分隔符五大类。并依次输出各个单词的内部编码及单词符号自身值。(遇到错误时可显示“Error”,然后跳过错误部分继续显示)词法规则如下:单词符号种别码内码单词符号种别码内码auto101long121break102ne
2、w122case103operator123char104private124class105protected125const106public126continue107register127default108return128delete109short129do110sizeof130double111static131else112struct132enum113switch133extern114template134float115this135for116typedef136friend117union137if118virtual138inline119void139int
3、120while140单词符号种别码内码单词符号种别码内码201,234202235*203236/204237%205238206(239207)240208:241209242210243211#244212;245!213标识符300&214常数400二进制形式|215!216217218219|220221&222223224225*226227%228229230&231232|233三、实验时间:上机三次。第一次按照自己的思路设计一个程序。第二、三次在理论课学习后修改程序,使得程序结构更加合理。四、实验过程和指导:(一)准备:1.阅读课本有关章节(c/c+,数据结构),花一周时间明
4、确语言的语法,写出基本算法以及采用的数据结构和要测试的程序例。2.初步编制好程序。3.准备好多组测试数据。(二)上课上机:将源代码拷贝到机上调试,发现错误,再修改完善。(300,”main”)(239,”(“)(240,”)“)(242,”“(120,”int”)(300,”a”)(234,”,”)(300,”b”)(245,”;”)(300,”a”)(223,”=”)(400,”1010”)(245,”;”)(300,”b”)(223,”=”)(300,”a”)(201,”+”)(400,”10100”)(245,”;”)(243,”“)(三)程序要求:程序输入/输出示例:输入如下一段:ma
5、in()/* 一个简单的c+程序*/int a,b; /定义变量a = 10; b = a + 20;要求输出如右图。要求:(1) 剔除注解符(2) 常数为无符号整数(可增加实型数,字符型数等)(四)练习该实验的目的和思路:程序开始变得复杂起来,可能是大家以前编过的程序中最复杂的,但相对于以后的程序来说还是简单的。因此要认真把握这个过渡期的练习。程序规模大概为200行及以上。通过练习,掌握对字符进行灵活处理的方法。(五)为了能设计好程序,注意以下事情:1.模块设计:将程序分成合理的多个模块(函数/类),每个模块(类)做具体的同一事情。2.写出(画出)设计方案:模块关系简图、流程图、全局变量、函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编译 原理 第一次 实验 内容 要求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