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诊断学绪论问诊.ppt
《中医诊断学绪论问诊.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诊断学绪论问诊.ppt(7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医诊断学中诊目录中诊目录绪论绪论 上篇上篇 诊法诊法第一章 问诊第二章 望诊第三章 舌诊第四章 闻诊第五章 脉诊第六章 按诊 中篇中篇 辨证辨证第七章 八纲辨证第八章 病性辨证第九章 脏腑辨证第十章 其他辨证方法概要 下篇下篇 诊断综合运用诊断综合运用第十一章 诊断思路与方法第十二章 病历书写与要求中医诊断学绪绪 论论一、中医诊断学的主要内容一、中医诊断学的主要内容二、中医诊断的基本原理二、中医诊断的基本原理三、中医诊断的基本原则三、中医诊断的基本原则四、中医诊断学发展简史四、中医诊断学发展简史五、中医诊断学的学习方法五、中医诊断学的学习方法概概 念念绪论 诊断:诊,验也,视也,即诊察了解;
2、断,即分析判断。诊断,即察看、询问、检查病人,收集病情资料,从而对病人的健康状况和病变的本质进行辨识,对所患病证作出概括性判断的过程。正确的诊断是进行正确治疗的前提。中医诊断学:是根据中医理论,研究诊察病情、判断病种、辨别证候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一门学科。它是中医专业的基础课,是基础理论和临床各科之间的桥梁课,是中医学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主干课。中诊学科概念中诊学科概念中医诊断学中医诊断学 学科概念学科概念学科依据中医基础理论研究对象诊察病情,判断病种,辨别证候。基本内容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学科地位中医专业基础课,桥梁课,主干课。绪论中诊主要内容中诊主要内容绪论诊法诊病辨证
3、病历诊诊 法法 望诊:是医生运用视觉观察病人全身和局部以及排出物等,以了解病情的诊察方法。闻诊:是医生运用听觉诊察病人的各种声音,用嗅觉诊察病人和排出物发出的异常气味,以了解病情的诊察方法。问诊:是询问病人有关疾病的情况,病人的自觉症状,既往病史,生活习惯等,从而了解病情的诊察方法。切诊:是医生用手触按病人的脉搏和病人的躯体(手足、肌肤、胸腹、腧穴等),以了解病情的诊察方法。通过四诊收集到的临床资料,包括症状、体征和病史。症状,是病人主观感觉到的痛苦和不适;体征,是能够客观检测出来的征象;病史当中,就其内容来说,也包括这两部分。症状和体征,统称为“症状”,简称“症”。症是判断病种和辨别证候的主
4、要依据。绪论辨辨 证证 证,是中医学中的一个特有概念,是指疾病过程中所处一定阶段的病因、病位、病性以及病势所作的病理性概括,是对疾病当前阶段的本质的认识。每一个证所具有的症状和体征,称为“证候”,即证的外候。临床上常见的、典型的、规范性的证,称为“证型”。中医诊断学将主要介绍各种辨证方法,以及由此综合而成的辨证体系,辨证思维方法,常见证候类型及临床表现。各种辨证方法有其各自的特点和适用范围,但又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绪论诊诊 病病 诊病,又称辨病。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综合四诊资料,对疾病的病种作出判断,得出病名诊断的思维过程。病,是对疾病的全过程的特点和变化规律所作的概括和抽象。中医诊断学将介绍
5、疾病诊断的基本方法,疾病的病名命名原则及分类等知识。绪论主要内容主要内容 中诊中诊主要主要内容内容病历病历即病案,诊籍,是临床诊疗活动的书面记录。绪论诊法诊法望,闻,问,切。是诊察病情的基本方法。病情资料包括症状和体征,统称为“症”。诊病诊病对疾病的病种作出判断,称为“病”。病名是对该疾病全过程的特点与规律所作的概括与抽象。辨证辨证在中医系统理论指导下,对四诊资料进行分析综合,从而对疾病现阶段的病因、病位、病性、病势等疾病本质作出判断,并概括为完整证名的思维过程。其结论称为“证”。基本原理基本原理中医诊断学中医诊断学 基本原理基本原理司外揣内视其外部现象来测知内部的变化。(有诸内者,必形诸外。
6、)见微知著观察机体微小的变化,可测知整体的情况。以常达变以正常为基础,通过比较对照,发现太过不及的异常变化,以认识疾病的本质。绪论基本原则基本原则中医诊断学中医诊断学 基本原则基本原则整体审察人是一个整体,人与天地相应,在诊察疾病时,应考虑到整体与其环境对人体的影响,包括诊察方法的综合应用及临床资料的全面分析,综合判断。诊法合参中医诊察疾病有望闻问切四种方法,各有独特作用,不能相互取代,应密切配合,互相补充,综合应用。病证结合 辨病是对疾病全过程特征上的认识,辨证是对疾病阶段性本质的认识,临床强调辨病辨证相结合,从而掌握疾病的基本矛盾与主要矛盾。绪论中医诊断学发展简史(一)中医诊断学发展简史(
7、一)1 1 秦汉晋隋唐时期秦汉晋隋唐时期 中诊的形成与充实阶段中诊的形成与充实阶段绪论著作名称时代作者对中诊的贡献黄帝内经前三世纪奠定四诊基础,提出诊病必须结合致病的内外因素加以全面综合的考虑。伤寒杂病论西汉张仲景确定辨证论治理论,奠定了诊断的基础,提出伤寒杂病的疾病分类模式。难经汉秦秦越人(托名)强调四诊,重视脉诊,提出独取寸口诊法,阐发了内经的经络学说及脏腑之命门、三焦等内容。脉经西晋王叔和我国现存最早的脉学专著,集汉以前脉学之大成,分述三部九候、寸口及二十四脉等脉法。诸病源候论隋巢元方是第一部论述病源及证候诊断的专著。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唐孙思邈诊断上掌握病源与病机的演变;方法上重视色脉
8、及按诊。中医诊断学发展简史(二)中医诊断学发展简史(二)2 2 宋金元时期宋金元时期 中诊的发展中诊的发展绪论著作名称时代作者对中诊的贡献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宋陈无择是病因辨证理法较为完备的著作。察病指南南宋施 发是诊法专著,且以图示脉。崔氏脉诀南宋崔紫虚论脉以浮沉迟数为纲,分述二十四脉。伤寒金镜录元敖 氏为论舌第一部专著。金元四大家:刘河间、李东垣、朱丹溪、张从正在诊断上亦各有特点。这一时期在医学上的百家争鸣,为下一阶段的众多成就打下了基础。中医诊断学发展简史(三)中医诊断学发展简史(三)3 3 明清以来明清以来,中诊的突出成就中诊的突出成就绪论著作名称时代作者对中诊的贡献景岳全书明张介宾内容丰
9、富,论述精辟。其中“脉神章”详述内、难、伤寒诸家脉义,尤以脉神、正脉十六部、脉之常度为详;“传忠录”首先讨论阴阳六变,明确提出八纲辨证的重大作用。同时提出问诊“十问歌”等。濒湖脉学明李时珍取诸家脉学之精华,以歌诀形式,详述二十七脉之脉体、主病及鉴别等。其他脉学著作:诊家正眼(明,李中梓),脉诀汇辨(清,李延是),三指禅(清,周学霆),洄溪脉学(清,徐灵胎),重订诊家直诀(清,周学海)等。舌学著作:伤寒舌鉴(清,张涎先),舌鉴辨证(清,梁玉瑜)等,多附有舌图。其他如伤寒观舌心法(申斗垣)、舌苔统志(傅松元)、彩图辨舌指南(曹炳章)、临证辨舌法(杨云峰)等。中医诊断学发展简史(续三)中医诊断学发展
10、简史(续三)绪论3 3 明清以来明清以来,中诊的突出成就中诊的突出成就著作名称时代作者对中诊的贡献医宗金鉴清吴谦等其中“四诊心法要诀”简介四诊理论及方法。其他四诊著作其他四诊著作:四诊抉微(清,林之翰)、形色外诊简摩(清,周学海)、医学实在易四诊易知(清,陈修)、望诊遵经(清,汪宏)、医学六要四诊法(张三锡)、四诊韵语(何梦谣)等。辨证学著作辨证学著作:寓意草(清,喻家言)、辨证录(陈士铎)、医学心悟(程国彭)、杂病源流犀烛(沈金鳌)等。在温病学方面有突出进展在温病学方面有突出进展:外感温热病篇:清,叶天士。创卫气营血辨证方法,重视察舌验齿等诊法。温病条辨:清,吴塘。创三焦辨证法。其他还有很多
11、有关热病诊疗专著。新新中中国国成成立立以以后后,中医诊断学在学科上独立出来,使之更系统完整准确,在教学、医疗及科研各方面都有飞跃发展。中诊学习方法中诊学习方法绪论熟悉理论临床实践辨证思维诊法上篇诊法上篇诊法一、问诊一、问诊二、望诊二、望诊三、舌诊三、舌诊四、闻诊四、闻诊五、脉诊五、脉诊六、按诊六、按诊中医诊断学中医诊断学 问问 诊诊诊法问诊概念:医生通过对病人或陪诊者进行有目的的询问,以了解疾病的方法。问诊是中医诊察疾病的基本方法之一。早在内经中就有关于问诊的具体内容,为中医问诊奠定了基础;后来不断充实完善,张介宾在景岳全书中归纳为十问,便于临床应用;喻家言在寓意草中所拟病历书写格式对问诊内容
12、作了详细规定,已与现代病案内容相近似。问诊概说诊法第一节第一节 问诊的意义与方法问诊的意义与方法一、问诊的意义 很多病情资料,如病史、自觉症状等,只有通过问诊才能获得;在疾病早期只有自觉症状,而无明显客观体征时,只有通过问诊,才能抓住疾病的线索,做出诊断;问诊为其他诊法提供一个大体的查病范围,并了解患者的思想状况,从而有助于疾病的诊断与治疗。诊法 二二、问诊的方法问诊的方法 “问而知之谓之工”,指问诊除需要坚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外,还须有一定的技巧。临床应注意以下几方面:1、环境要安静适宜。2、态度既要严肃认真,又要和谒可亲。3、语言通俗易懂。4、避免资料片面失真。一是要全面,二是进行
13、必要的、有目的的提示,但切不可暗示病人,以免片面失真。5、重视主诉的询问。对危重病人则应有重点地扼要询问,及时抢救,待病情缓解后,再补充询问。第二节第二节 问诊的内容问诊的内容诊法一、一般情况 内容:姓名、性别、年龄、婚否、民族、职业、籍贯、工作单位、现住址等。意义:一是便于联系与随访;二是获得有关病情资料,有利于诊断。二、主诉二、主诉 概念:病人就诊时感到最明显、最痛苦的症状、体征及其持续时间。意义:主诉往往是疾病的主要矛盾所在,通过主诉,可以初步估计疾病的范畴的类别,以及病情的轻重缓急。是了解、分析和认识疾病的重要线索,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方法:要善于抓住主诉,确定主症,围绕主症深入询问,
14、全面诊察。内容:主述的部位、性质、程度、时间等。诊法三、现病史 概念:指病人该疾病从起病到此次就诊时疾病的发生、发展及其诊治的经过。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发病情况 发病时间,突发或缓发;发病的原因或诱因;最初症状及其部位、性质;诊治经过。2、病变过程 一般按时间先后顺序进行询问,可了解疾病邪正斗争情况及其发展趋势。3、诊治经过 了解诊治情况,可作为当前诊治的参考。4、现在症状 为问诊的主要内容,后面有专门论述。诊法四、既往史 概念:即过去病史,指病人既往的健康状况和患病情况。1、既往健康状况。2、既往患病情况。五、个人生活史 1、生活经历。2、精神情志。3、饮食起居。4、婚姻生育。5、小儿出生
15、前后情况。六、家族史 主要了解遗传病及传染病情况。诊法第三节第三节 问现在症问现在症 概念:询问病人就诊时所感受的痛苦和不适,以及与病情相关的全身情况,用以诊断疾病的方法。意义:症状是病人在疾病状态下的异常感觉,只通过问诊才能察知。现在症是疾病现阶段病理变化的客观反映,是医生诊病辨证的主要依据,是问诊的主要内容。“十问歌”内容言简意赅,临床具有一定指导意义,但应用时不能千篇一律地机械套问。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头身四问便,五问饮食六胸腹,七聋八渴俱当辨,九问旧病十问因,再兼服药参机变,妇女尤必问经期,迟数闭崩皆可见,再添片语告儿科,天花麻疹全占验。一、问寒热诊法寒热概念:寒热概念:“寒”,指病人
16、有怕冷的感觉,临床有以下三种情况:恶风:遇风感冷,避之可缓;恶寒:病人自觉怕冷,加衣被近火取缓而不能缓解者;畏寒:病人自觉怕冷,加衣被近火取缓可以缓解者。“热”,指体温升高;或虽体温正常而病人自觉全身或局部发热。寒热病机:寒热病机:取决于病邪性质及阴阳盛衰两方面。邪气致病:感受寒邪,寒为阴邪,其性清冷,则恶寒;感受热邪,热为阳邪,其性炎热,则发热。阴阳失调:阳盛则热,阴虚(阳亢)则热,热为阳征;阴盛则寒,阳虚(阴盛)则寒,寒为阴象。张景岳曰:“寒热者,阴阳之化也。”“阴阳不可见,寒热见之。”寒热内容:寒热内容:有否寒热;寒热是否同时出现,孰轻孰重;寒热之新久;持续时间长短;有否特定时间或部位;
17、寒热与体温的关系;寒热消长的条件及其兼症等。恶寒与畏寒恶寒与畏寒证候证候 表现特点表现特点 病机病机 证型证型恶寒恶寒 自觉寒冷,加衣被近火 寒邪侵袭,阳气被遏 实寒证 炉仍不能解其寒畏寒畏寒 经常怕冷,但加衣被,阳气虚弱,阴寒内盛 虚寒证 近火炉可以缓解恶风恶风遇风觉冷,避风可缓解风性开泄,肌腠疏松伤风证诊法问寒热内容诊法寒热寒热恶寒发热恶寒发热但寒不热但寒不热但热不寒但热不寒寒热往来寒热往来发热重恶寒轻-外感风热表证恶寒重发热轻-外感风寒表证发热轻而恶风-伤风表证新病恶寒-里实寒证久病畏寒-里虚寒证壮热-里实热证潮热微热-阴虚、血虚、气虚或气郁发无定时-少阳半表半里证发有定时-疟疾日晡潮热
18、-阳明腑实证;身热不扬,午后热甚-湿温病;五心烦热,夜间潮热-阴虚证 或热入营阴诊法概念:寒恶与发热同时出现,见于表证。病机:外邪侵袭肌表,正邪相争,卫阳失宣。卫阳被遏,失于温煦,则恶寒;邪气外束,卫阳失宣,则郁而发热。1、恶寒重发热轻、恶寒重发热轻怕冷明显,并有轻微发热,见于风寒表证。外感风寒,寒为阴邪,约束肌表,郁闭卫阳,故恶寒重而发热轻。2、发热轻而恶风、发热轻而恶风自觉轻微发热,并遇风即冷、而避之可缓,见于伤风表证。外感风邪,风性开泄,肌腠疏松,阳郁不甚。3、发热重恶寒轻、发热重恶寒轻自觉发热较重,并有轻微怕冷,见于风热表证。外感风热,热为阳邪,易致阳盛,故发热明显;兼有风邪,致腠理开
19、泄,故有轻微恶寒。外感病寒热轻重,不仅与感邪性质有关,且与感邪的轻重及正气的盛衰有关。感邪轻则寒热俱轻;感邪重则寒热俱重;邪正俱盛则寒热俱重;邪盛正衰则恶寒重而发热轻。注:有一分恶寒便有一分表证;寒战高热亦见于里热证,为邪正剧争之征。(一)恶寒发热(一)恶寒发热诊法概念:只有怕冷而无发热,见于里寒证。分类:1、新病恶寒、新病恶寒特点:病人突然怕冷,体温不高,兼有四肢不温,或脘腹肢体冷痛,或吐泻,或咳喘痰鸣,脉沉紧。病因病机:感寒较重,直中脏腑、经络,阴寒内盛,郁遏阳气而不能外达。主病:多为里实寒证。2、久病畏寒、久病畏寒特点:病人经常怕冷,四肢不温,得温可缓,兼有面色白,舌淡胖嫩,脉迟弱等症。
20、病因病机:阳气虚衰,温煦失职。主病:里虚寒证。(二)但寒不热(二)但寒不热(三)但热不寒(三)但热不寒诊法概念:只有发热而无怕冷,见于里热证。分类:1、壮热、壮热特点:高热(39C以上)持续不退,不恶寒只恶热。常兼面赤、口渴、大汗、脉洪大等症。病因病机:风热内传,或风寒入里化热,正邪相搏,阳热炽盛,蒸达于外。主病:里实热证。多见于伤寒阳明经证,或温病气分证阶段。诊法2、潮热、潮热特点:指按时发热,或按时热势更甚者,如潮汐之有定时。病因病机及主病:日晡潮热:热势较高,日晡(下午35时)益甚者。见于阳明腑实证,故又称阳明潮热。由胃肠燥热内结,阳明经气旺于日晡,正邪剧争而致。午后或夜间潮热:午后或夜
21、间有低热,常伴有骨蒸(热自骨内向外透发的感觉),为阴虚火旺。由阴虚不能制阳,午后卫阳渐入于里,夜间卫阳行于里,使阳气更加偏亢而生内热。此外,瘀血积久,郁而化热者,亦可见此种发热。身热夜甚:发热以夜间为甚,为温热病热入营分,耗伤营阴之象。午后发热,且身热不扬者,见于湿温病。为湿遏热伏,湿热郁蒸所致。诊法3、微热、微热概念:发热不高(体温一般在38C以下),或仅自觉发热,发热时间一般较长。主病:长期微热,劳累则甚,兼疲乏、少气、自汗等,属气虚发热;时有低热,兼面白、头晕、舌淡、脉细弱等,属血虚发热;长期低热,午后或入夜热甚,兼颧红、五心烦热等,属阴虚发热;时有微热,多因情志不舒所致,兼有胸闷、烦躁
22、易怒等,属气郁发热,或称郁热;小儿夏季炎热时长期发热,常为低热,兼有烦渴、多尿、无汗等,至秋凉自愈,多属气阴两虚发热,古称“疰夏”。诊法概念:恶寒与发热交替而作。分类:1、寒热往来,发无定时、寒热往来,发无定时特点:自觉时冷时热,一日数发而无时间规律。病机:邪在半表半里,邪气不盛而正气已有怕虚损,正邪相争,不相上下,正胜则发热,邪胜则恶寒。主病:多见于半表半里证(属伤寒少阳病)。2、寒热往来,发有定时、寒热往来,发有定时特点:恶寒战栗与高热交替发作,每日或二三日一发,发有定时。常兼有剧烈头痛、口渴、多汗等。病机:疟邪侵入机体,伏于膜原(半表半里),邪入与阴争则恶寒,出与阳争则发热。主病:疟疾。
23、其他如气郁化火及热入血室等,亦可见寒热往来,应综合其他症状详加辨识。(四)寒热往来(四)寒热往来诊法二、问汗二、问汗概念:汗由阳气蒸化阴津经玄府达于体表而成。所谓“阳加于阴谓之汗”。正常汗液有调和营卫,滋润皮肤,调节体温的作用。生理性汗出见于体力活动、进食辛辣、气候炎热、衣被过厚、情绪激动等情况。问汗内容:是否出汗,有汗者,汗出的时间、多少、部位及主要兼症;无汗者有何其他兼症。诊法(一)有汗无汗(一)有汗无汗汗的有无,可判断病邪的性质和阴阳的盛衰。1、无汗、无汗表证无汗:多属风寒表证。寒性收引,寒袭肌表,腠理致密,玄府闭塞,故无汗。里证无汗:多因津血亏虚,汗乏化源;或阳虚无力蒸化所致。2、有汗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医 诊断 绪论 问诊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