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产业振兴的调研报告.docx
《乡村产业振兴的调研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乡村产业振兴的调研报告.docx(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乡村产业振兴的调研报告为了解我市老区乡村产业振兴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促进老区乡村 全面振兴,市老促会从今年九月份开始,分四个组,分别由会长、副会长 带队,深入到全市革命老区乡村进行调研,并屡次召开座谈会,广泛听取 意见。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一、基本情况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各县区党委、政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 四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新开展理念,落实高质量开展要求,坚持农业农 村优先开展总方针,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以农业供给侧结构 性改革为主线,围绕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开展,与脱贫攻坚有效衔接、与 城镇化联动推进,充分挖
2、掘乡村多种功能和价值,聚焦重点产业,聚集资 源要素,强化创新引领,突出集群成链,延长产业链条,培育开展新动能, 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全市乡村产业振兴呈现新格局,取得了明 显成效。(-)调优种植结构,提升了现代农业开展水平。坚持把开展粮食生 产作为首要任务,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围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这一主线,深入推进“四优四化”,积极调整优化种植产业结构,加大良 种推广普及和品质结构优化力度,调减效益低下的农作物种植面积,大 力开展市场需求大、经济效益高的优质小麦、优质花生、优质白芝麻等特 色高效农作物,使供给质量效益不断提升。今年全市优质小麦种植面积 达539.9万亩,比2016年
3、增加303.8万亩;优质花生种植面积达515.7 万亩、比2016年增加154.8万亩;优质白芝麻种植面积达80.6万亩、比 2016年增加26.6万亩;玉米种植面积为422.9万亩、比2016年减少184 源优势,挖掘本地蕴含的特色景观、农耕文化、乡风民俗等优势资源,调 整农业种植结构,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拓展农业服务功能,开发农业特色 产品,丰富乡村旅游文化内涵,建设设施完备、功能多样的休闲旅游观光 园区、乡村民宿、农耕体验、康养基地。提升“农家乐” “农事体验”等 传统业态。开展农业主题公园、创意农业、深度体验等新型业态。推出“春 观花”“夏纳凉”“秋采摘”“冬农趣”活动,打造特色突出、主
4、题鲜明的 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品牌。充分挖掘我市的红色历史文化,加强对红色 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前期的基础性调查与研究,对红色文化旅游品牌进行 重新定位,着力打造如XXX等红色文化旅游特色品牌,加大力度开发XXX 等红色文化旅游资源,不断提升革命老区乡村红色文化旅游产业开展水 平。(四)推进融合开展,增强乡村产业振兴的开展合力。以县级行政区 为基础,以建制乡镇为支点,搭建多层次、宽领域、广覆盖的农村一二三 产业融合开展服务平台,促进农业产业链延伸,推进农业与工业、物流、 旅游、教育、文化、健康养老等产业深度融合。1.支持经营主体融合开展。 支持开展产业关联度高、辐射、带动能力强的大型产业化联合体,积
5、极发 展优势互补、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中型产业化联合体。鼓励开展农业企 业、农民合作社,与农户采取订单生产、股份合作的小型产业化联合体, 开展壮大农民合作社。支持有条件的乡村,建设以农民合作社为主要载 体,让农民充分参与和受益,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的 田园综合体。2.促进业态融合开展。引导新型经营主体以规模化、特色化、 专业化经营为融合点,促进产业交叉融合,形成“农业”多业态开展态 势,推进规模种植与林牧渔融合,开展林下种养、稻鱼虾共生等业态。推 进农业与加工流通融合,开展直供直销、会员农业等业态。推进农业与文 化、旅游、教育、康养等产业融合,开展创新农业、亲子体验、休闲农业
6、等业态。34苔建产业融合载体。支持建设一批一二三产业融合、产加销一 体、产业链条完整的现代乡村产业园,加快建设一批如平舆县芝麻小镇、 正阳县花生之乡之类的产业园,形成标准原料基地、精深加工转化、区域 主导产业、紧密利益联结于一体的农业产业强镇,实现多主体参与、多要 素聚集、多业态开展、多模式推进的融合格局。(五)注重创新驱动,为乡村产业开展拓展新的空间。1.培育创新创 业队伍。优化农村创新创业环境,增强科技创新弓I领作用,增强乡村产业 开展内生动力,以政策推动、乡情感动、工程带动,搭建能人返乡、企业 兴乡和市民下乡平台,吸弓I各类人才到农村创新创业。2.拓展创新创业领 域。要在政策资金、服务领
7、域等方面支持返乡下乡人员、“田秀才” “土 专家”创办特色种养、加工流通、休闲旅游、电子商务、农商直供等新业 态,培育开展智能化、精细化现代乡村产业新模式。3.搭建创新创业平台。 整合政府、企业、社会等多方资源,按照“政府搭建平台、平台集聚资源、 资源服务创新创业”的要求,推动各类要素向农村创新创业集聚。创立具 有区域特色的农村双创示范园区(基地)。(六)壮大集体经济,为乡村产业振兴提供支撑。1.要抓住农村承包 地和宅基地“三权分置”制度以及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机遇,结合 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三变”改革,开展多种形式的 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开展旅游业,建立合作社,建立农业科技
8、示范园,促 进集体经济开展。2.破除阻碍农村产业开展的体制机制壁垒,引导农民依 法自愿把土地经营权流转到村集体,经过土地流转实现承包权和经营权 别离,承包权归农户拥有,经营权转化为股份。按照自愿有偿原那么,统一 流转到村集体,组建村农业生产合作社,进行统一规划、开发、经营集体 土地,年终对土地的流转费、经营收益、资产权益按股份进行分红。3.要 对原来的农村集体经济在土地承包、出租,水库承包、出租,房屋出租等 方面进行清资产、清合同、清欠款等工作。通过清产核资将资产折股量化 到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保障其财产性权益。既可以通过股份制的集体经 济组织经营,壮大集体经济实力,通过市场交换创造利润,成员按
9、股份获 得收益,也可以通过村集体将村级集体资产资源投资入股合作社或农业 企业,按比例合股经营,得到分红后再给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按股分红。通 过集体经济的不断壮大,从而为乡村产业振兴提供有力支撑。(七)健全服务体系,为乡村产业振兴创造良好环境。1.健全社会化 服务体系。整合和统筹各种支农政策措施,支持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 设,推进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向主体多元化、服务专业化、运行市场化的 方向开展。大力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支持供销、邮政、农技、农民 合作社等开展农资供应、土地托管、代耕代种、统防统治,烘干收储、农 机、良种繁育、市场营销、土地产权交易等农业生产服务业。2.健全农业 服务体系。建立
10、健全农业科技推广体系,改变农技推广“断线” “网烂” 的状况。构建县(区)、乡(镇、街道)、村三级农技推广网络。深入推行 科技特派员制度,落实全省“万名科技人员包万村科技服务行动”,开展 面对面的农技指导服务,鼓励特派员领办科技型企业和专业合作社,加 大先进实用技术的推广应用力度,加大推广“科技示范基地+区域示范基 地+基层推广服务体系+农户”的农技推广服务新模式。以信息咨询、品 牌建设、电商营销等为重点,为农民提供更多市场运作方面的服务指导。 3.健全金融服务体系。创新乡村金融服务,县域金融机构吸收的存款应主 要用于当地,重点支持乡村产业开展。发挥政策性金融机构主渠道作用, 为农村产业开展提
11、供资金支持。积极鼓励证券、保险、担保、基金、期货、 租赁信托等金融资源支持农村产业开展。鼓励县(区)政府通过实施担保 费用补助、业务奖补等方式支持乡村产业贷款担保,允许权属清晰的农 村承包土地经营权、农业设施、农机具等依法抵押贷款,切实解决乡村产 业开展“融资难”“融资贵”问题。(A)培育农村人才,为乡村产业振兴提供人力支持。1.深入挖掘现 有人才资源。鼓励在外地的“乡贤”回乡创业,发挥本土能工巧匠一技 之长,兴办特色产业。组织引导和帮助扶持一些有实力、有能力、有抱负 的返乡农民工运用自己掌握的资金、技术、人脉、兴办实业、开展产业、 带动就业。2.大力培养农用人才。加大农村实用人才和新型职业农
12、民培训 力度,采取多种形式、分期分批从乡村中选拔有基础、有信心的农民进行 技能培训,加快建设一支乡土人才队伍。实施“农业人才下乡”计划,创 造条件把涉农人才留在农村,要充分利用当地教育资源,鼓励培养特长 专业人才。3.要加强农村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培养扶持一批农业职业经理 人、经纪人、乡村工匠、文化能人、非遗传承人等,积极为他们发挥专长 搭建平台,鼓励他们在乡村产业振兴中发挥特殊作用。4.鼓励城市各类人 才下乡兴业。研究出台激励措施,引导各类人才到乡村兴办产业,鼓励大 学生下乡创业。畅通科技成果转化渠道,支持科技人员以科技成果入股 农业企业和技术有偿转让,鼓励农业科技人员到农村开展土地承包、科
13、学实验和技术示范推广。建立健全科研人员校企、院企共建双聘机制,建 立股权分红等激励机制。5.建立农村各类能人数据库。全面推进在“能人” 中培养党员,在党员中培养“能人”,在“能人”党员中培养村干部的“三 个培养”工程。让“能人”在老区产业振兴中发挥才智和力量。(九)强化基础设施,夯实乡村产业振兴的坚实基础。1.加强农村基 础设施建设。加大投入力度,创新投入方式,加强水利、交通、能源、信 息等基础服务设施建设。健全和完善农业基础设施。重点以县(区)为单 位整体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努力建设集中连片、旱涝保收、高产稳产、 生态良好的高标准农田,积极推进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及节水改造,大 力推广喷灌、微
14、灌、管道输水等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加强水田林路综合 治理,切实提高农业抵御自然灾害和防风险的能力。2.加强乡村环境综合 治理。优化农村居住环境,加强村庄规划管理,行政村要科学制订中心村 集中建设中长期规划,减少空心村。清理沿路乱占耕地、乱建房屋问题。 推进实施村庄硬化、绿化、美化、亮化工程,加快推进“四美乡村”建设, 开展庭院改院、改水、改厕、改厨、改线“五改”行动,加大村庄坑塘集 中清淤整治行动。通过美丽乡村建设,为弓I进人才、引进企业创造良好生 态环境,为老区乡村产业振兴创造新的开展空间。万亩。农业种植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极大提升了我市现代农业的发 展水平。(-)完善基础设施,为乡村产业
15、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随着对革命 老区脱贫攻坚力度的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增加,交通不便、设施老旧、 信息闭塞落后的状况得到很大改善。市政府推进的“四好农村路”建设考 评工作,有力提升了全市农村公路建设和质量。XXX水库清淤扩容工程 进展顺利。110千伏XXX变电站竣工投用。现代物流产业加快开展,XX 铁路物流园、XX农产品物流园、XX公路物流港等重点工程顺利推进。农 村公共服务设施日益改善,全市所有行政村建起了农家书屋,所有贫困 村建起了文化广场,有线电视通达99%的乡镇、85%的行政村,光纤网络 基本实现乡村全覆盖。快递入村工程加快推进,已建成乡镇快递综合服 务平台173个,乡镇覆盖率到达1
16、00%。农业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全市已 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674万亩,农业灌溉面积到达802万亩,节水灌溉 面积到达223万亩,农田生产条件有了较大改善。积极推进了 “互联网 +农业”开展,农村电子商务开展迅速,培育了 XX网、XX电子商务、XX 生物、XX农业等知名农村电商企业2800多家,建成益农信息社2144个, 开展XX、XX、XX等物流企业600多家,形成了覆盖市、县、乡、村四 级的农产品现代物流配送体系。(三)实施脱贫攻坚,有力促进了乡村产业振兴。市委、市政府实施 的产业扶贫三年行动计划,推进了十五项产业脱贫工程,推行了十种带 贫模式,完善了利益联结分配机制,把产业扶贫作为老区持续开
17、展、老区 贫困群众稳定增收的主要途径。在主导产业上强基础、在特色产业上抓 提升、在新兴产业上求突破、在拉长产业链上下功夫、在带贫模式上作文 章、在龙头带动上谋长远、在利益联结机制上抓结合、在带贫成效上求实 效。把老区乡村产业扶贫当作一场硬仗来打,培育了一大批扶贫产业。截 至2018年底,全市累计开展扶贫车间233个,并网发电村级光伏电站 985个,建成县级电子商务服务中心7个、乡级电子商务服务综合站152 个、村级电商服务点965个。仅2019年,全市开工建设扶贫产业类工程 达695个。(四)发挥龙头作用,带动了农产品加工链条不断延伸。坚持以“粮 头食尾” “农头工尾”为抓手,大力开展农产品加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乡村 产业 振兴 调研 报告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