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湖北省各地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真题分类汇编:古诗文默写与诗歌鉴赏.docx





《2020-2021学年湖北省各地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真题分类汇编:古诗文默写与诗歌鉴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2021学年湖北省各地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真题分类汇编:古诗文默写与诗歌鉴赏.docx(2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古诗文默写与诗歌鉴赏学校:姓名:班级:考号:句子默写(2021 .湖北武汉.七年级期末)古诗填空。(1)念天地之悠悠, o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2) ,青草池塘处处蛙。(赵师秀约客)【答案】独怆然而涕下 黄梅时节家家雨【解析】此题考查名句默写。诗词默写要求:一是正确理解诗文含义;二是准确把握题干要求,选 择合适的诗文句子填入;三是不错字,不漏字,不添字。易错字为“怆、涕”。1. (2021 湖北湖北.七年级期末)古诗文默写。(1)深林人不知,o (王维竹里馆)(2)有约不来过夜半,o (赵师秀约客)(3) ,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4) ,惟解漫天作雪飞。(韩愈晚春)(5)陋室铭中
2、写陋室来往客人之高雅的句子是:, o(6)当新冠肺炎疫情发生时,全国各地支援武汉的医疗队伍,迅速集结,疾速奔赴抗疫战 场,这情景让人想起木兰诗中的诗句:“, 。”【答案】 明月来相照 闲敲棋子落灯花 山重水复疑无路 杨花榆荚无才思 谈笑 有鸿儒 往来无白丁 万里赴戎机 关山度假设飞【解析】注意“疑”“榆荚”“鸿”“戎”等字的正确书写。2. (2021 .湖北武汉.七年级期末)根据上下文提示,完成相应诗词填空。(1) ,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2)商女不知亡国恨,o (杜牧泊秦淮)(3)不畏浮云遮望眼,o (王安石登飞来峰)【答案】落红不是无情物 隔江犹唱后庭花 自缘身在最高层【解析
3、】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 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此题中的“落、庭、自缘”等 字词容易写错。3. (2021湖北鄂州七年级期末)古诗文填空。(1)马上相逢无纸笔,。(岑参逢入京使)(2)政入万山围子里,o (杨万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3) ,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A.诗的题目是望岳,“望”贯穿全篇。一二两句仰望泰山整体,中间四句仰望泰山周 围,后二句把“望岳”转向“岳望工B.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开篇以问答的形式,说明泰山的青色在齐鲁广大区域内都 能望见,侧重表现泰山景色优美的特点。C
4、.“阴阳割昏晓”意思是说在同一时间,山南山北明暗不同。一个“割”字,表现出泰山像一 把硕大无比的刀切断了阳光,使泰山南北两面明暗比照强烈,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 象。D.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两句,表现出作者昂扬向上、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 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蕴涵着只有不怕困难,敢于攀登,才能俯视一切的深刻哲理。【答案】B【解析】B.侧重表现泰山雄伟阔大的气势,不是“景色优美的特点”;应选B。24. (2021 湖北武汉七年级期末)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小题。使至塞上唐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寒,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以下对本诗内
5、容和情感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首联“问边”交待了此行的目的和到达的地点,说明此诗缘何而作。B.颔联“征蓬出汉塞”一句,诗人借蓬草自况,写出了飘零之感。C.颈联抓住了沙漠中的典型景物进行了刻画,描绘出边陲壮阔雄奇的景象。D.尾联写诗人到了边塞,见到了侦察兵和都护,圆满完成了此次出使的使命。【答案】D【解析】D.“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写诗人到了边塞,却没有遇到将官,侦察兵告诉使臣(我): 首将正在燕然前线。可知“见到了侦察兵和都护,圆满完成了此次出使的使命”理解错误。 应选D。25. (2020湖北武汉七年级期末)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问题。田上唐崔道融雨足高田白,披蓑半夜耕。人牛
6、力俱尽,东方殊未明。【注释】雨足:雨十分大,充足。高田:山上的旱田。以下对本诗内容情感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诗歌第一句告诉我们下了一场很充足的雨。B.第二句描写一位老农冒雨半夜耕作的情景。C.从三四两句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农民的辛苦。D.这首诗歌表达了作者对劳动者的深情赞美。【答案】D【解析】D.这首诗描写了一位农民在雨天半夜就辛劳耕作的情形,表达了作者对他的同情。应选Do(2020,湖北武汉七年级期末)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题目。雨过山村唐王建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看中庭桅子花。【注】浴蚕:指古时在仲春时分用盐水选蚕种的劳动。以下关于诗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
7、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首句选取山村有代表性的事物,以鸡鸣之声衬托了山村的喧闹。B.次句通过“曲径通幽”的描写,让读者在诗句中体验了款步山行的味道。C.第三句写仲春时分妇姑相唤浴蚕,亲切和睦,呈现了一派农忙景象。D.诗人处处扣住山村特色,从景到人,再从人到境,都散发着浓郁的生活气息。【答案】A【解析】A.“衬托了山村的喧闹”有误。首句乡村特有的鸡鸣绐小山村平添一种幽静,衬托了山村的 静谧;应选A。26. (2020湖北武汉七年级期末)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问题。游山西村【宋】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假设许闲乘月,拄杖
8、无时夜叩门。以下对本诗内容情感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首联“腊酒浑”和“足鸡豚写出了出游到农家所见到的丰收之年的宁静与欢悦。B.颔联“又”写出了诗人行走山间水色中迷茫之时豁然开朗的喜悦,同时巧妙寓理于景。C.颈联写农村的风俗,诗人衣着古朴,参入其间,表现出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赞美。D.尾联“无时”写出了诗人游兴未尽盼再来的情态,表现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与不舍。【答案】C【解析】C.“诗人衣着古朴,参入其间”表述有误。应该是村民们衣冠简朴古代风气仍然保存。应选Co(2020湖北武汉七年级期末)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题。鹭鹭唐杜牧雪衣雪发青玉嘴,群捕鱼儿溪影中。惊飞远映碧山去,一树梨花落晚风。
9、以下对诗歌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第一句用两个“雪”字突出描写了鹭鹭的外形,洁白可爱。B.第二句写到鹭鹭群居溪边捕食小鱼的生活习性,悠闲惬意。C.第三句实写了一群洁白鹭鹭向着远处青山疾飞而去的情景。D.第四句写作者看到一树洁白梨花在晚风中缤纷飘落的美景。【答案】D【解析】考查对诗歌内容的正确理解。D项有误。“一树梨花落晚风”,把鹭鹭洁白的身影比作“梨 花”,这是作者的想象,“远映碧山”的点点白鹭像雪白的梨花在静谧而轻轻的晚风中飘然落 下的美妙景象!应选D。四、诗歌鉴赏(2021 湖北湖北七年级期末)古诗赏析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
10、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29 .“阴阳割昏晓”中“割”字有何精妙之处?30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化用了孔子的名言“登泰山而小天下”,但用在这里却有深 刻的含义。请说说你的理解。【答案】29.生动传神地写出了泰山高大巍峨的形象。30.表达出诗人不畏艰难、勇于攀高的豪气壮志。【解析】.此题考查诗歌炼字赏析。解答此类题,首先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或指出这个字特殊的 语法现象或修辞手法,如:词类活用、拟人、通感、化静为动等;然后展开想象和联想, 把该字放入到句子中描述景象;最后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者是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或在整体上有怎样的表达效果。“阴阳割昏晓的意思是:高大巍峨的泰山把
11、南北分成晨 夕。“害的意思是截断,用在这里写出了泰山的南北分界明显,写出了泰山参天矗立的雄 姿,使静止的山峰充满了活力,生动传神地写出了泰山的高大,雄伟。据此分析作答即 可。1 .此题考查对诗句的理解分析能力。注意要首先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 情,在此基础上赏析作答。“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意思是:有朝一日,我定要登上 泰山顶峰,俯瞰群山,而群山在我眼中是那么渺小;“登泰山而小天下”的意思是:登上泰 山,天地一览无余。这两句诗外表意思是要攀登到泰山的顶端,内涵那么是攀登到人生的顶 峰。写出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的精神和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31.(2021 .湖北省直辖县
12、级单位.七年级期末)古诗赏析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首诗中的“曾云”与登飞来峰中的“浮云”有何区别?(2)“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化用了孔子的名言“登泰山而小天下”,但用在这里却有深刻 的含义。请说说你的理解。【答案】(1)“曾云即层云”,指山腰间层出不穷的团团云气,诗人借此表达心情的激荡; 而“浮云”喻指奸邪小人,眼前的困难、障碍、挫折等。表达了不畏艰难,勇于攀高的豪气壮志。【解析】(1)此题考查对诗歌词语内涵的解读。“曾”同“层”,重叠。曾云即层云”,见山中云气层出不 穷,故心胸亦为之荡漾;“浮云”本是指在
13、山间浮动的云雾,王安石在登飞来峰中采用 比喻的手法,浮云遮目,用浮云代指眼前的困难、障碍、挫折等事物。(2)此题考查诗歌句子的赏析。“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意思是:有朝一日,我总要登上 你的绝顶,把周围矮小的群山们,一览无遗! “登泰山而小天下的意思是:登上泰山,天 地一览无余。本诗外表意思是要攀登到泰山的顶端,内涵那么是攀登到人生的顶峰。写出了 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的精神和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2021.湖北黄石.七年级期末)阅读下面的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32 .以下说法不正确
14、的一项为哪一项()A.诗的首联运用了设问的修辞手法,“齐鲁青未了”既写出了借齐鲁两地来烘托泰山那拔 地而起、参天耸立的形象,又写出了泰山的秀美。B.诗的前两联着力写泰山的整体形象,后两联着力表现的是诗人的独特感受。C.全诗紧扣题目中的“望”字展开,全诗没有一个“望”字,但句句写向岳而望,距离是自近 而远,时间是从朝至暮,并由望岳联想到将来登岳。D.这首诗历来被誉为歌咏泰山的名作,热情赞美了泰山的高大雄伟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 色,同时表现了诗人立志要攀登人生顶峰的远大抱负。33 .从下面A、B两题中选做一题。A.诗中“钟”“割”字用得好,历来被人称道,试分析其表达的作用。B.请对诗中的名句“会当凌
15、绝顶,一览众山小”作一点赏析。答:我选(),【答案】32. C33.例如:A.“钟二聚集的意思,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大自然的多情,也表达出作者对 泰山雄奇秀丽美景的喜爱。“割”,分的意思,从山的反面看来,那照临天下的阳光就象被 一把硕大无朋的刀切断了一样,南北两面,一面明亮一面昏暗,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 象。B.此句化用了孔子的“登泰山而小天下:它既是诗人要攀登泰山极顶的誓言,也是诗人要 攀登人生顶峰的誓言,表达了作者不怕困难,俯视一切的雄心壮志。蕴含的人生哲理:只 要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才能俯视一切、傲视群雄。【解析】.此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C选项中“距离是自近而远”的说法错误,应
16、是“距离是自远而近”; 应选C。32 .木题考查诗句赏析。A.“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两句是描写泰山的近景。“钟”,聚集的意思,一个“钟”字把 天地万物一下写活了,整个大自然如此多情,把神奇和秀美都给了泰山。“割”,分割的意 思,山前向日的一面为“阳”,山后背日的一面为“阴”,由于山高,天色的一昏一晓被割于 山的阴、阳面,所以说“割昏晓这本是十分正常的自然现象,可诗人妙笔生花,用一个 “割字,那么写出了高大的泰山一种主宰的力量,这力量不是别的,泰山以其高度将山南山 北的阳光割断,形成不同的景观,突出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这里诗人此用笔使静止的泰 山顿时充满了雄浑的力量。B. “会当凌绝顶,一览
17、众山小”两句,写诗人并不满足看岳而是想登上山顶一揽盛景的心 情。此联再一次突出了泰山的高峻,写出了雄视一切的雄姿和气势,也表现出诗人的心胸 气魄。“会当”,意即“一定要众山的小和高大的泰山进行比照,化用了孔子的“登泰山而 小天下。表现出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正因为泰山的崇 高伟大不仅是自然的也是人文的,所以登上的极顶的想望本身,当然也具备了双重的含 义。(2021 湖北咸宁七年级期末)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甲】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乙】登飞来峰王安石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
18、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34.以下对这两首诗的赏析,有错误的一项为哪一项()A.望岳全诗中没有一个“望”字,但句句写向岳而望,并由望岳悬想将来的登岳。B.望岳颔联中“钟”字,把大自然人格化,它慷慨地把所有的神奇和秀美都集中在泰山 身上。C.【甲人【乙】两诗都是哲理诗,两位诗人都是触景生情,表达了发人深省的哲理。D. “一览众山小”和“不畏浮云遮望眼”两句诗都抒发了诗人藐视权贵,革新政治的雄心壮 jLS o.望岳中喑,字能否换成“隔”?请说说你的理由。35 .【甲】、【乙】两诗的精神风貌有什么相同之处?【答案】34. D.不能。“隔”只有分开的意思,而“割”有从高处断开的意思。“
19、阴阳割昏晓”意思是说在 同一时间,山南山北明暗不同,山南是晴朗的,山北仍是黑沉沉的。“昏和晓两个天地 是泰山“害开的。害广字写出了泰山参天矗立的雄姿,使静止的山峰充满了活力,动态性 更强,能够表现泰山的高峻和雄伟的气势。35 .望岳“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中蕴含着不畏艰险、勇于攀登、积极进取的精神。 登飞来峰借“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说明诗人年少气盛,抱负非凡,具有 大无畏的精神和远大的政治理想。两首诗都传达出积极昂扬的精神风貌。【解析】.此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回答此题需在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对照选项一一辨析 即可。D选项错误,“一览众山小”表现了诗人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没有
20、抒发了诗人藐视权 贵,革新政治的雄心壮志。应选Do.此题考查诗歌炼字的赏析。解答此题首先明确“割”字不能替换成“隔”,然后分析比拟 “割,与“隔,字的表达效果的差异。“隔,意思是隔断,隔开。“割”指切断,截下,划分出来。 “阴阳割昏晓”由于山高,天色的一昏一晓被割于山的阴、阳面,所以说“割昏晓:诗人妙 笔生花,用个“害/字,那么写出了高大的泰山主宰的力量,泰山以其高度将山南山北的阳光 割断,形成不同的景观,突出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这里诗人用“害字使静止的泰山顿时 充满了雄浑的力量,而“隔”只有分开,隔断的意思,表达不出泰山的高峻和动感。36 .此题考查诗歌情感的理解。望岳是杜甫青年时代的作品,
21、充满了诗人青年时代的浪 漫与激情。全诗没有一个“望”字,却紧紧围绕诗题“望岳”的“望”字着笔,由远望到近望, 再到凝望,最后是俯望。“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表达出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 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登飞来峰是王安石初涉宦海之作。此时年少气盛,抱负不 凡,正好借登飞来峰发抒胸臆,寄托壮怀,可看作万言书的先声,实行新法的前奏。这首 诗借站在山顶,浮云就遮不住眼睛,来揭示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道理。还可以理解 为人在任何时候都不要惧怕困难和挫折。因此,最后两句话运用了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 揭示了的人生哲理是:作者说明自己站的高,看的远,不怕对改革的非议、阻碍,具有勇 往直前、无所
22、畏惧的进取精神。所以两首诗都传达出诗人积极昂扬的精神风貌。(2021湖北广水市教学研究室七年级期末)山雨翁卷一夜满林星月白,亦无云气亦无雷。 平明忽见溪流激,知是他山落雨来。37 .以下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为哪一项()A.首句写山间的夜晚,星月皎洁,满山的林木仿佛披上一层白纱。38 本诗前三句写雨前之景,最后一句写到山雨,为全诗点题。C.本诗写山雨,却从前一天的夜晴写起,其目的是为写出山雨的特点。D.诗中“平明”即“天亮大38 .请简要说出这首诗反映了作者怎样的心情?【答案】37. B38.悠然闲适(觉察山雨后的欣喜)【解析】. B.前两句写山间的夜晚,星月皎洁,无云无雷,紧扣一个“晴”
23、字下笔。这是写雨前之 景。后两句,以“平明”二字与上文的“夜”字相照应,以“忽见溪流急”与上文的“星月白”, “亦无云气亦无雷”相照应,而“溪流急”又与“他山落雨来”互为因果,前者为果,后者为 因。这是写雨后之景。应选B。37 .考查赏析作者感情。诗题是“山雨”,偏不从雨入手,反过来,从题外擒入,极力写天 晴。诗说整整一夜,月光照着林间,星星在天上闪烁。诗把晴写得很足,还加以“一夜” 字,强调整个晚上都是如此,可诗人还嫌缺乏,进一步说,这一夜不但星月灿烂,连一丝 云都没有,也没听见雷声。这第二句,补足第一句,分别从视觉及听觉上写,把晚晴说得 很死,不容转圜。三、四句却突然一变,说天明时,见到溪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0 2021 学年 湖北省 各地 年级 下册 语文期末 分类 汇编 古诗文 默写 诗歌 鉴赏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