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语(3)》课程教学大纲(本科).docx





《《外语(3)》课程教学大纲(本科).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外语(3)》课程教学大纲(本科).docx(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外语(3)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情况课程代码:1101119009课程名称:外语(3) / Te Second Languagelll课程类别:通识教育必修课程学分:2总学时:32理论学时:32实验/实践学时:0适用专业:商务英语适用对象:本科先修课程:外语(2)教学环境:多媒体教室开课学院:外国语学院二、课程简介1 .课程任务与目的外语(3)是为商务英语专业本科学生在学期开设的通识教育必修课程。本课程学习日语基础词汇和局部日语语法知识,了解日语语言体系整体特点和概念;学习 基本交流和生活场景所需句式表达;了解日本人日常言语礼节,学习基本礼貌用语;了解日本 社会、风俗和文化基本常识;学习查阅
2、日语资料的方法,了解并积累互联网日语资源。本课程目的是让学生掌握日语语音,具备日语朗读能力;积累一定数量基本词汇,获得初 步的日语交际能力;对日语语言体系建立基本认知,掌握日语学习基本方法和技巧,为进一步 深入学习日语、熟练掌握这门语言打下基础;增进学生对日本社会、历史、文化知识的了解, 建立跨文化交际意识;提高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终身学习的能力,拓宽其服务社会的领域和进 行对外交流合作的空间,使其获得的开展前景。同时帮助学生树立社会责任感,扎实提升个人 综合素质,不断提高就业竞争力,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2 .对接培养的岗位能力本课程对接的岗位能力附属于“毕业要求5、9”,对接的指标点为“5.
3、3、9.1、9.2、9.3 岗位能力包括:(1)具备完善的自我认知能力与人际沟通能力;(2) 了解语言国家基本概况与 文化;(3)掌握基础的外语听、说、读、写、译的能力;(4)能够与语言国家人士进行简单商 务接洽与沟通。三、课程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表达在四个方面::毕业要求指标点课程目标5.具有国际视野和较强 的跨文化沟通能力和团队 协作能力。指标点5.3具备完善的自我 认知能力与人际沟通能力。1. 了解体言的概念;了解用言 的时态变化,掌握语态的一致; 学习日语基本礼貌用语,了解中 日两国传统文化关键词的日语 表达。9.具备一定的外语能力。指标点9.1 了解语言国家 基本概况与文化。2,
4、能用正确语音、语调朗读新材 料;能在所学情景中使用基本词 汇和句式表达思想;能用日与日本人建立联系并进行简单交流, 开展跨文化交际;能在对外交流 中宣传中国文化。9.具备一定的外语能力。指标点9.2掌握基础的外语 听、说、读、写、译的能力。3对日语言体系有整体认识,了 解基本概念,具备一定词汇量, 掌握日学习基本方法,为进一步 提高日语语言水平打下基础;了 解中日语言相承性,尤其是词汇 音读的通用技巧,掌握外语学习 的一般规律,为学习其他语言打 下基础;学习日语搜索引擎的使 用,能搜索简单信息或使用相关 辅助翻译。9.具备一定的外语能力。指标点9.3能够与语言国家 人士进行简单商务接洽与 沟通
5、。4,培养将知识系统化的能力,培 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了 解日本基本国情和生活常识,加 强学生基本人文素养,培养学生 思考和解决问题的国 际视野; 通过了解其他文化,加深学生对 本民族文化的认识与认同,培养 其在对外交往中宣传民族文化、 提升国家形象的意识。四、教学课时安排(-)学时分配主题或 知识点教学内容总学时学时完成课程 教学目标讲课实验实践主题或知识点1数量词作状语的规 律及用法22课程目标1、2、3主题或知识点2动词的连用形表示 目的的用法22课程目标1、2、3主题或知识点3动词的中止形T形 的变化规那么22课程目标 1、2、3主题或知识点4动词的中止形用法 及助词在的三用法
6、小结22课程目标1、 2、 3、 4主题或知识点5日语进行时的动词 变化特征22课程目标 1、2、4主题或知识点6表示允许或许可 的*C t 1 u T T 的表达22课程目标1、2、4主题或知识点7形容词和形容动词 的中止形用 法22课程目标1、2、4主题或知识点8表示地点或场所的 仁、的不同用法 总结22课程目标1、 2、 3、 4主题或知识点9表示说话人愿望的 句型用法22课程目标1、 2、 3、 4主题或知识点10来过/u力、来 L上5的表达希望 和委婉的用法22课程目标1、 2、 3、 4主题或知识点11表示主观变化的动 词的用法及形容词 接续的表达22课程目标1、 2、 3、 4主
7、题或知识点12表示客观变化的动 词L 的用法 及形容动词接续22课程目标1、 2、 3、 4主题或知识点13动词未然形玄口的 变化规律及请不要 做某事用法22课程目标1、2、3主题或知识点14动词未然形笈岁n*9杀过人、玄 T t用法22课程目标1、2、3主题或知识点15表达可能的二上 马的用法和动词变形22课程目标1、 2、 3、 4主题或知识点16总复习22课程目标1、 2、 3、 4合计3232五、教学内容及教学设计主题或知识点1数量词作状语的规律及用法.教学内容数量词作状语的规律及用法.教学数量词的用法、儿种常用副词的用法.教学难点数量词的表达及使用.教学方案设计(含教学方法、教学手段
8、)1.1 教学方法:假名发音采取课堂示范、个别纠正、日汉语音比照的方法;句型采取启发与示 范法、与汉语表达比照等方法。1.2 教学手段:自制多媒体课件、网络课程;利用先进技术平台为学生提供资料;通过教学平 台布置作业、以及课堂互动等活动。主题或知识点2动词的连用形表示目的的用法.教学内容动词的连用形表示目的的用法.教学动词的连用形表示目的句型.教学难点动词的连用形的变形及使用.教学方案设计(含教学方法、教学手段)1.1 教学方法:采用互动式、讨论式等的教学方法;知识点回顾一口语交际一新内容带入一 互动表达一课堂练习。1.2 教学手段:以课堂讲授的形式,采取讲练结合的手段,直接讲授、板书举例;句
9、型练习 方法:日汉比照法。主题或知识点3动词的中止形乙形的变化规那么.教学内容动词的中止形P形的变化规那么.教学动词连用形的用法.教学难点动词的中止形P形的变形.教学方案设计(含教学方法、教学手段)1.1 教学方法:示范法、“问题教学”、“情景教学”、“翻译法教学”。1.2 教学手段:自制多媒体课件、网络课程;利用先进技术平台为学生提供资料;通过教学 平台布置作业、以及课堂互动等活动。主题或知识点4动词的中止形用法及助词布的用法小结.教学内容动词的中止形用法及助词布的用法小结.教学动词的中止形用法;助词在的三用法.教学难点动词的中止形的表达及使用.教学方案设计(含教学方法、教学手段)1.1 教
10、学方法:隐性语法教学,演练为主、讲解为辅,将语法知识融入情景句式表达和对话 中。1.2 教学手段:以课堂讲授的形式,采取讲练结合的手段,直接讲授、板书举例;句型练习 方法:日汉比照法。主题或知识点5日语进行时的动词变化特征.教学内容日语进行时的动词变化特征.教学日语进行时的构成及变化规律的用法.教学难点日语进行时乙口盲的构成、表达及使用.教学方案设计(含教学方法、教学手段)1.1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情景展示、资料讨论等。1.2 教学手段:自制多媒体课件,展示相关图像;利用先进技术平台为学生提供资料。主题或知识点6表示允许或许可的的表达.教学内容表示允许或许可的P的表达.教学掌握表示允许或许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外语3 外语 课程 教学大纲 本科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