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化养殖场建设规范+奶牛》编制说明.docx
《《标准化养殖场建设规范+奶牛》编制说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标准化养殖场建设规范+奶牛》编制说明.docx(2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标准化养殖场建设规范奶牛(公开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全国畜牧总站、中国农业大学等二。二一年四月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自然保护地的核心保护区;城镇居民区、文化教育科学研究区等人口集中区域;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禁养区域。4.2 选址应符合本地区畜牧业生产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城 乡建设规划和环境保护规划的要求,宜优先利用荒地建场。4.3 场址区域应远离洪涝、大风等自然灾害威胁地段,地势高燥 平整,坡度不超过20。,通风向阳、光照充足、电力供应稳定、交通 便利。4.4 场址周边宜具备相应的种植用地,粪污宜就近消纳。理由及依据:结合着现行的动物防疫条件审查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动
2、物防 疫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 法,以及正修订的畜牧业法(征求意见稿)的新要求,对原来 的内容进行整合修改,明确了场址可选择的区域、防疫、地势、电力、 交通的基本原那么性要求以及对奶牛场产生的粪污的消纳建议。5.更改了用地面积(见第5章,2007年版的4.4)原标准内容:4.4场址面积应满足生产需求。建筑面积按每头成 母牛28 m233 m2,总占地面积为总建筑面积的3.5倍4倍。修订后内容:5用地面积用地面积应根据牛场存栏量和用地指标进行测算。用地指标以每 头奶牛平均用地估算:总用地指标90.0 n?/头115.0 n?/头为宜,其 中生产设施用地为75.0 n?
3、/头95.0 n?/头,辅助设施用地为15.0 m2/ 头20.0m2/头,辅助设施用地占比宜小于20%。注:设计存栏规模大于1000头的奶牛场用地指标宜采用下限。理由及依据:为更好地确定牛场的用地要求,对全国54个不同规模的牛场进 行了摸底调研,数据结果显示不同规模、不同地区、不同牧场在用地 指标上差异很大,用地最大的是平均每头牛用地到达了 458 m2,而用 地最少的仅为18 m2。就总体而言,设计规模越大,相对用地面积越 小;区域土地资源越紧缺,建设用地越少。因此,对于我国各地的牛 场建设而言,一个相对可参照执行的用地规范是非常有必要的,可以 有效地防止牛场建设的随意性和用地的不合理。为
4、了确定更好的用地标准,编制组还调研了从我国牛场设计建造 企业一北京京鹏环宇畜牧科技股份,调研了他们设计并建造 的5个牛场的设施用地指标情况,见表2。表2北京京鹏设计建造的牛场用地指标情况奶牛场名称存栏量 头饲养类型生产设施 m?/头附属设施 n?/头配套设施 n?/头合计 亩新疆天润北亭示范牧场3000全舍饲11.687.190.62108西藏墨竹奶牛场1500全舍饲12.539.871.5193.38云南来思尔奶牛场5000全舍饲11.436.320.5558.16宁夏农垦奶业 白土岗奶牛场8500全舍饲12.157.540.8260.41新疆天润示范牧场5000舍饲+运 动场24.8223
5、.141.4666.43此外,还参考了国外相关设计手册Dairy freestall:housing and equipment, MWPS-7, 2000、i Housing design for cattle-Danish recommendations. 2001)和国内的教材设施农业工程工艺及建筑设 计、家畜环境卫生学等,在此基础上,确定了奶牛场生产设施、 附属设施、配套设施的建设用地指标和牛场用地指标。详见表3。表3奶牛场用地指标表单位为平方米/头10类型总用地指标生产设施用地辅助设施用地奶牛场*该用地指标是按照全群存栏量确定的,如果是按照成乳牛饲养量计算,那么用地指标乘以2。6.“
6、场区布局”更改为“场区布局与建构筑物组成”(见第6章,2007 年版第6章)1)场区布局修改为生活管理区、生产区、粪污处理与隔离区(见2007 版的 5.1) o原标准内容:场区应设管理区、生产区、隔离区。修订后内容:奶牛场功能分区分为生活管理区、生产区、粪污处 理与隔离区。依据及理由:由于原标准的场区布局不能满足当前养殖场建设的要求,新标准的修改主要参考了国内普通高等教育农业部“十三五”规划教材畜牧 场规划设计。新标准将场区额外划分出生产辅助区,生产辅助区负 责加工青贮饲料,储存干草料和精料,以及各种饲料的混合加工工作。更详细的划分使各区功能划分更精细,更利于场区运转。2)删除原有功能区的描
7、述,增加了三个区域的简单描述和要求(见 6.L26.1.6, 2007 版的 5.15.3)。原标准内容:1.1.1 区应在生产场区上风、高燥处。各区之间应界限清楚,联系方便并设置隔离带。1.1.2 区四周设围墙,出入口设值班室、人员更衣消毒室,车 辆消毒通道应满足防疫消毒要求。1.1.3 区内应设有饲槽饲料区、饲养区、隔离舍、粪污处理区、 兽医室、更衣室、厕所、淋浴室、休息室等功能区。II修订后内容:6.1.2 生活管理区布置在生产区的上风向、地势高的区域,粪污 处理与隔离区位于生产区下风向或侧风向、地势低的区域。地势与风 向不一致时,宜按风向布置。各功能区之间应保持一定隔离距离,符 合防疫
8、和防火要求。6.1.3 生产区四周设围墙,出入口设值班室、人员更衣消毒室, 车辆消毒通道应满足防疫消毒要求。6.1.4 牛舍之间间距应满足采光、通风、防疫的要求。6.1.5 牛场的精料库、干草库、青贮设施等宜集中布置。6.1.6 粪污处理与隔离区应与生产区保持50 m以上的间距。6.1.7 场区内净道和污道分开,不得交叉使用。理由及依据:根据新的功能区划分对各区的功能进行介绍新标准的修改基于 普通高等教育农业部“十三五”规划教材畜牧场规划设计。3)增加了“62建构筑物组成”(见6.2)。标准内容:6.2建构筑物组成6.2.1 生活管理区宜建有办公室、宿舍、食堂、消毒室、门卫、 水泵房、锅炉房、
9、变配电室等建筑设施。6.2.2 生产区宜建有泌乳牛舍、干乳牛舍、后备牛舍、挤奶厅、 产房、原料库、干草棚、青贮窖、饲料加工间、机械库、转群通道、 兽医化验室、等建筑设施。6.2.3 粪污处理与隔离区宜建有隔离牛舍、病死牛处理、粪便污 水处理、贮粪棚等建筑设施。理由及依据:12建构筑物组成主要参考了国内教材设施农业工程工艺及建筑设 计和普通高等教育农业部“十三五”规划教材畜牧场规划设计中 牛场的规划设计内容确定。7 .“牛舍”修改为“牛舍建筑与设备”(见第7章,2007年版的第 6章)。1)修改了牛舍样式内容(见、7.1.3, 2007年版的6.1)。原标准内容:6.1牛舍样式应综合考虑生产需求
10、、当地的气候条 件以及经济条件,因地制宜采用开放式、半开放式或封闭式牛舍。修订后内容:牛舍建筑型式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开放式、半开放式或密闭 式牛舍。根据牛舍舍内工艺布置,采食通道可选择单列式、双列式 或多列式。理由及依据:原标准中仅考虑到了牛舍建造中的开放式、半开放 式或封闭式,未对屋顶造型和牛舍单列式、双列式或多列式建造进行 说明。现代牛场建设过程中需对屋顶造型以及采食位的列数和牛舍跨 度要求,来建设单列式、双列式和多列式牛舍,所以添加了这局部的 规定。2)汇总了原标准中牛舍地理位置和朝向内容(见7.2, 2007年版 的 6.2 和 6.3) o原标准内容:6.2牛舍应坐北朝南,南北向偏东或
11、偏西不宜超过 30 o6.3牛舍应坚固耐用,宽敞明亮,给排水通风良好。应根据地理 位置和气候条件增设防暑降温或防寒设施。修订后内容:牛舍应坚固耐用,宽敞明亮,给排水、通风13 良好。理由及依据:原标准中的牛舍朝向和地理位置等的选择可归为一 类,均是牛舍建设时的位置考虑,故在修订版本中简化为一条。3)删除了原标准中拴系式牛床尺寸参数表(2007年版的6.2和o理由及依据:随着我国养牛业规模化的开展,在奶牛饲养中,目 前基本不存在拴系饲养的案例,故对本局部内容删除。4)修改了散栏式牛床尺寸参数表内容(见7.1.4, 2007年版的o原标准内容:6.2散栏式牛床尺寸参照表2。(略)修订后内容:奶牛宜
12、采用散栏式饲养,硬化的卧床地面应有2%4%坡 度。卧床尺寸应根据牛的体型大小确定,荷斯坦奶牛卧床尺寸参数参 照表4o表4荷斯坦奶牛散栏式卧床尺寸参数体重 kg卧床长度/ (mm)卧床宽度mm挡颈杆高度mm挡颈杆或挡胸板到挡 墙的距离/ (mm)刖端开放前端封闭4005001980210023002440104011001070112016301680500600200022002440260011001140112011701680173060070023002440260027401140122011701220173017807008002440-260027402900122013201
13、220132017801830理由及依据:牛床的设计应充分考虑牛在站立过程中前后移动所需要 的空间距离,过长会导致粪便污染床体和牛体,过短那么会影响奶牛的 起卧,易引起牛体部受损和乳房炎等。针对当前国内的生产实践,对 后备牛不同阶段的颈夹、卧床的尺寸选择就需要适当考虑国内目前 奶牛的发育指标和国际的标准尺寸。分别参考了中国农业出版社出 版的奶牛健康高效养殖环境手册中关于不同生产阶段牛群卧床配14 置参数(见表 5)和 Ontario ministry of agriculture food 出版的Free stall housing manual书中美国中西部设计委员会(MWPS)给出的后备
14、牛散栏尺寸360 kg-540 kg为198 cm。加拿大设计委员会(CPS)的散 栏牛床尺寸在300 kg-700 kg为165 cm-225 cm。与原标准相比,修订 后的散栏式牛床尺寸参数表增加了不同体重下的尺寸参数,并增加了 颈轨高度、卧床围边到颈轨和挡胸板的距离;同时细分了卧床长度中 的前端开放式和前端封闭式,更符合现代奶牛场建设规划需要。表5不同生产阶段牛群卧床配置参数单位为mm5)汇总并修改了原标准中舍内通道和饲料通道内容(见7.L6,牛群卧床类型长度宽度挡墙高度泌乳牛双列卧床单列卧床2600310012001200250250干奶牛/围产双列卧床26001500250期奶牛单列
15、卧床310015002501524月龄双列卧床24001200250牛单列卧床29001200250714月龄双列卧床175023001000250牛单列卧床2250280010002502007年版的64和610) o原标准内容:6.4舍内通道应方便人员及料车通行,便于饲喂。6.10牛舍内饲料通道宽度为1.2 m1.4 m,中间通道宽度为1.6m 1.8 m。修订后内容:舍内通道设置有饲喂通道和清粪通道。饲喂 通道人工送料宽度2.4 m3 m,全混合日粮(TMR)饲喂车单侧饲 喂送料宽度3.6 m4.8 m,双侧饲喂送料宽度4.86 m。饲喂通道比15奶牛采食时站立的地方高出15 cm20
16、cm,饲喂料槽区宽度至少为 60 cmo清粪通道根据清粪方式确定宽度尺寸,一般宽度为2.5 m3.6mo理由及依据:原标准中的舍内通道和饲料通道在现在牧场中为同 一通道,即修改后的舍内通道。散栏式通道主要包括饲喂通道、采食 通道和卧栏通道。故将原标准中的6.4和6.10合并。另参考Maximizing Comfort in Tiestall Housing, Veterinary Clinics of North America, 2019.并根据调研结果显示牛舍内饲料通道宽度为1.2 m1.4 m,中间通道宽度为1.6 m1.8 m已不能满足当前生产中的需求了, 因此对人工送料宽度和通道宽度
17、进行了修改,并添加了 TMR饲喂车 送料宽度和清粪方式等数据,以符合现代奶牛场饲喂需要。6)修改了牛床地面局部内容(见7.L7, 2007年版的6.5)。原标准内容:6.5牛床地面应结实、防滑、易于冲刷,向粪沟倾 斜。可采用水泥地面并铺褥草或铺橡胶垫。牛床排列方式,小型奶牛 场可采用单列式,大、中型奶牛场以双列式为主,或采用多列式。修订后内容:牛舍地面应结实、防滑、易于冲刷。理由及依据:原标准中将“牛床排列方式”和“牛床地面”两个方面 的表述混合在一条内,故新订版本中将“牛床排列方式,小型奶牛场 可采用单列式,大、中型奶牛场以双列式为主,或采用多列式。”这 局部的表述内容放在了 6.1的“牛舍
18、样式”内,以使标准表述更加精准 统一。7)修改了排污局部内容(见7.L8, 2007年版的6.9)。原标准标准:6.9粪尿沟通常为明沟,沟宽为30 cm35 cm,沟 深为5 cm15 cm,沟底向下水道方倾斜。也可采用深沟,上面加盖 漏缝盖板。16修订后标准:牛舍宜设有良好的清粪排污系统。假设采用机 械清粪地面宜向清粪的方向倾斜1 %2%以便清洗,走道宽度与清 粪机械(或推车)宽度相适应。假设采用水冲粪,应有1.5 %3 %倾斜 坡度。理由及依据:与原标准相比,现修订版本中机械刮粪和水冲粪的 地面情况分别进行了说明。参考了普通高等教育农业部“十三五”规划 教材畜牧场规划设计,增加了“机械刮粪
19、那么应为混凝土地面”、“地 面宜向清粪的方向倾斜1%2%”和“水冲粪,走道宜采用漏缝式地板, 下面设粪沟,粪沟应有1.5%-3%倾斜。”等具体说明。8)删除了原标准中牛舍围护结构功能及消毒处理内容(2007年 版的6.11)。理由及依据:现有的牛舍围护结构在针对原标准中的“防止雨雪 侵入,隔温保暖”等方面已经相当完备,不用特意强调,故删除。9)修改了原标准中运动场相关内容(见7.1.9, 2007年版的 6.12) o原标准内容:6.12运动场四周应设有围栏,高100 cm150 cm。 运动场地面以砂质或立砖为宜,向四周有一定坡度,便于排水。其面 积为可参照:成母牛15 n?/头20 n?/
20、头,育成牛10 n?/头15 n?/头, 犊牛5 n?/头10 n?/头修订后内容:对设有运动场的牛舍,应做好运动场的地面 防渗和防冲刷处理,保证排水通畅,周围设有围栏和集中污水收集池。 运动场可根据实际情况用围栏隔开,高100 cm150 cm。其面积设 计可按照:成母牛25 n?/头30 n?/头;青年牛20 n?/头25 n?/头; 育成牛15 m2/头20 m2/头;犊牛8 n?/头10 n?/头;运动场地面保 持应有1%以上的坡度。如牛舍面积较大时运动场面积宜适当减少。17理由及依据:因为牛群的组成分为了犊牛、育成牛、青年牛和成 母牛四个阶段,所以修订后的标准添加了青年牛的饲养密度,
21、更加全 面。另外,删除了“运动场地面以砂质或立砖为宜,向四周有一定坡 度,便于排水。”这局部的描述,这局部的内容在6.9运动场中有表 述。10)增加了饮水设备和饮水量的内容(见7.2.1)。标准内容:7.2.1 散栏式奶牛场中常用的饮水设备是自动供水饮水槽。水槽 的高度不宜超过0.7 m,水槽内水深以15 cm20 cm为宜,每头牛需 饮水槽的长度不小于10 cm,饮水槽流量为10 L/min30 L/min。设置 在运动场的水槽防止太阳直晒。寒冷地区宜采用加温水槽。不同阶段 奶牛的饮水量见表5。表5不同阶段奶牛的饮水量奶牛类型饮水量/(L/ (头.d)犊牛1025育成牛2535青年牛35-4
22、5干奶牛40 60泌乳牛50150理由及依据:饮水设备在现代奶牛场规划建造中是非常重要的一 局部,原标准中未对这局部内容进行规定说明,故新订版本中添加了 这局部。根据王建等于中国奶牛发表的牛场用水量及污水产生现 状调查报告显示奶牛场用水主要由奶牛饮水、挤奶厅用水、喷淋用及 其他消毒清洁用水四局部组成,分别占总用水量的49.9%、24.5%、 20.6%、4.9%o处于不同生理阶段、采食量和生产水平奶牛的饮水量 不同,如日产奶30公斤,日供水量为90 L110 L。根据MaximizingComfort in Tiestall Housing, Veterinary Clinics of Nor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标准化养殖场建设规范+奶牛 标准化 养殖场 建设 规范 奶牛 编制 说明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