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不等式的应用—教学设计【教学参考】.docx
《基本不等式的应用—教学设计【教学参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本不等式的应用—教学设计【教学参考】.docx(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基本不等式的应用一教学设计【教学参考】基本不等式的应用教学设计-、教材分析1、本节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基本不等式的应用选自高中数学人教A版必修5第3章 第4节第二课时。“基本不等式”在不等式的证明和求最值过程 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并且求最值问题一直是高考的热点,它作 为一个工具,在电学、力学、机械设计与制造等方面都有着广泛 的应用。因此基本不等式的应用在基本不等式的学习中 起着重要的作用。2、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尝试探究实际问题的解决过程,体验应用 基本不等式求“ab”最大值的条件并归纳出方法。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参与解题方案的设计,探究应用基本 不等式解题的条件本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2、通过学生参与让其养成严谨的思维习 惯,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体会数学公式平静的美。3、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应用基本不等式求“ab”最大值的条件及方法。突出重点的方法:我将采用多媒体展示、教师示范、学生板 演、变式训练等方式强调基本不等式应用的条件;突出基本不等 式成立条件的重要性。难点:探究应用基本不等式求“ab”最大值的条件本质突破难点的方法:利用几何画板演示,复习最值的定义,配 备适当的习题让学生亲身去体验,从而突破构造定值这个难点。 二、教法分析思维是一个不断深入不断开展的过程,在学习、探索以及解 题过程中都是这样的。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一直都是数学教学 的基本要求。知识的传授固然重要,但
3、学生掌握知识的思维过程 更重要。所以本节课在教学过程中,采取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方 式,从问题入手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发现知识的 形成过程,恰当的编排习题降低思维的梯度引导学生去接受。并 且时刻注意教师是作为引导者的身份出现在课堂,从而到达使学 生学会学习的目的。三、教学过程的设计(-)知识回顾什么是基本不等式?设计意图:回顾基本不等式的内容,强调基本不等式使用的条件、取 等条件、常见的变形结构以及结构特点。为接下来的应用做铺垫, 起到一个承前启后的作用。(二)新课讲解1、设疑问题:一段长为30米的篱笆围成一个一边靠墙的矩形菜园, 墙长18米,问:假设设BC=x,菜园面积为S,试求出
4、S二f(x)的表达式, 并求出x为何值时S最大,最大值是多少? 学生活动:尝试解决,展示成果,同学之间讨论交流,师生互动,尝试 发现并解决问题。问题预设:(1)学生最熟悉的是二次函数的最值问题,所以此题大多 数学生都会采取构造二次函数/(外=15.) = -5+15冗(01工18) 来求最值的方法解决,所以要想怎样引导学生考虑使用基本不等 式来解决此题。(2)学生在表达函数关系的时候可能会忽视X的取值范围, 只列出等量关系。处理方案:(1)引导学生观察所得函数的结构特点(乘积),由此联想 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来求力的最大值,因为前面复习回顾里强调 过,学生很自然就会想到利用基本不等式。(2)引导学
5、生考虑变量的实际意义,强调在表达函数关系 的同时,不要忘记标明自变量的范围,以此说明定义域在求最值 时的重要性。设计意图:以实际问题为背景,从问题出发,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去发 现和体会基本不等式的应用。2、析疑问题预设:(1)学生在利用基本不等式求/(力最大值的时候,可能会 出现的做法是:L当且仅当即E耐取笔所以将x= 10带入空。-得100即所求最值。16(2)使用基本不等式求“ab”最大值时,为什么要求“a+b” 为定值?(3)要是使用基本不等式求“ab”的最大值,以上的错误 做法应如何调整?处理方案:(1)对于学生的错误做法,首先与用二次函数求得的结果 加以比照,来判断正误。并用几何画板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学参考 基本 不等式 应用 教学 设计 参考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