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数字货币对商业银行的影响与回应.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央行数字货币对商业银行的影响与回应.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央行数字货币对商业银行的影响与回应.docx(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零售型央行数字货币比特币(BTC)泰达币(USDT)批发型央行数字货币比特现金(BCH)天秤币(Libra)以太币 (ETH)EOS币 (EOS)图1 数字货币的分类资料来源:上海大学法学院金融法研究中心绘制。商业银行数字货币系统提交DC/EP 请领申请|恨行库|接收I DC/EP |提交DC/EPfft I存申请中央银行数字货币系统中央银行会计核算系统接受问能通知扣存款准备金至发行基金扣存款准备金至发行基金DC/EP的发行过程;DC/EP的回笼过程图2 我国央行数字货币(DC/EP)的运行架构 资料来源: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14巴曙松,姚舜达.央行数字货币体系构建对金融系统的影响J.金
2、融论坛,2021 (4) : 3-10.15齐志远.央行数字货币DCEP的本质论析基于马克思的货币职能理论J.当代经济管理,2021 (1) : 92-97.16赵越强.公共和私有部门数字货币的开展趋势、或有风险与监管考量J.经济学家,2020 (8) : 110-119.17齐爱民,张哲.论数字货币的概念与法律性质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21, 39 (2) : 80-92.18程雪军.区块链技术规制的国际经验与中国策略J.中国流通经济,2021, 35 (3) : 31-43.19赵丹丹.央行数字货币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对策建议J.企业经济,2021, 40 (2) : 143
3、-149.20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组.法定数字货币的中国之路J.中国金融,2016 (17) : 45-46.21曾繁荣.央行发行.法定数字货币的动机及影响研究J.金融开展评论,2018 (5) : 26-39.22刘少军.法定数字货币的法理与权义分配研究J.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18 (3) : 165-179.23姚前.中央银行数字货币原型系统实验研究J.软件学报,2018 (9) : 2716-2732.24程雪军.居民杠杆率的开展风险、国际比拟与治理路径J.经济学家,2021 (11) : 43-51.25刘蔚.基于国际经验的数字货币发行机制探索与风险防范J.西南金融,2017 (
4、11) : 51-58.26姚前,法定数字货币的经济效应分析:理论与实证J.国际金融研究,2019 (1) : 16-27.27温信祥,张蒋.数字货币对货币政策的影响J.中国金融,2016 (17) : 24-26.28许多奇.从监管走向治理数字货币规制的全球格局与实践共识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21 (2): 93-106.29余劲松.国际经济法学(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 16-17.On the Influence andCountermeasures of Central Bank Digital Currencies发行机构(中国人民银行)流通流通图
5、3 我国央行数字货币(DC/EP)的双层运营体系 资料来源:上海大学法学院金融法研究中心绘制。一、引言中国古代自新石器时代晚期开始使用海贝作为交易货币。其中,夏代对海贝的使用陆续增多,商朝步入海贝使用 的兴盛期,两周时期到达海贝使用的高峰期1。根据我国四川三星堆遗址出土的大量文物分析,当时便存在大量用于交 易的贝壳,目前已挖掘的海贝超过4600枚,由此可知当时的货币主要为商品货币(如贝壳)2,甚至是以物易物,此 乃为个人信用。在封建王朝初期,众多国家出现了金属货币(铜币、银币甚至金币等);在封建王朝中期,我国北宋时期 出现了非全国范围内的纸币(交子),元朝时期也短暂出现过法定纸币(至元通行宝钞
6、),但由于严重的通货膨胀致使 人们对其失去信任便退回金属货币,并间接地导致元朝的覆灭倒封建王朝末期,社会上出现一些商业银行雏形(如山西 日升昌票号、意大利威尼斯银行),这个时候出现的是基于企业信用的“银行货币:随着国家与技术的开展,全球范围 开始盛行以国家信用为背书的法定货币。然而,法定货币也有可能出现量化宽松下的通货膨胀问题,间接收取一种“铸币 税”,导致人们因质疑法定货币价值而通过买入各类资产(如数字货币)以对抗法定货币的贬值。随着区块链技术的迅速 开展,它促进了数字金融以及资产交易的应用,其应用的关键环节便是货币的数字化。不难预料的是,从货币的开展演 化角度来看,货币有可能形成一种基于“
7、社会共识(Consensus) ”的数字货币网。关于央行数字货币的理论内涵,目前尚无定论。中本聪(2008)基于区块链技术提出了一种点对点的电子现金系 统(Bitcoin)的构想4;谢平、石午光(2015)从基本原理、货币特征与争议、开展演变、支付创新与合法监管等角度 深入剖析加密数字货币5。此后,各国开始加强对央行数字货币(CBDC)的研彝,其中国外学者本布劳德本特(2016) 从英格兰银行视角研究了中央银行与数字货币之关系,提出了央行数字货币的概念;国际清算银行(BIS)在2020年 对全球60多个国家的中央银行进行调研,超过80%的中央银行正在从事央行数字货币的研发工作7,其中加拿大央行
8、 启动的Jasper工程、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启动的Ubin工程以及欧洲中央银行与日本中央银行研发的Stella等工程网,目 前在全球范围内处于领先地位。国内学者王永利(2016)首次谈及了央行数字货币的意义与价值,他认为这将对货币体 系带来重大变革9;范一飞(2016)提出央行数字货币主要定位于流通中现金(M0)的范畴10;周小川(2016)将央行 数字货币分为基于账户以及不基于账户两种类型11;姚前(2018)基于央行数字货币的工作经验,提出了“中央银行-商 业银行”的二元体系,并将央行数字货币界定为法定数字货币的组成局部,它本质上是一种信用、加密、算法以及智能货 币12。由此可见,央行数字货
9、币作为国家与社会共识之间的信用“耦合”,正在逐步成为各国学术界与实务届关于货币发 展的“社会共识”。在区块链技术背景下,为加强本国货币主权、响应货币市场的内在需求,我国加快央行数字货币的研究。从2014 年起,中国人民银行组织市场机构对央行数字货币进行研发,并将其命名为数字货币和支付工具(DC/EP)。虽然众多 学者从不同视角对央行数字货币开展研究,有些学者从央行数字货币的系统架构以及整体影响机制角度探究治理路径 13;有些学者从央行数字货币体系对金融系统的影响展开研究14;还有些学者基于货币职能角度对DC/EP的本质进行 论析15。但是,央行数字货币究竟会对商业银行带来哪些影响,商业银行如何
10、在央行数字货币背景下积极回应这个问 题,学术界研究甚少。对此,本文基于我国央行数字货币(DC/EP)的运行框架,分析DC/EP对商业银行的积极与消 极影响,从而探求央行数字货币(DC/EP)浪潮下的商业银行回应进路。二、央行数字货币的理论基础回望历史,货币的开展从个人信用(如商品货币)到企业信用(如银行货币),再到国家信用(法定纸币),未 来可能演进至基于社会共识的数字货币,这是时代开展的必然。(一)数字货币的理论内涵数字货币是区块链技术驱动下的产物。与第三方支付应用平台(微信、支付宝等)基于中心化的数据库账本技术 基础不同,区块链技术基于去中心化的数据库采取全网各节点协作记账与核账,每次记账
11、形成一个新的区块(Block); 每个区块只能有一个节点进行打包,经哈希算法(Hash Algorithm)判定信息合法后向全网广播,添加至上一区块的尾 部并被其他节点记录,按照时间顺序由此形成的账本链条即为区块链。为激励区块链系统上的记账者,该系统将会给记 账者一定的数字货币奖励,该过程即为挖矿(Mining) 16。不过,由于某些数字货币的供给总数有限,比方莱特币 (Litecoin)的数量上限为8 400万枚,故而随着各位“矿工”对数字货币挖矿的深入,数字货币的竞争将会更加激烈而且 奖励将会日益减少。在有限的供给背景下,数字货币的需求巨大,这便形成了数字货币具有价值的共识基础。无论是学术
12、界还是实务界,目前对于数字货币的定义,还存在着较大的分歧。不过,普遍可以接受的是,数字货 币是指一种以数字化形式呈现的货币,而不是以实体化形式呈现出的传统货币(纸币、硬币等),它在一定程度上承当 了实体货币的职能,并可以支持无地域限制、无时间限制的货币所有权转移,具有较大程度的价值属性。正因如此,国 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将数字货币界定为“价值的数字表达”17。(二)央行数字货币的分类与特征自从区块链技术于2008年兴起至今,它便深度应用于各类社会场景,其中数字货币是当前最重要的应用场景18。 从数字货币的范畴来看(见图1),根据是否由法律确权,它可以分为非法定数字货币以及法定数字货币两类,
13、其中非 法定数字货币又可分为普通加密数字货币与稳定数字货币,前者包括比特币(BTC)、以太币(ETH)与EOS币等, 后者那么包括泰达币(USDT)与天秤币(Libra)等;法定数字货币的主要包括央行数字货币(CBDC)与央行数字账户 (CBDA),其中央行数字货币是法定货币的数字化表现形式。具体来说,央行数字货币是基于国家信用,由该国中央 银行直接发行的数字货币。从技术层面来说,央行数字货币秉承着技术中性原那么,它既可以基于传统中央银行中心式数 据库账本技术也可以基于去中心化区块链技术发行,并非必然采取区块链技术发行。而且,不同国家与地区的央行数字 货币根据应用场景不同可分为批发型与零售型,
14、前者包括加拿大的Jasper、新加坡的Ubin、日本的Stella,欧盟的Digital Eur。等,后者包括乌拉圭的E-pes。与中国的DC/EP19。其中,DC/EP非常具有代表性,它是指由中国人民银行根据 中心式数据库账本技术发行的数字化法定货币,它以代表具体金额的加密数字串为具体表现形式,采取零售型应用场景 的模式,能够用于数字化货币的储存、转账、支付以及投资。首先,央行数字货币是法定货币,不是约定货币。约定货币是指一定范围内的交易主体,通过商品交易习惯逐渐 形成的能够被该范围内的各主体共同成认的货币,它的货币地位并没有得到法律的成认,不具有法律强制力,故而又被 称之为非法定货币。例如
15、,比特币(BTC)并未被法律成认其货币地位,属于约定货币。与此相对应,法定货币是指由 国家或区域法律特别规定的货币,具有法律上的强制效力。比方,在我国区域范围内,无论是实体形式的人民币,还是 数字形式的法定DC/EP,都应该属于法定货币,具有法律上的强制效力。其次,央行数字货币是数字货币,不是现钞货币。现钞货币是指纸质或类似形式(硬币等)存在的货币,在货币 存在方式上同数字货币相对应。数字货币是以电磁符号形式存在于电子设备中的货币。央行数字货币与现钞货币的主要 区别只在于二者的存在形式不同,一个以实物形态代表中央银行背后的国家信用,一个以电子形态代表中央银行背后的 国家信用。从货币的历史演化来
16、看,它历经“商品货币一青铜货币一金银货币一纸质货币一数字货币”形式,央行数字货 币的推出是时代开展的必然,人类必然会走入“无现金社会(CashlessSociety) 当然,以当前数字技术的水平,数字 货币处于一种中间地带,央行数字货币还不太可能完全替代现钞20,社会经济将呈现出央行数字货币与现钞货币在相 当长时间内“李生共存”的关系。再次,央行数字货币是法定电子货币,不是存款电子货币。法定电子货币是指以电子货币形式存在于中央银行客 户账户内的电子货币;存款电子货币是指以电子货币形式存在的存款货币,如存放于支付宝、微信等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存 款货币。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法的规定:“我国法定货币是人民
17、币”。绝大多数法定货币会转化为存款,存款电子货币 (如支付宝)虽然是法定货币的转化形式,但二者在法律性质上有本质的区别。虽然两者外在形式类似,都需要通过手 机等设备完成支付,但是央行数字货币代表中央银行背后的国家信用,存款电子货币代表商业银行的信用。但是,两者 同样具有较多不同之处:其一,央行数字货币是账户松耦合,存款重子货币是账户紧耦合,其资金转移必须通过账户完 成。其二,账户中的存款电子货币,其性质是商业银行存款货币,是法定货币的转化形式,代表商业银行的信用,如果 商业银行破产,这些货币资金会成为破产财产,同时存款人有获得利息的权利;而账户中的央行数字货币,代表中央银行 背后的国家信用,如
18、果商业银行破产,这些货币资金不会成为破产财产,只有在中央银行破产后它才会成为破产财产, 同时持币人并没有获得利息收益的权利21,法定货币不具有价值增值属性。其三,在存款电子货币背景下,商业银行 有权利用存款人的账户资金对外投资,获取投资收益,向存款人支付利息,且商业银行会收取保管费用和支付结算费用; 而央行数字货币下,商业银行无权动用央行数字货币对外投资,对其的保管和支付结算也是免费的22。最后,央行数字货币是无限法偿货币,不是非法偿货币。中央银行发行的数字货币是一种新型法定货币,是对流 通中现金(M0)的替代,与人民币一样具有同样的法律性质,它具有无限法偿性,任何人不得拒绝接受,否那么便视为
19、非 法行为;与之相对应的是非法偿货币,它指的是不具有法定偿付效力的货币,该种类型的货币不具有绝对的支付效力,倘 假设以非法偿货币清结债权债务时,对方有权基于非法偿性而拒绝承当给付义务。三、我国央行数字货币对商业银行的影响机制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此前发布的中央银行数字货币原型系统实验研究,该报告对我国央行数字 货币(DC/EP)的运行框架进行了深刻剖析(见图2): 一方面,我国央行数字货币的核心要素在于“一币两库三中心”: 一币指央行数字货币(CBDC),即由人民银行担保并签名发行的代表具体金额的加密数字串俩库指人民银行发行库和 商业银行的银行库;三中心指认证中心、登记中心以及大数据分
20、析中心23。另一方面,我国央行数字货币采取“双层运营 体系”:第一层是中央银行对运营机构(主要是商业银行),第二层就是运营机构对接用户,这就使得作为DC/EP双层 运营体系下重要组成局部的商业银行在央行数字货币“交付”中占据了重要地位。在区块链技术与数字经济协同共进的背 景下,我国DC/EP的发行与流通,将会对商业银行带来重大影响,这种影响既包括建设性层面的积极影响,也包括冲 击性层面的消极影响。(一)我国央行数字货币对商业银行的积极影响在区块链技术驱动下,数字金融已成为推进社会经济开展的生产要素,其中数字货币便是数字金融中的重要构成 局部。对此,我国中央银行积极拥抱数字货币,通过发行DC/E
21、P积极应对区块链技术的冲击,它会给商业银行带来积 极的影响,即DC/EP有利于防止商业银行金融脱媒,有助于商业银行降低运营本钱,并助力商业银行提升金融风险防 范的水平。1. DC/EP有助于商业银行降低运营本钱我国央行数字货币的定位是流通中现金(M0)的数字化,它是以加密算法为技术基础的央行数字货币,有效满足 了用户的便携与匿名的客观需求。在我国,DC/EP将最终应用于小额、高频的零售场景而非批发场景,因此将是替代MO的最好金融工具,而不会对M1和M2的货币乘数与派生存款产生直接影响,DC/EP也将遵循所有法定货币有关反 洗钱等法律规范。DC/EP相当于流通中的现金(M0),是指银行体系外各个
22、单位和个人手里掌握的现金总数。如今,商业银行的主 要业务是资金存贷,因此银行的资金业务就非常的繁杂。为了保障资金的平安,对现金的清点检查、大小面额兑换和收 支环节等都会耗费大量的精力。对于银行现金上缴环节,还需要工作人员利用专业的机器进行捆扎和封装,在商业银行 和人民银行发行库、中心库和各营业网点之间还需要付出对调运车辆维护和人员培训的现金本钱等。传统的货币因其具 有物理属性,为保障储户的资金平安,银行需要大量的精力去保障自身及资金的平安。然而,一旦我国央行数字货币顺利推行,那么我国就可以很好地减少银行在这方面的运营本钱。届时,DC/EP只 出现在商业银行的数字钱包中,通过借助金融科技的加密手
23、段,它是一种货币,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也是一种技术 符号。一旦DC/EP进入到流通阶段,它就没有了传统意义上的现金保管、运输以及清点环节,这将会有助于减少商业 银行的日常经营负担。换言之,DC/EP的顺利发行,将会助力商业银行的现金业务更多地向电子化、数字化转向,商业 银行的现金管理本钱将会大大地减少。2. DC/EP有利于防止商业银行金融脱媒当前,大多数国家与地区(如英国、加拿大、新加坡等)愿意主动开展央行数字货币的研究与开发工作,有些国 家甚至正式发行央行数字货币,一方面是为了维护本国与地区的货币主权,提高货币支付的使用率;另一方面是为了防止 金融脱媒现象的加剧,尤其是防止商业银行的金融
24、脱媒。所谓金融脱媒,它是指在金融管制的情况下,市场参与主体绕 开金融机构(主要是商业银行)进行资金交易的一种资金流动状态,资金供给方通过绕开商业银行体系,直接输送给资 金需求方,完成资金的体外循环,给商业银行的开展带来了重大的挑战。对于我国而言,不同于海洋法系下的英美兴旺 国家,它们的直接融资市场更为兴旺,我国作为大陆法系下的代表性国家,以商业银行为代表的间接融资市场更为兴旺 24,更为看重商业银行的金融中介作用,所以倘假设任由数字货币对商业银行造成直接冲击,很有可能会给我国的商业 银行体系甚至金融体系带来不利影响。随着社会经济的技术化、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商业银行作为金融中介的重要性在相对降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央行 数字 货币 商业银行 影响 回应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