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经济学教材编写大纲.docx
《农业经济学教材编写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业经济学教材编写大纲.docx(3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农业经济学讲义稿 边,积极支持宣传农业的多功能性。殴盟一些国家也相继加入日本和韩国这一集团。之后, 农业多功能性概念相继出现在联合国的文献决议之中。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了21世纪议程,并将14章第12个计划(可持续农业和乡村发展)定义为“基于农业多功能 特性考虑上的农业政策、规划和综合计划”。1996年世界粮食首脑会议通过的罗马宣言和 行动计划承诺中提出“将考虑农业的多功能特点,在高潜力和低潜力地区实施农业和乡村 可持续发展政策”。关于农业的多功能性,在国际上已得到认可,1998年3月通过的OECD农 业部长会议公报中也提出:“农业活动要超越提供食物和纤维这一基本功能,形成一种景
2、观, 为国土保护以及可再生自然资源的可持续管理、生物多样化保护等提供有利的环境”。据日本有关研究单位应用替代成本法测算的结果,由于农业的多功能性给日本全国的农 区和农村地区所带来的多功能作用达到68,788亿日元(约合550亿美元),给山区丘陵地区 带来的效益达到30319亿日元(约合242.6亿美元)。东盟一些国家也正在应用替代成本法计 算本国的农业多功能效益。农业具有显著的正外部性,即其经济活动能带来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附带利益,在发 展农业的过程中,充分注重发现和利用这种外部性,构建多功能农业发展模式,将有助于扩 展农业的服务领域,提高农业的整体效益,也有利于全社会了解农业、认识农业和支
3、持农业, 进而使农业可持续发展获得更为广泛的理解和支持。农业多功能是指农业除了具有提供食物和纤维等多种商品的功能外,同时还具有其他经 济、社会和环境等方面的非商品产出功能,这些功能所产生的有形结果和无形结果是无法用 价值来估量的,也无法通过市场交易来体现。一般认为,农业的非商品功能可分为环境功能、 社会功能、粮食安全功能、经济功能和文化功能5个方面:1 .环境功能。农业及其相关土地的利用对环境可产生有利或不利的影响,包括正的外部 性和负的外部性两方面,从正的外部性来看,农业的环境保护功能包括农业景观和各种生态 功能:水土保持、补充地下水、维持生物的多样性、缓解气候变化、防治沙漠化、减少污染、
4、保护野生动物栖息地、提供农业景观等。农业的直接环境收益包括:通过管理土地和植物减 少污染,通过多种作物轮作和肥料施用增加生物量和养分,控制土壤侵蚀等。同时,农业对 生态系统和可再生自然资源也具有负面影响,包括农用化学品、灌溉和机械耕作的过量投入 所带来的影响。农业所产生的负外部性主要是化学品污染、水土流失、种植系统弹性和多样 性消失、土壤结构破坏、动植物栖息地减少等。2 .社会功能。农业和农民、农村是联系在一起的,农业为农村居民提供了谋生手段和就 业机会,而农村也为他们提供了生活和社交场所,有助于形成和维持农村生活模式以及农村 社区活力,具有保持社会稳定的功能。特别是对于贫困人口又多居住于农村
5、、农村地区又缺 乏必要的社会福利保障体系的许多发展中国家,农业还具有消除贫困和替代社会福利保障的 功能。由此可以看出,发展中国家农业的社会功能,比发达国家更重要,也能发挥更大的作 用。3 .粮食安全功能。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的定义,粮食安全是指所有的人在任何 时候都在经济上有能力并且可以获得足够数量卫生安全和营养的食品,从而达到积极和健康 生活对食品的需要及偏好。粮食安全由以下四个要素构成:充足的供给;供给的稳定性;粮 食可获得性;食物的卫生安全、质量和偏好。实现粮食安全的途径有三个:一是依靠自己生产(自给自足);二是依赖进口;三是将二 者结合起来。一般说来,开放贸易有助于稳定世界农产
6、品市场,这反过来有利于稳定粮食进 口国的价格和保障其国家粮食安全。但是,那些严重依赖粮食进口的国家极为担心未来国际 农产品市场的演变态势。一是未来食物的供给和需求的发展前景并不乐观;二是开放贸易并 不一定会导致食物供给和价格的稳定。那些与粮食出口国存在政治或潜在政治冲突的国家, 更是缺乏依赖国际市场解决粮食安全问题的信心。因此,一个国家的农业在粮食安全方面发 挥着极其重要的的功能,即保证一定的粮食自给水平,减少过度依赖国际市场的担忧,确保 国家宏观战略的实现。世界各国都十分注重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制定了符合本国利益和实际情况的 粮食安全政策,如发展粮食生产、建立粮食安全储备、采取灵活的
7、进出口贸易政策等。美国 十分重视粮食安全问题,先后修改农业法案,大幅度增加农业补贴,采取价格支持政策、直 接支付制度、差额补贴政策、耕地保护等各种措施,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保障粮食 的稳定供给,形成了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有效机制。欧盟对于小麦、玉米等谷物生产实行补 贴,对谷物保持价格干预,采用直接收入补贴、环保补贴及其它补贴等政策,保护粮食综合 生产能力,稳定农产品市场价格和保障粮食安全。日本、韩国都非常重视粮食生产和安全问 题,采取许多鼓励发展生产的政策,使国内粮食生产者获得更多的保护、支持和收益,如日 本一直从国家安全考虑,保护国内大米市场,对于稻米生产给予保护。1994年,美国世界
8、观察研究所布朗关于“谁来养活中国”论文发表后,引起了广泛争论, 中国为此发表了 “中国粮食白皮书”,世界银行认为,中国90%粮食需求可以通过增加基础设 施、农业科研、土地和水利发展的投资而在国内生产解决,日本农林水产省官员认为中国是 能够做到粮食基本自给。专家学者们认为中国能够解决自己的粮食问题,对于粮食安全与提 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政策,一种观点认为,大量储存粮食,不如适当储备粮食生产能力;另 一种观点认为,需要不断储备粮食,更需储备生产能力;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应以合理成本保 障粮食安全。4 .经济功能。农业除具有传统的经济功能外,还具有其他经济方面的非商品产出功能, 如保障劳动力就业、经济缓冲
9、作用、保持国土空间上的平衡发展、提供消遣场所等。农业观 光旅游,就是农业的非商品产出功能,通过开发与农业相关的系列服务,如观光、度假,休 闲等形式,为城市居民提供消遣服务。农业多功能方面的经济功能,有别于可通过市场机制 实现的经济功能,如提高就业机会。保障农村劳动力就业之所以成为农业非商品产出功能之 一,是因为很多发展中国家二元经济结构的存在以及国际间劳动力流动的限制,使这些国家 的农业承受了保障劳动力就业和提供隐蔽性失业保障功能。农业所具有的经济缓冲作用是指 农业适时释放和吸纳劳动力,为减缓经济危机和加速经济复苏发挥作用。5 .文化功能。农业具有形成和保持农村独特文化和历史的功能。由于农业生
10、产活动与农 村生活紧密结合,农业对形成和保持特定的传统文化、维护文化的多样性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些国家的文化传统深深地根植于农村生活,许多传统节日与农业密不可分,形成了许多富 于地方特色和乡土气息的农村文化和传统。如赫哲族的渔猎文化、传统端午节、一些少数民 族的火把节等。第四节新的农业理念和术语一、都市农业“都市农业”的概念是五、六十年代由美国的一些经济学家首先提出来的。都市农业 (Agriculture in City Countryside)英文本意是指都市圈中的农地作业。它是指在都市化地 区,利用田园景观、自然生态及环境资源,结合农林牧渔生产、农业经营活动、农村文化及 农家生活,为人们休
11、闲旅游、体验农业、了解农村提供场所。换言之,都市农业是将农业的 生产、生活、生态等“三生”功能结合于一体的产业。二、休闲农业(或称观光农业)一种综合性的休闲农业区。游客不仅可观光、采果、体验农作、了解农民生活、享受乡 士情趣,而且可住宿、度假、游乐。休闲农业的基本概念是利用农村设备与空间、农业生产场地、农业产品、农业经营活动、 自然生态、农业自然环境、农村人文资源等,经过规划设计,以发挥农业与农村休闲旅游功 能,增进民众对农村与农业的体验,提升旅游品质,并提高农民收益,促进农村发展的一种 新型农业。如日本有一个世界之旅的电视节目,一些年轻人到非洲、中国、尼泊尔等地从事 传统农事劳动,参与到他们
12、的生活之中,如跳舞、打鱼、做豆腐等。观光农业除了提供采摘、销售、观赏、垂钓、游乐等活动外,部分劳动过程可以让旅游 者亲自参与、亲自体验,农村丰富的乡土文物、民俗古迹等多种文化资源,可供参观,通过 寓教于乐的形式,让参与者更加珍惜农村的自然文化资源,激起人们热爱劳动、热爱生活、 热爱自然的兴趣,也进一步增强人们保护自然、保护文化遗产、保护环境的自觉性。三、智能农业(或称工厂化农业)智能农业是指在相对可控的环境条件下,采用工业化生产,实现集约高效可持续发展的 现代超前农业生产方式,就是农业先进设施与露地相配套、具有高度的技术规范和高效益的 集约化规模经营的生产方式。它集科研、生产、加工、销售于一体
13、,实现周年性、全天候、 反季节的企业化规模生产;它集成现代生物技术、农业工程、农用新材料等学科,以现代化 农业设施为依托,科技含量高,产品附加值高,土地产出率高和劳动生产率高,是我国农业 新技术革命的跨世纪工程。智能农业产品通过实时采集温室内温度、土壤温度、C02浓度、湿度信号以及光照、叶面 湿度、露点温度等环境参数,自动开启或者关闭指定设备。可以根据用户需求,随时进行处 理,为设施农业综合生态信息自动监测、对环境进行自动控制和智能化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模块采集温度传感器等信号,经由无线信号收发模块传输数据,实现对大棚温湿度的远 程控制。智能农业还包括智能粮库系统,该系统通过将粮库内温湿度
14、变化的感知与计算机或 手机的连接进行实时观察,记录现场情况以保证量粮库的温湿度平衡四、精准农业传统农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生物遗传育种技术,以及化肥、农药、矿物能源、机械动力等投入的大量增加而实现。由于化学物质的过量投入引起生态环境和农产品质量下 降,高能耗的管理方式导致农业生产效益低下,资源日显短缺,在农产品国际市场竞争日趋 激烈的时代,这种管理模式显然不能适应农业持续发展的需要。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的高速发展促使一种新颖农业生产管理思想的诞生,从而产生 了对农作物实施定位管理、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变量投入等农业生产的精准管理思想,进而提 出了精准农业的概念。精准农业是一种基于空间信息管理
15、和变异分析的现代农业管理策略和 农业操作技术体系。它根据土壤肥力和作物生长状况的空间差异,调节对作物的投入,在对 耕地和作物长势进行定量的实时诊断,充分了解大田生产力的空间变异的基础上,以平衡地 力、提高产量为目标,实施定位、定量的精准田间管理,实现高效利用各类农业资源和改善 环境这一可持续发展目标。显然,实施精准农业不但可以最大限度提高农业现实生产力,而 且是实现优质、高产、低耗和环保的可持续发展农业的有效途径。因而精准农业技术被认为 是21世纪农业科技发展的前沿,是科技含量最高、集成综合性最强的现代农业生产管理技术 之一。可以预言,它的应用实践和快速发展,将使人类充分挖掘农田最大的生产潜力
16、、合理利 用水肥资源、减少环境污染、大幅度提高农产品产量和品质成为可能。五、精致农业精致农业是一个综合性的农业体系,依托农业传统技术和科技进步,以生产高品质、高 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农产品为目标,以特色化布局、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为主要抓手, 从而实现高质量、高效益的高水平的一个农业生产全过程。它的基础是高投入和高科技,它 的核心是高标准化和高质量,它的特点是精和特,它的最终目标是高竞争力、高价格和高收 益。在生产方式上,要求精耕细作,以最少的投入和资源消耗获取最大的产出效益;在生产 形态上,要求高质量、高附加值、高商品率,满足市场对农产品及其加工品的质量要求;在 生产过程中,要求应有现代科
17、学技术,生产、加工、包装、流通等各环节实行标准化。精致 农业是现代农业的重要实现形式,农业精致化过程,是农业各种生产要素优化配置的过程, 是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的过程,是提升农业经营素质和效益的过程。六、数字农业“数字农业”的英语是:Digital Agriculture”。更确切的翻译应是“数字化农业”(简 称数字农业)。最明显例子是农业的电子商务、电子拍卖或互联网服务。“数字农业”应该包 含以下几个内容:第一,“数字农业”要求对农业各个方面(包括种植业、畜牧业、水产业、 林业)的各种过程(生物的、环境的、经济的)全面实现数字化,也就是说,各种农业过程 都要应用二进制的数字(0、1)以及数学模型
18、加以表达,也就是应用农业信息技术。第二,“数 字农业”要求在农业的相关各个部门(生产、科研、教育、行政、流通、服务等)全面地实 现数字化与网络化管理。,七、蓝色农业蓝色农业即海洋生物农业。这是一种以海洋水生和浮游生物的资源进行综合利用的特色 农业。全世界海洋面积约占地球总面积的71%,因此蓝色农业开发潜力巨大。如果利用近海自 然生长的藻类植物加工成人类食物,其年产量相当于目前全世界小麦总产量的4倍左右;如 果把海洋藻类植物和浮游生物开发加工成食物,约可养活300亿人,相当于目前地球总人口 的5倍左右。八、有机农业有机农业是指在动植物的生产过程中,不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化肥、除草剂、生长调 节剂
19、、饲料添加剂等物质以及基因工程生物及其产物,而是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学原理,采 用一系列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技术(包括在本系统内的作物秸秆还田及人畜禽粪尿经发酵腐熟 后的利用、种植绿肥、选用抗性品种、合理耕作、轮作、多样化种植、采用生物和物理方法 防治病虫草害等),协调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平衡,维持农业生态系统持续稳定的一种农业生产 方式。九、智慧农业智慧农业是农业生产的高级阶段,是集新兴的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和物联网技 术为一体,依托部署在农业生产现场的各种传感节点(环境温湿度、土壤水分、二氧化碳、 图像等)和无线通信网络实现农业生产环境的智能感知、智能预警、智能决策、智能分析、 专家在线指导,
20、为农业生产提供精准化种植、可视化管理、智能化决策十、转基因农业:转基因农业就是转基因技术在农业科研以及农产品种植养殖过程中的应用。随着各种重 要农作物基因组、微生物基因组、家禽家畜基因组以及蛋白质组研究以及其他技术的进展与 突破,转基因农业已成为整个农业产业中最具活力的部分,同时也引起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 尽管世界各国对转基因农业产品的最终上市以及转基因技术的物种应用范围的态度和限制各 有不同,但各国在转基因基础研究领域丝毫不敢懈怠,纷纷将其列为最为优先发展的高新技 术产业之一。美国是转基因技术应用最多的国家。自20世纪90年代初将基因改制技术实际投入 农业生产领域以来,目前占美国农产品年产量
21、70%的大豆、45%的棉花和40%的玉米已 逐步转化为通过基因改制方式生产,其种植面积占全球转基因作物种植总面积的66% o目 前,大约有20多种转基因农作物的种子已经获准在美国播种,包括玉米、大豆、油菜、 土豆和棉花。复习思考题1 .农业的特点是什么?2 .什么是现代农业?现代农业的基本特征是什么?3 ,什么是精准农业?4 .农业的贡献包括哪些方面?5 .请结合实际论述农业多功能包括哪些方面?第二章农村土地利用及其制度本章学习目标1 .理解土地使用权及其特征2 .理解地租和级差地租3 .理解土地集约经营和适度规模经营4 .了解农村土地制度创新的模式选择5 .把握提高中国土地集约经营水平的途径
22、案例:春晖模式2010年9月,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区龙岗村开展农村土地经营体制机制创新试点,探索出了 “春晖模式”。其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土地入股,农企联姻,链式经营,四方共赢二即 农民和村集体分别以土地承包权和集体机动地、“四荒地”经营权入股,龙头企业春晖米业公 司以农机具等资产入股,共同组建龙岗土地股份合作社,对入股的6000亩土地进行统一整理、 经营,建成优质水稻生产基地,生产的稻谷由公司收储、加工、销售,农民得土地保底租金、 股份分红、务工工资、惠农补贴等四块收入。2011年,龙岗土地股份合作社稻谷总产达719 万斤,亩平均增产50斤,单产1200斤;经营收入781. 68万元,分红48
23、. 27万元,股平均41 元。加上保底租金、惠农补贴资金,入股农民亩平均纯收入达到586元,返聘农民月薪1500o本案例涵盖以下几个方面农业经济学问题:1 .土地制度。集体拥有土地所有权,农民具有土地使用权,土地所有权、使用权和经营 权可以适当分离。2 .地租。农民凭借土地使用权可以索取一定生产剩余,也就是地租。3 .土地集约经营和规模经营。通过土地资源整理及合理配置,促进土地集约经营和规模 经营,提高土地产出效益。4 .土地流转。股份合作形式是土地流转的一种重要形式,通过合理的流转机制,可兼顾 各方利益,实现多方共赢。第一节农业土地资源的概念和特点一、农业土地资源的概念土地,在经济学上是指地
24、球上的陆地和水域以及土壤、气候、地貌、岩石、水文、植被 等一切自然条件。由于土地质量的差异性和用途的多样性,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土地往往千差 万别的,但根据一定标准,可把土地分为各种类别。土地分类的标准有多种,按地形可把土 地划分为山地、高原、丘陵、盆地、平原;按土壤质地可分为黏土、壤土、沙土等;按土地 所有权的性质可划分为国有、集体所有或私有;按土地特征可分为耕地、森林、草地、内陆 水域及其他土地等;按土地用途可分为农用地、非农用地及未利用土地,等等。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山地多、平原少的大国,其中山地占33%,丘陵占10%,高原占26% , 盆地占19% ,平原只占12%o中国“地大物博”,指的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农业 经济学 教材 编写 大纲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