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架核心筒结构广电中心测量施工方案.docx
《框架核心筒结构广电中心测量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框架核心筒结构广电中心测量施工方案.docx(2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框架核心筒结构广电中心测量施工方案x=7853. 354y=19634. 699 .补x=7853. 354y=19634. 699 .补x=7551. 649y=19608. 466Cx=7560. 608y=19636. 881补裙4控制桩位必须用混凝土保护,地面以上设醒目的围护栏杆,防止施工机具车辆碰压。见下图。00。1直径25钢筋 T,O O CC首级控制点B轴线控制点A-A控制桩埋设及保护示意图二、高程控制网的建立(一)、高程控制网的布设高程控制网以业主提供的场区水准基点(TPk TP2)为依据,在地下室施工阶段, 将在场地四周布设6个控制点,形成环形闭合水准路线,采用电子水准仪按二
2、等水准测 量精度进行测量,经平差后作为施工水准控制网。水准点的间距应小于1公里,距离建筑物应大于25m,距离回填土边线应不小于15m。水准点埋设如图。150水准点埋设图当施工进入地上主体结构以后(即核心筒施工至地上二层),将水准点引测到核心筒四角点(距底面标高1.000米),用于主楼高程传递基点,见下图(二卜高程控制网测量高程控制测量按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规定的二等水准测量要求进行,仪 器为数字水准仪。测站观测顺序为往返测:奇数站为后一前一前一后;偶数站为前一 后一后一前。返测:奇数站为前一后一后一前;偶数站为后一前一前一后。(三)、高程控制网的精度等级高程控制网的等级为二等,水准测量技术
3、要求如下表规定。水准测量技术要求等级视线长度(m)前后视距差(m)前后视距累积差(m)视线高度(m)基辅分划读数之差(mm)闭合差 (mm)二等W30WL0W3.020.3W0.34 yL高程控制网水准线路按环形闭合差计算,每km水准测量闭合差按下式计算:Mw=4Vzmm (L为路线长度)第七章混凝土结构测量控制一、平面轴线控制网(一)、地下室施工阶段平面轴线控制网根据轴线控制网布设原则,采用全站仪平面坐标系与极坐标系相结合在整个平面内投测若干控制点,此类控制点均作控制桩保护,再根据此部分控制点做出十字交叉线(见下图)下图)IL,x=7848.138 I :x=7812.150主楼x=7784
4、6.795 .1=19642.365,36000主楼x=77846.795 .1=19642.365,36000x=77g.16Oy=19657.101y=19657.876x=7798.540x=7768.550Kx-7735.181的石式 Kx-766305-工二7597.2药 xx-7568?237y=19658.754x=7734.561y=19634.7621(1)0x=7797.765x=7767.775x=7733.786F /y-19603.119 j y-19603.894y-19604.7723200040000y=19659.735x=7696.574y= 19635.7
5、43x=7695.799y= 19660.613y=19661.440x=7662.585x=7630.596x=7661.810y=19662.318 y=19663.066x=7596.607x=7567.617y=19637.448 Jy=19638.326. zy=19639.074x=7629.821辅楼x=7595.832x=7566.842z y-19605.753 . y-19606.两.y=19607.458 ./y19608.336. y-19609.084320003200029000/0=19694.347/y= 19695.277基础测量控制点然后根据上面已得到的控制
6、点及十字交叉线分出平面轴线控制方格网,主控轴线定位时,均布置引线。地面引线用红三角标出,清晰明了。施测完成后报监理复核,经确认后,加以妥善保护。轴线制网布置图布网精度 按照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要求,定位轴线的精度符合下表:项目允许偏差图例建筑物定位轴线L/2000,且不大于3mm- -1rsj轴线精度要求(二)、地上结构施工阶段轴线控制1、内控点的布设依据建筑设计平面图及现场施工环境,选定如下图所示4点作为塔楼的施工控制 点(内控点),计算其理论坐标并进行实地定位,4个施工控制点初 步定位后,与首级 控制网联测,并且4点间相互校核。若点位不满足施工及规范 要求,应进行调整,直 至调整到满
7、足规范及施工要求。内控点宜设置在浇筑完成的预埋件上或预埋的测量标板 上。x=7812.955 y=19687.754x=7812.955 y=19687.754x781Z452 y=19668.261主楼(1-32层)激光铅直仪坐标传递点示意图2、上部楼层平面控制网的引测激光铅直仪轴线投递及竖向投点操作流程详下图:竖向投点操作流程图上部楼层平面轴线控制点的引测,首次在-0.100m层混凝土楼面激光控 制点上架 设激光垂准仪,垂直向上投递平面轴线控制点,以后每隔11层中转一次激光测量控 制点,详见:轴线、标高基准点垂直传递途径示意图。为提高激光 点位捕捉的精度,减少分段引测误差的积累,制作激光捕
8、捉靶,示意如下:激光点位捕捉方法示意图激光点穿过楼层时,需在楼板上预留200x200的预留洞,浇筑楼板碎后,将点位 通过预留洞引测到各楼层上。浇筑碎后木盒不拆除,以防楼面垃圾物堵塞孔洞。麻线 绷在铁钉上便于仪器找准中心点,用完后将麻线拆除,以免下次阻挡激光投点。预留洞的做法示意如下:激光控制点投测到上部楼层后,组成四边形图形。在四边形的各个点上架设全站仪, 复测四边形的角度、边长误差,进行点位误差调整并作好点位标记。如点位误差不满足 规范要求,应重新投测控制点。投递轴线点激光接收靶潮*乖准位线控制点垂准仪传递内控点示意图根据投测的控制点采用全站仪平面坐标系与极坐标系法投测出平面主轴线。3、细部
9、轴线的投测施工层放线时,先在结构平面上校核投测轴线,闭合后再细部放线。室内应把建筑 物轮廓轴线和电梯井轴线的投测作为关键部位。为了有效控制各层轴线误差在允许范围 内,并达到在装修阶段仍能以结构控制线为依据测定,要求在施工层的放线中测放下列 控制线:所有细部轴线,墙体边线、门窗洞口边线。在已经投测出的主轴线交点处架设DJ2经纬仪,经对中、整平后、后视同一方向 桩(轴线标志),将所需的轴线投测到施工的平面层上、在同一层上投测的纵、横线各不 得少于二条,以此作角度、距离的校核。经校核无误后,方可在该平面上放出其它相应的设计轴线及细部线。在各楼层的轴线投测过程中,上下层的轴线竖向垂直偏移不得超过3mm
10、 o在楼层上进行基础定位放线前,以建筑物平面控制线为准,校测轴线控制桩无误后,再用经纬仪以正倒镜挑直法投测各主控线,投测允许误差2mm。楼层上建筑物轮廓轴线投测闭合,经校测合格后,用墨线详细弹出各细部轴线,用红油漆以三角形式标注清楚。轴线的对角线尺寸,允许误差为边长误差的也倍。二、标高控制(一)、地下室施工阶段标高控制(悬挂钢尺法)同时使用两台水准仪,一台安置于基坑之上,一台安置于基坑下作业面,在基坑边 坡上沿向基坑底悬挂钢卷尺,注意卷尺必须处于垂直状态,在前期已布设好的环形水准 控制网中的一个控制点上竖立塔尺,安置于基坑之上的水准仪后视该塔尺读数,前视钢 卷尺读数,置于坑底的水准仪后视钢卷尺
11、,前视立于待引测控制点塔尺读数,经高差计 算后,得到待引测标高控制点处高程,如下图塔尺 水准仪高程传递示意图(二)、地上结构高程传递1、标高基准线测设(全站仪天顶法)标高基准点的建立0.00m以上标高引测,首先在首层建立3条+1000mm的标高基准线设置于电梯井周围墙立面,采用水准仪由施工现场内高程测量控制点引 测,校核合格后作为起始标高线。 在0.000m层的碎楼面架设全站仪,通过气温、气压计测量气温、气压,对 全站仪进行气象改正设置。 全站仪后视每隔10层中转一次核心筒墙面+1.000m标高基准线,首先测得仪 器高度值。对仪器内Z向坐标进行设置,包括反射棱镜的常数设置。示意如下:全站仪照准
12、+L000米标高线确定Z坐标值 全站仪望远镜垂直向上,顺着激光控制点的预留洞口垂直往上测量距离,顶 部反射棱镜放在土建提模架或需要测量标高的楼层位置,镜头向下对准全站仪。由于全 息反射贴片配合远距离测距时反射信号较弱,影响测距的精度,故本工程用反射棱镜配 合全站仪进行距离测量。高程的传递不得从下层楼层丈量上来(必须依标高基准线为依 据),以防此误差积累。反射棱镜放置示意如下:第1步第1步第2步第3步。计算得到反射棱镜位置的标高后,用水准仪后视全站仪测得的标高点,计算水 准仪仪高值,将该处标高转移到剪力墙侧面距离本楼层高度+L000m处,施工层抄平之 前,先校测首层传递上来的三个标高点,当较差小
13、于3mm时,取其平均高程引测水平 线。抄平时,尽量将水准仪安置在测点范围的中心位置,采用水准仪、塔尺引测高程控 制点的标高。方法是:调整仪器高度使其后视线正对水平线,前视则用铅笔直接在钢筋 或钢柱上标出视线,提高测量精度。2、中转基准标高线层间各层标高控制线投测方法同地下室施工阶段标高控制方法,所不同的是,在核心筒内垂吊钢卷尺。3、轴线竖向投测的允许误差轴线竖向投测的允许误差项 目允许误差(mm)每层3高度(H)HW30m530mvHW 60m1060mH90m20第八章钢结构测量控制、测量定位的工艺流程第一章工程概况1第二章编制依据1第三章测量工作控制的重点及难点1一、测量控制的重点1二、测
14、量工作的难点2第四章工程测量总体思路及难点分析与对策3一、工程测量总体思路3二、难点分析与对策3第五章测量准备5一、图纸的审核与熟悉5二、测量定位依据点的交接与校核5三、主要测量仪器及性能5四、人员组织6五、基准控制(网)点的复测6第六章控制网布设6一、平面控制网的建立6(一)、平面控制网布设及要求6(二)、平面控制网布置6二、高程控制网的建立7(一)、高程控制网的布设7(二)、高程控制网测量8(三)、高程控制网的精度等级8第七章混凝土结构测量控制9一、平面轴线控制网9(一)、地下室施工阶段平面轴线控制网9(二)、地上结构施工阶段轴线控制10二、标图控制J 14(一)、地下室施工阶段标高控制(
15、悬挂钢尺法)14测量定位工艺流程图二、钢柱的安装定位于校正(一)、钢管柱定位锚栓测量钢管柱定位锚栓定位的好坏是以后测量工作能否顺利进行的先决条件。根据钢柱定位锚栓的分布特点,采用“十”字放样法,确定出“十”字的四个点,并由该四点确定柱上标出纵横轴的四个方向标志。根据钢柱安装节点分段及钢构件定位尺寸图,计算出钢柱顶定位线示意图钢柱定位锚栓的中心线。即按照柱脚节点大样图提供的数据,计算出钢柱定位锚栓中心 线的“十”字四点坐标;以平面控制网作为测量依据,全站仪极坐标法放样出这些钢柱 定位锚栓中心线控制点。根据高程控制点和中心线控制点,进行钢柱定位锚栓的预埋固 定。(二八钢管柱的测量定位及监控令钢管柱
16、安装定位控制线的测量放样依据钢管柱纵横方向上的相互关系,在钢好标高控制线,作为下一节钢柱顶标高控制依 据。令钢柱倾斜度测量及监测钢柱吊装前在靠近核心筒的钢柱侧面柱顶部粘贴3片反射片。钢柱吊装后先进行初步校正,使本节钢柱与前一节钢柱在一条直线上,且相 应的连接杆也必须在相应的直线上。在竖向投测的平面控制点上架设全站仪,精确测定 仪器高并对仪器进行高程配置,后视竖向投测的另一平面控制点,测量柱顶反射片的三维坐标(见下图)。根据3片反射片的坐标,计算柱顶中心坐标,并与理论坐标比较后进 行钢柱倾斜度精确校正。在钢构件焊接过程中,跟踪测量反射片的坐标来控制钢柱倾斜 度。钢柱直线度测量示意图(三卜定位精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框架 核心 结构 广电 中心 测量 施工 方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