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江苏省连云港市中考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
《2021年江苏省连云港市中考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年江苏省连云港市中考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语文试题一、积累运用(30分)(一)4 23全民阅读日,语文课上,老师带着大家阅读人民日报“人民论坛”的文章,请完成以 下任务。(10分)作为知识的载体,书籍也是人类记忆和想象的延伸,潜藏着无限的可能。品读一本好书,如 同与一位智者对话:顺境时,给你清醒;迷w6ng( )时,给你希望;挫折时,给你信心;追梦 时,给你力量。以书籍为灯塔,人们不断开掘、延展生活的光谱。因为阅读,许多人超越庸常,积 蓄了向上的力量。人生因阅读而 。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有益于开阔眼界、提升格局;最是书香能致远, 书海中深蕴着灼热的理想信仰、ch1( )烈的家国情怀。翻阅论语孟子礼记等国学 经典,感悟“修身齐家治国平天
2、下”的细览史记资治通鉴等古代典籍,获得“可以知兴 替”的历史号筝;走进红岩钢铁宴惠而成的等作品的文学情境,点燃拼搏奉献的生命烈 火 书是桥梁,让人思接千里;书是翅膀,让人心游万仞。含英咀华,浸润书香,精神面貌也会 透着文化的气息,闪雄不一样的气质。(节选自人民日报2022年4月23日) 1.(1)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2)加点词“镜鉴”中“鉴”的意思是(1分)A.铜镜B.借鉴C.鉴察D.鉴别(3)画横线的两处,词语使用最恰当的一项为哪一项(2分)A.气象万千 博观约取B.包罗万象 博大精深C.包罗万象博观约取D.气象万千博大精深(4)关于全民阅读的一那么宣传标语,请你写出下半句(格式对称)
3、。(2分)倡导全民阅读,(5)上文中提到红岩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请你任选一本书,说说其中某一人物给你的精神 力量。(3分)(二)“花果山读书节”邀请茅盾文学奖获得者、连云港籍作家徐那么臣回家乡作读书提供报告。报 告的主题是“阅读让我们得以突破人生的局限徐那么臣认为,阅读应该是突破我们人生的局限,可以见识一个广大的世界的最有效的也是最 简洁的路径。阅读可以让我们有知识、有情趣、有理想,可以让我们的生活有格调、为人有格局。 在不同的年龄,我们需要读不同的书。不同的书可以在这个年龄给我们最充分的营养,它可以提 醒我们如何展开自己的生活,它可以帮助我们克服这个年龄可能遇到的一些困难和障碍。在“推荐一本好
4、书环节,徐那么臣推荐了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推荐理由:这是一部随时 能给想象力充电的伟大作品。在被提问如何处理忙碌的工作和读书的时间分配时,徐那么臣谈到他的一种阅读方式上 下班乘坐地铁时戴耳机听书。2.请完成以下任务。(10分)(1)写出画线句子的主干。(1分)(2)结合徐那么臣的观点,谈谈为什么说“少年正是读书时”。(3分)(3)你刚好在读西游记,你把“随时能给想象力充电的伟大作品”写在笔记本上,结合自己阅 读西游记的感受,写了一段文字,表达对这个观点的赞同。这段文字是 , (3分)(4)徐那么臣的听书引发了你和同学关于阅读方式的讨论:电子阅读会不会替代传统阅读?请 提供你的观点和理由。(3
5、分)(三)班级开展“我爱古诗词”学习活动,请完成以下任务。(12分)3.1日积月累记古诗】写出相应的诗文名句。(8分)(1)天时不如地利,。(孟子),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3)黄发垂髯 .(陶渊明桃花源记)(4) ,爱上层楼。(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5)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6)古人对学习有许多独到的见解,孔子认为“学而不思那么罔,强调学思的结合; 陆游认为,绝知此事要躬行”,突显实践的必要;朱熹认为“问渠哪得清如许,”,重视知识的更新。4.1 节气文化品古诗】找出诗句与节气搭配不当的一项(2分)A.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白露B.微雨众卉新,一雷
6、惊蛰始惊蛰C.家家麦饭美,处处菱歌长立春D.夏衣临晓薄,秋影人檐长处暑.【咬文嚼字析古诗】“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中“乱”“没”两个字的解释,正确的一 项是(2分)A.纷繁 隐没B.杂乱 隐没 C.纷繁 漂浮 D,杂乱 漂浮 二、阅读理解(58分)(一)古诗文阅读“旷达豪放苏东坡”专题学习活动,老师选择了苏轼的三篇作品进行专题阅读,请完成611 题。(21分)【甲】和董传留别粗缙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 厌伴老儒烹瓠叶,强随举子踏槐花。 囊空不办寻春马,眼乱行看择婿车。 得意犹堪夸世俗,诏黄新湿字如鸦。【乙】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广,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
7、天寺寻 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正明,水中藻、苻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 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毋(记承天寺夜游)【丙】臣自颍移扬,过濠、寿、楚、泗等州,所至麻麦如云。臣每屏去吏卒,亲入村落。访问父 老,皆有忧色,云:“丰年不如凶年。天灾流行,民虽乏食,缩衣节口,犹可以生假设丰年举催积欠, 胥徒在门,枷棒在身,那么入户求死不得。言讫泪下,臣亦不觉流学。又所至城邑,多有流民臣闻之孔子曰苛政猛于虎昔常不信其言以今观之殆有甚者。水旱杀人,百倍于虎;而人 畏催欠,乃盘于水旱。臣窃度之,每州催欠吏卒,不下五百人。以天下言之,是常有二十余万虎狼 散在民间,百姓何由安生?朝廷
8、仁政何由得成乎?(节选自苏轼文集中华书局1986年版).以下对甲诗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首联苏轼自夸身上虽穿着粗衣劣布,但因为饱读诗书而气质高雅。B.颔联“踏槐花”源自“槐花黄,举子忙”俗语,指学子忙于春游活动。C.颈联写董传身处失意和困窘,意志消沉,不再追求自己的人生目标。D.尾联意为相信董传定能金榜题名,春风得意,表达了对董传的期许和祝愿。5 .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4分)(1)月色人户 (2)亲人村落 (3)臣亦不觉流涕 (4)臣窃度之 8 .用斜线(/)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两处。(2分)昔常不信其言以今观之殆有甚者.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6分)
9、(1)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苻交横,盖竹柏影也。(2)天灾流行,民虽乏食,缩衣节口,犹可以生。9 .“腹有诗书气自华”一句广为传诵,请你谈谈“气”和“诗书”的关系。(2分).林语堂在苏东坡传中说“苏东坡是个秉性难改的乐天派,是黎民百姓的好朋友“。请你结 合乙、丙两文写出对“乐天派”和“黎民百姓的好朋友”的理解。(4分)(二)名著阅读名著阅读课,”从朝花夕拾看鲁迅的教育观”专题,老师选择了三篇文章的片段,清完成1215题。(11分)【甲】我就只读书,正午习字,晚上对课。先生最初这几天对我很严厉,后来却好起来了,不过 给我读的书渐渐加多,对课也渐渐地加上字去,从三言到五言,终于到七言。(节选自从
10、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乙】昨夜预定好的三道明瓦窗的大船,已经泊在河埠头,船椅,饭菜,茶炊,点心盒子,都在陆 续搬下去了。我笑着跳着,催他们要搬得快。忽然,工人的脸色很谨肃了,我知道有些蹊跷,四面 一看,父亲就站在我背后。“去拿你的书来J他慢慢地说。这所谓“书”,是指我开蒙时候所读的鉴略,因为我再没有第二本了。我们那里上学的岁数 是多拣单数的,所以这使我记住我其时是七岁。我忐忑着,拿了书来了。他使我同坐在堂中央的桌子前,教我一句一句地读下去。我担着 心,一句一句地读下去。两句一行,大约读了二三十行罢,他说: “给我读熟。背不出,就不准去看会。”(节选自五猖会)【丙】每看见小学生欢天喜地地看着一本粗
11、拙的儿童世界之类,另想到别国的儿童用书的 精美,自然要觉得中国儿童的可怜。但回忆起我和我的同窗小友的童年,却不能不以为他幸福, 给我们的永逝的韶光一个悲哀的吊唁。我们那时有什么可看呢,只要略有图画的本子,就要被塾 师,就是当时的“引导青年的前辈禁止,呵斥,甚而至于打手心。我的小同学因为专读“人之初性 本善”读得要枯燥而死了,只好偷偷地翻开第一页,看那题着“文星高照”四个字的恶鬼一般的魁 星像,来满足他幼稚的爱美的天性。昨天看这个,今天也看这个,然而他们的目艮睛里还闪出苏醒 和欢喜的光辉来。(节选自二十四孝图).自由是人性最深刻的需求,鲁迅在三篇文章中都写出封建教育对孩子自由天性的束缚,请写 出
12、文中“先生”“父亲”“塾师”束缚孩子自由天性的具体表现。(3分)10 .你喜欢乙文的父亲形象,还是喜欢傅雷家书中的父亲形象?说说理由。(3分).结合丙文,你觉得鲁迅认为儿童读什么样的书才能“满足幼稚的爱美的天性”,让“他们的眼 睛里闪出苏醒和欢喜的光辉来”呢?(2分)11 .经典的力量在于永不过时,今天某些人身上还有“父亲”和“塾师”的影子,请结合现实谈谈你 的看法。(3分)(三)实用类文本阅读图:2018年至2020年中国未成年人网民规模“网络与阅读”专题学习活动,围绕以下材料,请完成 1618题。(9分)材料一:互联网已经成为当代青少年不可或缺的生 活方式、成长空间、“第六感官”。中国青年
13、日益成为网络 空间主要的信息生产者、服务消费者、技术推动者,深刻 影响了互联网开展潮流。面对纷繁复杂的网络信息,中 国青年在网上积极弘扬正能量、展示新风气,共同营造清 朗网络空间。(摘编自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白皮书2022年4月21日)材料二:调查数据显示,我国未成年人阅读向好。从图书阅读率来看,2021年我国未成年人 图书阅读率为83.9%,较2020年的83.4%提高了 0.5个百分点;从图书阅读量来看,2021年我国 未成年人的人均图书阅读量为10.93本,比2020年的10.71本增加了 0.22本;从阅读时长来看, 未成年人平均每天的阅读时长均有所增长。同时,2021年我国未成年人的数字
14、化阅读方式接触 率为72.5%,听书率为32.7%。(摘编自“中国消费网”2022年4月24日)材料三: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2021中国网络文学开展研究报告指出:“Z世代”(指 1995-2009年间出生的人)深刻影响了网络文学的内容构成和价值内核。“Z世代”已成为网络文学读者增量的主力。作为“网生”一代,他们拥有与生俱来的数字化 生存体脸,具有更灵活、敏锐和前沿的“网感”,和同年龄段作者之间也更容易交流。“Z世代的 加入,更加凸显了网络文学对于全民阅读的意义。“Z世代”成长于崛起后的中国,民族自豪感 强、爱国热情高涨,他们通过评论反应,表达自己的家国情怀。报告指出:“Z世代”的涌入深刻影响了
15、网络文学的创作取向、精神风貌和价值功用。网络 文学不仅创造了年轻人爱看的中国故事,发挥着文学作品的正向价值引导作用,也在不断吸纳新 读者、新作品,拓宽全民阅读的疆域和内容。(摘编自人民日报海外版2022年4月13日).根据材料,以下对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2020年底,中国未成年人网民超过L8亿,互联网已经成为当代青少年不可或缺的生活 方式、成长空间、“第六感官,2021年我国未成年人图书阅读率为83.9% ,较2020年的83.4%提高了 0.5个百分点,可 以看出我国未成年人阅读向好。C.“Z世代”拥有与生俱来的数字化生存体验,具有更灵活、敏锐和前沿的“网感”,和
16、同年龄 段作者之间也更容易交流。D.“Z世代”作为“网生”一代,将成为网络阅读的主力,他们民族自豪感强、爱国热情高涨, 通过评论反应表达家国情怀。12 .阅读材料一的图和材料二,你读出哪些信息?(3分).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三,谈谈在全民阅读的背景下,“Z世代”下的中国青年对于网络文学有哪 些深刻影响。(3分)(四)文学类文本阅读文学作品阅读课,老师选择了徐那么臣的一篇散文,请完成1923题。(17分) 当家园只剩下一个籍贯家园是个美好的词,美好到可以独立地被抽象出来,作为游子的乡愁与情感寄托永远存在于 内心。在农业文明时代及其文学里,充满了此类坚实的表达。这种表达基本上成立,田园牧歌式的 家园,
17、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现实安稳,血脉相关,此心安处是吾乡,仅仅是想到那片熟悉的土 地,你都是笃定的。中国有不少古话和俗语与此有关:出门靠墙,在家靠娘;在家千日好,出门一 时难;叶落归根,等等。家园乃是身之所系、心之所系、生之所系、根之所系。它是世界上最后一 块可靠的厚土。但是今天,很多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家园也不能幸免。在城市化和现代化的进程中, 我们正在失去家园,因为家园正在被迫失去它自己。十八岁出门远行,我自认是一个情感上患有严重“古典病”的人,从不相信“家园”有朝一日也 能崩塌。祖先的坟墓在那里,父母至今生活在那里,我的童年和少年时光在那里。判断这世上的 一切,我都会以家园为最初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1 江苏省 连云港市 中考 语文试题 答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