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话说长江》到《再说长江》-精品文档.docx
《从《话说长江》到《再说长江》-精品文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话说长江》到《再说长江》-精品文档.docx(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从话说长江到再说长江话说长江是20世纪80年代我国电视界一个史诗般的电 视节目。作为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第一部创作规模庞大的电视章回 体节目,主创人员将影片的主题定位于我国的长江流域,通过生 动的影像记录下改革开放初期长江流域的风土人情和自然风光, 第一次记录下从长江源头到入海口的全程自然人文状态。当年播 出即创下了电视收视率40%的神话高峰,令后来者望其项背。再 说长江从选取素材的角度就已超越了前者。其所动用的设备是 当时世界上最高级的设备,包括全高清数字摄像机,杜比立体声 录音系统,多架直升机等等。恐怕也只有央视才能担当起如此大 规模的记录行动。1、技术开展引变革1.1 高清摄像机。30年前的
2、话说长江使用传统电影拍 摄器材,在当时国际上属于一流。但4000多分钟的影像被记录 在富士彩色电影胶片上以后,还必须运到日本本土进行洗印,可 想当时的技术条件之艰苦。20年后话说长江的摄制组成员 携带几台全高清数字摄像机,便可以轻松记录出多达55000分钟 的影像。全新设备的清晰度、便携性、多功能性和后期操作便捷 性远超越了当时的胶片摄影。从前期拍摄到后期剪辑和制作上高 清数字技术也提供了广阔的创作空间,以拍摄出更多具有主观氛 围的图像。1.2 同期声录制。话说长江时期拍摄的技术手段还是标 准电影拍摄方式,即音画分开录制后期再合成。但主创人员为凸 显同期声效果,在后期加入音频特效,使之听起来像
3、是同期声, 后期的解说也掩盖了一局部技术缺陷。但即使这样,在当时也是 突破了纪录片的“默片”风格。再说长江的诞生年代,同期 声已经不是一个新鲜词汇。因此这部纪录片就利用了当时最先进 的杜比立体声录音系统真实再现了长江各沿岸的环境音。包括上 游长江源的第一滴水下落、中下游的人物访谈等。细腻的画面配 合逼真的音效,让整个话说长江充满丰富的历史气息和底蕴。1.3 航空拍摄。拍摄话说长江的时代,航拍是当时最有 挑战性的拍摄手段,更不用提其他条件。影片中的航拍镜头的抖 动,缺乏细节的记录,严重影响了纪录片的拍摄效果。即便如此, 当年的航拍还是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1.4 从单机到多机。话说长江的拍摄,
4、由于受到资金和 技术设备的局限,全部录制都采用单机拍摄。更何况当年话说 长江的拍摄者还没有通过双机拍摄搭建立体信息场的意识。到 话说长江拍摄时,录制组已经领会了国际上通行的双机乃至 多机并用的拍摄手法。这样拍摄的影片,不仅视角全面,便于直 观记录在场发生的事件,提供了事件在场环境的交叉角度,也有 利于节省时间和本钱。双机或多机拍摄,将拍摄现场立体化,正 迎合了纪录片的客观性本质。如再说长江第15集告别家 园对冉应福在船头的两个镜头的转换,就是同时间的机位调度,使记录性明显增强。1.5 电脑动画与卫星遥感。在再说长江中,电脑动画占 据了整个影片将近五分之一的比重。20年科技的开展,让电视 的表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话说长江 再说长江 话说 长江 再说 精品 文档
限制150内